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200000024

第24章 “两浙”作家的价值取向与新文学的主题路径(1)

在文化转型的特定时期,“两浙”作家对为什么要批判旧文学,又为什么要创建新文学,新文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它对于现代中国人又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与意义等一系列问题,都作出了深刻的反省。

西谛(郑振铎)在谈到倡导新文学的目的时指出:“我们要想改造中国的旧文学,要想建设中国的新文学,却不能不把这两种传统的文学观尽力的廓清,尽力的打破,同时去建设我们的新文学观。”在“两浙”作家看来,新文学的核心价值观应建立在“人的文学”理念之上。同时,他们也强调,新文学所指的“人”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一个泛指的概念,而是指正处在历史变革和文化转型之中的现代中国人。

诚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国粹”当下的“我们”,才是“人的文学”建设的宗旨。因为当下的“我们”,才是活生生的执着于现实大地的“人”。如果新文学不去关注现实的“人”,所有的价值建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基于对“人”的高度关注,“两浙”作家的价值建构和价值取向,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就凸现出了一种前卫、探索、重构和新潮的特质。换言之,“两浙”作家总是能够以一种探索人的存在意义、价值、前景、命运的姿态,来批判旧文化、旧文学,批判旧思想、旧道德的平庸、腐朽、黑暗和堕落,探索新文化、新文学的发展方向。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上来看,“两浙”作家的这种价值取向,为中国新文学主题路径的设定,提供了价值建构的基本维度。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主题路径的设定,涉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等问题。在这里,“主题”已超出个别作家创作作品的范畴,而是指整个文学内部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家通过语言的艺术,将特定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其中包括人对于世界及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存在价值、意义的思考、选择等——一一展现出来,形成文学的中心观念(Central idea),或支配性观念(Dominating ideas)。这便是文学的主题,它处在文学本文(Text)结构的核心意义层面。正如库尔提乌斯所指出的那样:“主题是关系到人对世界的独特态度的最重要因素。诗人的主题范围,是他对生活将他抛入其内的诸具体情景的典型反映的一览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创作中,将他们在“新”与“旧”转换之际,对社会、时代、人生所作的思考、探寻,特别是对世界意义、人生意义的反思,凝聚在新文学的本文结构之中,集中地反映了他们对“新”“旧”转换之际的许多重大问题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新文学主题路径设定中的价值建构问题。

第一节 进化论价值取向与“人”的主题

在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主张之后,“两浙”作家的创作大都强调要以觉醒了的“人”的意识来审视现实人生、社会历史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这当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擅长以进化的价值取向来关注现实人生,审视社会历史的变动与发展。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说的人的文学,须得先将这个人字,略加说明。我们所说的人,不是世间所谓‘天地之性最贵’,或‘圆颅方趾’的人,乃是说,‘从动物进化的人类’。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从动物’进化的,(二)从动物‘进化’的。我们承认人是一种生物。他的生活现象,与别的动物并无不同。所以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该完全满足。

凡是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该排斥改正。”运用历史进化论的价值观来设定新文学的“人”的主题路径,这使得“两浙”作家的创作呈现出这样一种态势:对长期的封建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所造成的社会现实的异化,特别是人的精神异化现象表示强烈的关注,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历史、现实人生的荒诞不经和不合理性,以深刻地揭示出社会人生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进化论价值观,其本质内涵具有发展(Developm ent)和变革(Revolution)的双重涵义。进化论提示人们,人类社会与客观自然界一样,都是在不断地进化和演变的,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着的,旧的事物、旧的社会必然被新的事物、新的社会所替代。一个民族要致力于世界先进与强大的民族之林,要争存于天下,就必须不断地进化、革新,完成由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转换。鲁迅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以及确立进化论价值观,极具代表意义。在“两浙”作家当中,持进化论价值观的不在少数,像周作人、钱玄同等人,当时均是以进化论价值取向来批判旧文学,倡导新文学的。

用进化论价值观来进行判定,周作人认为,以往的中国文学,“人的文学,本来极少。从儒教道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不合格”。他还从以往所谓“纯文学”中列举了十大文学类型,认为这些所谓的“纯文学”,“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的东西,统应该排斥”。针对“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文学的“瞒”和“骗”现象,鲁迅从进化的角度,要求作家取下假面,写出人生的“血”和“肉”,认真分析当时社会种种非人道的现象。

他说:“试看中国的社会里,吃人,劫掠,残杀,人身卖买,生殖器崇拜,灵学,一夫多妻,凡有所谓国粹,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

鲁迅还分析了产生这种现实异化的根源:“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郎损(茅盾)也指出,“我们可说正因为是乱世所以文学的色调要成了怨以怒;是怨以怒的社会背景产生出怨以怒的文学,不是先有了怨以怒的文学然后造成了怨以怒的社会背景!我们又该知道:在乱世的文学作品而能怨以怒的,正是极合理的事情,正证明当时的文学家能够尽他们的职务。”对此,郎损(茅盾)还指出社会现实异化现象是:“现在社会内兵荒屡见,人人感着生活不安的苦痛,真可以说是‘乱世’了,反映这时代的创作应该怎样的悲惨动人呵!”对人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两浙”作家首先是扬起“为人生”的创作大旗,并设定“为人生”的主题路径。

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鲁迅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鲁迅在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并形成自己的进化观后,对于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发展,都善于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予以审视和把握。

他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进化的,断没有永久不变的。”秉持进化论价值观,在探讨人的历史命运,反映人的生存状态当中,鲁迅善于通过设定人的主题路径,以揭示封建历史“吃人”本质为镜像观照,从中引发他对有关民族独立、个性解放、社会变革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他从对人的生存境况、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入手,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着重从进化论角度反映历史与现实异化对人的压迫,尤其是对人的精神压迫,从而确立他的“立人”思想视角,展现人的解放、个性解放,乃至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启蒙思想。鲁迅总是将现实中的人的异化,与历史对人的压迫,以及所形成的精神性“吃人”的异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用他那种特有的对历史、对现实、对人生所怀有的刻骨铭心的感悟和深刻体验,完整地构筑出他笔下所展示的世界,并以超越于有限历史之上的心理透视,在最广泛的人生意义探寻上,通过国民性的剖析,设立关于人的生存、发展和命运、前景等诸多精神性命题。

鲁迅深深地体会到,在封建专制和传统“礼教”的压迫下,文学历来被看作是所谓的“载道”工具,无论是作家的主体精神和文学审美价值建构,还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及精神向度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地成为一种窒息人的心灵、限制人的思维的精神桎梏。面对人始终被压迫的精神状态,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人性被极度地扭曲、扼杀、变异,身心均无法获得自由的存在窘境,鲁迅认为,反抗封建威权及其长期形成的思想禁锢、精神压迫,消除“非人”的存在,恢复“人之为人”的自由、独立、尊严和应有的权利,确定个体生命的价值和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权力,由此构筑“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价值体系,应是新文学面临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命题。在鲁迅看来,只有完成现代意义的“立人”价值体系转换,使人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消除“非人”现象,使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独立精神,赢得充分的自律性存在,让人道的秩序重回人的存在现实,新文学才有可能获得审美表达的自由,也才有可能通过“人”的主题路径,展现新文学审美现代性的无限空间。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先是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后是接受尼采的“超人”哲学影响,形成了他审视历史、现实的缜密思路和鲜明的批判精神。他通过笔下的“狂人”形象展示,在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史书中发现了历史“吃人”的本质: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吃人”,当然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指在肉体上消灭人,在鲁迅看来,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迫害最主要表现是精神的压迫,将人变成“非人”,活着却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作为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权利。鲁迅从历史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的理想,明确地将新文学的主题建构置于人的主体觉醒、人性的现代复苏的现代意识之上,并以现代性的眼光和价值标准,对人的精神长期被压迫、被毒害和人性被异化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强烈抗议,从而形成了新文学“改造国民性”的基本主题思路。在随后“一发而不可收”的小说创作当中,鲁迅进一步地将对“非人”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和批判。特别是通过对阿Q性格的刻画与揭示,对深藏在其性格与心理上的“奴性”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和批判,并将以阿Q为代表的国民性格弱点,上升到了人性弱点的高度来审视与批判,使新文学主题思想的确立,不仅能够充分地反映整个时代启蒙的思想诉求,而且也将新文学主题建构与整个世界文学发展主潮相对接,使新文学的主题路径的设定,在充当历史先锋的角色过程中,一开始就达到了应有的思想高度。

鲁迅沿着“改造国民性”的主题思路进行新文学创作,将人的主题具体地落实在“改造国民性”的路径之中,使之成为新文学创作的主导性意向,这样就使新文学的创作主题,始终都关联着现代中国文化泛文本中最基本的语义内容——如何构建现代人的价值与意义。在新文学创作实践中,鲁迅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具有启蒙意义的“改造国民性”的主题世界。以“立人”为核心价值理念,鲁迅在冷静的叙事过程中,通过对“吃人”历史镜像的透视,在思想文化启蒙当中,赋予新文学的主题以聚焦与提炼新的价值与意义建构的重任,并为新文学创作实践积极地寻求更为广阔的思想与艺术表现的空间,使新文学能够真正地具有一种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审美现代性色彩,一种反省历史、反思现实的思想穿透力。

从进化论价值取向出发,鲁迅为新文学设定“人”的主题路径最突出的表现特征就是:将新文学创作主体从传统的、单一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剥离开来,使之能够充分地体现与20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相对应、相对接的价值内涵,为人性的复苏和人的形象重塑,发出强烈的呐喊与真情的呼唤,对人的尊严、权利和地位,予以充分的价值肯定和关怀。因此,从这个思想基点深化而来的,就是鲁迅通过对“吃人”现象的揭示与反省,为“人”的主题所设定的“改造国民性”的路径。

从“人”的主题路径出发,“两浙”作家对以现实主义(在当时多称为写实主义)为主导的文学题材的选择,就对人在现实中被异化的状况予以了高度关注。其主题思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从对社会现象分析入手,反映社会现实的种种黑暗与丑恶现象,达到对社会本质、人生本质特征的认识高度,显现批判现实的思想深度;二是善于从对人的生存境况、前途命运高度关注入手,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现实异化对人的压迫,特别是对人的精神压迫,从中展现有关人的解放、个性解放,乃至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思想。

同类推荐
  • 走马看黄花

    走马看黄花

    对于农业发展是这样,对于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这让我想起经济学上讲的“木桶定律”。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工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有多少故事让您眷恋一生?有多少情景让您深受感动?有多少故事在您记忆的海洋中永远闪烁着光芒?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只要拥有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品格,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会信步无阻。
  •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1938年生人。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員。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爱诗词丶收藏丶书法丶艺术刻字丶民间工艺。柳公葫芦是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诗集出版。
热门推荐
  • 曲终人散情未至

    曲终人散情未至

    片段1:“墨霖…墨霖烨,救我……”她抓着他的手,声音娇柔。她知道,一旦被下药,不想死就只有一条路,不是她怕死,只是不甘。“你可想好了……”“如果你承认你是人渣的话。”“……”一夜沉浮。片段2:“沐宝宝,我也要当爹。”“……我们还是试用期。”“睡都睡了,你还想嫁谁?”沐可唯不想理他,准备关门。“好好好,不当不当,那你陪我睡吧?”“不要。”“那我陪你?”“不用。”“那我睡你门口了啊?”“随便。”“……”片段3:她在Z市待了快半个月,却迟迟等不到他的到来;他在冥夜跪了两天两夜多,她终是不见——可唯,我的沐宝宝,相信我,宁负天下也绝不负你!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土面对每天的太阳。
  • 太极开天

    太极开天

    火神祝融,掌握五行火之天道,动辄焚天煮海。水神共工,掌握五行水之天道,翻手间陆地沉浮,可淹满天诸神!四方神兽霸绝天地,一声咆哮日月摇坠,一声怒吼,山河破碎。魔神蚩尤,统管天地间最为强健的魔族,征战九天,万族胆寒。战神刑天,领悟天地极阳之力,掌握天地五行,战力冠绝九天!天帝昊天,领悟天地极阴之力,跳脱五行,掌管天地间的空间,时间,风,雷,冰的力量,是整个天界修为最高之人。妖圣女娲,太古众神中唯一一个追随过父神盘古的大神,身负无比玄妙的生命之力。人王伏羲,天地间第一个出现的人类,和女娲一起创造了最终颠覆了太古的人族!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追寻这些太古众神的足迹,解开开天之谜...
  • 我并不期待你

    我并不期待你

    女孩是个不能说话的哑巴,爱上一个男孩,却无法表达......有时我们恨自己,不敢说出来;有时我们又庆幸,爱意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的。
  • 回眸一笑,妖妖倾城

    回眸一笑,妖妖倾城

    在这个时代,有着生死的爱恋,有着轻松温暖的治愈,有着爱情的甜蜜,穿越之后的女主,会有这怎样的奇遇,会遇见怎样的男生,他们之间会有着怎样的传奇。注;新人上手,请多多关照,如有不足,多包容,不喜勿喷。
  • 破魍魉

    破魍魉

    熊四海,这名字够气势!可惜,他本人只是高高瘦瘦、白白净净地,没那么威猛。他老爸是个农民,帮他起了这个名字,可见愿望有多大。从小老爸就没让他干过苦工农活,一味让他读书,读书……他却读书无成,高中毕业后一撒腿就跑了,跟着堂叔到了一个小城镇,卖粥!
  • 小哥哥,放过我

    小哥哥,放过我

    “啊……小哥哥,我腰酸”“乖,叫老公,老公给你揉揉”“不嘛,你就揉一会嘛”某女又开始矫情了“好的宝贝,”某男靠近她耳边轻轻说,“一会要付出代价哦”某女脸色一变,“不不不,小哥哥,我腰不酸”“那就是,可以继续了?”“不,唔……”某女的嘴被堵住了这是一个萌妻养成记(好吧,其实也不萌),绝对不虐(好吧,有一点点小虐)……【请勿转载】
  • 花解语

    花解语

    花蕊姑娘是位萌妹子,可悲催的是见义勇为却意外的穿越到古代的一户农家小院,落得个家贫己弱,一个二十一世纪自强自立的女青年如何能容忍任人凌辱,是以一个逆境之下奋斗不息的农家女崛起了。
  • TFboys之错爱

    TFboys之错爱

    TFBOYS!TFBOYS-----四叶草的挚爱。最爱的六个字母?tfboys。最爱的四个字?易烊千玺。最爱的三个字?王俊凯。最爱的两个字?王源!家人(一定是理智粉)请进,动动你的小指头,点击!声明一下,这是言情小说,也是虚构的,如果不能忍受我把三只写恋爱了,绕道而行!黑粉转弯!
  •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这些简短的故事中获取人生的智慧: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待同学和朋友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本好的故事书,使孩子们懂得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