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900000007

第7章 导读:蔡元培及其美学(4)

虽然,在欧西一些国家,宗教在现代教育的情感领域还有一定的势力。但从发展的观点看,欧西国家的情感教育“实亦有脱离宗教的趋势”。至于中国,宗教势力早已退出教育领域(包括美育),为什么还要把它拉回来?他说:“例如吾国南北朝着名之建筑则伽蓝耳,其雕刻则造像耳,图画则佛像及地狱变相之属为多;文学之一部分,亦与佛教为缘。而唐以后诗文遂多以风景人情世事为对象。宋以后之图画,多写山水花鸟等自然之美。周以前之鼎彝,皆用诸祭祀。汉唐之吉金,宋元以来之名瓷,则专供把玩。野蛮时代之跳舞,专一娱神,而今则以之自娱。”

“又何取乎侈言阴骘、攻击异派之宗教,以激刺人心而使之渐丧其纯粹之美感为也!”(以上引文未注明者皆自《以美育代宗教说》)另外,宗教还借自然之美来吸引人,我们也不能不加以注意。

他说:“宗教是靠人心信仰而存在,但是宗教是空空渺渺的,不能使人都信,永久维持着他的势力,故必借着优美的山林,才能无形之中引诱一般人来信他的”这正是中国的寺庙,大都建在名山美景之中的缘故。“宗教是靠着自然美,而维持着他们的势力存在。现在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的心,就是以艺术来代宗教。”艺术是创造美的,实现美的。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精美的艺术,“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完成人们的生活。”(以上见《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不仅表现了他的科学精神,也表现了他的人文精神,人本思想;他深刻地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真精神,认为中国的教育传统是“以人道为教育”而不以“神道”为教育。而且教育的方法途径突出审美教育,特别是信仰、理想即世界观方面的教育,更需要美育。因为世界观属于实体世界,只有作为“津梁”的美育或艺术教育才能进入这种境界。蔡元培说:“虽然,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且其与现象世界之关系,又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说袭而取之也。然则何道之由?曰,由美感之教育。

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

此为康德所创造,而嗣后哲学家未有反对之者也。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之现象而流转。至美术,则即以此等现象为资料,而能使对之者,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例如采莲煮豆,饮食之事也,而一入诗歌,则别成兴趣。火山赤舌,大风破舟,可骇可怖之景也,而一入图画,则转堪展玩。是则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挚着也。人既脱离一切现象世界相对之感情,而为浑然之美感,则即所谓与造物为友,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蔡元培那里,美感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深刻的精神教育、理想教育。

“以美育代宗教”,是他一生中始终关注的问题。以此题目遗留的文章有三篇,内容各不相同。他还准备以此题写一部系统专着,提纲已经拟定,但由于社会活动和行政工作的拖累,始终未能完成宿愿而深感遗憾。在他的晚年,即1938年,为肖瑜编着的《居友学说评论》一书作序时说:“余在二十年前,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一种主张,本欲专着一书,证成此议;所预拟的条目有五:(一)推寻所自出的神话;(二)论宗教全盛时期,包办智育、德育与美育;(三)论哲学、科学发展后,宗教对于智育、德育两方面逐渐减缩,以致全无势力,而其所把持所利用的惟有美育;(四)论附宗教的美育,受哲学、科学的影响,而演进为独立的美育;(五)论独立的美育,宜取宗教而代之。此五条目,时往来余心,而人事牵制,历二十年之久而尚未成书,真是憾事。”

可见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是很严肃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表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体认。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既是对中国古代建立在道德主义基础上的人文教育传统的继承,又吸收了西方现代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基础上的人道主义理想,中西融合,古今贯通,从而树立了一种新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精神。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既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又以自己固有的文化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剔除其消极、落后的东西,从而建立自己的创新观点。

蔡元培反复强调“以美育代宗教”,反对照搬西方的“宗教劝”,突出地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刻体认。就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其理想和信仰是来自儒家的学说,这种学说所追求的形而上境界,主要是靠艺术-审美而实现的。这种实现方式是躬身体验和直觉感悟,靠的是情感与想象,不同于宗教迷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如其信仰一种外在的、强加的空幻的“天国”或“来世”,不如通过自由的想象与情感体验去享受一下精神自由境界——即艺术-审美境界,才觉得现实一些,可靠一些。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审美而非宗教;中国人的道德人格培养是靠内省的、完全是自由自觉的,毫无外在的强迫。这二点都是靠艺术教育或审美教育来完成的。蔡元培在借鉴、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古今贯通的基础上,进行中西比较研究,因而才能做到,把中国固有的优良传统和西方文化的长处加以融化而出新。

五、美育方针与美育的实施

1912年2月蔡元培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就任时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后改为《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的演说,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美学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方针。

他批判地继承了清朝末年学部所制定的教育方针。他说:“满清时代,有所谓钦定教育宗旨者,曰忠君,曰尊孔,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他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因而完全否定了“忠君”、“尊孔”两项。但却吸收了“尚公”、“尚武”、“尚实”三项,并作出新的解释:“尚武,即军国民主义也;尚实,即实利主义也;尚公,与吾所谓公民道德,其范围不免有广狭之异,而要为同意。”他摈弃“忠君”“尊孔”的封建主义思想、信仰,代之以“世界观与美育主义”,“唯世界观及美育,则为彼所不道,而鄙人尤所注重”。他逐一论述了五项方针提出的必要性,阐述五者之间的关系。他说,“夫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舛驰,在他国已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国则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所以“军国民主义教育”是必要的。要有强大的武力,首先是国民要有健康的体魄。所谓“军国民主义教育”,实际上讲的是体育。他认为体育是德智美三育的生理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国古代教育,尤其明清以来的教育,因忽视体育,致使读书人孱弱如病夫。新式教育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状况,加强体育的培养训练,使学生身强体壮。当然,当今世界之竞争角逐,不仅在武力在体力,而尤其在财力在智力。而且武力必须由财力之“孳乳”,才可成立。

“于是有第二之隶属政治者,曰实利主义之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实利主义之教育”就是智育。

智育和体育这两项教育,目的是富国强兵。然而,兵强了却为私斗,为侵略,则奈何?国富了却不免以智欺愚,以强凌弱,因而演成贫富悬绝,如资本家与劳动家血战之惨剧,又奈何?“曰教之以公民道德。”以道德教育制约着体育智育,使之有正确方向。“军国民实利两主义,所以补自卫自存之力之不足。道德教育,则所以使之互相卫互相存,皆所以泯营求而忘人我者也。由是而进以提撕实体观念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既是体育、智育的人格保证,又是进入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格基础。

蔡元培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完善新式教育体制。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便以北大为基地,全面贯彻他的新式教育方针。1920年,他把新式教育方针精炼地归纳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认为“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其宗旨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四字方针中,没有“世界观教育”,因为世界观教育,实际上就是理想、信仰教育,可以包含在道德教育之中。道德教育一方面承担一般的公民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又承担高尚的人格精神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一方面关乎现实世界的利害关系,属于政治领域;另一方面又超越政治,属于更普遍更高尚的精神领域。所以在各种教育中,道德教育是“中心”。

蔡元培说:“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教育大辞书·美育》)蔡元培从民国政府成立到1940年逝世,多次担任国家文化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者,制定教育方针,进行新式教育体制创设,同时把他的美学思想付诸教育实践。

第一,开设美育课,这是民国政府开始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制定新的教育方针后,便雷厉风行地改革、整顿全国的学校教育,建立了新式教育体制和新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并且经过半年的准备、筹划,召开了全国教育会议,使新式教育方针、体制得到普遍贯彻、实施。全国教育会议之后,以教育部的名义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和《大学令》,对美育方针作出了政策性说明,规定了各级学校艺术课程的具体内容,明确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中小学设置音乐(或唱歌)、美术(或图画)、手工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影响至今。1920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设美学课。蔡校长便亲自授课,编写教材。北大开设美学课,也影响全国高校和艺术专门学校陆续开设美学课。

第二,创办各种群众性的学术团体,而艺术教育团体则是重要的方面。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发动和组建各种研究会,积极热烈地开展学术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艺术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师生们为学的热情和“读书救国”的精神。在文学艺术方面,相继成立了文学、新闻、音乐会、书法等研究会。他尤其关心音乐、绘画两个研究会。不仅参与活动,发表演说,还由学校租赁房屋,作为活动场所,延请导师,指导研究和练习。还亲自为北大乐理研究会拟定章程,其“宗旨在敦重乐教,提倡美育”。音乐研究会还创办《音乐杂志》,蔡元培为之撰写发刊词。发刊词说:“吾国言乐理者,以乐记为最古,亦最精。自是以后,音乐家辈出,曲词音谱,递演递进,并不为古代简单之格调所限制,而辨音原理之论,转涉肤浅。学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步之迟,良有由也。”蔡元培在北大开展群众性的学术活动,创办学术团体,起了示范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三,他还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和社会影响,倡议和支持创办美术、音乐、戏曲等专门艺术学校,培养艺术教育的专门人材,使艺术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师徒授艺的旧方式而走向现代科学化。中国古代的专门艺术教育方式是师徒口耳传授,是手工作坊式的,没有普遍适用的组织机构(学校)和知识理论(讲义、教科书)。改变这种旧方式而建立新式的艺术学校,是新式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新事物。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陆续创办了各种艺术专科学校,都得到蔡元培的支持和扶植。1927年蔡元培发起、创办国立艺术大学,并争得政府批准。这中国第一所艺术大学,就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岸边。

以上几个方面,都有大量的具体事实记录在案,这里只好略去。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热门推荐
  • 我的曾经都是你

    我的曾经都是你

    本书讲述了一个善良淳朴坚强的女孩情窦初开,又略带羞涩的情感表达,用心的,小心翼翼的情感故事。书中,从开始喜欢男生,到引起男生的注意,再到为了男生不断地改变自己,女主的励志经历和感人故事带给我们很多对爱情的启发和感慨。
  • 古剑奇谭之桃花开

    古剑奇谭之桃花开

    苏苏桃花都开了,你回来了吗,他们究竟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呢?请看下文
  • 不灭真我

    不灭真我

    唯我魔尊魔威盖世,帝界三皇睥睨万古。三千界主执掌天地,最强界王至高无上。然而,未得真我,不得超脱,终是虚无。这是一个命运被斩断的人,在这诸强回归、万族争锋的极尽辉煌大世里,真正超脱的故事!
  • 红皮衣

    红皮衣

    一个魔法流的剑士吃货,卷入一场一场的旋窝之中。用无敌的信心与火焰,燃尽这无边的异变!
  • 魔之炽炎神

    魔之炽炎神

    你知道吗,世上曾有过炽炎神。他善良,勇敢,正直,无所畏惧,只是最后死了。你知道吗,原来神也是会被打败的。他会被同僚相逼,退至涯海,然后坠入深渊。你知道吗,深渊并不可怕。因为有人会战胜它,并且用实力谱写他的正义。你知道吗,当你翻开羊皮古卷的那一刻。故事就已经开始了……
  • 涉世妙学

    涉世妙学

    操存要有真宰, 无真宰则遇事便倒, 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 应用要有圆机, 无圆机则触物有碍, 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 寓圃雜記

    寓圃雜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孟三山

    孟三山

    碧波天上涌,流云水中来;满目盈盈皆青翠,何必忧忧满心怀。人到中年,本以为此生将浑浑老矣,却不料误入仙山。护树碑上留名,看到的却是一场平静背后的乱战。本以为活着就为了落叶归根,然而登到高处才明白,你若求安求稳,必有万千人阻你。既然如此,我必踏平前路,翻手为天。三山之中皆念我名,威名也好,凶名也罢。九州之上,我所过处,必是乐土......
  • 丧尸之城:丧尸哥哥你别跑

    丧尸之城:丧尸哥哥你别跑

    什么!世界爆发丧尸病毒。全人类危难之中,大3的黄江南一行人,开启了丧尸之城的生存之旅。中途,收妹纸、砍丧尸、遇帅哥、玩套路、好,狂拽酷炫屌集于一身。哎?丧尸哥哥你怎么跑了,留下来陪我玩会儿呗!想跑没门!!
  • 妖医

    妖医

    ——想要继续活下去吗?来!做个交易吧!……妖,一切非人。医,看病救人。其实,这就是一个半妖青年给有病的人看病,与给“有病”的人“看病”的故事。……PS:一直很努力,请多支持。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