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豫的种种举动使一批曾反对中国的议员被感动,很多议员后来成为他终身的朋友,并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李道豫把这种工作形容为“穿针引线”,而这种“针线工作”却是大使工作中很难的一种。中美关系的实质性问题往往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得到突破和发展的。
除了与智库和议员打好关系外,常会有一些大学邀请李道豫去演讲,基本上就是讲中国的发展情况,还有有关中国的一些疑问。疑问最多的都是人权,还有贸易逆差、宗教自由这样一些事情,当然还有台湾问题。美国人对台湾问题不清楚,往往是因为台湾在美国散播的各种各样的歪曲的东西比较多。李道豫在他的每个演说中都要主动地谈台湾问题,主动地宣传我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他风趣地把这个工作比喻为“消毒”。
李道豫:我说你们当时的林肯总统是用武力解决了南北统一的问题,而我们中国现在的统一问题,情况完全跟你们那时候是一样的,祖国的统一也是高于一切的。但是呢,我们比你们当时还多一条,我们现在争取和平统一。如果说你们林肯总统当时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讲我们的做法比你们林肯总统的更加正确呢?他们大家都表示我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当然,李道豫在演讲时也不是没有遇到争辩。在Fechale外交学院,就有一位台湾女学生反驳说台湾这个是不一样的,台湾是独立的。
李道豫:我说台湾怎么可能是独立的呢!你知道国民党政府1949年从大陆逃到了台湾,如果不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日本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那么国民党政府怎么可能逃到台湾去?正因为它是中国的地方,所以国民党政府才能逃到台湾去了,这一点就恰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既然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存在统一的问题。这跟当时林肯他们统一是一样的,怎么不一样?我不相信一两句话就能改变她的观点,但是我想她没话说了,她觉得没词说了。所以那次我也觉得很成功,Fechale的教授也很赞成我的。
李登辉访美事件
李道豫任驻美大使期间,因为中美关系的一系列波动,更艰难的局面还在等待着他。其中挑战最大、也是最较劲的一次,莫过于1995年李登辉到康奈尔大学进行访问这件事。
芮效俭(前美国驻华大使):1995年,因为李登辉访问美国而引起的中美外交危机,对我来说是很艰难的一段经历。因为当时我即将从美国驻中国大使的位置上离任。当时美国的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跟李大使解释,说美国的政策,只允许李登辉过境,不会允许他到康奈尔去访问。可是他又说美国政府这一个态度至今为止还没有说服议员,也就是议员都还没有同意。
周文重:最后克林顿政府还是顶不住,因为李登辉花了很多钱,在美国雇了很多公关公司,在国会两院进行游说。国会两院先后通过决议,要求政府允许李登辉来访问,所以当时他就是在这么个背景下当大使,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久,美国政府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公然同意李登辉访美。
李道豫:得到消息以后,我们立即主动打电话,到白宫,到国务院。当时他们都躲着不接我们电话,但知道我们在追问这个事情。
1995年6月8日,李登辉抵达美国。当天,克林顿就提出要与李道豫见面。
李道豫:见到了克林顿,当然他开始给我解释一番,说这个李登辉不会改变我们的政策,我们还是“一个中国”政策,李登辉到康奈尔去,我是不见的。那么我就非常严正地把这个问题的性质跟他讲清楚,李登辉不是一个平常人,他这个行动本身就是一个制造“两个中国”的行动。他要利用你美国的领土来宣传“台独”,来搞“两个中国”。美国政府允许他进美国,这本身就是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违反,对中美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希望你马上纠正这个决定。
整个交涉过程,李道豫始终有理有节。克林顿原来期待经过这番解释后能与中国就此事达成协议,这样,第二天见诸报端的将是总统会见中国驻美大使,并达成协议。当时摄影师拍下了原本用于见报的二人合照,可是两人的脸都很克林顿总统会见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两人表情都很严肃严肃。第二天这张照片没有登报,报纸上说克林顿总统接见了中国大使,但没有达成协议。
郑泽光(中国前驻美大使馆公使):那场交涉,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因为作为一个国家的大使,当着你驻在国领导人的面,要提出严正的交涉,应该说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外交交涉,但我觉得李大使做得非常出色。
面对美国方面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允许李登辉访美制造“台独”的行径,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其中包括召回中国大使。
芮效俭:这4年对中美关系来说也是很曲折的4年,中美之间存在着很多分歧和误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也不像我们建交之初那样积极了,所以我必须学会面对和处理双边关系中的诸多困难。但这些从未改变我的观点,那就是中美关系始终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双边合作对双方都有利。
李道豫:这当中又经过了很多,其中有两三次中美的高层接触。
钱其琛外长在东盟的会议上见到了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美方都是一再保证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同时一再保证美国所谓“三不”:不支持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进入以主权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组织等。
李登辉访美事件一度使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由于中国政府的坚持原则和中国大使的策略,最终以美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表明美国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并作出必要的承诺而结束。中美关系得到缓解。同年10月,在江泽民主席应邀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时,回国述职4个月之久的李道豫也随同返回美国,并参加了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的纽约会晤。
完美谢幕
1996年11月24日,江泽民主席在菲律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在马尼拉会晤了克林顿总统。两位领导人的会谈持续了1小时10分钟,超过了原定时间,双方都表示愿意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中美双边关系,并商定,中美两国元首将在1997年和1998年相互进行国事访问。
一年后,江泽民主席访美,这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的首次访问。
这一年,李道豫的驻美任期本该结束,但这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改变了他的行程并延长了他驻美大使的任期。
李道豫:元首访问,是有大量工作要做的,接待规格要和美方交涉。美方当时强调礼宾改革,所以他只能是礼宾司长到飞机场去迎接。但当时我一查,法国总统和俄国总统都是国务卿去接,我当时想这规格应该横向,不能低于俄国总统、法国总统。
1997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美到达的第一站是夏威夷。他一到达即发表了一场即兴的热情致辞,不料被场外极少数反华分子的噪音干扰,而江主席依然以领袖的气度和幽默的言词坦然面对,继续他的致词:“为了使得我们今天晚上的这个环境更加轻松一点,我回忆起我曾经在1945年、1946年的大学时代,喜欢玩夏威夷吉他,经常弹奏的《Hello夏威夷》这首歌曲。在我祝酒之前,我去弹一曲《Hello夏威夷》这个吉他曲,请州长夫人演唱……”而李道豫则再一次把这个突发事件通过外交手段变成要求美方提升接待江主席访问规格的契机。
尚慕杰(前美国驻华大使):当天晚宴以后,我接到了李道豫大使给我的电话,他认为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我说是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感到是一种羞辱,我们必须确保此类事情不再发生。两天之后,我直接飞到华盛顿,去白宫向戈尔副总统及其他官员汇报此事,并决定当江泽民主席抵达华盛顿时,确保给予最高级别的外交欢迎仪式。
最后美方派出副总统戈尔前往机场迎接江泽民主席,而白宫的欢迎仪式也十分隆重。
尚慕杰: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访问,我们及时接受了李道豫大使提出的应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并在后来的工作中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我确实做了我能做得一切,而且我相信江主席和克林顿总统都对此次访问表示满意。
郑泽光:李道豫大使非常周到、全面地考虑了这次访问的接待工作,带领全馆同志从政治、安全、礼宾、新闻各个方面都作了精心的准备。
而就在这次白宫南草坪的欢迎仪式上,谁也没有想到,优雅从容、大方得体的大使夫人此时已经病得很重。几个月前,医生告诉李道豫,叶兆烈的癌症已到晚期,生命只有几个月的期限。李道豫一方面忙于外交大事,一方面又要照顾妻子的病体,睡眠严重不足。而已经快到生命极限的叶兆烈在江主席访美期间,奇迹般地参加了所有的工作和活动,言行自若。
李道豫:真正的体力能够完全胜任的时间,她实际上只有一刻钟左右,一刻钟以后就会很痛苦。
尚慕杰:她当时病得很重,但她还是很勇敢地承担起了工作。她在美国有很多朋友,很多美国人,特别是我的夫人特别尊重她。
像所有的中国大使夫人一样,为了祖国的荣誉,扶助丈夫工作、无私奉献,很少有人了解那些绚丽场合后的艰辛付出。1997年12月2日,李道豫夫人叶兆烈在北京辞世。我国驻美使馆收到了美国各界人士的300多份唁电,100多个花圈。一位政要的夫人在使馆留言簿上写道:“万分感谢中国人民给美国人民派来这样一位杰出的朋友,我们将永远怀念她那满怀热诚的心灵和慈祥温暖的微笑。”
1998年1月28日,李道豫任满回国,60多名美国参众两院议员联合发起,为他在美国国会山举行了欢送招待会。120多名美国议员到会,这种情形在美国的外交史上绝无仅有。1998年2月,李道豫回国。2004年,李道豫从外交部离休,担任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