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600000043

第43章 参考文献(4)

124.Wallerstein,I.Unthinking Social Science:The Limits of Nineteenth‐Century Paradigms[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125.Wallerstein,I.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Social Sciencefor the 21th Century[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Press,1999.

126.White,G.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J].Australian of Chinese affairs,1993,29:63‐87.

127.Whitehead,M.‘In the Shadow of Hierarchy":Meta‐governance,Pol‐icy Reform and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West Midlands[J].Area,2003,35(1):6‐14.

128.Wilson,W.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J].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887,2(2):197‐222.

129.Wolf,M.Will the Nation‐State Survive Globalization?[J].ForeignAffairs,2001,80(1):178‐190.

130.World Bank.Sub‐Saharan Africa:from Crisis to Sustainable Growth[M].Washington,DC:World Bank,1989.

131.World Bank.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M].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2.

132.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坎塔拉.“治理”概念的运用和滥用[A],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6-30.

133.汉娜·阿伦特.公民不服从[A],见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16-156.

134.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35.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36.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37.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和苏珊·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38.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39.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0.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41.柏维春,金文哲.现代公共行政学范式演进内在逻辑解读——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范式发展理论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8-42.

142.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43.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R].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144.乌尔里希·贝克.什么是全球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5.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46.亚历山大·波茨.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缘起和应用[A],见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9-152.

147.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48.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9.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50.蔡拓.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2004,(1):94-106.

151.陈炳辉.奥菲对现代福利国家矛盾和危机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6):13-19.

152.陈炳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53.陈彩虹.全球地方化:经济全球化的另一种趋势[J].中国新时代,2006,(8):26.

154.陈家刚,陈奕敏.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预算:关于温岭市新河镇改革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7,(3):76-83.

155.陈剩勇,马斌.温州民间商会:自主治理的制度分析:温州服装商会的典型研究[J].管理世界,2004,(12):31-49.

156.陈剩勇,汪锦军和马斌.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7.陈奕敏.参与式预算的温岭模式[J].今日中国论坛,2008,(5):95-98.

158.陈银娥.“福利国家”福利经济制度改革趋势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6):79-84.

159.陈振明,2000a.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6-84.

160.陈振明,2000b.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73-82.161.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162.罗伯特·达尔,1999a.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3.罗伯特·达尔,1999b.民主理论的前言[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64.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65.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A],见邓正来编,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5。

166.丁仁方.威权统合主义:理论、发展与转型[M].台北:时英出版社,1999.

167.丁元竹.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R],见王名编,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C].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2000:53-73.

168.丁元竹,江汛清.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管理体制安排[J].理论与现代化,2006,(5):5-16.

169.戴维·约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70.范时杰,2008.克林顿政府“重塑政府”改革述评——兼论“重塑政府”改革理念[DB/OL].

171.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A],见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A].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22.

172.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3.乔治·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4.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A],见张静编,国家与社会[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4-35.

175.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76.让-皮埃尔·戈丹.现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国政府政策得以明确的几点认识[A],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80-294.

177.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78.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J].浙江学刊,2004,(6):64-70.

179.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的关系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5,(2):145-175.

180.顾准.顾准文集[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81.郭道晖.政府治理与公民社会参与[J].河北法学,2006,(1):12-16.

182.郭忠华.从危机管理到管理危机——奥菲对福利国家政府管理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88-93.

183.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8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85.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6.韩恒.殊途同归的公民社会?——与郁建兴、周俊二位先生商榷[J].二十一世纪,2008,(10月):126-130。

187.郝思.非营利组织与民主[A],见刘军宁编,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C].北京:三联书店,1996:360-375.

188.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89.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90.阿尔伯特·O.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91.何增科.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与政治合法性:一项初步的经验性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8-13.

192.何增科,王海和舒耕德.中国地方治理改革、政治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初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4):69-77.

193.何子英.从凯恩斯主义福利民族国家理论到熊彼特竞争主义国家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6):20-27.

194.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95.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96.黄健荣,杨占营.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公共管理的价值根源[J].中国行政管理,2004,(2):64-70.

197.贾西津,黄爱丽.城市社区的参与式治理——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A],地方政府创新与公民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2007:217-231.

198.江华.沃勒斯坦的国家理论述要[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6):39-45.

199.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A],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2-86.

200.鲍勃·杰索普.国家理论的新进展(续)——各种讨论、争论点和议程[J].世界哲学,2002,(2):22-26.

201.金太军.当代西方多元民主论评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68-72。

202.景跃进.“行政”概念辨析——从“三权分立”到“政治与行政二分法”[J].教学与研究,2003,(9):69-72.

203.景跃进.行政民主:意义与局限——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5,(1):25-28.

204.艾琳·卡马克.全球化和公共行政改革,经济与社会比较体制研究,2002,(3):85-91.

205.康特妮,马克·霍哲和张梦中.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J].中国行政管理,2001,(2):43-46.

206.康晓光.创造希望[M].南宁:漓江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07.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208.保罗·克鲁格曼.拯救亚洲:应当改弦易辙了[J].国际金融研究,1998(9):58-61.

209.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同类推荐
  • 柏林墙

    柏林墙

    本书作者提供了柏林这座城市简要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冷战在柏林的表现,从东西方的对垒、前东西德的成立、柏林墙建造的前因后果,围绕柏林墙发生的种种事件,一直到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倒塌,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的关于“我是一个柏林人”的著名演讲等。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热门推荐
  • 巅峰战神之重生

    巅峰战神之重生

    战神重生,新一代战神即将崛起,重生在异世的他能否重铸往日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邪王嗜爱无心妃

    邪王嗜爱无心妃

    现代特工宫沫儿因飞机失事意外穿越,成了曜日王朝丞相宫刑的嫡生女儿,身为嫡女却过着比蔗女还不如的生活。而他,圣王帝君焰,外人眼里滔天权势,却又冷酷残忍,只对她满眼温情,仿若他的世界里有只有她,“此生唯你一人足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星际战神纪

    星际战神纪

    一个大学即将毕业的平凡人,偶然被卷入决定人类命运的生存之战,一步一步成为星际战神.....大家喜欢的收藏,推荐哦~读者Q群219444550
  • 重生之商界巨星

    重生之商界巨星

    穷屌丝叶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少年时代。???????重回小时候的叶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与原本有些不同。???????曾今的偶像明星了无踪迹;如日中天的天王歌手才刚刚崭入头角;韩娱还没有席卷全国,综艺节目更是寥寥无几。???????拥有重生金手指的叶霖能否改变原本碌碌无为的命运?这一世我注定不再平凡。
  • 乡村小农民

    乡村小农民

    稻花村,一位苦逼少年无意间得到能力。村霸,村富,村流氓,通通跪下……且看,少年逆袭爆发带领稻花村民走出山村,冲出黑牛镇,奔向祖国大地……
  • 这样说话更到位

    这样说话更到位

    本书是一本帮助人们把话说好的工具书。它教会你如何通过说话给人留下好印象,如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如何见机行事,把话说的更动听等。
  • 邪神尊

    邪神尊

    上古时期有尊邪神天生骄傲,直到一天生命到了终点,为了可以不让自己永远的消失,他选择了转世天生骄傲的邪神重生必定会有前所未有的浩劫除非~~~~~
  • Tommy and Co.

    Tommy and C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缘侠情录

    仙缘侠情录

    故事的主角辰平阳本出身不凡,然在机缘巧合下被一对凡人夫妇收养,但他的命运注定了他不会就此度过平凡的一生。在求仙问道的路上,他结识了许多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伙伴,其间有欢乐,也有伤感,同时仙道魔门之中暗流涌动,究竟孰是孰非?请跟随故事的情节,来看看止瞳笔下这个略显别样的仙侠世界。微信公众号:chaoszt(也可直接搜止瞳哟)
  • 和我睡下铺的上铺的童鞋偶宣你呦

    和我睡下铺的上铺的童鞋偶宣你呦

    “诶呀”佑天叫了出来,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润泽拿着手机记录了下来...“总算被我逮着了吧?!小佑呀,小佑”润泽拿着手机在佑天面前展示出了刚才记录下的画面,并且一脸的坏笑靠近佑天...“泽哥对不起”佑天有些不知所措的,不仔细看都能看出他的两眼浸湿泪汪汪.润泽没在说什么,起身将自己的上衣脱下扔给了佑天...------------------------------------润泽睡下铺,可想而知谁总到下铺去睡...润泽和佑天高中认识,并且在一个寝室...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两个傻小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