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班杜拉将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即成功经验(mastery experiences)、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社会劝导(social persuasion)以及身心状态(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其中,成功经验是最重要的因素。总的来说,以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效能的期望值,而失败则降低效能的期望值,提高自我效能感就是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取正确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替代经验其实是由他人提供的成功经验,观察他人成功的活动在行为主体缺乏直接经验时尤为重要,从行为示范原型那里获取的策略和积极的态度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来自他人的劝导也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社会劝导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在两种情况下他人的劝导会产生效果,一是当提供劝导的他人本身具有较强的效能能力时;二是他人勉励去从事的活动不超出行为主体的行为范围时。此外,心身状态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过激的身心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巨大的压力会使行为失控。然而,有时适中的压力会导致人们更加投入和努力,从而出现更好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总是与个体的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紧密相连。而个体的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也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认知评价受到个体对自己活动任务成败的评价、个体对他人活动任务成败的评价、个体对成败的归因及外部评价等因素的影响,情绪体验受到活动任务的价值、活动成败时的内外强化和环境信息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这四种因素在实际作用过程中如何影响个体自我效能的发展?学生自己、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干预?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自我效能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自我效能的发展水平既受到个体先天的、内部的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外已有的研究证明:家庭、学校教育中的诸多因素,以及学生的同伴群体都会对学生自我效能的发展造成影响。
1.家庭:学生自我效能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影响自我效能发展的因素中,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初的、多方面的,同时也是最深刻的。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所处社区的环境及家庭的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家庭中子女自我效能的发展。
(1)父母本人的自我效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子女自我效能的发展
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抚养他们长大成人,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给他们以经济和情感的支持等等,同时父母还承担着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传授给下一代的重任,这些责任父母都是不能回避的。一般来说,家庭中母亲承担了抚育子女的绝大部分的工作,母亲要教育孩子接受在特定社会中生存所必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因而母亲教育子女的压力要比父亲的大。Bandura将父母的这些行为称之为替代性经验,这些替代性经验是子女自我效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将直接影响子女自我效能的发展水平。有研究表明,那些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的父母常常会遇到诸如身体健康及精神压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家庭中的气氛,这会对家庭中子女的自我效能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甚至是根深蒂固的。国内的一些研究也表明,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气氛与子女的自我效能水平呈显着相关。
Schnee wind的研究指出,可以用父母具备对子女应承担的教养责任能力的自我效能高低,来预测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教养孩子的能力;①同时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子女的自我效能及自控能力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在这种情形下,显然父母双方的自我效能为子女成长过程中提供自我效能发展的一种间接经验,父母自我效能感支持这个反馈系统,这个系统又可以促进父母对自己能力的知觉。
(2)家庭经济状况和所处社区状况对子女自我效能发展有一定影响
一般的研究认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比那些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父母对子女自我效能发展的影响更大,但现有的研究对此结果还存在争议。因为即使两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同,但是如果有一方的父母意识到了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那子女自我效能发展的结果就可能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这种自我效能意识对父母在社区中的人际交往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当社区中的交往需要加以改进时,效能意识高的父母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如果社区的制度系统对这些积极的态度做出相应的回应,就会使社区中的家庭普遍产生一种积极的效能感,这种效能感可以使社区中的家庭更团结,而不会考虑各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的差异。社区中的良好气氛以及社区中家庭之间友好的关系,对提高在社区中成长的孩子的自我效能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3)不同家庭结构中,子女的自我效能的控制源存在差异
Schnee wind的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对子女自我效能的发展会造成影响。他们的研究还表明:独生子女和家庭中的长子的自我效能表现出较强的内源性控制信念(internal controlbelief),也就是说,个体行为受内在动机支配,具备这种信念的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事态的发展,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的;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自我效能倾向于外源性控制信念(external controlbelief),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受外在动机的支配,具备这种信念的个体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这些外部的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着自己的行为。子女的外源性控制信念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子女的内源性控制信念起源于父母在他(或她)幼年时为他(或她)提供的丰富的刺激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父母对子女的各种试探性行为做出的积极的反应。独生子女和家庭中的长子常常得到父母的特别关注,因而获得丰富的环境资源,他们的试探性交流大多能得到父母积极的回应,父母允许他们自由地探索,父母的这些行为促使儿童能准确判断自身能力,他们的自我效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父母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在家庭教育中尽量少采用否定或者惩罚性的教育方法,同时又能够及时指出子女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努力与子女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并且使这种关系呈现出相互支持的风格,可以促进儿童自我知觉的发展。
2.学校教育:对学生自我效能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学校课程的设置必须努力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适应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变革的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普通教育的任务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已不仅仅只是培养一些能识字的劳动者,而是要培养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世界公民”。正如Bandura早在1995年指出的那样,由工业化旧时代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时代的转变,将对教育系统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社会发展对教育创新的要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来得急迫和强烈,基于学生自我效能发展对学业成就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也更加受到关注。
(1)学生在校期间自我效能发展状况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学习观和社会认同度
信息化时代要求学生能应变社会的频繁转型,适应越来越复杂的职业角色,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因而对学生认知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终身学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终身学习者特别需要具备这样的效能信念,即相信自己具有完成学习目标所要求的能力,相信自己对学习过程有充分的控制能力,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仍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
这种自我效能主要是在教育系统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学校教育能够促进这些信念的确立。
未来社会不仅要求学校培养出能够适应全球化要求的终身学习者,而且还要求培养出能够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事的合格的公民。那些学业效能感低的学生在他们的同学之间表现出较低的受欢迎度,从同伴处获得负面的反应越多,他们就会表现出越强的侵略性行为,也因此错失很多可以促进他们自我效能发展的机会。
(2)教师的自我效能水平对学生自我效能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Bandura的研究同时指出,学校教师的集体效能感对于创造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效能发展的环境,及营造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氛围具有重要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经济预算的削减,多元文化的新要求,数字化时代教学方式和课程模块的革新,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教师权威性的降低,都可能会降低教师对自我效能的自我知觉水平。
自我效能水平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差异很大。那些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会在课堂中建构一个促进学生替代性经验积累和增进学生自我指导技巧提高的环境;而那些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的教师,则常常依靠外部的诱导和一些消极的惩罚措施来逼迫学生学习。后一种教师经常面对的将是一个混乱的学习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只能慢慢降低自己对实现教育目标的期望,这种不良的情绪也会逐渐波及学生,影响学生自我效能的正常发展,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如果学校中的教师能够意识到他们的群体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目标有密切关系的话,他们就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学习环境。
(3)学生自我效能发展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首要因素
已有大量关于学生数学学习与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相关,同时这些研究还发现学生自我效能高低可以作为学生实际能力的主要指标,就像我们常用学业成绩优劣作为他们实际能力的指标一样。通过课程的学习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呢?研究指出,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那些低学业成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体方法包括:
通过提供一些较易的例子来使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以此为基础逐渐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然后再循序渐进地提供一些与学生的进步速度相适应的有难度的题目解决他们的成绩问题;指导学生模仿某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设置与其自身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会自我监控等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水平,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又会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水平,提高他们学习时的努力程度。
Zimmerman指出,对学业成就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自我效能水平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显着。较低的自我效能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压力和焦虑程度,这些情绪变化的相应后果就是降低了学生对自己实际能力的知觉,从造成学生学习动机降低和学业成绩的下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克服学生学习焦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水平比实际的能力更直接地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水平,因为当学生自我效能水平较高时,他们会为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并且努力实现它,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4)过渡期问题可能给学生自我效能的发展带来一些麻烦
Eccles和她的同事们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向中学生的转变会带来一些变化。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几乎一直面对相同的老师和相同的同伴群体,学习内容、方式相对简单化,他们还受到成人较多的很细腻的关注。一旦到了中学,他们会被分配到不同的班级,这样就处于他(她)不曾认识的伙伴群体中,而且中学的学习与小学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学习的评价方面比小学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另外,中学老师对学生的关注要比小学老师少得多。这样,升入中学后学生就面临着社会交往群体的变化以及学习评价标准的变化等等问题,这些都要求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知觉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