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2400000014

第14章 叁·读书与学习(5)

文字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之进程、发展,都需要文字来做记录。国家如此,个人亦复如是。个人的一生,除了成就一番事业以外,能留些文字,哪怕只是片语只字,也总是有价值。一个人一生之中,就怕空手而来,空手而去,徒然来到人间空走一遭,最为可惜。

在中国,三皇五帝,历代君王将相,都仰赖文字的记载,我们才知道历史上有这些人物。甚至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乃至孙悟空、白娘娘、九天仙女、土地公、城隍爷等,虽没有历史考据,但有文字记载,也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文字的重要,例举如下:

一、可以记录往事。语言说了,成为过去,我们没有听见;事情做了,往事如烟,我们没有看见。没有关系,有文字把这些事和话记录下来,一样活在我们眼前,听在我们耳里。

二、可以传承历史。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多少的朝代兴亡,多少的人事悲欢离合,让中华民族的生命,随着文字记载的历史,一直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其他如四书五经、三藏十二部,甚至章回小说,都靠着文字传承历史,维持它们的生命。

三、可以创新艺术。文字不但表情达意,甚至通过诗词歌赋,可以赋予人物、事件新的生命力、新的意境,让情节更加生动感人、更加曲折美化,让人悠游在文字的情境里,其乐无比。所以,文字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创新艺术。

四、可以表达心意。常有人说,我心里有话,但我说不出来,改天我写封信给你,表达我的心意。多少人,靠文字的沟通,解释误会,增加情谊,平添许多佳话。历史上,文天祥的《正气歌》、岳武穆的《满江红》、孙中山的《总理遗嘱》,真是荡气回肠。那些作品固然表达他们的心意,也激励后人效法。

五、可以文以载道。古今多少文人,运用文字就好像武将统率千军万马,也像神仙呼风唤雨。文字可以让你欢笑,也能让你流泪。唐朝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宋朝的苏东坡,写诗作赋,洋洋洒洒,如江湖海洋,滔滔不绝。梁启超先生一篇《异哉,所谓国体论者》,袁世凯出价十万银元,请他不要公开发表,梁启超断然拒绝。台湾的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一首小诗表达海峡两岸情谊,大陆立刻收录到中学教科书中。所谓“文以载道”,这也是文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六、可以启发思想:吾人潜藏在内心的智慧,往往由于文字的启发,引起更大的思想火花。远事不说,就拿近代台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高希均教授来说,他们出版了不少有关科学新知及管理学的书籍,带动台湾经济发展,提升台湾的竞争力,造福了台湾人民,功德无与伦比,真是难以说尽他们对人们的贡献。这一切足以说明,文字的功能,不能小视!

“三”的启示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程,尤其数字的应用,更为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数字除了计数以外,与其他文字配合运用,更有其代表的意义与启示,兹以“三”为例略说之:

一、三十六计。三十六计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诸如“连环计”、“空城计”、“离间计”、“美人计”、“苦肉计”等。三十六计给吾人的启示,就是现代人讲究计划人生,生活中举凡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理财投资、退休养老等,都要计划。有计划总是好事,就怕没有计划,没有计划的人生,糊涂行事,到头来活出一笔糊涂账。有一句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盘不到一世穷”,所以人生要有计划。人从童年到老年,至少要做好就学计划、创业计划、成家计划、发展计划、阅读计划、退休计划、养老计划等,人能按照计划行事,纵有误差,也不致有太大的损失。

二、三思后行。做人要言行一致,凡事经过审慎思考后,就要付诸实践,也就是要解行并重。“三思后行”是告诉吾人,凡事不可冲动鲁莽,不可以不经缜密思考就妄动,否则必然吃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订出第一案、第二案、第三案……要有上策、中策、下策等周全的应对策略,懂得“三思而后行”,稳扎稳打的人生最是妥当。当然,思考也要决断,不能犹豫不决,一旦决定后,就要义无反顾,勇往向前。

三、三省吾身。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真是一句最好的座右铭。一个人每天能有三次反躬自问:我今日有缺失空过吗?我今日有功德成就吗?我今日有损人利己吗?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假如借助三省吾身,对自己毫不留情地检讨、省察,必然能增进道德、增长智慧、增加进步。

四、三足鼎立。一个人有两只脚,走路才能平衡;汽车有四个轮子,才能安全行驶;宝鼎有三只脚,所谓“三足鼎立”才能平稳。世界不是一个人的,是大家共有的,世间有你、我、他,就等于鼎足三立。所以“三足鼎立”是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是众缘成就,独木难撑大厦,要把自己融入大众里,不能执我。能够“无我”,才能成其大,因此佛教讲布施要能“三轮体空”,也就是布施的我、接受的你、所施的物之间的关系要能超越,不分彼此、大小、多少,要做“空”想,能如此则功德和价值才是无限、无量的。

五、三进三出。人生是反复周折的,有时一而再,再而三,都有起伏升降。就如三国时代,赵子龙为了救小主人阿斗,在长坂坡三进三出曹营,忠勇过人,但他从不居功。令尹子文,三度为官,三度下台,但他毫不介意,从来不曾面露愠色。所以人生在世,起伏得失,都是在所难免,三起三落、三进三出,都不要太过介意,能够经过再三的忍耐、煎熬,又何尝不是好事呢?

六、三心二意。有的人生性优柔寡断,做事犹豫不决、举棋不定,面临决定时,总是三心二意,这种人必定经常错失良机。在佛教里,鼓励修行人念佛,对观音菩萨要“一心称名”,念阿弥陀佛要“一心不乱”。做人处事,也要讲究“一心一德”,虽然不能没有思维、考虑、辨别,但是一经决策,就不能三心二意,如果经常翻来覆去,于人于己,都无益处。

佛教有一部《教乘法数》,就是汇编有关法数的名相义理。佛教对于数字的看法,所谓“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真理是一个,从一开始,一生二,二生多,所以我们不论学习什么,要能“举一反三”,这才是自觉自悟之道。

解行并重

每个人打从出生开始,就处在不断地学习当中,举凡生活所需的各种技能与知识,甚至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法律、经济、艺术、建筑……各领域的学科都要把握有限的生命多方学习,学到的知识、技能愈多,人生就能活得愈充实,生命也才能发挥愈大的能量。

在学习上,由于每个人的态度不同,因此也有层次上的差别:

一、不肯学习,游手好闲,终会颓废终生。

二、认真记忆,不肯思索,可能冬烘一辈子。

三、满口说理,没有行动,注定一事无成。

四、真才实学,做中体验,越做越有成就。

五、解行并重,智慧通达,生命从中升华。

学习不只为了求得知识,更要开启智慧,读书不应只在求得学问,更要身体力行,也就是佛教所谓的“解行并重”。在《百喻经》里记载:

有一个人熟读各种航海技术的书,对于航海理论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商人们都认为他必定是个航海专家。有一天,他和许多商人一起出航寻宝。航行途中,船长突然得了急病死去,于是商人们公推他担任船长。从未有实际航海经验的他,自以为已经完全懂得航海技术,于是毫不迟疑地接手领航。可是没多久,船遇到大旋涡,他口里一直喃喃地背诵着掌舵的方法,然而船却不听使唤地随着旋涡打转,最后整船人都一起翻覆沉没。

譬喻里善于背诵的航海者,正如战国时代的赵括“纸上谈兵”一样,都只有理论上的知识,却又自以为真知,到了真正要用时,一点力量也使不出来,轻则害己,重则危害他人。

反观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武,他以兵法谒见吴王阖闾,吴王在看过他的《孙子兵法》后,问他:“可以用女子操练吗?”孙武说:“可以。”吴王就派了一群宫女给他。

孙武以吴王的两个宠妃为队长,并施以严峻的军法管理,起初众宫女大笑不止。孙武说:“号令不明为将之罪,明而不从是领兵官吏之罪。”由于孙武三申五令,宫女仍然轻忽嬉笑,不听号令,因此尽管吴王求情,孙武仍依军纪将两位宠妃处死。此后宫女认真操练,队伍整齐。又经过一段时间后,孙武报告吴王说:“兵已练就,王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吴王因为起用孙武,国势因此日渐强盛。

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真正有用的知识是实务,因此不管修学任何事物,应以融通为要务,以方法、技巧为辅助,以勤熟为功效,以用心、下手为实际,也就是要解行并重,如此才不会流于空谈。

人到世间来,除了要把握时间、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于社会人群的事,以延长时间上的寿命以外,更应该努力创造美好的语言寿命、芬芳的道德寿命、显赫的事业寿命、不朽的文化寿命、坚定的信仰寿命、清净的智慧寿命、恒久的功德寿命、互存的共生寿命,如此才是真正拥有了福德与长寿。

同类推荐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孟子原来这样说

    孟子原来这样说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孟子原来这样说》分孟子的经典名句、注释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三个部分解读孟子,为读者生动地解读了孟子关于王道、用人、仁爱、伦理、挫折、气节、谋略、创新、变通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帮助读者轻松品味经典的魅力,也为读者深人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孟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热门推荐
  • 《雨漫男心.鬼才四小姐》

    《雨漫男心.鬼才四小姐》

    当二十一世纪神秘杀手穿越到霏灵大陆刚出生的婴儿身上时,七彩霞光闪起。妖孽般的血雨,五岁踢了太子的..,六岁抢劫了皇宫的宝库,七岁拜大陆第一强者为师。三年的时间学成归来,因母亲的请求去了霏灵学院上学,狂妄的她直接去了霏灵学院当了导师....{想知道后来血雨干了啥惊天地泣鬼神的牛叉叉的事的话,尽请期待雨漫男心噢}
  • 庶女重生:痴傻王爷丑萌妃

    庶女重生:痴傻王爷丑萌妃

    她是S市首富,也是全球最大的珠宝商的宫家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宫家唯一法定的继承人——宫主!她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宠儿,订婚当天,却撞见未婚夫和自己的表姐偷情,不料惨被推下楼去。她是北冥国丞相之女——赫连玥!庶女重生,醒来却发现竟是丑女一枚!还要被迫嫁给一个心智只有六岁的痴傻王爷。她说:傻子,离我远点......他说:丑女人!你吓到我......
  • 学术霸主

    学术霸主

    一位未能替国家赢取学术荣誉的2050年学者,重生于1980年代的华夏国,带着对历史的记忆和2050年的图像记忆法,他从一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学界旗手。勇夺古典文化竞赛冠军;搅动华夏学术界;打败东洋日本国十大学者;阻止韩国非遗申请;挑战美国学术霸权;终于带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之巅!钱钟书、季羡林、朱光潜、宗白华、启功、金克木……那个年代的大学者们将一一露面;路遥、芦苇、贾平凹、余光中、罗大佑、李安……那个年代的文化史也渐渐轮廓清晰。承诺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看的故事,一些有趣的知识。(本人科班出身,保证内容有史有料)
  •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追梦命格

    追梦命格

    他们用生命去爱着彼此,他们用生命去追求着梦想。他们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成长?一生的时间有多么漫长?一段艰辛的岁月又会怎样的刻骨铭心?
  • 修者的世界

    修者的世界

    少年林一,在一次意外中意外将一枚道果吞入腹中,自此,荒宇中最后一位道君,由此而生
  • 弑天使

    弑天使

    神要刷新世界,为人类带来末日之灾难。为了人族的生死存亡,人类展开与天界的抗衡圣战。三大帝国精心训练出一匹铁血战士,他们是捍卫人类的守护神,他们被称为“弑天使”斩杀最最逆天的BOSS,击败最牛逼的天使,升级军衔,升级兵器,升级变身,多多支持!!
  • 青涩少年

    青涩少年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已非常繁荣,市场活跃,物欲横流,少数少年学生禁不住物欲诱惑只顾眼前利益不愿夯实基础,厌学弃学外出闯荡……
  • 动半生

    动半生

    华夏神秘特种部队战士,因特殊原因退役,富二代加上令人闻风丧胆的身手,在这美女如云的社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幽默搞笑,多才诙谐的故事,一定令你大开眼界。
  • 幸运对对碰

    幸运对对碰

    筝涵抱着一盆盆栽进到家,老爸老妈就围过来问东问西的。就老实地说交了男朋友,本来就么想瞒着老爸老妈。老爸老妈可是很开心,心想;终于把大女儿“嫁”出去了。于是,本着“感谢”的想法,老爸老妈一致要求一定要见一下的男朋友—秦歌。老爸老妈并么有注意另一个女儿的不对劲。秦歌受到了老爸老妈的空前欢迎,相谈甚欢。老爸老妈是有多担心嫁不出去。筝琳终于受不了严超的失踪,开始到处找他。“你去哪了?!”筝琳积了几天的委屈终于在这一刻爆发。“这个给你。”严超么顾得上解释,伸开手,里面赫然躺着一对“玻璃草”情侣吊坠。“你…就是去找它?”筝琳已经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