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3200000009

第9章 管理总论(8)

3.2.2 组织管理理论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马克斯·韦伯(Max Webber,1864-1920)和切斯特·Z.巴纳德(ChesterZ,Barnard,1886-1961)等。

3.2.2.1 法约尔的贡献

法约尔,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法国人,1860年从圣艾帝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成了一名采矿工程师,不久被提升为该公司一个矿井的经理。1888年他出任该公司总经理。1916年法国矿业协会的年报公开发表了他的着作枟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枠,这是他一生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他认为,他的管理理论虽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但除了可应用于工商企业外,还可应用于政府、教会、慈善机构和军事组织等。法约尔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1.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这六种基本活动是:

(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

(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

(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对管理的上述定义明确了管理与经营的关系。法约尔写道:“所谓经营,就是努力确保六种基本活动的顺利运转,从而把组织拥有的资源变成最大的成果,从而导致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只是六种活动中的一种。

2.管理的14条原则

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人员处理问题时应遵循的14条原则:

(1)分工。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进行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2)权力与责任。权力是指“指挥他人的权以及促使他人服从的力”。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出现有权无责和有责无权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法约尔区分了管理者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前者来自个人的职位高低,后者是由个人的品德、智慧和能力等个人特性形成的。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必须两者兼备。

(3)纪律。纪律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等方面所达成的一种协议。组织内所有成员都要根据各方达成的协议对自己在组织内的行为进行控制。

(4)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5)统一领导。凡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的目标必须包含员工个人的目标,但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不能超越组织的利益。当两者矛盾时,领导人要以身作则,使其一致。

(7)报酬合理。报酬制度应当公平,对工作成绩和工作效率优良者给予奖励,但奖励应有一个限度。法约尔认为,任何优良的报酬制度都无法取代优良的管理。

(8)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分权;降低这种重要性的做法是集权。

要根据企业的性质、条件和环境、人员的素质来恰当地决定集权和分权的程度;当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要适时改变集权和分权的程度。

(9)等级链与跳板。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它表明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信息传递的途径。为了保证命令的统一,不能轻易违背等级链,请示要逐级进行,指令也要逐级下达。但有时这样做会延误信息,鉴于此,法约尔又设计了一种“跳板”,以便同级之间的横向沟通,但在横向沟通前要征求各自上级的意见,并且事后要立即向各自上级汇报,从而维护统一指挥的原则。

(10)秩序。秩序是指“有地方放置每件东西,而每件东西都放在该放置的地方;有职位安排每个人,且每个人都安排在应安排的职位上”。

(11)公平。在待人上,管理者必须做到“善意与公道结合”。

(12)人员稳定。培养一个人胜任目前的工作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所以,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经常变动对企业很不利。

(13)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是创立和推行一项计划的动力。领导者不仅本人要有首创精神,还要鼓励全体成员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在组织内部要形成团结、和谐和协作的气氛。

3.2.2.2 韦伯的贡献

韦伯是德国着名的社会学家,他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对于权威,他认为有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权威。其中,个人崇拜式权威的基础是“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传统式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理性-合法”权威的基础是“法律”或“处于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利。”韦伯认为,在三种权威中只有“理性-合法”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成的基础。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或理想组织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存在明确的分工。把组织内的工作分解,按职业专业化对成员进行分工,明文规定每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

(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每个下级都处在一个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下,每个管理者不仅要对自己的决定和行动负责,而且要对下级的决定和行动负责。

(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

(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例如,选举产生的公共关系负责人,或在某种情况下选举产生的整个单位负责人等)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

(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也是这样。

韦伯认为,这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形式,适用于当时日益增多的各种大型组织,如教会、国家机构、军队、政党、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等。韦伯的这一理论,是对泰罗、法约尔理论的补充,对后来的管理学家,特别是组织理论家产生很大影响。

3.2.2.3 巴纳德的贡献

巴纳德长期担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一职,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枟经理人员的职能枠一书中。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人或更多人经过有意识地协调而形成的系统,其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经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

①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②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③明确组织的目标。

巴纳德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来说,不论级别高低和规模大小,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在正式组织中还存在着一种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法、习惯和准则的无形组织,即非正式组织。巴纳德的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社会系统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3.3 行为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3.3.1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梅奥(George E.May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后移居美国。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即霍桑试验)中重要的后期工作。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工作条件的改变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实验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研究人员选择一批工人,并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试验组,变换工作场所的照明强度,使工人在不同照明强度下工作;另一组是对照组,工人在照明强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试验得出照明强度对生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①工作场所的照明只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微不足道的因素;②由于牵涉因素较多,难以控制,且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无法准确衡量。这说明: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有影响。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1928年4月)。从这一阶段起,梅奥参加了试验。研究人员选择了5名女装配工和1名女画线工在单独的一间工作室内工作;1名观察员被指派加入这个小组,记录室内发生的一切,以便对影响工作效果的因素进行控制。这些女工们在工作时间可以自由交谈,观察员对她们的态度也很和蔼。

在试验中分期改善工作条件,如改进材料供应方式、增加工间休息、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作时间、实行集体计件工资制等,结果,女工们的产量上升了。但过了一年半,在取消工间休息、停止供应午餐和茶点,并恢复每周工作六天后,她们的产量却仍维持在高水平上。这一现象使研究人员迷惑不解,他们推测产量维持高水平的原因可能是工人认为自己受到关注,所以要表现得好一点。但工人们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产量持续增加的原因是由于研究人员和他们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比较尊重他们,愿意征求他们的意见。由此,导致了霍桑实验的重大转变。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1931年)。研究人员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访问和调查,参与此次访问和调查的员工达2万多人次。结果发现,影响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

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情况,还与其所在小组中的同事有关。任何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都要受同事们的影响。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该工作室有9名接线工、3名焊接工和2名检查员。根据研究人员的推测,工人的产量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经过六个月的统计却发现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公司规定的工作定额为每天焊接7312个接点,但工人们只完成6000~6600个接点。同时还发现:工人对不同级别的上级持不同态度。他们把小组长看作小组的成员;对于小组长以上的上级,级别越高,工人对他越尊敬,但同时工人对他的顾忌心理也越强;成员中存在小派系,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谁要加入这个派系,就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派系中的成员如果违反这些规范,就要受到惩罚。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写成了枟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枠一书。在书中,梅奥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惟一动力,把人看作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不但是经济人,而且还是社会人,他们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了一个体系,即“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而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有欠缺的。

(3)新型领导者的作用在于提高职工的士气,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非正式组织的精神需求之间协调平衡与一致。梅奥认为,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工人的满足感,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

3.3.2 行为科学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有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参加的跨学科的科学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会议给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此后,行为科学蓬勃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影响力很大的行为科学家及其理论,主要有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1906-1964)的XY理论、麦克利兰(David Mc Clelland,1917-1998)的成就需要理论、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23-2000)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VictorVroom)的期望理论等。有关他们及其理论的介绍请见领导篇。

同类推荐
  • 总经理如何识人、用人、管人

    总经理如何识人、用人、管人

    本书对识人用人管人的各种方法、模式和技巧进行了36个方面介绍,指导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 商品学基础

    商品学基础

    18世纪,商品学课程在国外首次开设,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0世纪,商品学由德国传入我国,1902年,我国商业教育中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使我国商品学得到迅速发展。
  • 将任务落实到底

    将任务落实到底

    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谈!《将任务落实到底》针对企业落实不力的现状和根源,立足于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员工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第一责任人”、责任机制的建立、落实型员工的打造、系统化和程序化工作等理念。为现代企业提升落实力,应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
  • 新甬商风景这边独好

    新甬商风景这边独好

    本书一套系统研究甬商形成和发展的着作,对甬商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成功作了很好的解读。该书从甬商和宁波民营企业成长两个方向展开研究:第一个研究方向,主要通过对甬商与其他商帮的比较研究,阐述甬商形成与发展的独特的经济、政治、人文、地理环境条件及其发展机理,揭示甬商竞争优势的成因和深层结构,展示甬商成功的特殊意义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普遍意义。第二个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对宁波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实地调研,大量收集宁波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例与数据,剖析民营企业的成长机制、经营管理、文化内涵等,挖掘民营企业成功的内在成因,找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提出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 决策问题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决策问题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本书系统评述了决策支持系统的问题管理方法及问题系统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决策问题的普遍特征,在综合人与计算机对决策问题处理的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探讨更具智能性的决策问题管理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热门推荐
  • 何为家

    何为家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忙忙碌碌,碌碌忙忙是为何。天大地大,何处安家。只道心之所安,便是家家,就是当你累了,困了,可以毫无防备,安安心心的休息的地方。家就是你甘愿付出所有守护的地方。只是没有了你,我还有家吗?
  • 冷魅公主vs霸道王子

    冷魅公主vs霸道王子

    她,冷魅,冷血,冷酷。他冷酷,霸道,邪魅。两座冰山在熏魅学院碰见,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晋江海港琐记

    晋江海港琐记

    本书关于晋江古港的历史掌故和文化随笔集。《晋江海港琐记》凡20余万字,60则,分为“海港形胜”、“海交贸易”、“海上屏障”、“海峡对渡”、“海滨风习”5个部分。作者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与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征博引,互相印证,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或物华天宝、或风光绮丽、或波澜壮阔的画图。
  • 尊游记

    尊游记

    盘古创世而陨落文羽受盘古之命掌刑三界身为神界掌刑史踏众神之巅峰却又受众神之妒惨被围杀当文羽命不该绝落入天宇大陆看他如何逍遥异世笑游天地
  • 魔君至尊

    魔君至尊

    千百年以来,人类种族之间的斗争愈发残酷,诺亚、哈里兰本属于人类一脉,却摩擦不断最终分道扬镳。而兽灵与精灵这两个种族与人类的矛盾也是日益加重,居住在源大陆的四个种族之间彼此征伐,暗黑的时代即将到来。秦牧自大陆贫瘠之地崛起,在困境中突破自我,一步一步攀上强者的巅峰。
  • 归墟之灭世之劫

    归墟之灭世之劫

    归墟,世界终极的代名词。2016末日将至,少年踏入里世界,【神秘种族】【五大归墟】【异能集团】浩劫轮回将至,是熟视无睹还是接受命运,当你选择之时,命运无从修改。
  • 空影邪灵

    空影邪灵

    秦皇地宫不仅是中国的宝藏,更是全人类的遗产,我们不想重复亚特兰蒂斯的命运,让2012的预言成为现实,人们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引发的这场危机,只有靠我们自己化解!“登山中上,求险中险,寻奇中奇,入墓中墓,涉血桥,由死到生,入冥界,千古重生,遇鬼玺而开,持冥王而入,上刀山,下火海,行雨路,走箭阵,活俑守陵,万古长生!”
  • 网站管理员

    网站管理员

    如果世界是一个网站,叶明就是这个网站的管理员。穿越而来的系统,却不受宿主待见。逆天的少年如何冲出束缚,克服重重困难,成为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员
  • 小鲜肉养成记

    小鲜肉养成记

    黄筱柔是广南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上班第一天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所教重点班级初三(1)班的美少年宁少凌竟和外校学生一枚萌萌哒小鲜肉交往过甚?两男举止亲昵让身为老师的黄筱柔走上了一条“掰直”他们的艰巨道路!一连串莫名其妙的缘分和你瞒我瞒的谎言让她更加困惑。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样的窘境,黄筱柔该怎么破?
  • 工作是一种修行

    工作是一种修行

    工作即修行,职场即道场。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工作中的修行,不是要正襟危坐地拜佛念经,更不要作秀表演,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引发出来的行为。本书共分为八章。以崭新的视角、缜密的逻辑和独特的思维,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从工作的价值、态度谈起,详细阐述了怎样修身养性才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帮助职场之人找出工作的本质,抓住工作问题的关键。引导大家走出心灵误区,打破“框架”束缚,达致充满热情、创造力的平和境界,使个体释放更大的生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