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我喜欢站在楼梯的转角处眺望窗外的风景。我干的是文字工作,伏案久了,眼睛总是干涩而疲乏,腰与颈椎也经常出现不适。在发现这片风景之前,我通常会在工作的间隙往办公室的窗外眺望。发现新的观景点后,我很快就“喜新厌旧”。我的工作激情大有增加,除了期待做出漂亮的版面外,更期待工作罅隙眺望风景的享受。
春天,有人在河边放风筝,有人在河边洗衣服,平坦的草坪上时常晒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要是在冬天,河边的草坪上更是漂亮。人们隔三岔五就会翻晒被子,草坪顿时成了彩色的大地毯。
我通常想,要是没发现这个窗口,没机会遇到那片风景,我的生活肯定会失色不少。我的生活原本是一颗平淡无奇的玻璃球,却在邂逅那片风景后成为五光十色的彩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故乡的爬山虎。据说那片爬山虎是我外公年轻时种的,经过几十年,爬山虎早已爬满我家的西墙,并且攀上了屋檐,把我家靠西的房间掩盖得密不透风。夏天,爬山虎的叶子绿得耀眼。没事的时候,我会搬来躺椅,躺着看爬山虎的叶子。叶子反射着金色的阳光,西墙在傍晚时分熠熠生辉,仿佛有上千个精灵在跳舞。风一起,满墙的叶子都开始摇动,一时间光影交错,让人觉得进入了七彩世界。
拜其所赐,夏天,我家靠西的房间很凉快,全然没有半点暑气。夏天一到,就有人往我家跑,来享受“绿色空调”。这为我家增添了不少乐趣。
生活的趣味也许就在窗外,也许就在一面墙上。我们总抱怨生活单调,却不知,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折射着生活的风情。珍视身边的一切,才能领略生活的风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的挂件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棵合欢树。每到农历五六月份,树上便披满绯红。合欢的花随风飘扬,院子里便撒满绯红。每当这时,我的心里便充满无端的欢喜。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棵树总有种让我激动的魅力。这树上的枝丫,像极了杨柳的树叶,树丫上的鸟巢,这一切都让我的内心充满欢喜。
年少的我,常常搬了凳子到合欢树下吃饭。没事的时候,便坐在合欢的树丫上休息。我常常望着合欢树出神,有时半夜起来,也忍不住拿手电筒往合欢树上照一番。我对合欢树充满热爱,直到初中毕业,离开家乡。
外公有一块挂表,听他说是在十多年前的集市上买的。他的挂表有一个盖子,看时间的时候,只要按一下开关,表盖便“啪”地弹出来。看完时间后,只要按一下盖子,手表便“啪”地合上。
外公最钟情于打开表盖的这个动作。在吃饭的时候,干活的时候,休息的时候,他总时不时地打开挂表,享受打开时的乐趣。挂表跟随了他许多年,他很是珍惜。他对我说,挂表若不在,就感觉生活里缺少了点什么。
我有个同事,近视,所以常年离不开眼镜。但她有个癖好,一定要戴有色眼镜。或是棕色,或是浅黑色。我经常看到她戴着眼镜,招摇过市。在有色眼镜的掩护下,她步步生花,雷厉风行。
有一次,她的眼镜摔坏了,只好临时戴一副普通近视眼镜。没想到她一整天都不自在,仿佛说话、走路都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一棵树、一块表、一副眼镜,都无端地让生活变得美好了。它们如同我们胸前的挂件,点缀着我们不免单调的生活。或许,你也可以试一试,给生活配上一副挂件。
生活的美,在枝叶
一个情绪很不好的下午,我独自走进了影院。没有选择影片,直接买了电影票。世事往往如此,没有期待地选择一件事,心里反而有了种意外的充实。我沉浸在紧张的情节和唯美的画面里不可自拔,心想自己遇到了一部好电影。
那场电影,大家都看得很安静,看得出来都很沉醉。电影结束后,人们纷纷离席,争先恐后,仿佛逃离一个不值得留恋的地方。我因为心情欠佳,便一直沉坐着,看那些被NG的镜头。其实,那才是真实的场景。明星们搭错戏,背错台词,动作不连贯等,都在花絮里一览无余。我的耳际忽然传来低沉的男声,片尾曲响起来了。看着片花,听着歌曲,我忽然心生感动。原来,电影的结尾处竟然有这般美好。它带给我内心的充实,不亚于剧情。走出影院,我内心翻涌,那是我看得最完整的电影,以往,我和那些早早离席的人一样匆忙,所以没能领略到电影余味的美好。
年轻时,免不了心情躁动,每次学校放假,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背着书包,舍弃一切舍得与不舍得的东西,只为了与同学们一起坐上开往家乡的车。那时,总觉得早一些到家,心便安然。
大三的寒假,我因为买不到放假当日的车票而在校多待了一天。大多数同学都已回家,整栋宿舍楼里只有寥寥数人。晚饭时分,我们在宿舍楼门口相遇,脸上陡生欢喜。彼此陌生,却在刹那间打通阻隔,宛若朋友。我们一起去校外的餐馆吃饭,一起在校园的小径里闲走。平时,我们鲜于和学校的清洁员聊天。那日,我们却在安详的氛围里热情地聊了起来。她如母亲般对我们嘘寒问暖,我们聊聊生活,也开开玩笑,其乐融融。连保卫处的保安,也在那日温和了起来,他们摘下帽子,与我们海阔天空地闲聊。虽然没能与同学们一起回家,我却因为晚归一天而收获了许多美好。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鸡爪,菜一端上来,我的筷子便时不时地光顾。等几个完整的鸡爪吃完了,我便把盘子远远推开。父亲用筷子敲着我的脑袋说,剩下的也可以吃啊。我看着盘子里的残渣和作料,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近些年,我却忽然喜欢上菜盘子里细碎的残渣和作料。每次买烤鸭,我都叫老板把肉切碎一些,然后在众人一阵风卷残云后,我抿着酒,嚼着细碎的鸭肉,收拾着生活的余味,感受着别样的美好。我越来越喜欢菜盘子里的大蒜碎末和小小的姜片,细细咀嚼,忽然懂得了生活。它让我懂得什么是风华之后的余韵,什么是青春之后的从容。
生活是一棵开满花的树,它的美艳在枝头,但如果你细细感受就会发现,其实它的美也在枝叶。雨后的彩虹很绚烂,但是青山也别具风味。
生活是一块面料
一直忘不了一篇名叫《背篼》的文章。那是我小学五年级时读的课文。
黄昏,蜿蜒的山道上,打柴的孩子归来了。他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火,他背着五彩的晚霞归来了。
一路上,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鸟儿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飘过了林梢。他知道,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
那时年少,热爱它,仅仅是因为文中所描写的景色过于优美。直到长大了,才知道那是一种生活的境界。五彩的晚霞,温柔的晚风,潺潺的流水,纷飞的归鸟,这些“朋友”让打柴少年的生活充满诗意。平凡的山里生活,却让他剪裁出了别样的诗情画意。就像寻常的土壤里忽然长出了一朵绮丽的花朵。
有个写手朋友曾经对我说,他去相了很多次亲,最后看上了一个在工厂上班的女工。他父母十分纳闷,问他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女孩子看不上,偏偏看上了一位女工人?他说,只因为那个女工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养了一盆花。一个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在嘈杂的车间里,精心打理一盆花的女人,还愁过不好日子吗?
事实证明,朋友婚后的生活很幸福,也很惬意。一盆花,是她琐碎生活的窗口,有了这个窗口,再平凡的生活也有了过好的理由。
现在,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面对着冷漠的人际关系,快速的生活节奏,欲望横流的社会。我们更有必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变得诗意。其实,生活原本就只是一块面料,至于要剪裁成什么样,那完全要靠自己了。
心里的阳光
朋友打电话让我去KTV里唱歌。我到了包厢,发现认识的人寥寥无几。但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却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穿着亮晶晶的皮衣,褶皱的牛仔裤,在沙发上又叫又唱。每个人唱歌的时候,他都发出尖叫,继而热烈鼓掌,气氛很是热烈。轮到他唱的时候,他拿起话筒,边扭动身子边唱。奇怪的是,他唱的每一首歌都需要原唱。
后来,他对我说,如果没有原唱,他一首歌也唱不来。说完后,他又开始大声尖叫,把包厢里的气氛调动了起来。我不禁暗自佩服,这个年轻人真有活力。
再次轮到他唱的时候,我不禁仔细观察了起来。我发现他唱歌的时候总是斜着眼睛,而且不停地眨巴。他唱得很投入,虽然有些五音不全。
过了许久,他站起身来准备去上厕所。他的双腿很快吸引了我。他的脚显然受过伤,走路的时候,两只脚往内拐,并且一拖一拖的。
朋友告诉我,这是他表弟,现在在杭州读大学。他跟我说起表弟的故事。
他是一个挺乐观的人,成绩一直很好。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忽然得了小儿麻痹症。他住进了康复医院,开始接受定期的康复治疗。可奇怪的是,他没有像康复医院里的其他小孩子那样忽喜忽悲,自暴自弃。他安然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继而十分配合地开始接受医院的康复治疗。
他的身上曾经插满银针,他曾经被绑在椅子上作肢体运动。大人都怕他会受不了,但他却愣是一声不吭。倒是他的父母,常常看得眼泪满眶。
后来,他的身体慢慢好转。在这期间,他一直去学校里上课。曾经班里的学生总是嘲笑他,他沉默不语,没有还嘴,也没有哭泣。后来,同学们再没有嘲笑他,倒是经常帮他端饭,扶他上厕所。那时,他的父母总是守候在学校里,怕他生活上不方便。但他毅然回绝了。
几年后,他基本已经和正常人无异。他完成了高中学业,又考上了杭州的大学。朋友说到这里的时候,年轻人又回到了包厢。
他开始拍手起哄。但我的心情显然过于沉重。他递过话筒说,来,唱歌嘛,来了就要开开心心地唱。
我拿起话筒,胸口一热,差点掉下眼泪。
走出KTV,年轻人热情洋溢的脸庞久久映刻在我的脑海里。他的坚强、乐观、开朗,无不让我动容。是的,只有心里拥有足够的阳光,世界才会灿烂多姿。
怡然自在心
我有位作家朋友。我没见过他,但知道他的生活自由、潇洒,与我的截然不同。我和他的许多读者一样,通过微博观望他的生活。
春天的时候,他在微博里上传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兰花长得娇人可爱。此后,他天天在微博上发布兰花的最新情况。给兰花浇水了,给兰花寻找土壤了,兰花开了一朵了,兰花开了两朵了。
一个读者在微博上评论说:“您真是好有闲情哟,我真羡慕您。”他并没有过多回答,只回复了一个笑脸。其实,我的感慨与那个读者的无二,对作家的生活,我只有羡慕的分。
过了几天,他又在微博上晒了一张风景照,照片里是一口池塘,池边长着嫩绿的草。他还给照片配了几个文字:住处近池塘,清新而自然,枕着蛙声入眠,伴着蛙鸣醒来。这回,我心里的羡慕一览无余。心想,我是伴着闹钟声起床,枕着劳累入眠,生活着实相距甚大。
几乎每天,他都会在微博上晒自己的生活。我不禁心驰神往,拥有这般脱俗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有一日,我提出去他家小住,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令我意外的是,他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他是报社编辑,并不是职业作家,他的文章都是在业余时间写出来的。他与我一样,天天为工作忙碌,日日为家庭琐事所牵绊。
他告诉我,养一盆兰花并不需要多少时间,每天用几分钟时间照顾它就可以了。午饭后到附近的公园里走走,傍晚时分到池塘边散散步、听听蛙鸣,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听了他的话,我不禁汗颜。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可以放松自己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父亲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挑脚夫,常年干着苦力活。他经常来我家玩,每次聊天,他都兴致勃勃地讲述他与车的故事。给车换轮子了,给车装镜子了,又载人回家了……
我总是听得兴起,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与车的画面。有一天,我央求他用车载我一程,他欣然答应。
到了他家,我顿时傻眼了。我一直以为他所谓的“车”是轿车,不承想原来是一辆加了遮阳篷的三轮车。
那一刻,我兴致全无,怏怏地走回了家。
如今,我才明白,他的心里装了多少乐观与优雅。
如我的那位作家朋友所言,我们无法摆脱生活的琐碎,无法逃离世俗的牵绊,但至少可以给心灵开辟一片净土。
以牛为师
如今想来,教我“从容”二字的应该是我家的那头牛。在上初中之前的时光里,我有许多与牛相伴的时间。每当有空,我便鬼使神差地跑到偏房看牛吃草。
牛是通人性的动物,它远远地就能听到我的脚步声,但它并没有表现出热情洋溢的样子,这与我家的狗截然相反。它扑扇耳朵,嘴巴不紧不慢地一张一合。我从没见到过这么从容的吃相。鸡啄米,那速度之快令人惊讶;猪抢食,那毫无风度的样子也让人喷鼻。但牛却全然不同,哪怕是看到金灿灿的玉米饼,它也不会表现出火急火燎的样子。它伸出舌头,慢慢地把玉米饼卷进嘴巴,开始细细地咀嚼。我想,狗要是看到肉的话,早已开始狼吞虎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