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6400000011

第11章 符号:认知主义假设(3)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潜意识的后弗洛伊德信念,它有可能忽视这个自我理解的挑战的深度。然而,在我们通常所讲的潜意识与认知主义中心智过程据说是潜意识这种意义的潜意识之间存在差别:我们通常假定潜意识可以被带入意识——如果不是通过自我意识的反思,就是通过像心理分析那样的训练有素的步骤。另一方面,认知主义假定,存在虽然是心智的但完全不能带入意识的过程。因此我们完全没有觉知到控制心智意象产生的规则或者是控制视觉加工的规则;我们无法觉知到这些规则。的确,有种典型说法是,如果这些认知过程出现在意识层面,那么它们就不可能是快速的和自动的了,因而也就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在一个明确的表达中,这些认知过程甚至被认为是模块化的(由有意识的心智活动无法渗透的独特的子系统组成的)。这样,认知主义挑战了我们如下的信念:意识和心智要么是同样的东西,要么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

当然,弗洛伊德也挑战了意识和心智等同的观念。另外,他当然认识到区分心智和意识必然会带来自我或者认知主体的不统一,这一点稍后我们会谈到。然而,不太确定的一点是,弗洛伊德是否进一步质疑心智和意识之间存在本质的或必然的关系。就像丹尼特谈到的那样,弗洛伊德在他关于潜意识信念、欲求以及动机的论证中,留下了这样的可能性,即这些潜意识过程属于隐藏在精神(psyche)深处的我们自我的片断。尽管还不清楚弗洛伊德字面上所谓的片断的程度,但是认知科学确实接受了其本意的(literal)观点,如果不是脑中小人的(homuncular)观点的话。正如丹尼特所言,“尽管新理论(认知主义)充满了深思熟虑的想象的小人隐喻——像大脑中小人的子系统来回地传送信息,寻求帮助,服从和自愿——但这些实际的子系统被认为是有机机器的毫无疑问的无意识小块,它与肾或膝盖骨一样缺少观点或内在生活。”换句话说,对“富于幻想的小人隐喻”中的这些“亚人”系统的刻画只是暂时的,因为最终所有这样的隐喻都会被“清除”(discharged)——对这种作为神经网络或AI 数据结构的无我过程的活动风暴而言,它们被替换掉了(they are traded in)。

然而,我们前理论的、日常的信念是,认知和意识——尤其是自我意识——属于同一领域。认知主义直接与这种信念背道而驰:在决定认知领域的时候,它直接跨过了意识/潜意识的区分。认知领域由那些一定要具有明确的表征层次的系统组成,而不必由那些有意识的系统组成。当然,一些表征系统是有意识的,但是它们没有必要拥有表征或者意向状态。这样,对认知主义者而言,认知与意向性(表征)是不可分离的一对,而不是认知与意识。

认知领域的这种理论划分被认知主义者认为是“非常重要(no small importance)的经验主义的(empirical)发现”,并且再次表明了由认知主义带来的显着转变。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似乎正在失去对我们最熟悉亲密的东西——我们的自我感(our sense of self)——的把握。如果意识,更不用说自我意识,对认知来说是非本质的,并且如果在诸如我们这样的有意识的认知系统中,意识仅仅等同于一种心智过程,那么认知主体是什么呢?它是所有既是有意识也是潜意识的心智过程的集合吗?或者诸如意识它只不过是所有其他心智过程中的一种。在任何一种情形中,我们的自我感都受到了挑战。因为我们通常设想:成为自我就要有一个连贯统一的“观点”(point of view),一个稳定和不变的有利点,从这里我们思考、知觉和感知。的确,这种我们有(是?)一个自我的感觉是如此的无可争议,以至于对它的置疑或否定,即使是来自科学,都会让我们觉得是荒谬的。可是,如果有人要扭转局面并要求我们去寻找自我,那么我们将会被迫去寻找它。像通常一样,丹尼特以其特有的风格表明了这一点:“你通过眼睛进入大脑,沿着视神经前进,绕着大脑皮层迂回,巡视每一个神经元,接着在你觉察到以前,你在运动神经脉冲的峰值上见到日光(emerge into daylight),搔着脑袋想知道:自我究竟在哪里呢?”

然而,我们的问题更深入。无法在狂暴的亚人活动风暴中找到一个连贯统一的自我是一回事。这种无力的局面(inability)当然会挑战我们的自我感,但是这种挑战是有限度的。我们仍然可以设想确实存在一个自我,但是我们根本无法以这种方式找到它。也许,就像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所主张的,自我太亲密了,所以我们不能通过转回到自身而发现它。

然而,认知主义的挑战更为严峻。根据认知主义,认知没有意识也可以进行,因为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现在,无论是自我任何其他什么东西,我们一般都设想意识是它的核心特征。由此可以推断,认知主义挑战了我们的信念:自我的最核心特征对认知是必要的。换言之,认知主义的挑战并不是简单地主张我们找不到自我,而是它更进一步地暗示:自我甚至对认知而言是不必要的。

在这点上,科学与经验之间的紧张应该是明显和真实的。如果认知在没有自我的情况下仍能进行,那么为什么我们仍然有自我的体验呢?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加解释地抛弃这种经验。

直到最近,大多数哲学家还是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围绕这个问题的困惑与认知科学的目的毫无关系。然而,这种情感态度(mood)开始转变了。实际上,一位卓越的认知科学家雷·杰肯道夫(Ray Jackendoff)最近就出了一本尝试处理这些问题的着作。杰肯道夫的工作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面对了认知主义揭示的意识、心智和自我之间成问题的关系。他的工作对我们的目标也是有益的,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这个范例展示了用纯理论的方式处理科学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在方法上和经验上(empirically)都是不完善。由于这些原因,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将简洁地探讨一下杰肯道夫的方案。

3.5经验与计算心智

现在我们看到,在认知主义这里,认知主体被一分为二:一方面,认知在于无意识的符号计算;另一方面,认知在于有意识的经验。杰肯道夫的工作关注认知这两个方面成问题的关系,他把它们称为计算心智与现象心智(phenomenal mind)。

意识到计算心智与现象心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成问题是重要的。这个问题集中在意向性与意识是如何相关的。我们已经看到,认知主义在认知的这两个方面划定了泾渭分明的界限。然而,我们的认知似乎是以一种与意识密切联系的方式被指向这个世界。因而注意:我们的认知是以某个方式被指向这个世界:当我们经验它的时候,认知被指向这个世界。例如,我们感知到这个世界是三维的,肉眼可见的,彩色的,等等;我们并没有感知到它是由亚原子颗粒组成的。这样我们的认知被指向一个经验世界(experientialworld),用现象学的术语说就是指向一个活生生的(lived)世界。那么,如果意向性和意识是有根本区别的,当我们有意识地经验世界时认知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是首要的,因为就像杰肯道夫提到的那样,通过假设一个无法通达意识的计算心智,认知主义“对什么是有意识的经验没有给出任何说明”。

杰肯道夫称这个问题为“心智-心智问题”(mind‐mind problem),因为它集中在计算心智与现象心智之间的关系。用他的话说就是:结果是:心理学现在担心的不是两个领域——大脑和心智,而是三个:大脑、计算心智和现象心智。结果笛卡尔的身心问题被分解为两个单独的问题。“现象学的身心问题”……就是大脑如何拥有经验?“计算的身心问题”就是大脑如何实现推理?另外,我们还有心-心问题,也就是,计算状态与经验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从我们对认知主义的陈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认知主义假设的动机是杰肯道夫所谓的“计算的身-心问题”,即被解析为推理的思想在物理和机制上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心-心问题”与成熟形式的意向性和意识问题相对应:作为符号计算的认知是如何跟经验世界联系的呢?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李娟编著的这本《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职场篇和育儿篇,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在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巧妙地应用于生活中,由此更轻松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宠爱自己的心。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本书从情商、气场、影响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三者在人一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一个人想要取得巨大成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秘诀,并且提供了修炼情商、提升气场、形成强大影响力的有效办法。相信本书能够让您拥有成功的传奇人生!
  • 学习问道: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心理学视觉

    学习问道: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心理学视觉

    这本书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动研究的产物。书中附有大量发生在学校课堂中的故事和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大量案例资源。
热门推荐
  • 当青春不再年少

    当青春不再年少

    李孟开心的以为她忘不掉的不是江宇而是那段青春,于是她便决定好好的工作,好好的找个好人把自己嫁出去。没想到一个接一个的搭档让她瞠目结舌,江宇更是似幽灵一般的经常出现在眼前。新欢的追求,旧爱的纠缠,李孟陷入一段痛苦的纠葛当中,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是那烧脑的案情。当青春不再年少,当年华都已苍老。谁还在执迷尘世,谁还在留恋过往?
  • 中国包工头

    中国包工头

    30岁那年,刘国伟入股拣宝,他说了一句话:“我家穷人丑,小学文化,农村户口。”引得满堂大笑,刘国伟皱眉:“这些都是真的!”40岁那年,刘国伟收购千度,他又说了一句话:“我摆过地摊,睡过桥头;捡过剩菜,偷过井盖。”满堂哗然!50岁那年,刘国伟重组百姓汽车公司,他还说了一句话:“这辈子,我有三件最引以为傲的事,一,我是个河南人;二,我是个农民;三,我是个包工头。”66岁那年,刘国伟病逝,在他给总理的那封信里如是写道:总理,今天我把我手中的60万平方千米土地归还给国家,中国,已无房可建,我衷心的希望,人民幸福!
  • The Early Short Fiction Part Two

    The Early Short Fiction Part Tw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熙S贵族学院

    圣熙S贵族学院

    爱与爱之间,总有一些跨不过的障碍:三年前,她逃避心中的暗恋,匆忙离国。三年后,她被父亲逼回国,去圣熙S贵族学院,和她那所谓的未婚夫相处一年。她淡然回国,准备斩断这段她从来没有承认过的婚约,也要收回对暗恋之人的痴心。既然不可能,何必找那爱与不爱的借口。她,从小光芒万丈:绝色容貌、无尽财富、崇高地位。她云沫曦,独独输给了心中的他。
  • 唯世传

    唯世传

    一只以嗜血生存的过薨罂,是贵族的吸血鬼,也是皇位的继承人。她们家族最痛恨的就是卑鄙的人类,就因为”神佑学院“的招生,所有的怪物与人类都不屑于顾,长途奔驰到了非蔑森林进行招生考核,可恶的人类为了入学使出了卑贱的手段杀害了她数百名的同胞!面对这样的抉择,过薨罂会怎么做?对孝幽城的挑衅,她会继续无动于衷吗?在一起了?让我们敬请期待吧......
  • 命运之情迷古城

    命运之情迷古城

    她原本只是世上渺小的繁星之一没有想到因缘际会之下她竟然一跃而上,成为众人仰望的月亮然而乌云却时常来遮蔽月亮的光芒命运之神给她带来的究竟是璀璨夺目的人生还是从此天翻地覆的世界
  • 血色兵狼

    血色兵狼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未发一枪一弹,退守关内!……但由于事发突然,而且撤退匆忙,东北军大量军备物资,并没有来得及带走。被隐藏于大兴安岭内-‘伊莲山’山脉,而本故事,也将由此拉开序幕!……一代富家子弟-冰朗!阴差阳错,成为了这一批军用物资的最后一位知情人!但他所要做得,却是亲手处决,自己的叔叔!……PS:书友群463386207。‘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谨以此书,缅怀在抗战中,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
  • 我是道士不是神棍

    我是道士不是神棍

    原本平淡的生活,却因为一个梦让原本平凡的人变得不平凡,而这些事情都是一个云游道人设定好的,也让我走上了一条诡异的道路,卜算,看相,斗法,观阴阳,看风水……
  • 永劫同心

    永劫同心

    他是九五至尊,是天下万民之主,他爱她,可要如何说出口?江山,美人,究竟要如何抉择?“在你心里,江山是不是比我重要?”佳人含泪。“是。”残忍的话语从他口中徐徐而出。曾经以为的唯一,原来一切都是自己当初傻傻的天真,这一生,一辈子,你都会是我的唯一,那你呢?“唯一”二字不过是痴人说梦,镜花水月。。。初见,背叛,生死,一世纠葛,当你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是对不起还是我爱你???如果有一天,我们都可以预知一切,那是不是再不会年少轻狂,轻言放弃?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山穷水绝,从此不寻踪迹。。。一世情殇。。。
  • 不可思议怀孕事件

    不可思议怀孕事件

    我是一家小学老师,在参加完一场同学聚会后,却发现自己离奇的怀孕了。原来那天参加过同学聚会的人,都死了。而我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嫁给这个缠着我的鬼,还得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