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后期,会子发行数量巨大,又时常拖延兑界时间,因此伪造的纸币就更难识别。宋代纸币实行换界制度,界满旧钞回收,可是每次回收上来的旧钞数量往往都超过当初的发行数。对此,嘉定十六年(1223),就有臣僚言:“如一界之楮,为数若干,行之数年之间,耗于水火,耗于破损,耗于遐方,逾界而不易者又不知其几也。及其界满而收也,其数常溢,则伪楮之多可知。”本来纸钞由于其材质的关系,在使用中会多有损耗,再加上流到偏远地区,以及没有及时进行换界的,回收的旧钞应大大少于当初的发行量。如绍兴十一年(1141)收换钱引时,不来兑现而作废的有二十多万缗,号称水火不到钱。可是此后的事实却恰恰相反,显而易见其中掺杂了大量的伪钞。理宗端平二年(1235),时人王迈在馆职考试的试卷中说:“去岁取还旧楮,所入反多于所出。继颂新楮,伪者与真而搀行,昔楮局黠吏能为之,今大室或效尤矣;昔都郡奸徒能为之,今遐邙亦抵禁矣。昔取纸于蜀,独可辨认,今新局造楮,真赝莫辨矣。”淳祐六年(1246),孙梦观在他的《丙午轮对》第二札中也说到:“楮之为数,近如版曹所奏,旧者已及四十二千万,新者已及二十三千万,方来者、伪造者,盖又不知其几。”可见伪钞在当时已成为引起朝野上下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
虽然两宋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纸币的禁伪,并一再加重对伪造纸币的刑罚,可是伪造纸币的现象不仅未能绝迹,却呈现越来越严重的状况。这一方面是因为“伪造者所在有之,及其败获,又未尝正治其诛”,禁伪之令未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伪造纸币并不困难。纸币的防伪性较差(这从当今世界各地假钞仍层出不穷,也可见一端),民间能造伪者颇多,以致有法不责众之患。伪钞充斥市场,不仅造成使用者多、犯罪者多的恶性循环,而且严重破坏了纸币的信用,阻碍了官方发行法定纸币的正常流通。
金人也行纸币,而且纸币的发行在铸造铜钱之前。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迁都后就设置交钞库,发行交钞,以七年为界,限内以钞换钱,每贯收工墨费15文,到期换领新钞。章宗即位后变易钞法,大定二十九年(1189)十二月,取消了七年换界的制度,规定交钞无限期流通,成为永久流通的货币,这是中国币制史上的一大变革。但“若岁久字文磨灭,许于所在官府纳旧换新,或听便支钱”。交钞成为无限期流通的纸钞后,只有在“字文故暗”、“钞纸擦磨”或“料号不明,年月故暗”的情况下才许兑易,使得伪钞在禁“沮阻”纸币流通的保护伞下不断膨胀。
钞虽然不换界,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关系,再加之出现了不少伪钞,因此政府时常更换钞种。贞祐末年以后,金廷频频更换纸币的名称,“钞法屡变,随出而随坏”,流通中的纸币不及磨损破坏便贬值至不可使用,纸币的兑易也随之形存实亡了。
元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纸币最鼎盛的时期。它在中国历史上首先建立了纸钞本位制,以行用纸币为主。政府虽也曾铸过铜钱,但铸额很少,且常被禁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除了少量银锭外,几乎全是纸币。纸币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而且还输出到周边邻国。
与此同时,元代也是历史上伪钞犯罪最猖獗的一个朝代,伪钞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成吉思汗晚年,受宋、金两朝币制的影响,就在博州等地发行过纸币,名为“丝会”,面值以丝来计算。太宗窝阔台八年(1236)曾让境内各地独立发行交钞,各地之间互不流通,三年一界。由于没有本金,又不能出境,地方发行的交钞使用很不方便。于是在宪宗蒙哥即位(1251)后,鉴于交钞贬值的情况,建立了银钞相权法,意图用白银来维持交钞的稳定。两年后,又设立了交钞提举司,专门管理纸币发行的事务。不过这些纸币都是在局部地区发行的地方性货币,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行和流通的纸币,是从世祖中统元年(1260)开始的。从世祖而下,元代曾先后发行过五种纸钞。世祖中统元年发行“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位,故又名“丝钞”)和“中统元宝钞”;至元二十四年(1287)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和中统钞的比价为一比五,即每贯当中统钞五贯;武宗至大二年(1309)发行“至大银钞”(两年后废,复行中统钞),“一两准至元钞五贯”;顺帝至正十年(1350),发行“至正交钞”。至正交钞是用中统交钞的旧钞版重新印造的,只是在背面加盖“至正印造元宝交钞”的印记,另行作价流通,故又称为“新钞”,以与世祖时的中统钞相区分,“新钞一贯,抵铜钱一千文,准至元钞二贯”。
早在中统元年忽必烈初行钞法时就有人印造伪钞。元统一全国后,伪造纸钞的现象逐渐增多,各地常有“奸民以伪钞勾结党与,胁攘人财”等的事件。虽然元廷多次立法,伪造宝钞者罪至死,可是冒禁私印的人还是很多。不仅民间伪造纷纷,甚至朝廷大臣也有盗印纸钞。至元末期,右丞相搠思监就曾令手下朵列和妾弟印造伪钞,后来由于监察御史燕赤不花的弹劾,此事才被公开,而搠思监甚至令朵列自杀以灭口。朝廷重臣率先作伪,民间当然竞相伪造。
从都城到地方,从通衢重镇到偏僻乡村,伪钞犯罪屡见不鲜,个别地区几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从大德元年到大德四年初的三年左右时间,仅江浙行省杭州等路就破获印造伪钞案八十八起,涉案人员达二百七十四人。
到了元末,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统治者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对全国的统治力大大削弱,这就给伪钞更大规模的泛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至正时,伪钞名目众多,各种伪钞如“观音钞”、“画钞”、“折腰钞”、“波钞”、“熝不烂钞”等交互掺杂,令人眼花缭乱。而作伪者的身份也非常复杂,上至宰相,下至平民,各阶层都有;有单枪匹马的个人行为,也有几百人组成的团伙,而且从材料的准备到制造以至流通,往往是地方豪强操纵的集团性行为。对于这些武断乡曲,又与官府勾结在一起的地方恶势力,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整治办法,他们制造的伪钞也就肆意泛滥。
伪钞大量印制,数量极为惊人,时京师言官郑介夫在奏章中即指出:“今民间之钞,十分中九皆伪钞耳,伪钞遍满天下……”此论或许有所夸大,但流通领域中伪钞的数量一定极其惊人。当时江西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
江西抚州有一个叫龚胡的人造了十余年的伪钞,还卖到邻近的福建、浙江,官府从他家地板下挖出许多专用的钞版和尚未卖出的伪钞。
而广东沿海地区的海盗,还在海船上印造伪钞。他们勾结地方豪强,广设耳目,出入无常,官府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明初即发行洪武通宝铜钱,但由于开国初政府的财力不足,铜料的来源也比较困难,缺乏大批铸钱的条件;加之商业领域中大量铜钱长途运输很不方便,许多商人仍然习惯于元朝用纸钞的办法,所以不久明政府就恢复了纸币流通制度。
太祖洪武七年(1374)仿元朝的制度,设立宝钞提举司,制订钞法,并于次年发行了“大明通行宝钞”。纸币和铜钱并行流通,每贯钞折铜钱一千文,以钞为主,钱为辅,规定百文以下的小额交易可以用铜钱支付,较大数额的买卖支付则用宝钞;在商税的输纳中,则是七成用钞,三成用钱。至洪武二十七年改行纯纸币流通制度。英宗继位(1436)后,即诏“弛用钱用银之禁”。恢复铜钱的法货地位,“听民间钞钱兼相行使”,此后,白银在流通界逐渐排斥宝钞,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大明宝钞以桑树皮做原料,钞上的各种条款、花纹图案的布局等基本上仿照宋元时代的纸钞,只是文字内容有所不同。明代的纸币政策更劣于元代,不仅滥印滥发,而且极少回收旧钞,导致纸币的严重贬值。不过普通百姓一般不会使用宝钞和银子作为日常生活费用,因为宝钞的面额太大,一般小额消费只使用铜钱就足可以应付,所以假钞发生的几率就被大大地降低。
鉴于明朝末年纸币贬值的教训,清朝政府对于纸钞的发行非常慎重。光绪二十三年(1897)设立中国通商银行,并于次年发行银两和银元,其性质已属新式钞票。在此之前,只发行过两次纸钞。第一次是顺治八年(1651)始行,每年发行不过十二万八千多贯,至十八年即停止发行,前后只用了十年,共一百二十八万多贯。此后近两百年间一直未发行纸币,直至咸丰三年(1853)因太平军的进逼,政府一时财政困难,才发行了两种钞票,一为大清宝钞,以制钱为单位,一为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但这次纸币甫一发行,便引起通货膨胀,物价暴涨,市场混乱,商业萧条,因此到咸丰末年(1861)就不得不加以清理。由于纸钞发行既少,流通时间也很短,因此作伪现象似并不严重。货币的作伪,主要体现在铜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