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浙江文化集群发展状况与专业市场关系来看,客观上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专业市场销售机制与文化产业集群升级和高质量文化小商品不相匹配的矛盾。从国际产业分工角度来看,浙江文化集群的文化小商品加工程度和技术含量的工业增加值较低,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国际化分工的转移对象,这使得“浙江制造”只有屈居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大量低层次的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只能以更密集的劳动力投入来换取成本上的优势,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价格。
但近年来浙江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动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加之国际经济环境趋向衰退,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档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
同时在国外,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印尼、越南等)建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基地,使中低档产品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要想提高文化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文化小商品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有中国创意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小商品制造业集群。
体现在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这一销售平台上,我们必须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重信誉、讲品牌的文化小商品。但是,由于市场布局规划和宏观调控手段等问题,当前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自身素质提升仍显缓慢,表现在商品的专业集中度不高,经营者文化程度低,平均经营规模小,大多停留在前店后厂的传统经营模式。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不时出现摊店转租、租金居高不下,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偶尔还会出现“柠檬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生产“高档”商品的企业在专业市场上销售的信心不足,同时也影响了专业市场整体品位的提高。
其次,从全国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的发展态势分析,在全国许多地区凭借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交通和当地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学习和借鉴浙江经验的基础上,既有政府大力推进又有包括浙江民营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不断涌入,各地纷纷组建各种专业市场,在小商品流通行业就有高碑店白沟市场、沈阳五爱小商品批发市场、石家庄南三条批发市场、河北新华贸易中心市场等位居全国十强的商品批发市场,在浙江境内,也有大量经营小商品的专业市场,其中如浙江萧山商业城的年交易额已经位居全国前二十名,这些专业市场经营的品种中也大量包括了文化用品、教育用品、体育用品、文具礼品、益智玩具、喜庆用品等文化小商品,使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从过去浙江的“一枝独秀”变为目前全国各地的“百花齐放”。
虽然义乌的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中仍稳居“老大”的位置,但无论是从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近期经营目标的实现还是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巩固并发展其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的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义乌的文化小商品市场必须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必须不断创新。
三是生产企业自建营销网络、专业市场遍地开花给浙江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辐射面拓宽带来的问题。从企业营销渠道上分析,近几年,一大批中、小型制造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以后,纷纷在全国各地开设专卖店、销售店,自建营销网络,逐步脱离专业市场渠道,使浙江省的专业市场失去了一批有实力企业的产品支撑。尤为严重的是,少数产品的大型生产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集体脱离专业市场销售渠道。在别的产业的专业市场,如温州柳市的低压电器批发市场,随着正泰、德力西等几个大集团自建营销网络,使专业市场辐射面缩小,市场份额被分割,市场已明显萎缩。在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的今天,在义乌和全国其他地区,已经涌现出相当数量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小商品制造企业集团,我们要关注文化小商品制造企业集团化崛起对传统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销售渠道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如何解决专业市场二次创业与文化小商品制造企业自建营销网络的矛盾的问题上,要未雨绸缪,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义乌文化小商品市场国际化之路发展创新
我国学界对“国际化模式”的探讨仍然局限在古典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中,即单向地从内部主体的角度讨论其经济力量向域外的渗透模式。然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国际化模式显然已经超越了这种古典框架。
国内学者对专业市场的国际化模式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
一是“企业派”,他们从企业的角度来讨论其产品对域外市场的渗透。这一派首先把以国际化为战略取向的企业划分为几个类级,欧美跨国公司为一类,日韩的综合商社为第二类,我国大量存在的中小型贸易公司为第三类。欧美跨国公司以产业和产品为依托,集技工贸为一体,利用遍布全球的生产、销售、金融和研发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具效益的价值链活动,凭借名牌产品开拓和占领世界市场。综合商社模式流行于日本和韩国,综合商社通过相互持股、金融和信息服务等纽带与生产企业密切相连,以贸易为主,发挥本身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上的优势,广泛介入多种产业的经营服务,最终实现业务综合化、作用多功能化。中小型贸易公司则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其模式是为中小企业服务,做贸易代理,收取佣金,或是与跨国公司合作,通过投资或合作经营一部分进出口业务,也有一部分利用掌握的技术和品牌做许可贸易。
二是“区域派”,他们从某一个区域(中观或者宏观)的角度来讨论域内产品对域外市场的渗透和占据问题。这一派更接近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更多地从区域甚至全国的角度来讨论国际化的模式问题。研究结果证实,浙江省对外贸易模式则有三个显着特点,即经营灵活的企业机制、反应灵敏的贸易结构和体现浙江比较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结构,这三个特点表明浙江省以产权明晰、内生利益驱动型的多元外贸主体为主,选择一般贸易为基本渠道,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外贸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浙江经济的迅速崛起,而且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从根本上说,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国际化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专业市场国际化的国内外宏观发展环境,主要是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小商品的需求程度;二是专业市场自身拥有的国际化经营的资源和能力,表现为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所以,在专业市场国际化、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和中国文化小商品国际市场需求程度这三者之间客观上存在密切的关系。随着专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文化小商品国际需求程度的不同,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模式也是不同的。从静态看,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程度决定了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程度;从动态看,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需求程度的变化,也会引起专业市场国际化模式相应的发展变化。因此,本书把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市场经营国际竞争力、市场管理国际竞争力、市场服务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需求程度作为分析我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的基本变量,制定出与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经济国际化环境相匹配的专业市场国际化模式。
根据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市场需求程度的不同,专业市场发展形成以下四种基本模式:1982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办后,就有一些义乌市场的商品通过边境贸易,进入俄罗斯、缅甸、越南等国市场。但其真正的国际化发展应该从1991年开始。那年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商人首先到义乌采购商品,标志着义乌市场开始进入国际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偶然的、初级的国际化阶段。到1998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小商品已经辐射到全国各地,确立了其全国小商品流通中心的地位。
但因为当时的中国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特别是商品流通领域中外经贸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专业市场国际化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国际化发展全面提速,其经营活动超越国界,渐渐融入国际经济,开始从地区性、传统型的纯国内批发市场向国际性、开放型的商品流通中心发展。2002年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二期建成开业,标志义乌市场开始进入国际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积极的、内向国际化为主的国际化发展阶段。国际化成为市场的发展方向。
市场外贸发展迅速,从2000年至2004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50%以上。大批的外商进驻义乌市场采购商品。2005年7月28日,义乌国际商贸城韩国馆、香港馆开张,标志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从经营本国商品为主的对外贸易平台,开始转变成为经营全球商品的国际贸易平台,标志国际小商品流通中心开始形成,市场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市场依托已经形成“义乌中国小商品”国际化品牌和与国内外的小商品网络,开始了外向型国际化经营发展道路。通过输出民间资本或与外企合营等方式,已在南非、阿联酋、乌克兰等地开办十余个紧密和非紧密型分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约有3000余个经营大户和行业龙头企业设立了国外销售点,一头在义乌采购,一头在国外市场销售,实现产、供、销和结算的一条龙。
义乌的文化小商品市场同样也伴随着义乌小商品城的发展完成了这四级跳,确立了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在全球交易中的地位与作用。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产生了一种集聚效应,吸引了全球的商人来到这里。如今,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境外公司驻义乌机构就有685家,全球20强海运集团有8家在义乌设有办事处,境外客商在义乌各银行开设账户已有9000多个。义乌市场年出口商品超过40万个标箱,辐射到世界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在55%以上。远在意大利的“中国城”、阿联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巴西的“中华商城”、俄罗斯的“海宁楼”、南非的“中华门”等世界各地10多个国际小商品集散市场都与义乌有紧密的经贸联系。
在义乌文化小商品市场下一步的国际化发展中,一方面要竭力促进各个经营者国际化能力的不断提高,因为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小商品市场并不存在自己的国际化需求,需要国际化的是包纳在其中的成千上万个摊位,在成千上万个摊位完成国际化的过程中,小商品市场的作用在于为其提供一种业务平台。事实上,正是凭借着小商品市场所提供的交易机会,那些经营户才得以把各种各样的小商品运销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要均衡利益分享界点,构建各方多赢的商业模式。在古典框架的国际化模式中,整个物流机制可以概括为“中国业商→外国业商→外国市场”的简单模型,也即由一个中国业商与外国业商完成商品交易活动后,将一定的产品输送到外国,由此完成整个国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特点是物流的单向性,即整个物流过程是单一前向的过程,一个业商投资生产一个产品,然后把它投入到外国市场去,收回成本并且获取利润,从而维持简单或者扩大的再生产过程。在义乌市场中,创新的国际化模式在于由于外国商人进驻义乌而转化为“中国业商→中国市场→外国业商→外国市场→外国业商”,中国业商与外国业商“对话”的空间从外国移植到国内,因此中外业商利润分享的界限也由外国移植到国内。此时作为外贸中间商的是外国业商,具有国内专业外贸机构作为外贸中间商所具有的业务优势(比如说降低使用市场的成本,降低交易对象的搜寻成本和提高与交易对象的配对效率,从而最终降低交易所需的费用和成本)。
三、义乌文化小商品市场发展的业态创新
1.依托义乌“文博会”,积极推进文化小商品会展业
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也被称之为“会展产业”或“会展市场”。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功能和作用是综合性和全方位的,规范发展的会展经济可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近年来,浙江会展业得到了跨跃式发展,展览项目逐步增多,展览规模不断扩大,展览主题日趋多样,成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主要表现是:
(1)展会项目逐年增多、会展业快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如中国义乌小商品国际博览会、中国永康五金产品国际博览会、中国绍兴纺织品国际博览会、中国余姚塑料产品国际博览会等,其中“义博会”已成为我国商务类展会的第三名(排名仅次于广交会、华交会),在境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2)展会日趋专业化、市场化。目前在浙江,大多数展会项目由各社会业主进行市场化操作,市场化程度较高,各种展览的展出内容相对集中,专业性展会占总展会数的90%以上。
由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向他国经济的更多渗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