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900000016

第16章 淡泊明志:真情来自日久,真味出自平淡(4)

可以说,心性宽阔、豁达而空灵,正是人生的高深修养和极大智慧。客观来说,人生在世,很多时候宠辱得失并非为自己所能轻易控制,要做到宠辱不惊,需要有看淡世事的胸怀。或许受宠时,做到淡然处之还算容易;而受辱时,做到处之泰然则很难,只有胸襟宽广的人才能做到。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颖,敏而好学。19岁游学长安,21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博学宏词科,可谓少年得志。公元805年,刘禹锡官至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加了永贞革新,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半年后,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开始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然后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当时被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柳宗元也在其中。唐朝的朗州并不是一个好地方,和柳宗元当时待的永州一样,都是鸟不生蛋的南荒夷地。

中国古代的文人,被贬谪之后,几乎都是嗟叹命苦,所作诗文都可归入“贬怨”一类。刘禹锡被贬朗州的时候34岁,正当壮年,郁闷是肯定的。但是,他能够随遇而安,苦中作乐,恬淡情怀。同样是贬谪十年,再次在长安相遇的时候,柳宗元已是憔悴不堪,刘禹锡却依然是精气充沛。在长安待召期间,精力旺盛的刘禹锡游玄都观赏桃花,触动被贬官之往事,提笔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大有“看吧,满朝新贵,都是我刘郎被赶出长安后补的空缺”之意。不料,宪宗皇帝看后,觉其轻狂,心生不悦,心想:看来十年时间还收拾不了你!因这首诗“语涉讥刺”,被召回长安的当年,又欲将刘禹锡贬往更为偏远艰苦的播州。中丞裴度言:“播,猿狖所宅,且其母年八十余,与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加之柳宗元上奏要求和刘禹锡对调贬谪之所,最终将其改贬为连州刺史。刘禹锡任连州刺史的四年半,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在这位“怀宰相之才”的诗人治下,当时地处偏远的连州竟然“科第甲通省”。元和十二年间,连州出了第一个进士刘景。刘禹锡欣喜写下《赠刘景擢第》:“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之后,刘景之子刘瞻又高中进士,后官至唐朝宰相。在连州待了几年后,刘禹锡被调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由于宰相裴度进言,刘禹锡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中。

时隔14年,刘禹锡再游玄都观。昔日桃花灼灼,今日却是满地野草。感慨之余,他又写下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斗志昂扬,坚强乐观,几乎把南荒的流贬之地走了个遍。然而,如此气骨桀骜的人物,在政治黑暗的中唐,居然能活到72岁,是以显示了他苦中作乐,宠辱不惊的情怀。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有了这种境界,便会宽广豁达,心旷超然,有了这种境界,即使在失意或困境中,也不会被凄凉与悲哀的心境所久久笼罩,从而依然洒脱乐观。

【原典】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译释】

贫穷的人家要经常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穷人的女儿要把头梳得整整齐齐,虽然没有艳丽奢华的陈设和美丽的装饰,却有一种自然朴实的风雅。有才之君子,怎能一遇穷困忧愁或者际遇不佳、受到冷落,就自暴自弃呢!

贫者不艳,因净风雅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为人之贵,是尽量培养和解析自己的才智与力量,不断努力;但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成败均非一己之力所能定,所以成功与失败,在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都没有什么好挂怀的,应能够宽容宁静甚至愉快地接受。

有一次,庄子穿着一身补了又补的破衣裳,鞋子也破得套不住脚了,只好拧了一股麻草将鞋子绑在脚上。就是这副样子,庄子还去拜访魏王。

魏王看到庄子的情景,便吃惊地问:“先生为什么会潦倒成这样子呢?”

庄子便纠正道:“是贫穷而不是潦倒。读书人有事业,有德行,却实行不了,这就是潦倒。衣服破了,鞋子破了,是贫穷而不是潦倒。这就是常说的不遇时啊。大王难道没见过那既会爬树,又跳得高的猴子吗?当它找到了楠竹、楸树、樟树等高大林木,便能攀援着树枝,在林中荡来荡去,既惬意又自如,即便后羿和逢蒙这样的古代射手,也不能斜眼看它。这是它遇到适合环境时的情景。等到落到黄桑林、丛生的小枣树,乃至枳壳、枸杞这类低矮的林木中时,那它就只有小心翼翼地步行,连眼也不敢斜视。这并不是它的筋骨变得僵硬,不柔韧灵活了,而是环境不利,不能施展它的技能了。”

贫寒潦倒不改操守,依然值得敬仰。穷人孩子不妨将头梳得整齐一些,把地扫得干净一些,这本是举手投足之劳,虽在清寒之地,朴实典雅,却如一枝莲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操守自然高洁。

【原典】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译释】

攀附权贵的人固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为此所招来的祸患是凄惨而又快速的;能安贫乐道栖守自己独立人格的人固然很寂寞,但是因此所得到的平安生活时间很久趣味也浓。

栖恬守逸,最淡最长

平易恬淡的生活是最好的养神之道

好的生活是内心平静的生活,高层次生活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平静。道德的进步使我们从内心的纷乱中解脱出来,你不会因这事那事而烦恼。

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是天地的规律、道德的本质。因此,那些得道的圣人悠然自得,没见他们忧虑什么,而一生顺利。其实,平易恬淡才是最美好的生活,只是世人谁都不信,总要弄得生活有波澜、有曲折,认为那才是生活。

平易恬淡就没有忧患,这样邪气才不能袭扰自己的身心。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德性完备而神情不亏损。所以说,得道的圣人们生是顺天之运行,死是随万物而化;不为子孙造下什么福,更不为子孙留下什么祸;有所感才有回应,有所迫才后有动,一切是不得已而后起;丢弃心机与事故,遵守自然规律而行。

曾有一个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小渔村的码头上,碰见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商人对渔夫能捕到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接着又问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捕获这么多鱼?

渔夫说:“才一会儿工夫就捕获到了。”

商人再问:“那你为何不待得时间长点,好多捕一些鱼啊?”

渔夫不以为然:“这些鱼已足够我们全家人生活所需啦!”

商人接着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做什么?”

渔夫解说道:“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捕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回家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们儿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实而又忙碌呢!”

商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了个主意:“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捕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就可以抓更多的鱼,再买更多的渔船,然后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这样,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你就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渔夫问:“这得花多长时间呢?”

商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后呢?”

商人大笑着说:“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再然后呢?”

商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捕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回家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们儿玩玩吉他!”

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是在过这样的生活吗?”

听了渔夫的回答,也许我们会吃惊,也许我们会一时无语。但是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到底在追寻什么?是快乐?是金钱?还是幸福?

假如在功名利禄之上,持“难得糊涂”的“糊涂主义”,一切顺其自然,认认真真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得则得,不能得不争;当得没得,不急不恼;不该得,得了,也不要。这才叫聪明人,活得轻松,悟得透彻。

这位商人显然也是属“世味浓”的一族,如果他能把“世味”看淡一些,岂不是惬意的生活?

影星陈美玲写道:“‘生活简单,没有负担’,这是一句电视广告词,但用在人的一生当中却再贴切不过了。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迷惘里,还不如过着简单的生活,舒展身心,享受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满足来得快乐。”

圣人们不担心天灾,不受物累,没有人事上的是非,更是心中无鬼。他们生也如浮云,死也就这么死了;他们一生不思虑、不预谋,他们人格闪着光彩而不炫耀,他们有信誉而不向谁许愿;他们睡觉不做噩梦、醒来不担忧;他们神情纯粹单一而精力不疲倦。

所以说,人们的悲欢是德性上出了偏差;喜怒是求道心切的过错;心生好恶是德行上有了偏失。因为没有忧乐的干扰,才是德的最高境界;顺从自然这个“一”而不变初衷,才是静的最高层次;办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叫纯粹之极。因此,体力劳动不知休止,是大害;脑力劳动不知停歇,就疲惫,而疲惫就使人的生命枯竭。

就拿水来说吧,水的性质是没有杂质就清,不扰动就平;可是不让水流动起来,一潭死水也不能清;有流动、有变化、有吐故纳新就是天之德的象征。因此,纯粹而不杂,平静而不扰,恬淡而无为,以自然的变动来制定自己的变动,这才是最好的养神之道。而这种养神之道最纯一、最朴素、最基本的要领是什么?那就是专一守神。

俗话说:众人重利,廉洁的人重名,贤德的人重志,圣人重精神。换言之,专一于利的是商或是没发财的众人,专一于廉洁的是政治家,专一于德行的是道德家,而专一于精神的则是圣人。

我们说的素,就是不杂;纯,就是没有亏损精神。能既不杂,又不亏损精神的同时专一的人,叫真人。这样的人处在本能所为的限度内,藏身于无端无绪的混沌中,游乐于万物或来或生的变化环境里,本性专一不二,元气保全涵养,德行相融相合,从而使自身与自然相通。像这样,他的禀性淡定保全,他的精神没有亏损,外物又从什么地方能够侵入呢?

这就像醉酒的人坠落车下,虽然满身是伤却没有死去。骨骼关节跟旁人一样,而受到的伤害却跟别人不同。因为他的神思高度集中,乘坐在车子上也没有感觉,即使坠落地上也不知道,死、生、惊、惧全都不能进入到他的思想中,所以遭遇外物的伤害却全没有惧怕之感。那个人从醉酒中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尚且能够如此忘却外物,何况从自然之道中忘却外物而保全完整的心态呢?

【原典】

悠长之趣,不得于浓酽,而行于啜菽饮水;惆怅之怀,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调丝。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译释】

悠远绵长的趣味不一定能从浓烈的酒中得来,而是从清淡的蔬菜、清水中得来;惆怅悲恨的情怀不是从孤寂困苦中产生,而是从声色犬马中产生。由此可知,浓厚的味道往往很快消散,淡泊的事物才最真实。

浓味常短,淡中趣长

单纯、宁静的生活

所谓深处常短,淡中趣长,指的是精神上的追求。曾有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说是有人穷,穷得只剩下钱;有人富,富得除了书本一无所有。这是不正常的。追逐金钱达到痴迷状态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空虚,而精神富足的人固然在理念世界能够做到真趣盎然,但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没有体力来体会乐趣的。因此,看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辩证的态度。

人生的情致,来自淡泊;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扫弃焚香可见清福,养花种竹必自安乐;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得点闲眠真可乐,吃些淡味自无忧;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性以度春秋;淡泊之人,岂是雅人,更是高人。

魏晋时期,担任广州刺史的人,一般都有贪赃枉法的行为。因为广州倚山傍海,是个出产奇珍异宝的地方,只要带上一匣珍宝,便可几世享用。但是当地流行瘴疠疾疫,一般人都不愿到那儿去。只有难以自立又想发财的人,才希望到那儿为官。因此,广州刺史要比其他地方更为腐败。

晋安帝隆安年间,朝廷想要革除这儿的弊政,便派有清官美称的吴隐之担任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

吴隐之年轻时就孤高独立,操守清廉。虽然家中穷困,每天到傍晚才能煮豆当晚餐,但决不吃不属于自己的饭菜,不拿不合乎道义的东西。他后来担任过各种显要的职务,却仍保持俭朴的品质。他的妻子要自己出去背柴。他得到的俸禄赏赐,都拿来分给亲戚和族人,以致自己在冬天都没有被子盖;有时因为缺少替换衣服,洗衣服的时候只好披上棉絮待在家里。他的生活和贫寒的平民一样清苦。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 老子的提醒

    老子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道德经的原文,给出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老子对人的生存本原、根据、价值、意义、修养、方式等提出的见解。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热门推荐
  • 半月妖

    半月妖

    “带我走好不好?”“为何?”“无处可去,无处可依”“………”从此,一妖一仙虐恋上映“杀了我可好?”“那便下辈子吧……”
  • 凌世武神

    凌世武神

    大千世界,奇象如尘,一个寂落少年,借助着天地所生灵力,迈向他的人生巅峰。在这万族林立的世界,真正的天地强者,挥手间天崩地裂,指间一抹,便是半个纵横。寻遍千里只为与你相聚纵然是与天下为敌也只想说今生挥剑只是为了你…
  • 情深晚嫁:总裁,别再婚

    情深晚嫁:总裁,别再婚

    (恢复更新)他众里寻她千百度,却不曾知道她一直站在身后触手可及处。一日,东城大名鼎鼎的楼总裁在宾馆会见神秘女宾客,顾伊曲带着狗仔破门而入,甩给女宾客一叠钞票,将楼总裁强行拉到自己身边,娇笑着,“老公,嫖也嫖完了,咱们回家吧。”第二日,楼总裁嫖chang登上新闻头条。信息提供人:顾伊曲。第三日便传出楼总裁请假旷班,美其名曰:老婆下不了床,需要照顾。
  • 重生之妖言惑世

    重生之妖言惑世

    现代太妹一日“见义勇为”被乱刀砍死,却意外穿越为新任妖王!!!混妖界,闹神界,诱个神君来撑腰!
  • 欲霸至尊

    欲霸至尊

    大千世界,一个弱小地少年从磨难中走过。踏遍整个大陆,为亲情,为友情,为爱情。为所爱地人,尝遍酸甜苦辣。九五至尊,哼!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 气死夫君不偿命:冷宫皇后乐逍遥

    气死夫君不偿命:冷宫皇后乐逍遥

    想把她贬入冷宫就贬?想恢复她的皇后身份她就得感激涕零,乖乖跟他回去?否定否定还是否定。她的命运,才不要系在一个专制的男人身上。逃出宫去,天地之间,任我逍遥。妨碍她逃跑?别怪她气得他双脚跳。皇后要出墙,皇帝很后悔。后悔?晚了。
  • 星辰下的许诺,永不后悔爱上你

    星辰下的许诺,永不后悔爱上你

    富二代?不不不!土豪?不不不!我只是一名学生。看一个无敌美少女虐恋的故事。如何勾心斗角?如何掌握人生?如何爱恨情仇?看我墨懿诺如何智斗商场枭雄
  • 权说西游

    权说西游

    一样的西游记,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旨在为喜欢西游记的人做一个逻辑的解释。虽然不敢说找出书中真相,但只从原著中寻找留白和线索。不求颠覆原有价值观,只求让故事更加完整,让人们更加喜欢这部经典。
  • 扑朔迷离胡小姐

    扑朔迷离胡小姐

    到底是怎样的缘份,才能成全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呢,一个从古墓走出来的狐狸,她来到人间,却发现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于是她来到一户汇集着三教九流的人家,开始学习和感受现代人的生活……生如蝼蚁,美如神明,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都市应陨者

    都市应陨者

    我本是谢家无忧无虑的孩子,却命途多劫。我本事应该无忧无虑的成长,却横生突变。我本想不与世界争夺什么,却被卷进无情风波。我只有一种想法,找到事情的开始,然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