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1200000020

第20章 江南的先锋文学(2)

非理性的觉醒是对理性的解构与颠覆。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语境中,超稳定的文化结构形成了强大的伦理理性。它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思维模式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建立伦理秩序形成了强大而严密的控制,对人从肉体到精神都进行了残酷地禁锢。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伦理理性的反对者虽然层出不穷,却并不能阻止它在文化系统中的中心地位日甚一日地得到巩固,直至僵化成为对人的压抑和戕害。中国新文学萌发之初,就曾经针对此稳定的结构进行过全方位的质疑与颠覆,只是随后出现的严峻的生存危机使得这个颠覆过程不断地被中断。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伦理理性本身所具有的超稳定结构和历经漫长发展而积累起来的优势,它总是能辐射出各种各样的因素,并与诸多重大问题纠缠在一起,伺机扩张自己的势力。

从思想本源上来讲,“文革”及对“文革”伤痕、反思、改革也都是由这种伦理理性的辐射出来的不同镜像。它们试图表达控诉、反思和变革,却总是不由自主地又陷入伦理理性的窠臼。这又一次证明了伦理理性所具有的强大的统摄力,对其的反抗必须要依靠一场真正彻底的、根本的变革。江南文化由于其边缘地位及特殊的生成语境,本身就包含着对于伦理理性的疏离与反叛。但它作为中国文化整体的一个子系统,虽然有其自身的地域特点和思想蕴含,却依然会受到文化整体的严密控制。因此,它虽然与整体文化呈现出差异,总体来看,却又会与文化整体保持一致。在中国整体文化的内部,江南文化的反抗有时会异常惨烈,效果却并不明显,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构伦理理性。以同样具有江南文化背景的新时期作家创作为例,陆文夫的江南市井系列小说,虽也令人耳目一新,但与余华、苏童等先锋作家的创作相比,冲击力、震撼力显然稍逊一筹。也只有到了接受了外来文化影响的先锋作家手里,吸纳外来文化的“异”,再融合创造主体所承袭的江南文化中的变革因素,才给予了伦理理性一次沉重的打击。

首先他们对伦理理性的权威象征物——“父亲”进行了审判与颠覆。以往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总是或隐或现地存在着一个“父亲”或者是一个“父亲”式的权威,即使是像《家》那样试图揭露旧家庭的罪恶、旧文化的残忍的作品,也存在着一个虽然有种种缺陷却又充满了强力的高老太爷。然而无所不在的“父亲”在先锋作家的笔下却成为了被亵渎、被排斥的对象。

余华的第一部先锋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就充满了对“父亲”的怀疑与消解。作品中“父亲”的莫名其妙,既暗示着“父亲”自身的混乱与迷失,也隐喻着“我”与“父亲”的隔膜及对“父亲”的抗拒。由此,“我”开始了一次偶然的却又是必然的旅程,“我”的离家并不仅仅是离开“父亲”,更重要的是离开“父亲”所代表的一切既定的秩序与规则。《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父子关系,隐隐透露出先锋文学对伦理理性及以伦理理性为基础的写作常规的不理解和对抗、反叛。作品的问世,开启了余华的先锋之旅,从此他的笔下不再是柔美、细腻的抒情而是阴冷的死亡与暴力。正如作品中的“我”脱离了“父亲”之后发现了世界的混乱与人的无序一样,走上了先锋道路的余华开始察觉并书写自己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多年之后,余华这样形容自己最初的创作:“……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沉湎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正因为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在这样的精神指向下,“父亲”这一伦理理性的符号,在作品《一九八六年》中被彻底颠覆。文本中的两个父亲同样是孱弱与含混的。第一个父亲,“一个循规蹈矩的中学历史教师”面对混乱,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扔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三岁的女儿。从此他销声匿迹”。第二个父亲,面目更加含混。作者根本不屑于对他的社会身份予以明确,因为他更加的软弱、错乱。当妻子女儿惊恐无状时,他并没有能力给予安慰。不管是曾经的历史老师,还是现在的一家之主,无力的“父亲”不仅无力维系稳定,反而造成和加剧了不安与恐惧。只有当“父亲”退场后,一切才恢复了平静。“父亲”在《一九八六年》中的尴尬与罪恶,实则象征了伦理理性的荒谬与乏力。通过对伦理理性象征物的怀疑、丑化,余华达到了对伦理理性的颠覆。

余华的精神历程并不是一个个案,而是这一代先锋作家的涅盘。

在这样的精神指向下,作为伦理理性符号的“父亲”及其衍生物“兄长”、“长子”、“男性”、“英雄”等都成为了先锋作家戏谑、消解的对象。

在苏童的“椿香树街”系列中就出现过暴戾的父亲与粗鲁的兄长,而到了《妻妾成群》中,苏童在一个看似由“父亲”、“男性”控制的环境里展现了“父亲”、“男性”的困境与失败。作为一家之主的陈佐千,似乎统治着家中的一切。实则他正在不断衰老,也因此不断地丧失控制力。虽然他还掌握着家中所有人的命运,但三姨太的肉体出轨、颂莲的精神饥渴都在不断地向他的权威挑战。虽然结尾处又一个少女被抬入陈家,陈佐千“妻妾成群”的稳定秩序看似并未遭受减损,然而结尾处“颂莲说她不跳井”分明揭开了谜底:等待着他的必将是更大的危险和动摇。《妻妾成群》中不仅仅提示了“父亲”的权威不再,更预言了“父亲”的后继无人。

陈佐千的长子飞浦,本应该成为“父亲”的继承人,可是他在事业上,获得的一系列的挫折失败,在家庭生活中,也显得十分软弱。他既无法按照“父亲”的方式控制家庭成员,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权威。他不敢接受颂莲的感情,实际上是无法面对来自于外界的挑战,最终他只能与顾少爷保持着一种暧昧的关系。飞浦这样的“长子”形象,宣告了“父亲”权威的终结及伦理理性、稳定秩序的最终崩塌。除了正面接触到“父亲”的危机与溃败之外,苏童还创作了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在这些总题为“妇女生活”的文本中他完全将男性隔除在外,借对女性隐秘内心世界的探索来达到对“男人”所代表的伦理理性的另一种形式的对抗。有不少评论者将这一部分作品总结为苏童创作中的“女性情结”,但苏童本人对此却似乎并不以为然。其实苏童真正想要去消解的不是男性这样一个性别,他真正想要去颠覆的是男性所象征着的稳定而强大的伦理理性。在这些充满了阴柔之气的作品中,苏童以性别的隔绝表现了对于伦理理性的怀疑与抗拒。

叶兆言则通过消解“英雄”来对伦理理性进行了颠覆。“英雄”特别是男性“英雄”其表现出来的崇高感与自足得自于伦理秩序的强有力支撑。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文人士子的风流倜傥莫不与此相关。

由于与正统文化的疏离,江南文化中总是隐含着对英雄的怀疑。当这些先锋作家们看到伦理理性的强大与虚伪时,他们也会对由此产生的虚伪的“英雄”性进行破坏。叶兆言的《状元境》就在用来表现英雄胜利的“英雄美人”的传统故事模式中剥除了“英雄”的神圣色彩。

故事中所谓的“英雄”出场时就显得疲惫不堪:他“……站在文德桥上,时间久了,只觉得隐隐有些腰痛。暗暗将手扶在栏杆上”。而英雄之所以被称之为英雄,只是出自于惯性,他实际上并未有什么卓越功绩,甚至最后还仓皇落败。故事中的另一个男性——张二胡,则是一个彻底的懦弱无能之徒,他之所以后来能够异常剽悍却是得益于家中女人之间的战争。因此,当女人的战争因死亡而结束时,张二胡就又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个平庸的男人。在这样一个泛着古典主义光泽的文本中,作者却用疲乏、软弱的“英雄”表达了自己对伦理理性的质疑与反叛。

以余华、苏童、叶兆言为代表的江南先锋作家们通过对“父亲”及“父亲”衍生物的遮蔽、亵渎达到对伦理理性主义权威的颠覆,而当伦理主义的权威地位受到动摇后,它所维持的稳定、秩序也随之瓦解,世界与人都不再能够被伦理理性的必然律、因果关系所控制和阐释,世界开始变得混乱不堪,人也逐渐变得复杂难测。于是,先锋文学的另一个精神图景——疯癫开始浮出地表。先锋作家们通过大量书写疯癫形象,宣泄狂躁的情绪。

这一点在余华的创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他创作于《在细雨中的呼喊》之前的作品几乎篇篇涉及“疯癫”。《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有暴躁的司机,疯狂的路人,《一九八六年》里偏执的疯子,《四月三日事件》里处在精神崩溃边缘的人,《河边的错误》里的杀人狂,等等。“疯癫”与狂躁是余华创作的底色,即使在他经历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对平和之后,也仍然通过最新的长篇小说《兄弟》再次重现了对于“疯狂”的书写热情。与余华创作中突兀的疯子系列相比,“疯癫”在苏童的创作中并没有那么刺目,但同样也是构成他独特艺术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妻妾成群》中颂莲最后的精神失常放大了对伦理理性的瓦解,《米》中五龙的变态行为则凸显了他在故乡与城市、过去与现在、超越与惯性之间的忐忑、惶恐。其实不仅是在这些江南先锋作家笔下疯癫如此密集,包括那些并没有受到江南文化的先锋作家也都大量地创作了关于疯癫的作品。

马原、残雪、孙甘露等人的创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呈现出荒诞、怪异。因为对于作为非理性启蒙的先锋思潮来说,再也没有比“疯癫”更能够撼动伦理理性那坚如磐石的基础了。先锋作家之所以钟情于疯癫的书写,正因为其中寄予了他们对于伦理理性的反抗与否定。福柯所言: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疯癫与理性之间也是一种互为注解、互相印证的关系,没有了理性所设立的种种标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疯癫,而所谓的疯癫不过是不同于理性标准的行为。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的考察说明了,虽然理性通过各种手段来压抑非理性,非理性却一直存在着,而它的存在就是对理性的威胁与挑战。本身理性与非理性、正常与疯癫之间就没有绝然的界限,一旦消解了理性的中心地位,动摇了理性的权威标准,理性与非理性、疯癫与正常之间极有可以发生转化。

余华的《河边的错误》即以一桩离奇的杀人案为切入口探讨了理性与非理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虽然是在一个“侦探小说”的模式中展开,却完全摆脱和消解了“侦探小说”的理性逻辑与因果关系。《河边的错误》里杀人案真相的揭秘因理性的逻辑推导而一再延误。孩子发现了人头,人们却顺其自然地认为他在撒谎,案件因此没有被及时上报。在破案的过程中,警察又先验地将凶手设定为一个狡猾、凶残的正常人,种种诡异的现场痕迹也被当作是凶手为干扰破案的有意而为,使案件的侦破走向了错误的方向。青工许亮多次偶然地在案发时间出现在案发现场,但在理性的逻辑中偶然的量的累积则代表着必然,所以不仅仅警察认为他是凶手,连许亮本人也怀疑自己就是罪魁祸首。即使在凶手已经查明另有其人,可习惯了理性逻辑的侦察员小李仍认为“许亮的问题还没有调查清楚。……用偶然性来解释这些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我觉得许亮非常可疑”。

然而真相却戏弄了看似严密的逻辑推导,凶手偏偏就是一个不受理性控制,没法用理性解释的疯子。只有摆脱了理性思维的桎梏,马哲才解开了迷局,“当马哲一听说那天今晚疯子在河边洗衣服时,蓦然怔住了。于是很快联想起了罪犯作案后的奇特现场。当初他似乎有过一个念头,觉得作案的人有些不正常。但他没有深入下去。而后来疯子在河边洗衣服的情节也曾使他惊奇,但他又忽视了。”真相的偶然,使得大量的理性推导、追查因此完全变成了无谓和无用的举动。余华通过大量理性推导与极其偶然的解谜的对比,戏弄了那些同样迷信理性必然律的读者,在谜底揭晓的一瞬间完成了对理性主义必然律的颠覆。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当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古代人的娱乐和怡情在今天仍然存在,比如诗歌,比如戏剧。但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本书就是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古代现场,为你解开影响中国人玩乐的器具和秘诀。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盛宴。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之第一本《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数年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作为本书编撰者,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此书稿因为是编撰,在成书过程中,我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并参考了大量一手或二手文献资料,均一一注明了出处,在此向众多原作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给您支付一些稿酬,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萝莉千金,惹不得

    萝莉千金,惹不得

    让脑细胞已死光的我再认真想想一个完美的简介是如何诞生的Q^Q……反正这篇小说是【双子座】女主离家出走遇到男主发生的一系列可能是女主一生中唯一一次接触的所有事,就素酱紫滴说辣~结局HE,(就不知道可不可以到哪时候了…偶是不会告诉你内个双子座可以剧透滴~)
  • 八十而立

    八十而立

    邓友梅老,自诩“八十而立”。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虚怀若谷,谦德满怀的老作家一路行走一路自立的风骨与精气神。
  • 三国群枭传

    三国群枭传

    曹操俘虏了吕布之后刘备谗言杀死吕布,在这时陈灵说话了:“主公,还是别杀了,吕布张辽给你,貂蝉给我吧。”————曹操在官渡之战之后开展官员表彰大会,在开展之前他问了荀彧一个问题:“你说我应该先表扬谁?”“先表扬郭嘉和陈灵,但是主公切记:先谢郭嘉。”————赤壁之战之后败走华容道,曹操等人离开了关羽的伏击后他们又经历了一波伏击。诸葛明笑道:“我哥真是料事如神,看来曹操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了。”曹操还没说话,陈灵立马杀了过去:“主公,这妞你别跟我抢。”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梦境之创世

    梦境之创世

    真正教你怎么修真(修仙)!并告知你修真(修仙)的理论依据和一些相关问题的解释;你可以从探宝,探索宇宙奥秘和与一些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艺术中获取殿堂级知识;会有很多搞笑的词汇和情节,以及作者的诗词歌赋等等,与你相约传统幽默讽刺小说。
  • 向你告别

    向你告别

    [短篇合集]不定期更新°在你的记忆里是不是出现过这样的一个少年,他曾惊艳了你的青春让你念念不忘。然后在分别多年后的某一天,在街边的转角相遇,却也只是点头示意擦肩而过,然后在心底默默告别。其实在心里,我一直有三个愿望没有说,第一个愿望是希望世界和平,第二个愿望是希望我的亲人们长命百岁,第三个愿望……我希望……我爱的那个白衬衫少年永远的幸福。【我的少年那么好,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在这个冬日里给你温暖,谨此赠予我爱的人
  • 女龙套逆袭:野兽总裁宠不够

    女龙套逆袭:野兽总裁宠不够

    (这是一部女龙套,拳打白莲花女主,脚踩傻白甜女配,收纳各色美男,走上人生巅峰的狗屁小说。)池碧:姐的床很多人上,你爽完就赶紧走,姐还要接待下个男人。邵震琛:女人,谁说我爽完了?(再次推到,大战三百回合)池碧:野兽!你把姐玩坏了,姐怎么去找男人?邵震琛:女人,你的身体,我独占了!(以吻痕为标记,向全世界宣告,池碧是他邵震琛的女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妖主降临之夫人请小心

    妖主降临之夫人请小心

    叶曦看着不远处顶着一副好皮囊到处招蜂引蝶的某人,很无语的朝天翻了个大白眼。自从解开那个自称为妖主的男人的封印之后,不知为何,各路妖魔鬼怪都开始缠上了她,身边灵异诡异的事接连不断的发生,千年血藤,梦中梦的无限循环,暗婴,古墓里千年不老不死的女人,还有突然冒出来的自称为天师的胡小花…简直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本以为只是恶鬼缠身,但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镇魂石是什么?法则又是什么?那些东西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所有人都要找上她?
  • 都市生活角色

    都市生活角色

    在贫困农村执教近30年的代课老师被辞退后,远离家乡到繁华的都市里谋生,随后其子女也跟着出来,可是一段时间里处在一种城市生活的边缘:想往前,没有看到出路,所以无奈;欲回头,前面却总有诱惑,因而又不甘心。在这个矛盾的夹缝中,他们一开始只能以自己所能够做到的方式不断地在与现实生活进行抗争,甚至一度迷失在真实的人性中,不惜戴上“假恶丑”的面具,忘乎所以地享受着短暂的虚荣;直到他们那些被虚荣垒筑起来的一切顷刻间坍塌,回归本源的人性“真善美”重新占据了他们的灵魂之后,他们才幡然醒悟,明白了“真善美”才是人性的本真,是让自己的肉体能够与灵魂相呼应的精神动力,也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