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0500000058

第58章 中国台湾地区的道德教育(8)

(一)突出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台“宪法”规定:“强调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教育辅之,更兼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长期以来,在台湾各级学校中,德育居于“五育”之首,是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核心所在。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台湾社会变化甚巨,学者批评教育“无德”。但诸多有志之士仍然重视道德教育,提出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实现学校德育的世纪转型。

(二)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根基

儒家的伦理思想,自汉朝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已植根于中华民族之中。而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台湾居民除不到2%的原住民外,都是或迟或早渡海移居过去的大陆人士及其后代。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是他们思想、信仰、精神、礼仪、习俗等方面的根基。注重传统儒家道德和民族文化的传递与弘扬,是台湾道德教育的一个显着特点。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从政治功利主义出发,结合“文化改造”,在学校和社会大力推行具有政治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反映在道德教育上,即是重视儒家伦理道德文化的灌输,强调儒家的基本精神,讲求以仁义为主的伦理道德,借重儒家文化来规范台湾民众的言行,以稳定台湾社会,加强在台湾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儒家思想、学说与当代台湾的教育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各级学校的相关教材内容充满了孝顺、睦邻、知耻、和平、勤学、礼节、宽恕等内容。在中小学道德科、国语、社会科等科目中,均非常强调中国固有的伦理道德,乃至于“任何学习单元都表现出‘文以载道’或是以伦理为归趋,形成泛道德化的倾向”。香港中文大学曾丽珠的教育哲学硕士论文《香港及台湾道德教育中的儒家伦理要素》(1996)对台湾、香港两地的道德教育中的儒家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主要是针对教材),得出结论:“于整体而言,台湾教科书中的儒家概念都较香港的为多。即代表台湾的中文及公民教科书中的内容较香港的更强调……儒家伦理概念。配合两地的课程编纂过程,同时亦反映了台湾‘政府’较香港教育当局更着重儒家伦理教育。”自九年一贯新课改实施后,台“教育部”在其2002年度的“施政方针”中又提出,在“营造多元文化之教育环境”的同时,仍然要“维护传统文化特色”。总之,台湾教育中儒家的伦理精神、浓重的东方道德影响、深厚的文化源流及历史积淀,与台湾的教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台湾道德教育的根基。

(三)泛政治化

台湾德育具有强烈的政治依附特性,道德教育题材泛政治化。台湾当局为了维护、稳定政权,视教育为政治工具。德育直接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方向,直接提出激烈的政治教育目标。可以明显看到德育对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维护作用以及政教结合的不可避免性。

(四)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以及人权价值教育日益成为主流

1949年以来,因应大的历史背景,美国及西方社会的文明涌入台湾,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台湾政治民主化的改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崇自由、民主精神的公民教育在台湾受到极大的关注。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受到冲击,一元化价值控制受到挑战。道德科教科书的内容,逐渐增加西方自由主义核心价值的比重,如尊重隐私、欣赏差异、个人权利、社会正义、私有财产、基本人权、合理自由、民主法治、多元价值等,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接纳,讲求个人本位、平等、权利导向、自利、人性尊严、多元价值等基本价值观的自由民主的理念,极可能成为未来台湾社会的主流价值,值得特别重视。

三、台湾地区德育的未来趋势

在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均经历了急遽变化,台湾地区的德育在全社会从威权走向民主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不少窒碍之处,但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历史性的转型,其未来德育的趋势与走向,或有如下几点。

(一)学校德育模式及价值内涵将得到重塑

当代台湾地区的政治环境非常独特,经历了威权、开放、多元等不同阶段的更替,德育模式、内涵等亦随政治环境的变动而有不同形态的转变。目前,台湾地区的政治环境已由开放转至多元主义时代,虽然近年来由于民进党当局以意识形态施政,政治上仍有极端性,但社会需要民主、理性的公民,对原有的传统伦理教育作适当的调整、塑造未来理想的公民的呼声强烈。

教育改革者也积极呼吁,公民教育应该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反共教育严格区分,必须借助先进国家之民主政治发展经验,重新设计小学、中学,以至于大学公民课程。而细察九年一贯课程中的社会学习领域纲要,可以发现在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伦理价值观念的传承方面有所疏漏,隐含价值中立与伦理自由的趋向。审视社会学习领域十项目标的主要理念(人文素养、人与环境之多元关系、社会科学知识、多元认同、民主法治素养、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能力、多层次思考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人际互动能力、学术探究能力)可知,这些理念多属价值中立的概念或能力、似乎表明社会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无意碰触容易引发争议的价值问题,淡化课程的价值性,意图导引社会学习领域朝向价值中立的方向发展。

(二)德育综合化方向确立,课程统整将继续推进

面对21世纪多元开放的风潮,台湾地区德育的发展也面临必须调适的困境与解构的冲击。近些年来,台湾地区积极推进德育课程从标准向“纲要”转变,依据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理念,尤其突出德育的综合化,即德育目标、课程内容等朝着综合、统整的方向发展。这一方面是对人类社会迈入后现代多元的信息社会、注重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时代以及转向非线性的思维模式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传统课程由上而下决定、课程标准主导、国家本位课程、零碎片段、分科过细、学科本位与强调技术能力课程取向的反动。

当前,台湾地区的德育综合化在理论上已经确立主流地位,在实务应用上,其课程统整则尚在大力推进之中,从德育的课程概念结构化、课程规划整合化、课程内容社会化、课程评鉴多元化等出发,未来德育课程统整的主要类型不外乎下列三项:(1)学科领域内部统整:如同一学科领域内不同学习内涵的统整、新旧知识的统整、前后知识内容的统整等。(2)学科领域之间的统整:如多科统整、跨科统整、科技统整等。(3)主题教学核心统整:如依据节令时事、生活经验、社会焦点议题、重大事件等来发展主题,然后纳进相关领域学科的知识内涵。

(三)突出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基本能力的学习

因应时代的转型,台湾地区得以真正地把人的发展放在德育的中心地位。近年来台湾的教育改革相当重视学生的学习权,并视其为基本人权之一。而教育界普遍承认德育应避免为特定意识形态服务,也不得强迫学习者接受或拒绝特定的政治或宗教主张,使学习者处于被支配的从属地位。

所以教材编辑,也要求必须以学生的本位来考虑,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其具有生活与实践的能力,德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知识传授的主题上,而是开始扩展至培养学生具有批判反省能力的层次上。由此出发,德育更为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新一轮改革尤其强调学生基本能力的学习、注重生活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具备“带着走的基本能力,抛掉背不动的书包与学习繁杂的知识教材”。

(四)教师“自主性”将不断强化

20世纪90年代前,课程标准强调一致性和规范性,对课程目标、学习科目、课时分配、教材大纲等都均有详细规定,教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方面几无自主空间。当前,台湾地区德育在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结果是德育的概念消失或弱化,德育内容被整合到“社会学习领域”。与此同时,“社会学习领域”作为一个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广泛的学习领域不仅包容了道德教育,而且还包含了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另外十几项内容。社会学习领域的纲要只规定了课程目标、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和基本授课节数,其余诸如课时安排、教材选择等都由学校和教师自行决定,兼之台湾教育当局全面彻底地退出教材编写市场,只负责教材的审定,故德育教材与其他教材一样开始民间化,因此教师获得了更多的专业自主权。随着以往过于注重预定和统一性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改变,道德教育的情境性、针对性受到了重视,教师在实现教材编写的开放性、德育具体内容编排、教学主题的确定、教法的选择等方面都获得更多的空间,未来教师在德育上的“自主性”必将不断强化。

(五)德育本土化可能继续有所发展

台湾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在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演变和社会结构下,造就了共同的心理状态、思想倾向和文化传统。从思想倾向角度看,当前台湾社会意识主要有本土意识、悲情意识、族群意识、维持现状意识等。1980年代初来,党(指国民党)外人士以“本土化”为口号,开展党外运动。“本土化”以台湾意识为基础,对群众有号召力,很快就从政治层面扩展到文化各方面。此后,台湾意识中异化出的“台独”意识不断冲击大中国意识,形成了“脱中国化”、“文化台独”等分裂主义思潮。近年来,台湾地区总体上固然是朝着民主、多元、开放等方向发展,但“台独”这一政治极端化的怪胎却仍未退出历史舞台。受此影响,近年来,台湾当局利用执政资源,积极推动台湾德育朝“本土化”乃至“台独”的方向发展。而国家、民族、文化等的认同一旦形成,将很难被改变,即使经过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台湾仍然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原因正在于此。今天,如果任由“台独”势力打着“本土化”的幌子肆意影响、改变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那么,不仅会直接破坏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而且会在将来两岸实现政治统一后,其流毒仍然长时间存在。因此,对台湾德育的“本土化”趋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同类推荐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热门推荐
  • 300英雄二次元战争

    300英雄二次元战争

    平凡人类,神奇穿越。陌生世界,三界征战。三百英雄,英雄联盟。来自各界的神力男女,妖魔仙神。这位穿越少年,开始着三界中的创世战纪。
  • 注视

    注视

    别想躲,也别想找到我,因为,我一直在看着你的心。
  • 超越盘龙:逆天

    超越盘龙:逆天

    一本家族遗留下来的古典‘精神炼造术’改变了主角的人生。精神炼造术,找到自我价值的启源。这里的主角没有强大的能力,但他拥有着这里无法比拟的智慧。没有过人的本领,却有着一帮肝胆相照的朋友。也许他并不特殊,但是和他接触的人都会牢牢记住他。他绝对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却不会随便帮助人。他并不贪心,却只是渴望逍遥自在。
  • 守护甜心之回忆的梦

    守护甜心之回忆的梦

    曾经我们以为,能够携手到永远,毅然回头,却发现,你已经到我无法触及的距离。最初的单纯,以心灵之力,为之洐生那名为守护甜心的孩子,善良,梦想,光明,为此想要守护的心情,无限的可能性成就了力量的来源。守护天使悄悄诞生,甜心的世界无穷无幻,人类的贪心不断加深,为完成梦想,迷惘了自己心,犯下了无法饶恕的罪过。如果有一天,梦破了,当那曾经耀眼的光茫染上绝望时,我们并不甘心,一步一行,不向苍天低头。当那女孩终于成为樱花信仰时,所象征的,是仁慈的光明……还是永无止境的毁灭?世界甜心持有者展开的一场战斗,尊贵甜心不再仁慈的守护,此时人与人之间,掀起了一场战斗风暴!【极致的力量,以守护之名,予你无限温柔】
  • 鬼神大人,抱紧我

    鬼神大人,抱紧我

    某女色欲熏心,一不小心差点把一个鬼给强了。于是她的惨淡人生就正式开启了,头一次接吻差点被摔死,第二次接吻差点被冻死,第三次接吻差点晕死。问了这只鬼的年龄,居然有几千岁。什么,他还要跟她组cp,这算不算最萌年龄差啊!
  • exo之娱乐卧底

    exo之娱乐卧底

    这是作者的一本脑洞大开的书(对于我来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在清华听的12堂修心课

    在清华听的12堂修心课

    本书介绍了在清华大学,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修心讲座,无数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都在这里讲解过修心的要诀,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聆听他们的声音,进行一场简单而又不平凡的修心之旅。
  • 45度仰望天空

    45度仰望天空

    在S市,两家是谁都不敢惹的集团,实力雄厚,而他们的继承人在偶然间相遇,展开一段半甜半虐的爱情故事。。。。就当他们在历经坎坷以后,就在快要修成正果的时候,曾经寻找了好几年的初恋归来,他该如何抉择。。。
  • 快穿姻缘殿:月老求放过

    快穿姻缘殿:月老求放过

    再睁眼,前世今生,她早已忘却。一次次跳进姻缘殿里的七彩门,寻找宿主,历经爱恨情缘,体验不一样的情感经历,亦古亦玄、亦正亦邪,且看女主如何诠释不同的角色……当记忆被唤醒,真相究竟是什么?她又该如何抉择?——【故事精彩,不容错过】
  • 我有个他

    我有个他

    《我有个他》主要讲的是学生爱校园和生活那些事以第一人称来写的不定时更新(一般会在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