登陆注册
8924800000017

第17章 农业物流地理(9)

3.3.5 我国林业结构变化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原有地位轻微,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1949年只占0.6%,2005年上升至3.6%。

近年林业结构变化大,虽木材产量减少,但相关产业、延伸产业发展很快,2005年林业总产值7269亿元。我国林产业已形成包含林木种植、经济林、花卉业、木材采运、木材加工、木浆造纸、林副产品采集、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森林旅游等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

木材生产,1949年仅567万立方米,1995年达6767万立方米,后呈下降趋势,2002年4436万立方米。我国木材主产于东北、华东和中南。

作为世界竹资源最富有之地,我国现有竹林面积约420万公顷,胸径5~10厘米的大径竹约220亿株,主要分布于南方林区浙、湘、闽、粤、赣、滇等省。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泛,故竹业发展较快。竹业年产值、年加工产值及生态旅游价值渐增,市场前景广阔。近年因木材生产大幅减少,竹业发展备受重视。林业部门规划在15年内改造和新建竹林基地120万公顷,使全国竹林面积达541万公顷。预计到2010年,毛竹产量将由4亿株增至8亿株。

主要林产品还有天然橡胶、松脂、生漆、油桐子、油茶子和核桃等。它们产自占森林面积7%的经济林。我国的经济林包括生产木本粮油、工业原料、药材、香料等林木,经济价值较大。但这些林木对自然环境和管理技术要求严格,因此生产的地域性十分明显。

天然橡胶是国际公认的“稀缺资源”。我国天然橡胶产量1957年仅200吨,且地理分布范围极小,只局限于当时广东省境内个别地方,后突破北纬18°种植禁区,在云南、海南、广东大面积种植。2005年,全国天然胶产量51.4万吨,我国成为世界第5产胶国(次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虽然产量大有增长,我国工业所需60%的天然橡胶原料仍要进口。目前,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橡胶消费第一大国。为推进橡胶产业化经营,我国正在调整产业布局。广东、海南和云南农垦逐步关闭农场小型加工厂,整合资源,组建大型加工厂和橡胶集团,并用需求量大、效益较好的子午胎胶和浓缩乳胶逐渐取代目前的大路品种。此外,改变经营管理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也是推进橡胶产业化的主要手段。

松脂加工后可得松香和松节油。目前我国松香的年产量已达4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出口量为20多万吨,占世界松香贸易量的一半以上。松香产地主要在南方,以广西、广东等地出产居多。

油茶树种植,主要分布于南方林区湘、赣、桂、闽等省、自治区。油茶子产量受自然因素影响,时高时低,在高产年为50万~88万吨。

油桐子主产于西南、华中一带的丘陵、山区,在黔、川、桂、湘、豫等省、自治区有大面积连片油桐林。油桐子产量很不稳定,2005年为36.9万吨,尚未达到20世纪50年代生产水平(1957年为51.8万吨)。

3.3.6 天然林保护,人工林培育

历史上,中国曾是林木茂密、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汉初全国森林覆盖率达64%,后因不合理开垦、饥荒、战乱,林地一再缩小。到清初,森林覆盖率减至21%,1949年再减至不足9%。

近半个多世纪大力开展造林,林地有所扩大,全国森林覆盖率由9%上升至18%。

但同时由于对天然林资源开发过度,保护不力,尤其东北林区连续数十年不间断采伐,超强度索取,致使天然林资源大为衰退,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全国性的森林资源危机。

针对国有林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国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停止生态公益林的采伐。国有林区主要分布于江河源头及重点山脉地带,集中了全国60%的天然林资源。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维系着民族生存与发展,并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庇护所覆盖区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

“天保工程”(1998-2010年)实施地域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目标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对国内尚存的天然林重新分类、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培育;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划入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实行严格管护,停止采伐;对划入一般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大幅调减森林采伐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开展营林、造林;加强资源综合开发,调整和优化林区经济结构。

至2005年,我国已连续多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累计少采伐木材1.3亿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蓄积量2.5亿立方米。同时,林业经营方向实行战略调整,生态建设上升至突出地位。另外,我国大力发展人工林,建设防护林体系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使全国人工林面积增至6607万公顷,居世界首位。我国还建立了一些经济林开发基地,全国经济林面积已达2733万公顷。

目前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全国森林面积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8.21%,森林蓄积为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分别比5年前增加了1.66个百分点和8.9亿立方米。我国生态建设从“治理小于破坏”进入到“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不可否认人工林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已超过8亿亩,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6%。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造林保存面积最高的国家。由于人工造林的贡献,我国的森林资源覆盖率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12%,提高到今天的18.21%。

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我国木材资源局面发生了变化。尽管进口原木仍呈增势,全年达到了1686.31万立方米,但国产木材资源开始回升,达到5100万立方米,升幅为8%。这5100万立方米的资源中,天然林木材产量仅占1945万立方米,为38.1%,大部分为人工用材林所产木材,为3155万立方米,占61.9%。虽然我国木材目前供应缺口仍由进口木材来弥补,但进口量不会无限地增长下去。这充分预示着我国国内的木材资源供应将过渡到一种新局面,即由过去传统采伐天然林为主代之以采伐人工林为主。

众所周知,人工林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人工林存在密度低、材质松软、材性变异大等缺陷,目前在我国仅用于造纸、生产人造板等有限范围内,产品附加值低。而一些对木材材质要求较高的木制品(如木地板、家具、剪裁等)生产仍多以天然林木材为原料,这无疑对我国本来已非常珍贵的天然林资源构成威胁。为此,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人工林木材,使其材质有了较大的改善,部分性能已经接近甚至等同于天然林木材,用人工林代替天然林的科学障碍克服指日可待。

3.4 畜牧业物流经济地理

3.4.1 畜牧业概述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它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畜牧业主要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猪、羊、鸡、鸭、鹅、兔、蜂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和鹿、貂、水獭、麝等野生经济动物驯养业。它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故搞好畜牧业生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出口物资,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是:自然条件适宜,即光、热、水、土适合各类牧草和牲畜的生长发育,草场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潜力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广大农民具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畜牧业的类型很多,其中按饲料种类、畜种构成、经营方式分,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①提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⑥增加农民收入;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⑧促进广大牧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

畜牧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畜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畜牧业逐渐在某些部门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中国的畜牧业经历了4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按当年价格计算已达到26.6%。随着相对独立的畜牧业产业的出现,又开始分化出一个强大的工业部门——这就是为畜牧业及生产服务的各种畜牧业投入工业,包括:机器、设备、兽药、配合饲料等的生产,以及各种畜牧业产品的加工业,如肉类加工业、奶品加工业等。因此,广义的畜牧业还常常包括为其服务的农工联合企业,如各类种畜禽公司、牧工商联合公司、配合饲料公司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业都很发达,除日本外,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为60%,英国为70%,北欧一些国家为80%~90%。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畜牧生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业的人均产量或产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途径包括:

因地制宜地调整畜牧业结构,开辟饲料来源,改良畜种,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提高单位家畜的生产力,增殖家畜数量。

我国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由1949年的12.4%、1978年的15%上升到2005年的33.7%(预计2010年为38%)。我国牧业正依托规模化养殖和产业经营来加快发展,牧业布局也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化集约型转变。

畜产品中的肉、蛋、奶发展均衡,且增幅较大。草食家畜和禽肉生产等节粮型牧业发展较快,其畜产品所占比例有较明显增长。以上发展变化使牧业结构渐趋优化。

因城乡居民对猪肉以外多种肉类(牛、羊肉等)需求快速增长,猪肉在肉类中的份额由1982年的84%下降至2002年的66%,禽肉由9%增至20%,牛肉由2%增至9%,加上对其他畜产品(鲜奶、奶制品、羊毛、皮张等)的需求量大增,表明我国的畜牧业已形成新的朝阳产业及产业链。其中,产奶牲畜饲养、奶源基地建设以及奶制品加工业和市场终端网络,至21世纪初形成产业链;随后,禽畜从养殖到肉类加工也形成产业链。以上成为跨牧业、食品加工业、商业的朝阳产业。

近年,跨国公司携资本、品牌、技术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却因受制于奶源,而无法很好发展。但国内乳业企业以“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将中国乳业产业链拉起、延伸。

这种很长的产业链,将第一产业的奶源基地、第二产业乳品加工、第三产业的终端销售网络串联。

3.4.2 我国畜牧业的分布

区域化、规模化是我国牧业发展在地域分布和生产上的主要特点。如四川、河南、湖南的养猪数和猪肉产量多年来均居全国前3名;山东、四川、河北不仅肉类总产量居全国前列,且禽蛋产量占全国2/5。区域化、规模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原来一些发展条件较好但却长期落后的地区终于改变了面貌。如内蒙古的奶业和乳品加工、东北各省禽蛋肉类生产均获长足发展。

从农、牧区的分布情况来看,差异很明显。如猪的饲养差不多完全集中于农区,以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饲养最普遍。2005年全国猪的存栏头数在1000万头以上的18个省、自治区中,有13个在南方,集中分布的省、自治区有: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广西。我国羊的地域分布则大体相反。2005年羊存栏3.73亿只,其中绵羊1.74亿只。

我国绵羊存栏量和绵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但良种羊的覆盖率仍较低,约为45%。

羊的存栏数在1000万只以上的省、自治区中有8个在北方。羊的种类在牧区以绵羊为主,山羊饲养主要分布于农区,且南北并重。但养羊(尤为山羊)过多,特别是放养,对植被往往造成严重破坏,对生态保护不利,经济上得不偿失。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有些县提倡养山羊,农(牧)民户均10只上下,一个县数十万只,将残存的地表植被吃尽啃光,直至1999年政策改变后这些地区才开始恢复生态。

同类推荐
  •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本书的出版发行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主要介绍了家政服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家政服务人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择业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常见家政技能须知、家政服务涉及的工作范围、如何照顾老年人等知识。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交融,逐渐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就电子商务的系统结构而言,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互联网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学科的诞生与发展,标志着互联网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已成为经济管理领域一门极其重要的实用性学科。
  • 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撷取英才的成长故事,是读者在阅读中塑造优秀拼着,拥有高尚情操。1594年,他得了胃病,胃疼再有发烧,使他几乎有两星期没有怎么吃东西,也无法入睡,终于逝世,和他于1590年去世的女儿葬在一起。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威尼斯。
  • 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希利尔趣讲世界史

    希利尔趣讲世界史

    所有人都知道,历史中有大智慧。所以,爸爸妈妈们都常给孩子讲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正如许多给孩子看的历史读物一样,它们的讲述都不系统,也缺少基本的历史感,有的甚至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道德说教。希利尔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书中不仅将发生在这颗星球上的历史囊括殆尽,而且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崇敬之情,那就是——不论何种文化,它所经历的苦难和它所创造的辉煌,都值得钦佩尊敬。
热门推荐
  • 穿越千年相逢白娘子

    穿越千年相逢白娘子

    心有千丝网,中有千千结。千年前的相遇,结下情缘。千年后的那一眼,一见定钟情。白素贞啊白素贞,你终究逃不过一个“情”字。“法海,你拆散我夫妻二人,我要你永生永世都得不了道,成不了仙,以我血肉为祭,轮回咒”天空一片黑暗,片刻大地出现一片祥和,只是那许仙静静的躺在了雷峰塔前。许仙与白素贞,二人是否会再次相遇?转世到现代的二人,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几千年后,西湖断桥站着一位撑伞的人,静静眺望着西湖的美景……
  • 穿越唐朝之苦恋计

    穿越唐朝之苦恋计

    她,是21世纪为情所困的孤女,身世一般......真是背了,在现代就为情所困的女孩,到唐朝也不放过她。穿越到唐太宗时期,唐朝以肥为美,她却偏偏成了瘦美人。瘦美人又怎了?她的身姿可是把人迷住了。尽管是明君,哪个皇帝不好色?他也不例外。终究只是历史的一个番外,终究一切都要回到原点,终究历史没有她,她终究只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人。
  • 恶魔天使我爱你

    恶魔天使我爱你

    她,冷血无情,在她的世界里,只有亲情与友情,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她是暗夜的创始人,世界第一的情报组织又为何而存在。一次错误的决定让她遇到了他,他宠她入骨,却伤她最深,在生命的尽头,她们又能否冰释前嫌,他又能否执她之手,此生不弃。
  • 幸福的完美

    幸福的完美

    那个年代简单透明,似乎阳光里活动的尘埃都那么令人着迷,正在经历的并不觉得美好,只有过去的,成为了一种记忆,于是一切都美好鲜活起来。
  • 紫荆衣

    紫荆衣

    “立皇储,杀亲母”,“铸金人,立皇后”是北魏的两大体制!他,生在皇族,长在江湖;身在商场,功在庙堂。且看一个商人如何在大魏帝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黄风怪

    黄风怪

    黄风怪其实是黄嵋哥哥,但是黄嵋由于跟对了领导职务猛涨。
  • 天地主宰

    天地主宰

    绝世武神秦阳,因故被神域九帝围攻,自爆元神,重生为一个被宗门暗算的小城世子,且看他如何以体内的封禁战灵,重踏武道,步步为营,杀上九霄,屠戮神魔,成为这天地万界的大主宰!
  • 魔君何太息

    魔君何太息

    见证了人类的诞生,看过了枯荣凋零,沧海桑田,月落月升。掌控沙暴的力量,创造了暗夜种族始祖,如此高高在上的你!因何叹息?双月同存,煌煌荧荧,照耀一代魔君历程。
  • 不死灵人

    不死灵人

    一个少年因为好心而卷入了一场凶杀案,不幸命丧当场。恰好被前来逮捕凶犯的“恶女”救了下来,死而复生。恶女以救命之恩相要挟,逼迫他签下“卖身契”。从此,少年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 拂晓的天空

    拂晓的天空

    虫族来袭,世界末日?弱小的昆虫当有一天能够成长到如人类一般大小,又会怎样?人类的力量如何抵抗这种以前被他们蔑视的生物?生存与毁灭,人类与昆虫,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种,交叉的十字路口……未来的彼岸,会在何方?因为弱小,所以成长,因为渴望,所以有无穷的可能性……来吧!虫族,看看无我们人类无穷的可能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