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1800000013

第13章 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本章重点】

1.掌握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各种收入恒等式。

2.熟练掌握GDP、GNP的含义以及与GDP、GNP相关的几个概念。

总产出及其衡量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1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对GDP概念的理解需注意以下方面: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GDP指的是一个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一定时期内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GDP不包括当年未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如不包括年初种植但被暴风雨毁坏的棉花价值;也不包括二手物品的价值),GDP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GDP只包括在市场上合法地销售所有产品的价值(如不包括非法毒品的生产和销售;也不包括家庭主妇清扫自己的房子的劳务;但是,GDP包括按市场价值估算的自有房屋的租金);GDP是一个地域概念(不仅包括本国人在本国的收入;也包括外国人在本国的收入)。

2.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

3.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联系:国民生产总值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从量上看,如果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反之亦然。两者的换算关系为:GNP=GDP-外国要素在本国的收入+本国要素在外国的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4.GDP的价格矫正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用货币来计量的,因此,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主要应该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技术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二是物品、技术和劳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为了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究竟是由于产量还是价格变动引起的,经济学上产生了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2008年美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2008年生产的全部最终物品和劳务用2008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把1996年作为基期,那么2008年美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2008年生产的全部最终物品和劳务用1996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两者的关系:

GDP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二)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1.国内生产净值(NDP)和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内生产净值(NDP),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NDP=GDP-资本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指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又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所以NDP与NNP的换算关系为:NNP=NDP+国外净要素收入。

2.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NI),指狭义的国民收入。从支出法角度看,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是狭义的国民收入;从收入法角度看,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津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3.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PI),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就得到个人收入。

用公式表示为: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指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

用公式表示为:DPI=PI-个人所得税

从GDP到DPI的关系为:

GDP-折旧=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津贴=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PI-个人所得税=DPI

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假设一个经济社会只有两个部门,即只有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则不存在企业间接税。为使分析简化,这里也不存在折旧,这样,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

假定家庭部门获得的报酬为1000亿美元,他们从1000亿美元的收入中储蓄100亿美元,于是他们的消费支出只有900亿美元,从而使企业部门要有100亿美元的商品卖不掉,这样企业只得减少生产,并进而减少对生产要素的购买,这样又会使家庭部门收入减少。然而,如果这时企业愿意扩大生产设备或增加存货而把剩余的100亿美元产品购买下来,则虽然储蓄使产品卖不完,但企业上述投资活动(扩大生产设备和增加存货)仍然会使产品售完,即总支出等于总产出。

从支出的角度看,把企业库存的变动作为存货,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GDP=C+I。从收入的角度看,如果把储蓄(S)定义为国民总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则GDP=C+S。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是相等的,因此C+I=GDP=C+S,就得到I=S。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恒等式:

C+I=C+S

两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I=S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政府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收入(主要是向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是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如果政府只向家庭征税,假定税收是100亿美元,则家庭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只有900亿美元了,假定消费和储蓄各相应的降为810亿美元和90亿美元,假定企业的意愿投资不变,仍为100亿美元,则企业能够卖掉的商品和劳务总计只有910亿美元。这样企业部门的1000亿美元产出中就要有90亿美元卖不出去。于是生产和收入又会减少。然而政府不可能只征税而不支出。假定政府的支出是向企业部门购买产品和劳务90亿美元,则企业的销售就仍将和生产量相等,即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

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即GDP=C+I+G(这里的政府支出仅指政府购买);从收入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旧是所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用T表示政府净收入,即政府的总税收扣除政府转移支付后的余额,则GDP=C+S+T。

根据社会总产出等于总销售(总支出),总产出价值又构成总收入的道理,可得到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C+I+G=GDP=C+S+T。公式两边消去C,得到:I+G=S+T。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恒等式:

C+I+G=C+S+T

三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I=S+(T-G)

这里,(T-G)可看做政府储蓄,因为T是政府净收入,G是政府购买性支出,两者差额即为政府储蓄,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因此,I=S+(T-G)的公式,也就表示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恒等。

(三)四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包括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

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从收入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C+S+T+Kr(Kr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从而得到:C+I+G+(X-M)=GDP=C+S+T+Kr,公式两边消去C,得到I+G+(X-M)=S+T+Kr。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恒等式:

C+I+G+(X-M)=C+S+T+Kr

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I=S+(T-G)+(M-X+Kr)

式中,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T-G)代表政府储蓄,(M-X+Kr)可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因为从本国的立场看,M(进口)代表其他国家出口商品,从而是这些国家获得的收入,X(出口)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是这些国家需要的支出,Kr也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得到收入,可见,当(M+Kr)>X时,外国对本国的收入大于支出,于是就有了储蓄,反之,则有负储蓄。这样,I=S+(T-G)+(M-X+Kr)的公式就代表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

【本章难点】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当期本经济体内部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注意:不能重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能重复计算原有资产的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与其他国民收入概念的关联,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

(3)名义值与实际值的区别,注意物价指数的多种编制方法。

同类推荐
  • 刑法

    刑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刑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 大学生考证指南

    大学生考证指南

    针对大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需要,汇编国家有关考试法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记者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考试,管理类证书,艺术类证书及其他类证书的相关规定。
热门推荐
  • 邪魅总裁独宠娇妻成瘾

    邪魅总裁独宠娇妻成瘾

    他是国际第一大集团的CEO,他多金的身份和邪魅俊美的外表,让他成为女人心中向往的情人,可是,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女子可以成功地接近他的身,走进他的世界。传闻他其实是喜欢男人,也有传闻说他其实多年以前就已经深深爱上一个女子,他已经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那个女人,所以才不会再接触其他女人,也有传闻说.....当这些传闻传到安墨寒的耳朵里时,只得到了他的一记冷笑。与此同时,当这些传闻传到还在M国的安以陌耳朵里时,得到的是如同安墨寒一样的冷笑。
  • 校花的天才贴身高手

    校花的天才贴身高手

    什么?让我去做保镖?!不去,额,什么,有美女啊,这个,我勉强答应你吧……哎,给她们做保镖太值了,顺便占个便宜嘿嘿……喂,你们怎么回事啊?老子的妞还没泡完呢,什么他妈的高手阻止我泡妞就统统给我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领袖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领袖篇

    世界邪恶力量发动人非正义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太多的苦难、血腥与残暴;而世界民主力量的正义的反抗又使其充满了英勇、顽强和悲壮,并以最终的胜利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因此可以说,二战历史是一个悲剧和成就、痛苦和壮丽、灾难和理想并存的历史,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本书将通过对二战时期著名领袖英勇事迹的描绘,提醒世人应牢记历史,永远铭记在战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领袖。
  • 超神演义

    超神演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打破成神的阻碍登上逆天之路
  •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本书阐述了金融安全预警原理及我国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从不同层次探讨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试图探求其内在联系同时,针对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实施与效率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 人仙演义

    人仙演义

    本书讲诉一个现代青年修行的经历,解密神奇的武术气功,玄奥的道术丹法,博大精深的中医,诡异的密宗修行,神秘的相法。。。。什么是仙?什么是道?本书带你走进真实的修真世界。。。。。太极,形意,八卦,古传易筋经,古传内功,三丰通神劲,纯阳丹法,吕祖百字碑,周易参同契,黄帝内经,难经,纳洛六法,拙火定,逆人形法,江湖金口诀。。。。。失传多年的东西将在本书出现。。。。。。。江湖传言:人仙录出,天下大乱!得此书者,可升仙!千年之后再现江湖,是希望还是骗局?敬请观看《人仙演义》
  • 江湖

    江湖

    江湖除了有刀光剑影,它本身也是一种信仰,快意侠客,潇洒人生,也有人心叵测,恩怨情仇,阴暗与光明,才是完整的江湖。
  • 重生之商界霸主

    重生之商界霸主

    江山万里,王者居之!成王败寇,英雄自当挺剑而行!踏浪寻歌,回头看,红颜是否依旧娇艳?重回2002,改天换地,我命由我不由天!!!
  • 仙穹之下

    仙穹之下

    我本凡尘,奈何修仙。是谁把我卷入了修仙的浪潮之中,那就不要怪我把你们一一踩在脚下。无论你是修仙大能,还是命运之神。秦天如是说道。曾经失去的,重新来过,是否可以抓住?潮起潮落,人生跌宕起伏,为了亲情,为了爱情,苍穹之下的主角,是否能打破命运的束缚……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是一本关于历史的通俗读本。在《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精华版)》中,涵括了博物、地理、地名、名胜、典故、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并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加以编纂。从而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查阅。溯古可以明今,鉴往能够知来。了解了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阅读了一则精彩纷呈的故事、掌握了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增进了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