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600000038

第38章 结论与讨论(1)

仅仅20年,治理理论的文献就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其论点也散布在行政学、政治学、发展理论等诸多学科中,治理实践则充斥了从发展中国家到最发达国家的广阔地域。在发达国家,治理成了缓解公共服务危机、甚至进一步地缓解福利国家的危机的良方;在发展中国家,治理被看作实现现代国家制度和现代公共行政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方面由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共同的政治和行政危机,另一方面则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逡巡不前;加之所有国家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全球化趋势,都必须以某种新的方式应对共同的挑战。“到处是治理”、“治理涉及任何事和所有的事”的现象标示着治理成了这个时代的“元话语”,言必称治理正说明当代人类对难以治理的世界的忧虑,以及对如何克服大量不可治理性的探求。讨论治理理论,又不仅要看到弥散在全球的不可治理性,也要看到动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意味着不可治理性是各不相同的;于是公共行政学科的危机变得空前地严重,如果没有学科的变革,它将丧失作为一门科学的普遍意义。治理理论的兴起的最直接原因可能在于实践,但从一开始起,便揭示了当代的公共行政学、政治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困境;该理论一方面超越了社会科学既有的国家观念、学科观念与现代性观念,另一方面,其一系列主张都是对特定学科传统范式批评;只有将治理理论置于特定学科的“长河”中,才能解读治理理论作为一个“截面”的意义。本书正是按照这样的研究思路,从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视角出发,试图判断治理理论的价值和未来。治理理论具有明显的批判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其对自身的批判;而研究治理理论应同样具有批判性。

8.1治理理论的贡献

在几乎难以计数的对治理的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表述中,我们得知,相对于统治,治理是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必定意味着国家(政府)-社会关系的调整;调整的目的在于应对原先政治社会格局中的不可治理性;在调整中,政府之外的力量被更多地强调,国家中心的地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国家、社会和市场的新的组合所替代;同时,治理也是对国家-市场两分法的否弃。

治理与纯粹的市场、等级式科层制具有显着的差距,强调了国家、社会、企业之间的新组合,新组合以多种关系构成一个试图克服不可治理性的网络,政府因此得以使用多种新的政策工具,因而能力得到加强。

理解治理理论的兴起,一定不能忽视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的现实。

因为现实,所以治理理论倡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政策(政府)工具的新组合。但治理中的政策工具大多不是全新的,治理理论家似乎也不在意工具本身的新意;就连被治理理论大加批评的新公共管理,也被治理理论家称为治理的一种版本(尽管皮埃尔和彼得斯称之为“旧治理”);因此治理理论也经常被称为“新瓶装旧酒”。但如前所说,我们不能想象,一个风靡世界20多年的理论思潮,会仅仅是时髦语汇的堆积,而又有那么多卓有成就的政治学、行政学学者(和制度经济学、发展理论研究者)热衷于时髦语汇的堆积。本书的研究说明,治理理论的兴起和盛行,既是因为全球范围内的不可治理性凸现,也是因为治理理论回应了当代社会科学的最重要争论或困境。

治理理论的贡献,从一般意义上看,在于它开启了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之外的新的公共利益实现思路。自由市场的失败为国家干预提供了最好的理由。市场与对自由市场的笃信相反,国家主义虽然承认资本主义甚至维护资本利益,但是国家主义主张限制资产阶级,打压特定利益集团不顾全民利益的疯狂追逐私人利润的运动,主张由国家来实现全民利益。同时,国家也要求相对于社会和公民、市场的优势地位。然而“并非在任何时候自由放任的不足都是能够由政府的干预弥补的,因为在任何特别的情况中,后者的不可避免的弊端都可能比私人企业的缺点显得更加糟糕。”(查尔斯·沃尔夫,1994,p.115)不可避免的政府干预成本和政府失灵同样会带来灾难。与市场相比,国家权力的扩张本性更不容易受到限制,因此可以肆意进入市场主体的自由领域和侵犯公民社会的自主空间,国家和社会、干预与自由、公域与私域之间的合理界限常被强制打破,国家干预的失败有时会成为加强国家干预的理由,最终“对危机的管理”成了“危机管理的危机”。在里根、撒切尔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时代结束之后,重回国家主义的老路无疑是愚蠢的。治理理论的立足点,既非单一自由市场,也非独大的国家,甚至也不仅是充满魅力的公民社会(网络),而是三者的组合。在其中,网络成了治理最重要的制度构件,也成了区分治理与非治理的主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网络体系可以当作治理的代名词,它最外在化地体现了治理的本质与特征”(孙柏瑛,2004,p.26),但市场的作用从未被排除,国家虽然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却仍然是“同辈中的长者”(鲍勃·杰索普,2000)。由等级制走向多样可变的分层结构(heterarchy)、多中心、分权化、公民参与都是上述新思路的产物。

从公共行政学科角度看,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让民主制行政成为一种可操作的主张,实现了对学科理性的综合,开启了公共行政学科范式的进步的大门。

治理理论主张不同水平的参与式民主与代议制民主的有机共存,以此让民主制行政成为现实可能。在政治行政的二分法及行政国家地位确立之后,民主与行政似乎难以相容,政治民主的意义即使在理论上也大大地下降了。

精英主义、保守主义、多元主义虽然对代议制民主有深刻的批评,但都认为公民在民主制度中的可能作用是微弱的。强势民主和协商民主等新主张固然代表了民主制度发展的新思路,但却隐含着对公民共识的无条件成立或必定可获得的假定;而且将原先适用于较小共同体的民主形式用之于所有的规模和水平,也是一种过分的理想化思维;再者,公共领域概念是对应于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而现实世界中交往更多地发生于较小规模的社群中。治理理论倡导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也对公民身份和公民参与有着内在的要求,这恰好与当代协商民主等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契合,但又不止于此。治理理论明确地认为,无论哪一种民主模式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尺度上适用,目前代议制民主在民主体系中的基石地位也应该被肯定,但是国家层次上的代议制作用主要在于维持宪政秩序,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组织则部分让位于半自治的志愿组织、NGO,这些组织既可以直接提供公共服务,也是参与式民主的载体。在组织中,参与式民主和代议制均可被采用。代议制民主以及参与式民主并行不悖,以一定的机制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多中心、多层次、多形式的民主图像。

但与其说治理理论的民主观克服了代议制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缺陷,不如说治理的民主论点限定了民主诸形式发挥作用的范围,把治理中的民主理解为民主治理和民主制行政的必要构件。实现这样的民主的意义不在于一劳永逸地找到普遍合理的民主模式,而在于让决策不再是立法者和行政官僚的专利,从而让民主在治理(行政)过程中发挥作用。治理中的参与民主是与政府职能范围及实现手段(政策工具)的变化紧密相关的,因此治理中的民主观印证着沃尔多的预言——民主理论与公共行政的“拥抱”;就是说,治理理论中对于民主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贡献不仅在于政治学方面,更在于公共行政学方面。或许也可以这么认为,由于治理理论在民主制度研究方面的贡献,政治和行政的二分法被实质性地打破了。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以民主制行政为突破口,治理理论试图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殊,导致公共行政范式的重大发展。自威尔逊开创公共行政学研究之后,公共行政学一直将公共行政功能限定为政治决策的执行。政治不应该取代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导致科学性的研究,公共行政学应该是价值中立的,它的使命在于追求经济性和效率。后来的西蒙和沃尔多的争论不应被简单解读为效率与价值的争论,因为沃尔多不反对效率——通常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有效率的手段,但效率不构成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而西蒙也不反对价值——他只是认为行政不再是消极的、技术性的被动执行,而是包含了积极的、政治性的主动决策,故而价值问题可通过决策过程解决。但或许是因为研究工作中必要的“极端”,“西瓦之争”确实演变成了所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争议。NPA与NPM的相继出现,便是这种争论的延续。

“西瓦之争”并不是非此即彼,但公共行政学却在效率与价值之间顾此失彼,这一情况直到治理理论出现在公共行政学领域中,才有所改变。治理理论强调国家的重新定位、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的同时,放弃了“唯一最佳方法”和“固定模式”的追求,主张分权化、多中心、多方参与、多种水平以及多种治理结构并存、多种治理工具并用等,将效率和价值看成是并行不悖的。虽然治理理论还不能被认为是公共行政的全新范式,但仍然显着地推进了公共行政范式的进步,并预示了新范式未来突破的方向。

在肯定治理理论贡献的同时,也应看到,治理理论未能最终解决诸如奥菲悖论、民主的双重困境等由来已久的问题,甚至也未能最终解决公共行政学中的效率和价值的矛盾,反而有走向实用主义的可能。治理理论如何实现对自身的“刷新”,应该是今后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同类推荐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在人类发展最快的几十年里,美国凭借其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发动了一系列掠夺式的战争,用自己的霸权制造了一个个陷阱,把整个世界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当我们回眸那段历史,却发现美国政府有着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战争手段,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措施。这是美国经济的需要,还是政治的需要?本书详细披露了美国长期以来存在激烈争议的诸多政治、历史事件幕后的阴谋,用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与历史大相径庭的一面,力求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热门推荐
  • 英雄墓铭

    英雄墓铭

    贪婪引发罪恶,名为“英雄”的传说从绝望中脱颖而出。每一个罪恶的年代承担着一份痛苦,传说逐渐淡出人们脑海。现在故事的主人公——“英雄”他在哪里?祈祷着,悲鸣着,哀悼着,痛苦着,等待着来自英雄的救赎。这是一个写作英雄,读作魔王的故事。辉煌的英雄步向终结,曾经击碎九次元的人物走向终结。拳碎九次元,挥手时空崩,此举此生此世,不枉英雄重回。现在第七代英雄——永夜王归来!
  • 雪海

    雪海

    对于男主来说,这是一个奇妙而又短暂的旅途。对于女主来说,这是铭心刻骨却又执着不悔的时光。时光易老,物是人非,她的等待持续了三年。三年后,他重新出现。但却不是故人身。故事的起点始于雪海,那么故事的终点又是否也会终止与雪海呢?本书是寒江倾心打造,它是一部奇幻的都市文,也是一部刻骨铭心的感情文。这里有男性同胞们期待的热血,美女,激情;也有女性同胞们期待的至死不渝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寒江有话要说:因为寒江现在正在连载都市超能《业余修真》一书,所以不会更新的太快,望见谅~当然了,寒江也希望大家也能够多多支持《业余修真》)雪海粉丝交流群:517746566群名:雪海年华
  • 两个人的游戏

    两个人的游戏

    两个最好的朋友,一起在游戏里面闯荡,为了共同的一个目标,前往另外一个星球。
  • 未解知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未解知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未解知识之谜总集》共分五章,包括人体生理之谜、趣味人体、古怪人类探秘、神奇的心理感应现象、世间奇人异事。
  • 江南美人

    江南美人

    小说通过对在外游子回乡几十天所见所闻所历的描述,回忆和现在衔接,想象和现实交织,深刻而又直白地揭示了江南土地上最基层农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这三十年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农民、小城镇居民生活、物质、内心、精神的深远影响。
  • 穿越西元3000后之千年之恋

    穿越西元3000后之千年之恋

    大家还记得吗?还记得那对出生入死的恋人么?这部小说发生在3013年的A国,有一天,季风之隐在去瑶瑶家时,遇到了冰雪聪明,可爱活泼的姑娘,“叶冰彩...
  • 邪王魅妃:爷有资本

    邪王魅妃:爷有资本

    当妖魅狂傲的她遇上邪魅腹黑的他:“阁主,夜小姐把魔云教烧了”“烧的好,不愧是本尊看上的女人,够个性。”“本小姐什么时候答应做你的女人了!”“可是我们都有夫妻之实了啊”“胡说,唔...唔”亲们有兴趣可加本作QQ2970308318哦(⊙o⊙)哦!
  • 英雄联盟之英雄我来了

    英雄联盟之英雄我来了

    他得到修罗的眷顾。他是神界的审判。邪恶的万物……等待着审判的降临…………他重获新生,他杀上神界。修罗现万物殇!(本书纯属个人YY而成。对lol原始背景故事记得太死的人最好别观看。阅读本书前希望以一个品读新世界的角度来读。)
  • 花开花落都是缘

    花开花落都是缘

    月华如练,照我在戏中。我在没有观众的舞台甩长袖潸然起舞,舞尽我人生的悲凉,舞尽广寒宫无边的孤独,任凄泪长流。疼,如茧,将我的心紧紧束缚,愈收愈紧,万般挣扎都已是枉然。《花开花落》是散文作家林纾英(笔名月转妆楼)的散文集。林纾英擅长以妍美幽约的文笔抒写侠骨柔情。如果说诗性唯美的文化散文为其创作之一翼,那么素朴本真的生活散文则是另一翼。徜佯林纾英精心营构的文苑,一花一世界,争妍斗艳,摇曳生姿,让人留连忘返。其柔婉的笔致,本真的言说,深情的发抒,波动着读者的心湖,让读者陶醉,深思,或扼腕浩叹。
  • 主角召集令之我是路人甲

    主角召集令之我是路人甲

    不同的主角们自带的光环纷纷转世降落在同一所学校,只有萧兰轩的内心是崩溃的:自带吸引主角光环体质,转个学都能被分到存在各种不同的心机婊、绿茶婊的班级,同时还莫名被各种boss攻击,可怜的萧兰轩同学不得不从一个单纯的妹子蜕为一个智(bu)勇(gai)双(ben)全(xing)的最终boss。不过,这还只是萧兰轩的小学生活状况......【小可爱们可以进“主角集结令”的粉丝群向作者提意见哦群号:33609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