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200000036

第36章 “两浙”作家的文化性格与新文学的美学风貌(6)

“我”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才能感受到自然本性的体贴。这与“我”在人群当中感受到格外的寂寞和孤独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这种柔性叙事当中,郁达夫将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的心灵世界展现得细致入微,使小说更“有意味”、更“有情致”。郁达夫不是煽情的艺术高手,而是善于抒情的艺术高手,他的小说具有浓郁感伤色彩的柔美之情。从《沉沦》开始,他所塑造的“零余者”形象,无不浸染在一种哀婉、忧郁、颓唐的情绪之中。

这群“零余者”或是在国外深受异族鄙视的弱国子民,或是回国后身居畸形都市中报国无门的落魄文人、失业者、流浪人,虽有理想、有抱负,却穷困潦倒,在现实社会中没有立锥之地,是一群被挤出社会的小人物。他们自暴自弃、自哀自怜、颓唐堕落、沉溺酒色、放浪形骸。显然,主人公的情绪状态是建立在被遗弃、被放逐的孤苦伶仃的境遇之上的,对自身不幸遭遇的哀怨,以及由此产生的漂泊不定的飘零感,是郁达夫小说感伤之情的美学根源。郁达夫以柔性叙事的方式,打破了写实主义小说那种依据事件发展的线形叙事惯例,在将小说的重心置于抒情的链条当中,构筑了以柔性审美元素为主导的自然、流动的抒情性小说结构。

在使小说的主人公染上一种忧郁的柔情色彩的同时,也形成了他的抒情体小说所特有的,与柔性审美元素相关联的感伤之美。与郭沫若所抒发的雄奇之美不同,郁达夫的感伤之美更加凸现了历史行进中的艰难性和复杂性特点,折射出时代的负面因素在人们心灵中所投下的重重阴影。与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相近的浙西作家倪贻德,他的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写意、重律韵、重抒情节奏,风格飘逸、柔婉。如小说《零落》,以自己家庭败落为摹本,写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的败落,表达出对家庭的深深惋惜和依恋之情,像江南绵绵细雨,丝丝缕缕,如梦似烟,小说柔婉的抒情味极浓,行文清丽、秀婉。

徐志摩的诗歌也是以“柔婉”的美学风格而享有盛誉的。最能代表他的风格的是那些“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也即那些追求单纯信仰、争取个性自由解放,歌唱理想爱情和大自然之美的抒情诗。徐志摩走的是“柔性自我表现”的艺术道路:以江南才子之灵气、英国绅士之风度,展现潇洒飘逸、秀丽缠绵的艺术风格。《沙扬娜拉》、《我有一个恋爱》、《消息》、《翡冷翠的一夜》、《海韵》、《雪花的快乐》等,所展现的是诗人顾影自怜、风流倜傥的自我形象:跃动飘逸、柔美细腻、空灵清澈。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婀娜的娇羞、似水的柔情,这首白话小诗就是这样通过对一个富有特征的动作(“一低头”)、一句富有深情的话语(“一声珍重”),将东方女性特有的柔婉温情,永远定格在人们的面前。这是诗的精灵,这是人间的真情,它绝不是一般世俗意义上的男欢女爱,而是表现出受五四新思想催醒的年轻一代,对“爱”与“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又如,他献给母校的那首《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软泥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928年的秋天,一艘寂寞的海轮,载着诗人对母校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而缓缓驶去。海风阵阵、雾气弥漫,离愁别绪,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母校的一草一木又都重新显现在他的脑海中:落日的余晖、依依的杨柳,犹如盛装的新娘,矜持娇羞。“康桥”——“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这是诗人于1922年8月在离开英国回国之前所作的题为《康桥再会吧》一诗的诗句。

在“康桥”的形象描绘中,徐志摩寄寓了他精神寻梦的理想和思乡情感。1926年1月,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细说他1920年离美赴英的原委,并在文末满怀深情地倾诉:“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思乡”除了在显性的层面上,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还在隐性的层面上,传达了自己对精神家园的努力寻找。所以,“康桥”形象的柔美,对应的是诗人心灵的“思乡的隐忧”,是对“精神依恋之乡”的不断寻找。整首诗就是在这种柔婉、柔美的风格意境中,展现出了诗人那新月般的清幽而忧郁、纤秀而柔婉的情怀。

在审美意象的择取上,徐志摩总是善于择取那些空灵清澈、柔美细腻的形象来加以艺术的提炼。大凡星辰明月、云霞彩虹、白莲梅花、飞萤流泉、杜鹃黄鹂……都成为他择取的对象。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清新形象,作为柔婉、柔美的艺术元素,经过他的审美提炼,都是以新鲜、浪漫、潇洒、飘逸、柔美、活泼的青春形象出现在白话新诗史上的,成功地提升了白话新诗的审美意境。

从杭州走出来的现代着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是呈现出一种“柔婉”特征的美学风格。在诗人的记忆中,雨巷寂影则构成了他心目中的杭州印象,因为那忧伤、悠长而寂寥的雨巷,正好对应了一群觉醒了,但又找不到理想出路的现代知识分子那寂寞、忧愁、苦闷的心灵世界: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雨巷的意象是阴性的、柔婉的、凄清的,女郎彷徨的身影,也是忧伤的、冷漠的、惆怅的。它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古都杭城那种妩媚、秀婉、明丽的倩影,也有别于西湖一池春水的清澈、柔情、碧波荡漾,而是突显出烟雨迷离的江南古城、寂寥雨巷的细腻、绵长、柔美、凄婉的精神气质。

诗中透露出来的那太息般的感叹、凄清寂寞的身影、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展现出了现代知识分子面对着沉重的精神负荷和激烈的冲突所形成的困惑、孱弱、沉重的心理境况,以及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前,惮于前驱却又不甘于滞后、梦醒了却又无路可走的犹疑、矛盾、痛苦的心态。

同时,在诗人将杭州、西湖浓墨重彩的风景转化为朦胧迷离、依稀可见的雨巷和哀怨又彷徨的寂寞姑娘的身影当中,柔婉的艺术展现,则消散了笼罩在江南古城的静谧、持重、典雅,冲淡了传统的江南山水的经典之秀美、古典之雅趣,使人只能在悠长、寂寥、狭小的雨巷,在如丝如缕而凄清、缠绵的细雨中,去追寻孤独,咀嚼苦难,品尝寂寞,让彷徨的身影消失在朦胧的雨巷里,最终化为虚空、化为乌有。因此,结着愁怨,像丁香一样的姑娘,也只能成为梦幻中的影子,成为漂泊、流浪,以及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的象征。

来自浙西区域的女性作家的创作,则更显柔婉的艺术风格。为数不多的从浙西走出来的女性作家,如林徽因、陈学昭、郁茹等,也大多具有浙西区域江南文化的柔婉气质。像被称为现代才女的林徽因,她的创作构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那秀雅、柔婉的艺术风格,更多折射着那个时代特定的文化审美风尚。尽管她的那种风尚的温婉,没有使她成为像同时代的冰心、庐隐、石评梅、淦女士,或丁玲、萧红、张爱玲那样,成为以写作为生,又为写作痛苦,从追求自由的爱开始,然后又为爱所困厄的新女性,然而,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教养,使她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才情的选择。她的柔婉、典雅的现代女性气质,使她成为京派文化圈中最不平凡的一个现代女性。林徽因承认自己是受中西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而汉语对于她来说,也不仅仅只限于母语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汉语的文化,也即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母文化,孕育了她那特有的东方女性的温婉、优雅、贤淑的性格和气质。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现代才女林徽因”、一个“现代诗人林徽因”、一个“中西文化林徽因”。

她是诗人、作家、建筑家、艺术家,她的作品既具有现代女性的独立人格与个性,同时又不失传统美德及本质的温婉美好,显示出现代知识女性特有的高贵与典雅。林徽因在《别丢掉》一诗中就这样写道:“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全诗在柔婉的风格中展现出了现代知识女性对理想、对真理的执着精神。因为在她看来,只有这种执着的精神,才能够真正地显示出生命面对无常所具有的高贵的意义。在题为《时间》的诗中,她是这样抒发自己对生命的叩问的:“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生命自身也许是无法呈现自身的意义的,但具有生命意识的人,必须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义。因此,叩问生命、寻找意义,是林徽因创作的主题思路: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林徽因:《无题》

对生命的叩问、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作为女性作家,林徽因找到的依然是人间的爱,如同她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所歌咏的那样: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生命、爱,在林徽因柔婉的抒情意境中,达到了情感的极致。同样是现代知识女性的陈学昭,她的创作也始终离不开现代女性的主题,离不开柔婉的艺术抒情,特别是她早期的创作,也是以清丽、秀婉、柔美的笔触,写出了现代女性,尤其是现代知识女性对生命理想的追寻。在早期创作的《倦旅》、《寸草心》、《烟霞伴侣》等作品中,陈学昭往往是以青春少女心灵独白的方式,传达出受五四新文化影响而觉醒了的现代女性的彷徨、苦闷之情:这样烦闷的生活,为什么要挨着的呢?

生存着为什么呢?

梦醒了却无路可走,往往是五四青年男女共同面临的人生问题。

陈学昭用如诗似画的艺术传达,展现了五四青年男女对生命的咏叹、对美好生命的企盼,整个艺术风格清新、飘逸、细腻、柔婉。相比之下,出生在杭州的现代女作家郁茹的创作,虽然略带有一些刚性色彩,但总体风格仍然保持着江南女子那种特有的柔婉风格。她的代表作《遥远的爱》对时代女性的形象塑造,颇具茅盾的风格,不仅在思想认识方面具有“慑人的光芒”,而且也极具“细腻”、“俊逸”的艺术魅力。作者以两性情爱为视角,通过对罗维娜“唾弃那两个厮守着的狭的自私的爱”,走出家庭,融入社会主潮,成长为昂首阔步的抗日新女性,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内心斗争的心路历程的叙写,热烈地歌颂了勇于反叛灰色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献身神圣事业的高尚品格。为了凸现这一主题,作者运用了浓郁、柔婉的抒情,细腻、缜密的心理刻画和人物性格的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真实地描绘出时代女性的心灵世界。正如茅盾所指出的那样,郁茹的艺术风格是“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俊逸的格调”,同时“更具有女性作家所擅长的抒情的气氛,而构成这氛围的,又是那虽非纵横磅礴,但却醇厚深远的对于人生的热爱,对于崇高的理想的执着”。

茅盾还高度赞扬她的代表作《遥远的爱》是“给我们伟大时代的新型的女性描出了一个明晰的面目来了”。

同类推荐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大山里的人生

    大山里的人生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奋斗与挣扎,辛酸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展示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的苏醒与叛逆、磨炼与裂变……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清韵”,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才女张爱玲记录着生活情趣和窃窃私语;梁晓声默读着陌生女孩的来信,听窗的话语;俞平伯怀念打橘子的岁月:季羡林叹息着幽径的悲剧……细细读来,一篇篇随笔仿若一段段清灵的竹韵,动人心弦,悦人耳畔,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其中韵律。
  •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热门推荐
  • 五芒星界

    五芒星界

    由于私人原因,作品暂停更新。
  • 夜空香气

    夜空香气

    易远竹和青姝经一次以外相识,后来又成为同学,两个女生在相处之中暗生情愫,但是这个时候远竹却突然离开,几年后又突然回来,以往未完待续的爱情又死灰复燃···
  • 倾世——咏情

    倾世——咏情

    与《倾世咏情》相同,小生以絔锦与絔锦锦身份发出。简介:传说中被贬谪到蓬莱岛的酒神洛华亲自上位于极北之地的天山守候了近十万年,采得了一束“纯恋”,酿造了两坛仙露,名曰:宿世醉。传说不论谁饮下宿世醉,都会陷入沉睡中;唯有此生挚爱方能唤醒。传说三百万年前只有神、人、魔三界,而后神界与魔界爆发一场大规模战场,二界均受到重创——神帝闭关至今未出,紫璃神君叛出神界,占据四海八荒极具灵气的东荒,自成一界号仙界。魔族老殿君伤重不幸羽化,新任殿君芣苢中计误饮宿世醉,陷入永世的沉睡当中,魔界发生叛乱,分离出妖、冥二界;自此三界分裂为六界。命运的齿轮永不停息地转动着,而沉寂了三百万年的六界即将因为她,再次掀起狂潮。
  • exo之我的邻居

    exo之我的邻居

    我愿意用我的命,去守护你;我愿意用我的命,去换回你--by鹿晗累了,就靠在我的肩膀上睡会,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守护你--by吴世勋韩欣然,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去守护你--by边伯贤笨蛋,我经常损你,那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关系--by黄子韬当一个人在你的心中是最重要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但她离开了自己以后,生活和躯壳是如此的不堪一击,那是因为她在你的心中,已经深深的种下了根苗,陷入到了无法自拔中.。。--by韩欣然
  • 禅行法想经

    禅行法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空中铁爪

    空中铁爪

    谢尔曼·鲍德温所著的《空中铁爪——一位美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作战经历》讲述了美国海军“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一名舰载机飞行员的作战经历,作者回忆了在航空母舰上服役的经历和感受,叙述了舰载机的日常训练的过程,以及参加海湾战争中的经历及作战过程。内容详细,文笔流畅。《空中铁爪——一位美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作战经历》适合研究舰载机飞行及战法的相关人员参考,也可供军事爱好者阅读。
  • 碧草如芳

    碧草如芳

    诸王割据的乱世,一轴《千嶂里》揭开了风云变幻的序幕,靳王宫的宫女素菀也无意间被卷入其中。靳国公主靳涵薇逃婚出了宫,素菀一路跟从,两人相继结识了时泓、边亦远等身份隐秘的男子。《千嶂里》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素菀的身份更是扑朔迷离。四个锋芒毕露的痴情男子,一段难解的爱恨阴谋。国仇家恨之间,素菀又该何去何从……以天下为赌注,究竟是谁操控这乾坤棋局?一朝风云际会,何人终可成就这千秋帝业?
  • 槑丛说道

    槑丛说道

    《新闻联播》不是最好的节目,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新闻联播》收视率盖过迄今为止所有的电视剧!《新闻联播》是电视媒体的正确方向《槑丛说道》是中文原创的新闻联播
  • 艾纳瓦传说

    艾纳瓦传说

    在艾纳瓦大陆的各个势力,各个种族之间,流传着无数的传说。它们的内容千奇百怪。或赞扬英雄的壮举;或歌颂神灵的伟大;或谴责凶徒的恶行;或讲述恶灵的恐怖;或描写未知地域的神奇……它们有的记录在教派的圣典里;有的留存在吟游诗人的歌曲中;有的封存在满是灰尘的古籍里,有的雕刻在斑驳的石壁上;有的铭记在祖辈的记忆里……它们有的兴起于百年之间,出处可考。有的却是无根无据,难辨真假。不管怎样,无法否认的是——这些传说影响着艾纳瓦大陆的每一个人(或其他),他们喜欢着传说,也渴望成为传说。
  • 霸道男友的天使甜心

    霸道男友的天使甜心

    他是一个拥有强大的魔法、帅气的面孔、高冷执着的性格,霸道中却不失温暖,完成任务就是他的使命,可是爱情却是他的软肋……她是一个平常小腐调皮的一个女孩,因为相貌丑陋的原因揭开了不可告人的身世秘密……在一次又一次的一起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