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其渊源,溯其历史,说其变化,道其未来,多层面,多侧面地触及60年时空中的人物和事件,让朝花夕拾烙在时代风尚中,让历史纵横充满视听诱惑。
如中美外交,从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到第五任驻美大使李道豫,再到现任驻美大使周文重,历史纵横尼克松访华、邓小平访美、胡锦涛访美,事件涉及李登辉过境、旧金山跨国贩毒案、中美撞机事件等的台前幕后。不仅有宏观到细节的展叙,也有客观的外交思辨,绝不失当事者——大使平仰有序的外交艺术、人格魅力和常人情感。
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写在《中国大使》完成后
2004年10月,当北京的天空出现“法兰西巡逻兵”的飞行队伍,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中法文化年的法国文化年在中国开幕了。接着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与胡锦涛主席进行会晤。同时,“法国时尚一百年”大型设计展、“印象派”绘画珍品展等各种展览及几百场的演出、各式活动陆续在中国的主要城市展开。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年则于2003年10月在法国开幕,它将中国独特的古代文化、绚丽的民间传统和艺术及不断创新发展的当代文化精神和现代生活,以大文化的视角诠释给世界,通过友城等渠道覆盖到法国全境。这种史无前例的两国文化年,涉及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图书出版、体育、民族、宗教、建筑、环保、旅游等各个领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是中法自1964年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巅峰,为此我们专程到法国,专访了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的赵进军。
从贺拉斯和维吉尔时代,欧洲人对“中华伊甸园”的神往,到法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国王路易十四,与清朝康熙、乾隆的交往,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战争劳工的温州人从巴黎的里昂火车开始寻找“法国梦”,一直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避战乱,浙南地区的一些小手工业者携带“青田石”冒险到巴黎谋生,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批的温州人来到法国,近30年,形成了令世界瞩目的“温州现象”。专访长达6个小时,精彩纷呈。其中,作为外交官,如何运用文化资源解决外交难题,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形象,赵进军儒雅干练的秉性、娴熟策略的外交艺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回国的飞机上,我始终被那种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交错、外交舞台的风云变幻与睿智骁勇的外交艺术共现、外交官的经历和成长与共和国的日益强大相辅相融所感动,倏然萌生了拍摄中国大使的念头。
然而,中国的外交向来神秘,涉及外交官个体的更是史无前例,我不敢贸然。半年后,我试着把拍摄创意递给了时任外交部机关党委副书记的胡正跃,没想到得到了他明确的支持。从2005年到2006年,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和外交部进行了非常繁复的磋商,最终确立了《中国大使》的项目合作。
中国外交史对中国人来说,因为它的神秘而相对陌生,媒体也极少真正深层介入。2006年5月的一天下午,我约了中国外交学院外交学系系主任张历历教授在外交学院宾馆的茶室见面,想请他担任《中国大使》的顾问。
当了解了我所有的目的后,他面露难色。他认为地方台完成这种节目的可能性不大,但他还是被我的执着感动,答应了我的要求——“咱们试试看吧。”,《中国大使》真正启动了。
一年半后,《中国大使》首播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外交部等有关部委的领导、片中涉及的老大使、各路媒体济济一堂,人头攒动的现场让我恍若隔世。没几天,在《大众电视》见到孙庆写的文章,这一年半的甘苦在白纸黑字间沉浮,让我难以相信是我等所为。
但,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一年多前,在亚妮的办公室里旁听过她和她的“大使团队”的会议,那时,他们正在做着开拍前的准备,理思路,捋拍摄的线路,紧张而压力重重。11个大使,十几个国家,几十年的跨度,纷繁浩瀚的内容,专业的外交思辨,如何在荧屏上表现出来,而且还要生动地表现。说实话,当时的我真替亚妮和她的团队捏一把汗。
一年后的今天,《中国大使》播出了。我们又坐在亚妮办公室门口的那张皮沙发上……
2007年11月,浙江卫视的26集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大使》正在播出中。
一天,《中国大使》导演之一的韩蕾收到了吴建民大使委托秘书发来的短信:“我对摄制组的付出很佩服,对这个大使的节目非常非常满意,我一定要面谢你们!”吴大使因公来到杭州,一定要请摄制组的同志们吃饭。
驻美国首任大使柴泽民大使委托女儿给总导演亚妮打来电话:第一,非常感谢,这个节目是为中国大使为中国外交做了一件好事;第二,对整个片子非常满意,摄制组的深入采访,资料详实的搜集,都让我感到很惊讶,以往中央电视台都没有这样做过,浙江卫视做出来了。更让亚妮意外的是,柴大使的女儿在电话中深深自责:“我给你们的照片太少了,我开始以为是一般的采访,就是随便找两张就好了,我们有很多照片都没有给你们,没想到你们需要那么大量的资料。看了这个片子,很后悔,当初没有很多地配合你们。”
外交部档案馆馆长、驻纳米比亚前大使廉正保说:“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反映中国大使工作、生活经历的电视片,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首批中国大使的传奇经历,树立起中国几代大使的光辉形象,记录了我们中国外交史的细节,这是一项抢救性的工程。”
于丹给亚妮发来短信:“太棒了!在这物欲横流的天空,理想主义的旗帜是可以飘扬的!”
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发来短信:“做工精良,脉络清晰,很有正气,人物性格鲜明,节目大气,恭喜!”
《中国大使》的收视率创下了全国同时段的第三位。
亚妮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她和她的团队给自己定的具体目标是:观众喜欢,大使认可,领导满意。现在,他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闯入外交,“当时,有多少人劝我别搞这个《中国大使》,他们说你不会有观众,现在的观众都希望看超女、超男,甚至超爷、超奶,你做中国大使,除非你用超女的这种手法来做。”回首往事,亚妮喃喃道:“我那时做《亚妮专访》主要做的就是抢救中国文化遗产。在法国,赵大使就告诉我,过几年退休了,他要好好写几本中国大使的书。这让我想到新中国的大使已经好几代了,随着一些大使的陆续离世,有的步入耄耋之年,有的丧失记忆,中国外交历史的一些细节已经湮没或将湮没。这是中国很大一块文化遗产的流失,抢救迫在眉睫,不去做心难安。”
亚妮告诉我说:符浩,驻越南首任大使,93岁了;中国驻美首任大使柴泽民,90多岁了;新中国第一任女大使丁雪松90多岁了;还有的一些虽然是80多岁,但好多已经老年痴呆了。
当亚妮走进外交部的档案馆,走入那几十年浩繁传奇的历史长河时,她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如果说原来想拍中国大使是出于一种抢救文化遗产的责任,那么现在她是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宝库而激动。
“外交部有两个档案馆,一个是解密馆,一个是未解密馆,我进入的是他们给我破例开放的秘馆。我在那里整整待了一个月,每天早上坐地铁8点半到,下午5点钟走,外交部的人和我开玩笑,说你调到外交部了。在那个秘馆,我看到的是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到彭德怀、贺龙、陈毅、华国锋这些人的真迹,以及外国元首往来的一些信件的真迹和一些重大的国际事务,双边多边问题的一些照会、一些往来的书信文件、纪要,全是真迹。但是事件记载没有一件是有细节的。看完了以后,我就像看书读了一个目录,看到了精彩的标题却看不到内容。”
亚妮明白,那些精彩的故事和细节只有在大使的记忆里还保存着。而这份记忆如今已岌岌可危,很可能就永远流失了。此时,亚妮看到了这个题材的重大和精彩,她给自己下了决心,一定要拍《中国大使》。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亚妮和她的同伴是幸运的,2004年胡锦涛主席提出了中国的外交要从“神秘外交”转向“亲民外交”,外交部对《中国大使》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亚妮向外交部申请这个项目时,提出的拍摄人选是46个,“但最后批下来的是86个,这是经外交部20多个司厅办公室层层研讨筛选出来的。”
但欣喜之后是重重的压力和困难。
第一轮计划做15位大使。但摄制组最初派出去联系采访的两位编导都遭到了拒绝。很多大使首先问的是,为什么不是中央电视台拍,显然,他们对浙江电视台不信任。“事实上,他们也对今天的电视媒体不信任,荧屏上的过度娱乐使他们担心自己被演绎被传奇被娱乐化。”
亚妮赶紧改变策略,她带上一份外交部的公函和一个外交部的人,亲自一家一家上门,“我必须先做功课,沟通好,给他们讲我们为什么要拍这个片子,如何拍这个片子,让他们了解浙江卫视。我还给他们带去《亚妮专访》的节目,我说你现在不用给我回答,看完我们的片子再回答。”就这样,亚妮做通了其余大使的工作。
柴泽民大使的采访规定时间是两个小时。摄制组早上8点进门,柴大使已穿戴整齐坐在沙发上等候。8点半采访开始,老人一打开话匣,到11点,刚刚从出生谈到太行山打游击。他女儿进来,暗示采访该结束了。老人一挥手,你出去。12点,他还没有谈到他的外交生涯,他女儿又进来了,这次老人发火了,我在说话,你进来干什么!“我能感受到他对自己的这段历史倾诉的那种欲望。”
12点半,他谈到了泰国,亚妮忍不住了,“柴大使,非常不好意思,因为时间关系,您能不能主要谈中美建交,您是首任大使,亲历了中美建交的全过程,这台前幕后的故事都在您的记忆里。”老人又发火了,眼一瞪,“我是五国大使,怎么可以光谈中美建交呢?中泰建交在中国外交史上非常重要,泰国原来是反华的,后来怎么变得跟我们这么友好,这里面是有很多文章的。”亚妮再也不敢打断他了。
“90高龄的老人一下子谈了6个多小时,没吃饭,水都没喝,我看到他女儿就在门口,一会探下头,一会探下头。他女儿心痛啊,我们也担心,但谁敢打断他?!”
柴大使的故事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他讲到了当年自己怎样设法进入泰国皇宫,怎样通过关系跟皇太后建立友情,又通过皇太后结识三军司令,如何把自己大使馆秘书的老婆从国内调过来教诗琳通公主中文……在泰国国内反华排华一片白色恐怖的时候,他自己开着车,在街上一户户地去拜访华侨……这个“土八路”出身的大使,让中泰外交从敌对漠视发展到和睦友好。离任时,上至皇宫下至百姓,用最高的礼仪欢送他,那种“国送”场面在泰国史无前例。“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的时刻,美国是夜里,中国大使馆事先把美国的友好人士、华侨侨领等人以看电影的名义请过来,大家都预感有什么事发生,电影看到一半,突然灯亮了,有消息告诉大家……”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亚妮摄制组破例接受采访。从中美建交伊始,通过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秘密转道中国,被美国人误认,被中国军人绑架,到中美几次历史性交往……1个小时的采访变成两个小时,变成3个小时。
而王稼祥的夫人、95岁高龄的朱仲丽在采访中还讲到了当年毛泽东如何给她和王稼祥做媒、肖劲光又如何帮王稼祥传递情书,如何解救贺子珍,毛泽东在斯大林别墅遭冷遇,王稼祥又如何把在苏联学医的朱仲丽调派到毛泽东身边……
采访中,这些历史的鲜活细节每每让亚妮和她的同伴们狂喜和感动,“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宝库,有好多故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用到片子里,我觉得非常遗憾。”
细腻地表现宏大,事实上,亚妮和编导们不仅仅在外交部的档案馆做工夫,中国电影资料馆、国家图书馆、中联部档案馆、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厂,等等,他们查阅的史料无数。
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厂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外交历史纪录胶片,他们要一格格地摇,有时要从几百个小时当中选出几分钟。导演们分几批进入外交部档案秘馆,根据人物分工查找资料。他们明白,只有大量地采集信息,才可能在采访时挖掘到更多的细节,但按照档案馆的保密规定,他们不能带出一个字一片纸,4个监控摄像头分分秒秒扫视着每个角落,导演们只能靠自己的大脑记录。《中国大使·吴建民》的导演韩蕾,为这一集做的文案就有3万字。吴建民大使说:“很多人来采访过我,经常到两三句话一问,我就没兴趣了。为什么你们这个片子会做得那么精彩,是因为你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有很多东西我都忘记了。被你们挖掘出来了。”详尽的史料奠定了《中国大使》的价值。
基辛格、普理赫、芮效俭、希拉克、陈香梅……《中国大使》里有着对众多国际名人的采访。亚妮说:“前期最担心的是我们需要的人物采访不到。如果计划中采访的人物不过半,或者层次不够高,那片子就没有做的必要了。在法国采访不到希拉克,采访不到拉法兰;在美国采访不到基辛格,采访不到撞机事件直接跟我们谈判的太平洋舰队司令普理赫,那你做什么呢?就可以放弃了。外交部当时也给我打预防针,说这些采访对象是不能保证一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