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900000041

第41章 齐家教子: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1)

一家人相处要互以诚实的心、和蔼的气氛,表露出优雅的话语,愉快的神采。一家同堂,一点没有隔阂,宛如形骸合在一起,心气融成一片,这样下去,一定能过异常快乐幸福的生活。诚心和气代表着一个人美好心性,也是最需要加强的美德之一。拥有了诚心和气,自己轻松自在,别人也舒服自然。

【原典】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译释】

家庭应有一种真诚的信仰,生活应有一种不变的原则。一个人如能保持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自然温和,这样才能与父母兄弟相处融洽,比静坐修炼调护身心要好千万倍。

善表诚意,融洽气氛

家和万事兴

中国有句古老的俗语叫“家和万事兴”,一个“和”字,充满着温馨,凝聚着亲情,营造出百福齐集,万事如意的美好。可以说,没有“和”字,就谈不上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如果这样即使家庭再兴旺也终会败落。句子中的“真道”,指良好的处世准则。“形骸两释”,形骸指肉体,释,消除。形骸两释指人我之间没有身体外形的对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意气交流”,指彼此的意识操守能够相互了解相互影响。

三国时期的一代英豪曹操倾毕生精力建立起了魏国,并在正要将蜀国和吴国消灭,统一华夏之际,却由于几个儿子之间不友爱、不相容,兄弟手足互相残杀,结果将江山轻易让给了司马家族。

中国文化以“和”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贵和谐,尚中道”。“和为贵”,“和气生财”等。

在实践中,“和”往往体现为一种策略,一种目的和手段,在成人取向上体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上体现为“中和”,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和”才能带给人们福祉,带给人们兴旺。

曾国藩曾说过“家和则百福生”,认为亲人之间应当和气、坦诚、忍让,在相互关怀帮助、相互砥砺的基础上,大家才可以不断走向完善。在这方面他也是亲历亲为的典范。

兄弟因未能考中科名而放弃学业,他则循循善诱,不断勉励兄弟,督促兄弟继续努力。他对待兄弟竭力爱护,从不姑息纵容。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常常以身作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家庭利益为重。他常常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无论是在京做官,还是戎马倥偬,百忙之中,曾国藩总不忘记写信教导诸弟踏踏实实做人,督促他们读书学习,要重视孝友耕读,绵延世泽。

曾国藩对兄弟的真情,拳拳于心,虑之长远,自是竭力地以德去爱护,而不是用姑息放纵来宽恕他们。他在家书中说:“至地兄弟之际,吾亦唯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史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曾国藩对四个弟弟爱护备至,他一生花在四个弟弟身上的工夫和心血,并不比用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的少。无论学问、人品、军事、性情、养生、治家等,事无巨细,从家书中皆有所涉及。可谓为诸弟殚精竭虑,瞻前顾后,唯恐诸弟有失,有负先人。弟弟们也对他非常尊敬,对他的教导也铭记于心,兄弟间关爱互助。曾国藩在事业成功后,在孝顺父母方面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尽管他自己不能回家亲自照顾父亲,但经常写信问候,经常给家中寄去银两,以资接济。

这些都给他的子女起到了垂范的作用。

有道是“和气致祥,自有可昌盛之理”。家人之间应亲善相待,应该见利不争,见害不避。可我们时常会从电视、报刊中看到有些家庭兄妹之间为争家产,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手足相残,实在令人叹息!兄弟姐妹间要把钱看得轻一些,把情看得重一些,毕竟是血浓于水。即使父母有偏爱,资助子女有厚薄,也要想开些,大可不必以怒相逞,尽失和睦之气。

须知,人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波折,而家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无论旁人怎样的误解伤害我们,只要还有家人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就不会感到孤单力弱,就能坚持下去。家人是我们在世界上最为亲近的人,不要因为家庭中的琐事而伤害了最关心我们的人。

另外,“家和万事兴”的齐家古训,同样也可以用在治国上,一个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全民众的团结力量,只要国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那么,任何困难也无所畏惧,任何阻碍也挡不住奋勇前进的步伐。

家人之间应当和气、坦诚、忍让,只有在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的基础上,手足之情才能不断加深,家业才能永葆兴旺。

【原典】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译释】

家里有人犯了过错,不应该大发脾气,也不应该轻易地放弃不管。如果这件事不好直接说,可以借其他的事来提醒暗示,使他知错改正;如果没办法立刻使他悔悟,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耐心劝告。这就像温暖的春风化解大地的冻土,暖和的气候使冰消融一样,是处理家庭琐事的典范。

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和睦的家庭沁满芳香

在整个人生的旅程中,家是温馨的,家是美丽的港湾,是令人羡慕的。要使家庭和睦的氛围永远荡漾着暖人的春意,必须要用心去创造。如何创造呢?这便是值得思考的重要所在。首先要明确一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人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故要正视和允许错误的产生。其次,当家人错误一旦犯下时,要冷静地去处理,暴斥怒打是无济于事的,它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耐心地说服教育,令其幡然悔悟。再次,家庭矛盾往往表现在一方偏袒、自私、狭隘的心理和行动上,那么,受到伤害的一方如能宽厚大度,不计怨仇,仍能用爱心更多地想着对方,不去与其争斗,必能有着良好的启悟和感动效果。句子中“隐讽”,指出暗示或婉转的方法劝人改过。“俟”,等待之意。“型范”,即典型模范。

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不计怨恨,感化继母的故事便是生动的典范。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是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从小失去母亲,父亲给他娶了继母。继母只疼爱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对子骞很不好,但懂事的小子骞却从来没有在父亲面前说过继母的不是。

天冷了,继母给三个孩子做了新棉袄。一天,子骞同两个弟弟高兴地穿着新棉袄,随父亲赶牛车外出。路上遇到了大风雪,子骞手冻僵了,抓不住牛缰绳,牛车咕噜噜顺着斜坡往下滑,棉衣被车钩破了一个洞,从袄缝里飘出了纷纷扬扬的芦花。父亲呆住了,他急忙扶好冻倒在车座上的子骞,扒开其他两个孩子的棉袄看,见里面都絮着厚厚的棉花!

父亲回到家,指着继母大骂:“亲生儿女穿棉衣,子骞却穿芦花衣。你太狠毒了,你给我滚!”弟弟们吓得哭起来。这时,子骞扑通跪在父亲面前,哀求说:“爹,求您不要赶娘走。”父亲说:“她这样对你,你还替她求情?”子骞含泪说道:“有娘在,顶多是我一个人受冻;娘走了,弟弟们和我三个却都要挨冻。”子骞的真情感动了父亲,更感动了继母,她惭愧地说:“孩子啊,对不起,让我重新给你做棉衣吧。”从此,继母对子骞视为己出。

子骞是善良的,他用爱心挽救了一个差点分裂的家庭。“有娘在,顶多是我一人受冻,娘走了,弟弟们和我三个却都要挨冻”。这样宽厚仁善的心怀,怎不令人感动?他用爱心感动了自私的继母,也教育了继母。可见,爱心是一种美德,具有伟大的力量,它让一切自私和冷漠的人感到惭愧,让温情和幸福美好地重现。

【原典】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译释】

富贵之家待人接物应该宽大仁厚,可是很多人反而刻薄;虽然身为富贵,可是行径却与贫贱之人相同,这又如何保持富贵的身份呢?一个才智出众的人,本应谦恭有礼,不露锋芒,可是很多人反而夸耀自己;这种人表面看来好像聪明,其实言行跟无知无识的人没有不同,那他的事业到头来又如何不失败呢?

富贵宽厚,聪明敛藏

慈母训子

过分溺爱孩子是母亲之大过,不能严于教育子女是母亲之大失。因而中国历来讲“慈母有败子”。大凡有眼力的母亲都知此话之重,严格待儿,严格教子。

战国时,楚国将军子发领兵攻打秦国,粮食断绝,于是派人回去向国君求援,顺便问候一下自己的母亲。子发母亲问使者:“士兵生活得好吗?”使者答道:“士兵们分一些豆子之类的粗粮充饥。”子发母亲又问:“将军生活得好吧?”使者答道:“很好,将军每天可以吃稻米肉食。”

后来,子发得胜而归,他母亲却关起家门不让他进去,并狠狠责备儿子说:“你没听说过越王勾践讨伐吴国之事吗?有客人献了一壶美酒,越王叫人把酒倒入大江的上游,让士兵在下游喝水分享美酒,其实根本都喝不到酒,但士兵受了感动,打起仗来一个顶五个;后来又有人献一袋干粮,越王又平分给士兵们吃,虽然每人几乎没分到什么,但士兵们打起仗来一个顶十个。现在你当了将军,士兵吃粗粮,你却吃细米精肉,为什么?……让士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而自己却高高在上享乐,虽然打了胜仗,但毕竟不是治军之道。你不是我的儿子,不要进家门!”

子发听了,赶紧向母亲请罪,承认错误,这才进了家门。

齐宣王时,田稷任齐相。

三年后,田稷退休回家,下属送给他黄金百镒。田稷把黄金带回家,献给母亲。母亲问他说:“你做三年宰相,不会有这么多的俸禄,你哪来这么多金子?”田稷老实答道:“是下属送给我的。”母亲听了,立刻不快地说:“做人应注意自身修养,做到品行高洁。为人要诚实不欺,不做不义之事,不取不义之财。如果你要孝敬长辈,应该尽心诚实地办事,否则就是不孝!不义之财,不是我应该有的东西;不孝之子,也不是我的儿子!你如果真要表现你的孝顺,就把这些金子拿走!”

田稷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十分惭愧,将金子全部退还给下属,又主动到朝廷请罪。齐宣王听了事情经过,对田母十分赞赏。他赦免了田稷,仍然让他为相,而用朝廷的金子赏赐给田母。

汉昭帝时,隽不疑任京兆尹,很有威信,京城中的士兵百姓都敬服他。每天他办完公事后回家,他的母亲总是要问他:“有没有平反一些案件,使多少人免于冤枉而死?”如果听到隽不疑说有所平反,隽母就十分高兴,笑逐颜开,吃饭、说话都不同于往常;如果听到儿子说没有平反什么案件,隽母就很不高兴,甚至连饭都不肯吃。正因隽母如此严加督促,所以隽不疑在任京兆尹时虽然法令森严,却从不滥施刑罚,使无辜者受屈。

【原典】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释】

求取学问一定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专心致志。如果修德不重视品性上的教养,只是在功名利禄上用心思,那就会徒具虚名而没有真实的造诣。如果读书不重视学术上的探讨,只是在咏吟诗词上下工夫,那就会流于肤浅而没有深刻的心得。

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

除逆修德终成正果

西汉哀帝时,宠信董贤,外戚丁、傅两家得势。王莽家门前车马日渐稀少,王莽审时度势,决定暂时退职,以图东山再起。他上书请求退职,皇上马上批准了。

王莽虽然退职在家,仍杜门自守,一点也没有放纵自己,对外人以礼相待,对家人严格要求。一天,王莽刚吃完早饭,正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听到门外吵吵闹闹,还夹着女人的哭声,王莽推开大门,走了出去。只见一个妇人抱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跪在院子中间,大声喊冤,王家仆人怎么劝她,她也不起来。

王莽忙走过去,从那妇女手中接过正在哭的孩子,温和地对她说:“大嫂,你有什么事站起来说吧,我就是王莽,如果有什么我能替你出气的话,我一定帮助你。”

妇人一见王莽,抱着他的双腿,号啕大哭,边哭边诉:“大司马,可找到你了,我这齐天大冤,可有处申了,我早就听说大司马办事秉公执法,廉洁公正,从不徇私枉法。”

王莽道:“大嫂,你有什么冤就说出来吧!”

妇人道:“大司马,你有所不知,我家的丈夫是你二儿子王获的家奴,他为人老实,本来在王获那儿干得好好的,可不知为啥,昨天二公子将他活活打死了,我后来才听说是二公子与他因一件小事发了争执,公子才下此毒手。可怜我们这孤儿寡母的,以后日子可怎么办?王大人,你可得为我做主啊!”

王莽也知道王获一直在外面惹事,但不知竟闯下如此大祸也不说一声。他脸色阴沉,对家人说:“快去将二公子叫来。”

王获在路上还不以为意:“父亲也是的,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也值得兴师动众吗?”

见到王莽,王获道:“父亲,你有何事找我?”

王莽气不打一处来:“你还在这儿装糊涂,我问你,昨天你干了什么错事?”

王获道:“昨天?错事?噢,不就是打死了一个家奴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谁让他与我顶撞的,如果以后……”

王莽呵斥道:“给我住口!你这个畜生,草菅人命,还在这儿胡说八道。我想,你自己该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同类推荐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孟子原来这样说

    孟子原来这样说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孟子原来这样说》分孟子的经典名句、注释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三个部分解读孟子,为读者生动地解读了孟子关于王道、用人、仁爱、伦理、挫折、气节、谋略、创新、变通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帮助读者轻松品味经典的魅力,也为读者深人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孟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热门推荐
  • 那一年的星空璀璨:爱你一百次

    那一年的星空璀璨:爱你一百次

    一场交易她给了他第一夜,谁知他却开始了不停的纠缠。“乔皓远,我警告你离我三米,别碰我。”唐星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男神宠上瘾,再来场结婚,可是结婚三天就零了离婚证。让唐星月忍无可忍,“喂,乔皓远,你干嘛赖着不走,我们离婚了!”“婚离了!我可要接着追你!”
  • 曼陀罗绽放

    曼陀罗绽放

    三个身价百亿的贵族千金少爷改变身份进入一个贵族学院,从此鸡飞狗跳的事情不断
  • 侠道剑仙

    侠道剑仙

    御剑乘风伊人伴,剑侠梦欲逍遥游。只叹天地不作合,鸳鸯影单向南飞。从此剑侠不逍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鬼差纪元

    鬼差纪元

    阴阳两界从他出生便得了阴阳失调的病,腥风血雨的黄泉路上,他只需一柄长刀,斩尽来敌!
  • 七死回生

    七死回生

    让多数人疯狂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面对死亡的威胁。还有一种,面对永生的诱惑。八个普通的老同学聚会,进了一家怪异的酒吧。从此之后,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花宁传说

    花宁传说

    精灵世界,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她们生生世世守护着人间,天地间,分为人界,神界,和魔界,而精灵界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三界的平衡,若有一天,精灵界不存在了,那么,魔界将侵犯人间,直达神界。就这样,三界和平共处了上万年,直到有一天,魔界来犯,精灵界惨遭屠杀,仅剩下一只名叫花宁的精灵,幸存的精灵,将自己的元神一分为二,散落在了人间和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若想再找到她,就只有让这分开的元神再次合二为一。魔界蠢蠢欲动,这只幸存的精灵,是魔君最大的威胁,若是消灭了她,那么称霸三界,将指日可待,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 皇家学院之四界异闻录

    皇家学院之四界异闻录

    啦啦啦!来自血族与灵族的混血小公主,本小姐--玲木晴媛,在家人的威逼利诱下终于还是去上了学。好吧,你能想象吗?全世界第一的超级贵族学院--圣玲,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贵族人物,而我竟然要隐藏身份做个普通人!白眼,鄙视,唾骂,为什么啊!还不就是几个没长眼的家伙围在我身边吗?经历了许多磨难后,属于我的爱情又会在哪儿呢?
  • 忆江南

    忆江南

    父母早逝,邻居收养,寄人篱下,逆境求生,纠缠在两兄弟间的爱恨痴缠,远走他乡,斩获幸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