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6400000014

第14章 风暴中的我(2)

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自我吗?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和其所有物(possessions)对我们是多么重要,要是身体或者重要的所有物受到威胁,我们会多么害怕,要是它们受到损坏,我们会多么愤怒和沮丧。想一想我们耗费了多少精力、钱财和情感来填饱、修饰和照料我们的身体。在感情上我们将身体视为我们自己。理智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做。我们的环境和情绪也许变了,但是身体似乎是稳定的。身体是感觉的落脚点;我们从身体的有利地点(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the body)观察这个世界,并且感知与身体在空间上相关的感觉对象。我们的心智可以去漫游、沉睡或耽于幻想,但我们都指望回到同一个身体。

然而,我们真的将身体看作自我吗?我们可能像在失去手指(或者其他身体部位)时那样心烦意乱,但是我们并不觉得我们因此失去了同一性。事实上,即使在正常的环境里,身体的整个结构也在快速地变化着,就像我们看到的细胞的更替那样。让我们就此作一个简短的哲学旅行。

我们可能会问:“现在构成我身体的细胞与,比如说,七年后构成我身体的细胞有什么相同的呢?”当然,答案就寓于问题之中: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构成了我的身体,并且因此构成了某种据称就是我的自我的历时的模式。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那个作为自我的模式是什么,我们只是在兜圈子而已。

哲学家们会将细胞的更替看作特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的另一个版本,在不时地更换船板后,特修斯之船换掉了所有的船板。问题是,它还是同一艘船吗?比我们大多数人更加深刻的哲学家会熟练地回答说:不管怎样,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事实可言。它完全取决于你想说什么。在一种意义上,是的,它是同一艘船;在另一种意义上,它则不是同一艘船。这完全视你的同一性标准而定。对于一些东西来说,要保持不变(有某种不变的模式或形式)它必须经历某些变化,否则人们就看不出来它仍旧是原来那个东西。相反地,某个东西发生了变化,也一定有某种内在的持久的东西作为参照点来判断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这个两难困境作出肯定和否定的回答都可以,而具体的肯定或否定回答的细节则取决于在给定的情境下一个人关于同一性的标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自我——“我的”自我——不可能取决于某个人选择如何来审视它。毕竟,它就其自身而言是一个自我。那么,或许自我是身体的所有者,是这个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审视的形式的所有者。实际上,我们不说“我是一个身体”,而说“我有一个身体”。但是,我拥有的是什么呢?这个看似为我所有的身体也是无数微生物的居所。我拥有它们吗?这实在是一个奇怪的想法,因为这些微生物似乎常常占尽我们的便宜。但它们究竟占尽了谁的便宜呢?

或许我们不将身体看作自我的最明确的论证就是我们可以设想完全的身体移植,也就是将我们的心智移植到其他人的身体中去(科幻小说最喜欢的主题),然而我们仍然认为那个移植后的身体是我们自己。由此看来,我们或许应该离开物质层面而指望在心智之蕴(mental aggregates)中寻求自我的基础。

所有的经验都有某种感受的基调,可分为快乐的、不快乐的或者中性的,也可以分为身体感受或心智的感受(mental feelings)。我们非常在意自己的感受。我们没完没了地寻求快乐,避免苦痛。我们的感受的确是关乎我们自己的,当我们经历强烈的感受时,我们甚至将自我看作我们的感受。

然而,它们是我们的自我吗?感受随时都在变化。(在正念/觉知修行中,这些变化可以被更加准确地觉察:人们会亲历感受和感觉在瞬间的生起和它们的变化。)尽管感受影响到自我,但是没有人会说这些感受就是自我。那么,感受正在影响的究竟是什么/谁呢?

想/冲动

这一蕴指的是在某种不同的东西生起的过程中最初的认识、辨别和觉察(discernment),并且随之激起了一种基本的冲动:要对那已经觉察的对象展开行动。

在正念/觉知修行的背景中,在经验的瞬间中觉察与冲动的相伴(coupling)尤其重要。据说有三种根本冲动——贪(passion/desire)(面向渴欲的对象),嗔(aggression/anger)(面向厌恶的对象),痴(delusion/ignoring)(面对中性对象)。只要人们沉溺在自我执着的习性中,即使在最初的瞬间,他们也会觉察到与自我相联系的物理或心理的对象,无论这个对象是自我所欲的,厌恶的,还是无所谓的,而且正是在这个觉察之中出现了要以相应的方式去行动的冲动。这三种基本的冲动也被称作三毒,因为那些导致进一步自我执着的行动正是从这三种冲动开始的。但是这个执着的自我究竟是谁呢?

接下来的这一蕴指的是思考、感受、感知以及行动的习惯性模式——诸如自信、贪婪、懒惰、忧虑等习惯性模式(参见附录B)。我们在这一蕴中所面对的各种现象,用认知科学的语言来说,可以恰当地称其为认知特征,或者用人格心理学的语言称其为人格特征。

的确,我们在我们的习惯和性格——人格特征——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如果有人批评我们的行为或者对我们的人格表示赞赏,我们会觉得她指的是我们的自我。就像在其他的每一蕴中那样,我们的情绪反应暗示我们将此蕴作为我们的自我。但是当我们思考这种反应对象时,我们的信念就又一次瓦解了。我们通常并不把我们的习惯认作是我们的自我。我们的习惯、动机和情绪倾向会随着时间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仍然感觉到一种连续性,就好像有一个不同于这些人格变化的自我。如果这种连续感并不来自于作为我们目前人格基础的自我,那么它来自哪里呢?

识是最后一蕴,它包含了所有其他的蕴。(实际上,每一蕴都包含排在它之前的蕴。)识是伴随着其他四蕴的心智经验(mental experience);严格来说,识是这样一种经验,它来自于每一种感官与其对象(与激起的感受、冲动和习惯一起)的接触。作为一个技术术语vijnana,识总是指经验的二元含义,其中有一个体验者,一个被体验的对象,以及将它们绑定在一起的关系。

我们暂时看一下由一个阿毗达摩学派对识的系统描述(见附录B)。心所法(mental factors)是将识与它的对象绑定在一起的关系,每一时刻识都依赖于它的短暂的心所法(就像手与手指的关系)。要注意,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蕴在这里都被囊括在心所法里。有五遍行心所法,即在识的每一刻,这全部五种心所法都将心智与它的对象绑定在一起。有心智和它的对象的触(contact);有特定的快乐、不快乐或是中性的受( feeling);有对对象的想(discernment);有对对象的思(intention);还有对对象的作意(attention)。

除此之外的其余心所法(factors),包括所有构成第四蕴的那些行,并不总是出现。这些心所法中的某一些可能在特定的时刻一起出现(比如信和精进等),另一些则互相排斥(比如轻安和悔等)。这些出现了的心所法相结合构成了识在一个特定时刻的特征——色彩和品味(color and taste)。

对识的这种阿毗达摩分析是沿着胡塞尔路线的意向性系统吗?在没有识的对象和联系就没有识这一点上,它们是相似的。(在西藏传统中,心智[sems经常被定义为“将自身投射到他物的东西”。)但是两者也有区别。不管是识的对象还是心所法都不是表征。最重要的是,识(vijnana)仅仅是认识的一种模式;般若(prajna)并不依靠主体/客体关系去认识。我们可以把这种由意识经验所采取的简单的经验的/心理的观察称之为原初意向性(p rotointentionality),一种主体/客体形式。胡塞尔的理论不仅基于原初意向性,而且基于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后来胡塞尔将这个概念详加阐发为一个成熟的表征理论。

识及其对象间的时间关系是阿毗达摩诸学派间颇有争议的主题:有些学派主张对象和心智是同时出现的;有些则认为对象先出现,紧接着下一刻是心智(首先是看,接着是看的意识)。第三种主张则认为,对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心智和对象是同时出现的,但是思考意识(the thinkingconsciousness)则将上一思想的时刻作为其对象。这种辩论已经成为关于事实上何物存在的哲学争论的基础。此外,还存在有关包含哪些心所法(factors)以及如何来描述它们的争论。

尽管围绕某些问题争论不休,但是对如下更为经验上的直接主张存在普遍一致的看法,即每一根或感官(眼、耳、鼻、舌、身、意)都有不同的识(回想一下杰肯多夫),也就是说,在经验的每一个瞬间都有一个不同的经验者以及一个不同的经验对象。当然,在意识中,无论是在经验者、经验对象,还是在将它们绑定在一起的心所法中都找不到一个实存的自我——对此观点也是一致的。

在我们习惯性的、非反思的状态下,我们很自然地将识的连续性归之于我们所有的经验,以至于识总是在一个“道”(realm)——一个带有自己完整逻辑(攻击的、贫困的,等等)的显然紧凑的整体环境——中发生。但是识的这种表面整体性和连续性掩盖了通过因果相互关联的瞬间识的不连续性。这种虚幻的连续性的一个传统隐喻是用一支蜡烛点燃第二支,第二支点燃第三支,如此下去——火焰从一支蜡烛传到下一支,而物质基础并没有被传递。然而,由于将这种序列看作是真正的连续性,我们顽强地依附于这意识并为在死亡时它有可能终止而惊恐不安。然而,当正念/觉知揭露了这个经验——一个景象、一个声音、一个思想、另一个思想,等等——的不统一时,这种识不能被当作我们如此珍视和正在寻求的自我这一点就很清楚了。

当依次考察了每一蕴之后,我们似乎并不能在其中找到一个自我。那么,也许所有的蕴以某种方式结合就会形成一个自我。自我是蕴的集合体吗?要是我们知道怎样实现这个观念,这个观念会很诱人。单独来看,每一个蕴都是暂时的,那么,我们如何将它们结合成持续和连贯的东西呢?也许,自我是诸蕴的涌现(emergent)性质。事实上,在硬要给自我下定义(也许在心理学课上)时,许多人会用涌现的概念作为一个解决办法。实际上,就当代科学对某些复杂的积聚物的涌现和自组织的属性的兴趣而言,这种观念还是有它的道理的(plausible)。但在自我这个问题上,这个观念并没有什么作用。这样一种自组织或者协同作用机制在经验中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其作为自我所强烈坚持的东西并非是一个涌现的自我的抽象观念,我们坚持的是一个“真正”的自我。

当我们认识到在我们的经验中并没有这样真正的自我时,我们也许会摆荡到相反的极端,即认为自我必定是与诸蕴不同的东西。在西方传统中,这一相反的极端在笛卡尔哲学和康德哲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两派哲学主张,可以观察到的经验的规则或模式要求一个行动者或原动力(mover)存在于这种模式的背后。对笛卡尔而言,这个驱动者是就是res cogitans,思维的实体。康德更加敏锐和精确。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写道:“按照在内知觉中对我们状态的规定,自我意识仅仅是经验性的,并且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在内部诸现象的流变中不可能出现一个稳固和持存的自我……(由此)必定有一个先于所有经验并使得经验本身成为可能的条件……这种纯粹的、原初的、不变的意识我将其称之为先验统觉。”统觉基本上指的是觉知,尤其是对认知过程的觉知。康德很清楚地看到,在觉知的经验中并没有给出任何相当于自我的东西,所以他主张一定有一种先验的,先于一切经验并使得经验成为可能的意识。康德还认为这种先验的觉知造成了我们的统一和历时同一的感受,由此他对日常自我的先验基础的完整表述就是“统觉的先验统一”。

康德的分析是睿智的,但是它只是拔高了这个困境。我们被告知确实有一个自我存在,但我们却无法认识它。另外,这个自我几乎没有回答我们情感上的信念:它不是“我”或者“我的”自我(me or myself);它仅仅是一个一般的自我的观念,一个在经验之后不具有人格的行动者或原动力的观念。

它是纯粹的、原初的、不变的;而我是不纯粹的、短暂的。这样一个根本上不同的自我怎能与我的经验有任何关系呢?它怎么能够作为我所有经验的条件或基础却又不被这些经验触及呢?如果确实有这样的自我,它只能通过分享世界的相依性的构造(the world"s fabric of dependency)而与经验相关,但如此一来将明显地违背这种自我的原本的、绝对的条件。

同类推荐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引爆心中的TNT

    引爆心中的TNT

    有一种危险的烈性炸药叫TNT,在任何突然受热的情况下都能引起巨大的爆炸,威力无穷。而克劳德·M·布城斯托指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潜藏着这种“炸药”——你内心无穷的创造力。数个世纪以来,其威力让那些善用它的人步入成功,也使那些企图滥用它的人走向毁灭。当挖掘并利用体内的TNT时,你可以用它轰走自己错误思想,打开一条改变你、完善你整个生命历程的崭新通道;可以用它来移除停滞不前、恐惧、疑虑、担忧、紧张、贪婪、偏见等不良思想,勇敢而充满力量地踏上成功之旅。不过提醒你,当你靠近它、捧起它时,一定要拿好,并且只能用它去干好事。
  • 气场大全集

    气场大全集

    本书集中从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气场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告诉读者如何用气场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技巧和禁忌。
  • 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

    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

    安东尼·莫里斯·尼克编著的这本《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介绍了心智的力量以及如何释放出心智的潜能以获取成功。它为自我帮助和自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实施为了成功而必须采取的行为,从而有所作为。它描述了无意识惊人的力量,展示了大脑的工作机理以及它是如何释放其巨大的力量并利用它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乐嘉把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每种性格,然后进一步进行剖析。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二部分是分则。总论部分主要从一个作者潜心研究的测试题入手,快速的让自己判断属于哪种颜色。同时解答了性格色彩与人们常见的内向还是外向,理性还是感性的区别。分则部分则从情感、生活、工作、处事、以及自我提升方面说明红、蓝、黄、绿的优势与过当。同时对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给出了背后的性格分析。第三部分作者首次解答性格色彩的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个案的精彩点评。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我自己。
热门推荐
  • 我来做

    我来做

    每一个成功者都会有一个平凡的开始,因为有了平凡才会有不凡。人生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可以不经过平凡的积累走向不凡。虽然我们比起一些富二代,官二少,武二哥少了先天的优势,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平凡,却不像这些二少可以轻易面对苦难。即然上天选择先给了我们平凡,那么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我们的不凡。假如连你自己都甘愿平凡,即使给了你一个不凡的开始,你也要注定平凡。这本书的主角仅仅就是比你多了些信心就可以注定不凡。而他能不凡,你为什么不可以?相信自己,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感受主角的信心,带你一起从平凡走向不凡。
  • 上古魔神重生记

    上古魔神重生记

    精卫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神。原本她只想好好做师傅的徒儿,奈何上天对她何其不公!她怒!远古记忆汹涌而来,她已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精卫!世人害怕魔神,终究将精卫逼上了绝路!她心心念念的师傅再也不是她的师傅!末,魔神出世!
  • 韩冰之心

    韩冰之心

    三个原来美好纯真的女孩,因为自己的命运转折。而踏上了艰辛的复仇之路。因有共同的遭遇,她们被同一个人收养。成了千金。在那时,她们对一切毫无兴趣。但是有一天,他们闯进了他们的生活。
  • 墨渊

    墨渊

    云五为了补贴家用,和几位同乡去往一处废弃多年的矿洞寻找玄铁矿,在一块巨大的矿石中发现了一把剑,却因此却带来了杀身之祸。
  • 哑女王妃:王爷请息怒

    哑女王妃:王爷请息怒

    一朝穿越,被人迷晕了送到妖孽王爷的房里。无心洞房,却偏被吃干抹净。细端详,这天降老公还算个花美男!一咬牙决定,将就下吧……可那亲亲夫君天天折磨她?原因是,她跟他七弟勾搭?!上帝,她前身到底做了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世之情,你可曾清

    十世之情,你可曾清

    如果坚持可以换你回眸,我倾心于你,你可曾清楚?
  • 流年里的情歌

    流年里的情歌

    对于陈安安而言,顾北城是一首诗歌,她从不懂什么五绝七律,但她依然在百度里搜索,想要读懂他,甚者靠近他。你知道暗恋么,其实它就像一个歌唱家,在流年里唱出一首动人情歌,或许会温暖,或许会疼痛,可是它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青春。
  • 远方有他

    远方有他

    她爱着的他,在远方。所以,她愿意拼尽一切去追随,哪怕跋山涉水,哪怕赴汤蹈火!尽此,她喜欢了他三年,死皮赖脸地追了他三年!但他没有任何回应。她这时才发觉,远方的路途遥不可及!毕业,她对他说:”我努力了这么久,即然你不爱我,那我也不爱你好了!爱上你太累,对不起。”这时,他才猛然惊醒,他发现自己早已习惯了她一直陪着他!不知不觉间,竟对这个小丫头有了融进骨子里的爱!是不是,只要我努力,你就会回来,那么,我愿意一直为你而努力下去!
  • 王子与公主

    王子与公主

    一位女孩在飞机上认识了两位好朋友。隐藏身份到学校里读书,认识了学校里的三位校草,经历了许多困难,最终在一起白头偕老。
  • 现代化修仙

    现代化修仙

    仙不过就是些窃天者,一群乌合之众。为天地间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