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4300000022

第22章 走向佛陀

【晚钟】

大地沉沉落日眠,平墟漠漠晚烟残;幽鸟不鸣暮色起,万籁俱寂丛林寒。浩荡飘风起天杪,摇曳钟声出尘表;緜緜灵响彻心弦,幻幻幽思凝冥杳。众生病苦谁持扶?尘网颠倒泥涂污,惟神愍恤敷大德,拯吾罪恶成正觉;誓心稽首永皈依,瞑瞑入定陈虔祈。倏忽光明烛太虚,云端彷佛天门破;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浴灵光兮朝圣真,拜手承神恩!仰天衢兮瞻慈云,忽现忽若隐。钟声沉暮天,神恩永存在。神之恩,大无外!

——李叔同

断食给了李叔同灵魂新体验,每一个夜里,他仿佛听到宁静的心湖里,有莲花在静静绽放。

那一年的除夕,依旧是灯火辉煌,家家户户都在欢庆这吉祥的团圆年。李叔同没有同家人团圆在一起,而是去了虎跑寺。在这期间,马一浮的朋友彭逊之,也准备入山习静。然而,几天之后,他竟然毅然地剃度出家,皈依佛门。

这件事给了李叔同很大的刺激,李叔同目睹了他受戒的过程,遂拜护国寺的了悟法师为师。成为了他在家弟子,法名为演音,号弘一。其后,在他给刘质平的信中写到自己有出家的打算,只是等着刘质平在日本学成归来,他便可以了却尘缘,走向梵行之路。

此刻,李叔同虽是身在尘世,但心已远行,走向佛陀。

出家对于李叔同,虽然是别离尘世,却是一种精神的回归。1918年7月1日,李叔同向自己的学校提出了辞呈。然后,又将自己的个人作品做了一些处理。美术作品送给了北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一些所刻所藏的印章都送给了西泠印社……自己只留下了几件衣服和一些日用品。

李叔同出家之举,在学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7月10日,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校长经亨颐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反省此一年间,校务无所起色。细察学生心理,尚无自律精神,宜稍加干涉。示范训谕之功,固不易见,以空洞人格之尊,转为躐等放任之弊。漫倡佛说,流毒亦非无因。故特于训辞表出李叔同入山之事,可敬而不可学,嗣后宜禁绝此风,以图积极整顿……”

在李叔同出家的前一晚,他应邀为好友姜丹书病逝的母亲写一幅墓志铭。最后落款为大慈演音,这也是李叔同俗家的最后一幅作品,写完之后,他将手中的毛笔一折为两半。当好友姜丹书来到李叔同的房间时,李叔同已经不在。他只见一支残烛和两截断笔,他又看见墓志铭的落款,方知李叔同已然是看破了红尘,去意已决。

对于李叔同的出家他的学生丰子恺认为人生就像一座三层楼。满足物质生活的人就安心在第一层里住;满足精神生活的人可在第二层楼里。自得其乐若要追求灵魂生活,那么只有登上第三层楼了。李叔同在第一层楼里住得很安适,在第二层楼里活得也很光彩,但他的脚力大他自觉自愿地要向着第三层楼登去。

纵观风云历史,皈依佛门者大有人在,然而,一些人遁入空门并非是对人生的顿悟,而是对现实的人生的幻灭,被世事伤透了心,因此才寻这佛门清净地,舔舐伤口。他们的胸中始终有一种委屈和不甘。并未真正地视自己为佛门释子,而是一个委屈的末路英雄,所托无门。如那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常伴古佛,但一生未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和修行,不过是寄身禅院的书家,身在山林,心在世俗。

李叔同则不然,对他来说,艺术的力量,过不了他精神的瘾。他便坦荡地走向另一个无量的精神世界。从他踏入佛门之时,他的红尘心已经被彻底地净化了的。他曾在给侄子的信中说道:“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数,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至此已可作一结束。”

丰子恺曾这样称赞李叔同:“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他的出家,是一种人格的完满和升华。他自会坦然地放下过去,步履坚实地诵着佛经,向前走去,此生再无惘然。

禅宗里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天,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里行走。一阵风吹起,灯灭了。“怎么办?”徒弟问。“看脚下!”师父答。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前面的去路,都看不到。如同前生与后世的未知,如同失去了活着的过去和似梦般缥缈的未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当然是:“看脚下,看今生,看现在!”

看脚下!看今生!看现在!没有什么比脚下踩的地更踏实,没有什么比今生更现实,更没有什么比现在更真实。当时当刻的李叔同,已经将过去所有的光华都轻轻放下。他脚下踩踏着的,是通向佛陀的路。纵然再多艰难,他也会勇敢地向第三层楼登去。

李叔同平静地走向了虎跑寺,身披着袈裟,穿着芒鞋。闻玉和丰子恺等人来为他送行,他却独步向前,始终没有回头,任凭他们嘶声哭喊。他的心已空明如静水。

李叔同皈依后,研佛读经更勤。在他的心灵境界里,佛已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他写了一首《晚钟》。

心底的莲花在平静中绽放,寺庙里传来钟声,像是一种灵魂的召唤。从此,他的心被梵音佛语涤荡,尘世哀愁,缥缈如云,再也不会挂碍于心。一个月后,夏丏尊去探望李叔同,无意间说了气话:“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的,倒爽快。”

“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真是这样彻底地做了。在夏丏尊走后不久,他便到虎跑寺正式地剃度。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这一天早晨,李叔同告别了任教6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院校,正式出家为僧,成了和尚。从此世上再无李叔同、文涛。佛门里,多了一名弘一僧人。

李叔同出家的时候,夏丏尊已经回了上虞老家,当时并不知道这情况,他也更是万万没有想到李叔同会如此痛快地就出了家。在暑假结束的时候,夏丏尊听到了李叔同剃度为僧的消息,大为震惊。他急匆匆地到虎跑寺去看他的时候,李叔同已是身着青衫的和尚了。

看着满脸惊诧的夏丏尊,李叔同只是平静地笑着说: “昨天受剃度的日子很好,恰巧是大势至菩萨生日。”一字一句,如此从容。

看着李叔同平静地讲述着他出家为僧的感受,夏丏尊才恍然大悟:自己的那些不经意的言行,可李叔同却都是认真的。他甚至常常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假设,如果当初不介绍他看那篇断食文章;如果他没有不经意地说出:“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又假如他不说那句话:“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此时此刻的李叔同又会怎样?是不是,他此刻就不会捻着佛珠,读经诵律。

假如……假如……再多的设想,终是徒劳,弘一法师修佛之心已定,只是夏丏尊始终难以接受。

夏丏尊在临别时与之作约:尽力护法,吃素一年。 弘一法师看着夏丏尊,微笑着回答了4个字——阿弥陀佛。他的微笑,如绽开的莲花一般,精美、慈悲。夏丏尊一愣,心中燃起一种莫名的情绪,眼前的好友,音容未改,却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

在那之后,夏丏尊再也不敢随意与弘一法师说玩笑话语。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之花,主宰着人生的轨迹和事业的弃取。正因为对佛教的大彻大悟,才有了他对俗世的大弃大毁。

李叔同一出家,即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

受戒后,李叔同持律极严,完全按照南山律宗的戒规:不做住持,不开大座,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午不食,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他在世人的眼中,完全成了一名苦行僧。

这样一种蜕变,在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许多不知情的人都以为这只是人们以讹传讹的夸张说辞。从富贵里走出来的翩翩公子,到今时今日的破钵芒鞋的苦行僧。人们以为这是传奇。李叔同却是以一颗平常心淡然地完成了“由儒入释”的转化。

李叔同出家,对夏丏尊的触动很大,夏丏尊在《红衣大事之出家》中如是说:“自从他出家以后,我已不敢再毁谤佛法,可是对于佛法见闻不多,对于他的出家,催出总由俗人的见地,感到一种责任。以为如果我不苦留他在杭州,如果不提出断食的话头,也许不会有虎跑寺马先生、彭先生等因缘,他不会出家。如果最后我不因惜别而发狂言,他即使要出家,也许不会那么快速。我一向这责任之感所苦,尤其在见到他苦修行或听到他有疾病的时候。”

后来,夏丏尊也开始接触佛典,对佛法了解多了,他也渐渐地释然,很久以后方才醒悟,李叔同的出家,都是他夙愿所偿,并且都是一种难得的福德,他为他欢喜。而之前的自责和愧疚,也就消散了。

李叔同的出家为僧,受打击最大的,应该是他的两位妻子。因为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要出家为僧的迹象。他走得很平静,却又太突然。他托友人送自己的日籍妻子回国。他平静地了了尘缘,可他的妻子怎能平静地接受他的安排。曾经的怦然心动,曾经的浓情蜜意,恩爱十年,毫无征兆地就被割裂。她不信他们的爱已经不在。她说在日本,僧人可以有妻子。

可是,任凭他的妻子梨花带雨,他已然心境如水。他不是无情,而是参悟了大爱,所有带有欲望的爱,都是虚妄的,唯有慈悲在心,大爱才能常驻于心。所以,当面对她情感的质问时,他轻声说:爱,就是慈悲。

那一刻,便是他们最彻底的永诀。

他平静地离去,她只能深深地望着他薄凉的背影,泪如雨落,却始终没能看到他转身。

她如他所愿回到了日本,从此佛门俗世两想忘,此生不复相见。

李叔同的妻子俞氏,更是难以接受他出家为僧的事实,1921年,她找到了李叔同的昔日好友,到杭州来寻他。寻了好几座庙才找到了他。

他们几人坐在一起,他的嘴角,始终带着笑容,不是专属的温暖,而是一种广博的慈悲。他的神情,写满了平静和从容。

最后,他还是一人只身离去,俞氏怆然痛哭,却再也挽回不了他远去的脚步。俞氏孤独离去,终日以泪洗面,抑郁成疾,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寂寂离世。

他从繁华声中遁入空门,毅然决然,从此,尘世再无李叔同。与李叔同相关的一切,都成了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

同类推荐
  • 黄飞鸿传略

    黄飞鸿传略

    本书对黄飞鸿的生平逸事、武学武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凡喜爱武术的人,多会对以七十二项绝艺名扬天下的少林派及武艺超群的张三丰真人产生兴趣。其实,少林武当之享有盛誉,除了历来本派门人弟子竭智殚虑地研究去光大武术和修德行仁外,还得拜妙笔生花、栩栩如生、绘影绘声的小说家所赐呢。
  • 刘秀传

    刘秀传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血染疆场后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本书从史实出发,将刘秀的功绩、情感用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热门推荐
  • 王者轮回路

    王者轮回路

    远古时期,地球大陆修仙者遍布,修仙者达到顶峰便会降下天罚,如果成功渡过便脱离肉体飞升至仙界,传说只有一个人达到过此境界,可惜没有渡过天罚,乃至身形俱灭,在临死前他化作诅咒,封锁了天地间所有的修行灵气,肉体化作一颗灵珠,千年后修仙者灭绝地球进入了科技网络时代。
  • 遇见对的那个人

    遇见对的那个人

    开始,她以为自己喜欢学长。但是,她慢慢发现,原来心里,早就有了另一个人的痕迹……
  • 霸道暖心哥哥

    霸道暖心哥哥

    在学校他是校草,而她只是一个小学妹,在家里他是她的哥哥。多年后,在一次事故中,发现原来妹妹不是自己亲身妹妹,之后却发现自己爱上了他的妹妹…
  • 冰火双绝

    冰火双绝

    我本江湖人,当为江湖魂;杀人不眨眼,才是我的根!龙与阴阳鱼组成的“道”字玉佩所赋予的冰与火内力;翻手为冰,冰封千里;覆手为火,焚尽万物;冰火双绝,纵横天下!
  • 江湖笑:出身青楼

    江湖笑:出身青楼

    幼年惨遭灭门的武林第一世家少女,从小堕落青楼,名声不好,水性杨花,出身低贱,那又如何?照样一口气推倒三位江湖中无数美女心中的绝顶男神·····还顺便报了血海深仇······傻白甜进化轻狂腹黑大姐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江湖要逆天了!
  • 鬼墓嫁衣

    鬼墓嫁衣

    死亡的号角在黑暗中吹响,咒灵的意念在邪恶中重生,轮回百年的怨恨重新回到尘世间,一切或许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探索百年鬼谜,在无限恐怖中寻求一线生机,或许这一场没有光明的旅途,只是轮回中的瞬间而已,咒灵将永远伴随着你……
  • 星辰之月

    星辰之月

    千年前,阴阳家被修仙门派流沙覆灭。千年后,阴阳家残存的弟子们为了复仇,找回了阴阳家的守护者,圆月之一新月......
  • 守墓笔记

    守墓笔记

    我是一个守墓人,一直以为自己守的是墓,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真正守护的其实是...…
  • 重生之浮云笙歌

    重生之浮云笙歌

    她顾云笙,堂堂大将军府嫡女。却受了庶姐和姨娘的蛊惑,刁蛮无理,众叛亲离!亲手把姨娘扶上主母之位,亲手帮庶姐成了自己夫君的妾!她为了夫君,和父亲反目,被逐出家门,可换来的又是什么呢?是夫君的暗算,一纸诏书屠大将军府满门;是夫君的背叛,一掌打破了她所有的希望;是庶姐的无情,一鞭鞭狠狠打在她身上;是庶姐的仇视,一把匕首让她倒在血泊之中。“姐姐,多谢你的匕首让我下了地狱才得以重生”这一世她重生归来,不再受人摆布,她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浮云笙歌,涅槃重生。
  • 谜仇涯

    谜仇涯

    付出了再多,也可能换不了他的一份心意。他并非无情,但却用在了非常道上,顺着他的爱人,一步步走向了不归路上。真心人的阻拦无能为力,假意的人却招揽一身。究竟什么才是正,什么才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