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900000037

第37章 持理灭欲: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4)

管宁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儒生。他以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按照儒学礼制规范人们的言行。因而,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避难者之后,他就向人们宣讲《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的深奥内涵,并有陈设俎豆,饰威仪,讲礼让。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以高尚的道德感化民众。在他们居住的深山中,地下水位很低,凿井不易。仅有的一口水井又很深,汲水困难。因此,每当打水人多的时候,总是男女错杂,有违儒家礼制。有时,还发生因争先恐后而吵闹以至械斗之事。管宁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于是,他自己出钱买了许多水桶,命人悄悄地打满水,分置井旁,以待来打水的人取。那些年轻气盛的粗莽壮汉,见到井边常有盛得满满的水桶排列整整齐齐,个个惊奇万分。他们终于听到是管宁为避免邻里争斗而为之,不由得反躬自省而羞惭万分,遂各自责,相约不复争斗。从此之后,邻里和睦,安居乐业。

有一次,邻居家的一头牛,践踏管宁的田地,啃吃田中的禾苗。管宁没有把牛打跑,怕无人管束的牛被山中野兽咬死。他命手下人把牛牵到荫凉之处,饮水喂食,照料得比牛的主人还要细心。牛主失牛之后,到处寻找牛的下落。当他看到自己的牛非但没有被殴打,而且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十分愧疚,千恩万谢地离去了。就这样,管宁以自己宽容礼让的节操感化了周围的民众。他的名声也传遍了辽东郡。原本因管宁不愿与自己合作而心怀不满,进而又对其来意疑虑重重的公孙瓒,也理解了管宁隐居求志的初衷,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正如庄子在《则阳篇》中描述的圣人那样:“圣人,他们潜身世外能使家人忘却生活的清苦,他们身世显赫能使王公贵族忘却爵禄而变得谦卑起来。对于外物,他们与之和谐欢愉;对于别人,他们乐于沟通,混迹人世而又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有时候一句不说也能用中和之道给人以满足,跟人在一块儿就能使人受到感化。父亲和儿子都各得其宜,各自安于自己的地位,而圣人完全是清虚无为地对待周围所有的人。圣人的想法跟一般人的心思,相比起来差距很远。”

遵从大义,相信自我,一个有为的人理应锻炼自己的意志,开阔自己的心胸,铸造自己的人格,不为眼前的名利所累,把眼光放得长远。具有了人定胜天的气概,广阔天地任我驰骋。

【原典】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译释】

应该有和别人共同承担过失的雅量,不可有和别人共同享受功劳的念头,共享功劳就会引起彼此的猜疑;应该有和别人共同渡过难关的胸怀,不可有和别人共同享受安乐的心思,共享安乐就会造成互相仇恨。

同功相忌,同乐相仇

欲为大事者要看透世俗之利

人为什么只在患难之中才会团结呢?在有过之时盼望别人的原谅,在病中、在弱时盼望别人同情,而在得势和强健时便忘乎所以。所以人生在世要勿争,争则陷入自寻的烦恼之中,不争则是与人相安的一种方式。

相传越王勾践自从会稽解围之后,打算让范蠡主持国政,自己亲自去吴国屈事夫差。范蠡说:“对于兵甲之事,文种不如我;至于镇抚国家、亲附百姓,我又不如文种。臣愿随大王同赴吴国。”勾践依议,委托文种暂理国政,自己携妻子和大臣范蠡前往吴国。

在吴国,范蠡朝夕相伴,随时开导,并为之出谋划策。

越王勾践与范蠡等人在吴国拘役三年,终于勾践七年(公元前491年)回国。勾践问复兴越国之道,范蠡作了极其精辟的论述,其要义在于:尽人事、修政教、收地利。在这条方针指引下,越国渐渐富强起来,以后又开始了同吴国的争夺,越来越占据上风。

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势穷力尽,退守于姑苏孤城,再派公孙雄袒身跪行至越国军前,乞求罢兵言和。

不久,越军灭吴。勾践封夫差于甬东(会稽以东的海中小洲)一隅之地,使其君临百家,为衣食之费。夫差难受此辱,惭恨交加。于是以布蒙面,伏剑自杀。

灭吴之后,越王勾践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当此之时,越军横行于江、淮,诸侯毕贺。越王号称霸王,成为春秋、战国之交争雄于天下的佼佼者。范蠡也因谋划大功,官封上将军。

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勾践却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他想:越王勾践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臣下。常言道:大名之下,难以久安。现已与越王深谋二十余年,既然功成事遂,不如趁此急流勇退。想到这里,他毅然向勾践告辞,请求隐退。

勾践面对此情,不由得浮想翩翩,迟迟说道:“先生若留在我身边,我将与您共分越国,倘若不遵我言,则将身死名裂,妻子为戮!”政治头脑十分清醒的范蠡,对于宦海得失、世态炎凉,自然品味得格外透彻,明知“共分越国”纯系虚语,不敢对此心存奢望。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

事后,范蠡不辞而别,带领家属与家奴,驾扁舟,泛东海,来到齐国。范蠡一身跳出了是非之地,又想到风雨同舟的同僚文种曾有知遇之恩,遂投书一封,劝说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见书,如梦初醒,便假托有病,不复上朝理政。不料,樊笼业已备下,再不容他展翅起飞。不久,有人乘机诬告文种图谋作乱。勾践不问青红皂白,赐予文种一剑,说道:“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就已灭吴,其四深藏先生胸中。先生请去追随先王,试行余法吧!”要他去向埋入荒冢的先王试法,分明就是赐死。再看越王所赐之剑,就是当年吴王命伍子胥自杀的“属镂”剑。文种至此,一腔孤愤难以言表,无可奈何,只得引剑自刎。

从古到今,能够同享安乐共受富贵的例子不多,倒是君臣猜杀、兄弟相煎、父子干戈的例子俯拾皆是。争杀的原因大都为富贵、安乐而相仇。想想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寒暑,争名夺利的结果,到头来也不过是黄土一堆而已。谁都知道这个道理,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功名富贵恰似过眼云烟,偏偏是当局者迷,不到盖棺难以清醒。

【原典】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译释】

急流勇退应当在事情正处于巅峰的时候,这样才能命名自己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而处身则应在清静、不与人争先的地方,这样才可能真正地修身养性。

急流勇退,与世无争

撒手悬崖,全身而退

对于名利权势,不同的人态度不同。有的人很明智,知道权势不一定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所以不去争权夺势,而是忍耐住自己对权利的渴望,在事业成功时全身而退。

西汉张良,字子孺,号子房,小时候在下邳游历,在破桥上遇到黄石公,并替他穿鞋,因而从黄石公那儿得到一本书,是《太公兵法》。后来追随汉高祖,平定天下后,汉高祖封他为留侯。张良说道:“凭一张利嘴成为皇帝的军师,并且被封了万户子民,位居列侯之中,这是平民百姓最大的荣耀,在我张良是很满足了。愿意放弃人世间的纠纷,跟随赤松子去云游。”司马迁评价他说:“张良这个人通达事理,把功名等同于身外之物,不看重荣华富贵。”

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伯父和父亲曾是韩国宰相。韩国被秦灭后,张良力图复国,曾说服项梁立韩王成。后来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张良复国无望,重归刘邦。楚汉战争中,张良多次计出良谋,使刘邦险中转胜。鸿门宴中,张良以过人的智慧,保护了刘邦安全脱离险境。刘邦采纳张良不分封割地的主张,阻止了再次分裂天下。与项羽划分楚河汉界后,刘邦意欲进入关中休整军队,张良认为应不失时机地对项羽发动攻击。最后与韩信等在垓下全歼项羽楚军,打下汉室江山。

公元前201年,刘邦江山坐定,册封功臣。萧何安邦定国,功高盖世,列侯中所享封邑最多;其次是张良,封给张良齐地三万户,张良不受,推辞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同皇上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有意把我交给您使用。皇上对我的计策能够采纳,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希望封留县就够了,不敢接受齐地三万户。”张良选择的留县,最多不过万户,而且还没有齐地富饶。

张良回到封地留县后,潜心读书,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军事著作,为当时的军事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急流勇退是功德圆满的一种方式,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不少,自觉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一个大人物要想使自己的英名永垂不朽,必须在自己事业的巅峰阶段勇于退下来。做事业需要意志,退下来同样需要意志。任何事都存在物极必反的道理,随着事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自身能力的限制,自身作用的发挥必须随之而变。江山代有才人出,并不是官越大,表明能力越强;权越大,功绩越丰。不论大人物、小人物,作用发挥到一定程度就要知进退。退不表明失败,主动退正是人能自控、善于调整自己的明智之举。

【原典】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译释】

山川大地与广袤的宇宙空间相比,只是一粒微尘,何况人类不过是微尘中的微尘;我们的身体相对于无限的时间来说,只是相当于一个泡影那么短暂,何况外在的功名富贵不过是泡影外的泡影。所以说,没有绝顶的智慧,就没有洞察真理的心。

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功名利禄如浮云,还是放下的好

一片冰心在玉壶。追求自身的高洁,用淡泊的心怀看待世事,这是高超的做人和处世的哲学。自己内心纯洁,就不怕别人的恶意诋毁和诽谤;抱着淡泊的胸怀,名利如浮云一般,入不得耳目,扰不了心志。只有这样,人生才踏实、充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看不破“名利”二字,就会受到终身的羁绊。名利就像是一副枷锁,束缚了人的本真,抑制了对于理想的追求。现代人生活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成就感的诱惑始终存在,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也有太多的痛苦,因此我们身心疲惫不堪。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在他的精神中就不能缺少气魄,一种视功名利禄如浮云的气魄。

不拘于物,是古往今来许多人一生的所求。视功名利禄如浮云,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后悔,不必为现在的失意而烦恼,也不必为未来的不幸而忧愁。抛开名利的束缚和羁绊,做一个本色的自我,不为外物所拘,不以进退或喜或悲,待人接物豁然达观,不为俗世所滋扰。

烦恼和羁绊都是由于自己的不能舍弃或是看得太重而引起的。人生于世,无论君子圣贤雅士也好,还是小人俗人凡人也好,谁也不可能无所谓的舍弃。俗人爱财,难道君子就不需要了吗?圣贤如果没了一日三餐,他也要去赚钱的。但不要执著,要懂得放下。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俗世的淡泊。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博大气派而发人生宇宙之兴叹,胸怀何广,气度何宏,可称得上豁达之人,彻悟了人生。也正因为他有远大的抱负,厚实的修养,高尚的智慧,才使他能明山川之真趣,弃名利于身外。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我国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北宋时期杭州早已是繁华富足、交通便利的好地方。密州属古鲁地,交通、居处、环境都没法儿和杭州相比。

东坡刚到密州的时候,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欠缺,东坡及其家人还时常以枸杞、菊花等野菜作口粮,人们都以为东坡先生过得肯定不快活。

谁知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后,长胖了,甚至过去的白头发有的也变黑了。这奥妙在哪里呢?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风俗,而这里的官员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情自己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作无穷遐想。往南面眺望,是马耳山和常山,隐隐约约,若近若远,大概是有隐君子吧!向东看是卢山,这里是秦时的隐士卢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往西望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城郭一样,姜尚父、齐桓公这些古人好像都还存在;向北可俯瞰潍水河,想起淮阴侯韩信过去在这里的辉煌业绩,又想到他的悲惨命运,不免慨然叹息。这个亭台既高又安静,夏天凉爽,冬天暖和,一年四季,早早晚晚,我时常登临这个地方。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

对现实人生来讲,有形的东西可感可觉,如功名利禄,人们逐之如蝇。但从茫茫宇宙,从人一生的生死上来看,人何其渺小,功名利禄转眼而空。

德国哲学家康德就非常厌恶“沽名钓誉”,他曾经幽默地说:“伟人只有在远处才发光,即使是王子或国王,也会在自己的仆人面前大失颜面。”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淡泊的心境,世界才又多了几丝温暖,几分快乐;也许正是少了几分对名利的追逐,世界才又多几分自在,几般快慰。

淡泊胸怀,独善自身,人生便不受困扰,心神才会一片安泰!

【原典】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同类推荐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热门推荐
  • 薇观世界

    薇观世界

    两个同在大连奋斗的单亲女孩相遇,一个是大学生,了证明爱一个人,不顾一切,生下来私生子,一个是不为人知的做了别人的情人,就这样两个女孩相遇相知相爱,共同奋斗着属于她们的幸福。
  • 道门奇侠

    道门奇侠

    以道术闯江湖凭意境悟轮回品生离尝死别遨五国游天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之溺宠侯门贵妻

    重生之溺宠侯门贵妻

    她是皇上亲封一品郡主,镇南王府嫡亲小姐。一朝惊变,家族落魄,她与腹中的孩儿被残害!涅槃重生,这一世,她势要护住母亲与胞弟,那些害她之人一个也不放过。一家人和美一生,却不想,那个邪魅温暖的身影,不知何时渗入她的内心!王妃,这叫攻心计!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宠废材纨绔妃

    独宠废材纨绔妃

    她,华夏古武世家紫家的继承人,一朝穿越,她成了紫王府的纨绔紫郡王,紫眸初绽,她早已不是“他”。废材,草包,你确定说的是小爷,小爷要是废材,草包,那你是什么,看小爷给你虐的连个渣渣都不剩。妖孽大神,小爷可不是同性恋,你别追小爷好不好。小璃儿,你是逃不出为夫的手掌心的,束手就擒吧。
  • 王爷有病,臣女不医

    王爷有病,臣女不医

    一朝穿越,弱女变王者,绝对惊艳天下!穿越成草包嫡女?还被人塞进马车送到敌人面前送死?没关系,一鞭劈开杀局,碎阴谋,拼皇权。妃临天下,王者称霸!只是一路走来,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自己会呼吸不稳、心跳加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至上法师系统

    至上法师系统

    绝世法师,竟转世废柴。雄起游戏界,又会怎样?我欲与天争!看一代废柴掌握天权。我左手掌乾坤,右手定苍穹!
  • 嫡女重生之废后归来

    嫡女重生之废后归来

    她是金枝玉叶的学士府嫡女,大婚当夜等来的却是自己的庶妹。一杯毒酒让她含恨而终,一朝重生,她带着滔天的仇恨回到崔府步步为营,在阴谋诡计的崔府艰难的存活。前世所受的磨难,这世要让那贱人千百倍的偿还;前世虚假的爱情,这世又会被谁打动?
  • 商界风云之助理总裁

    商界风云之助理总裁

    致力于创建自己设计公司的海归女项可可遇上了身负灭门家仇的霸道总裁秦汐,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人,殊不知缘已天定。项可可觉得她是有多倒霉,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高材生非得要到一家建筑公司给人当助理。当就当吧,还遇上个不通事理的暴虐老男人。秦汐觉得这人事经理得有多眼残,找个极品来给他当助理,毁他图纸不说,还把风华正茂的男神极男人,当成了大叔。这就是她和他的初次印像。而当极品的助理把修复的图纸呈于暴虐的老男人面前之时。他这才发现,原来极品的助理,不光有副绝世的容颜,聪明的脑瓜也是极品有用。当然这只针对于工作。(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罗曼·罗兰 契诃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曼·罗兰 契诃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本书对其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做了翔实叙述,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要原因。阅读此书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为其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