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900000012

第12章 求学问道:专心领悟妙理,步入学用境界(6)

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屯溪市)人。他是我国18世纪杰出的大学问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尤长于考据、训诂、音韵,为清代考据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戴震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大字不识的小贩,而且由于是小本生意,赚钱难以供家人糊口。戴震稍长时,在乡从塾师学习。有了学习机会,他十分珍惜,在学习时十分刻苦,并且勤学好问,善于独立思考。后来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他不得不放弃上学机会,肩挑小货担,出外做些小买卖。在做小商贩的行途中,他一有机会就拿起书本边走边看,边看边诵,边诵边记。往往出门做一回生意,他就要背诵数页书。就这样,他对《十三经注疏》了如指掌。

青少年时,戴震过着相当艰苦的生活,但总忘不了读书。后来,他随父做生意客居南丰,在这里他开始“课学童于邵武”。他一边教童蒙学馆以维持生活,一边努力读书,研究学问,故经学日益长进。二十岁时,他结识了当时著名的学者江永,即受学于江氏门下。近四十岁时,他才参加乡试并中举。从此,生活才有了些好转。

尽管戴震成了举人,但在后十余年里,却屡试不第,只好以教书为业。五十岁时曾主讲于浙东金华书院,被钱大昕称为“天下奇才”,推荐给尚书秦蕙田协助修《五经通考》。后会试不第,应直隶总督方观承之聘,修《直隶河渠志》。尔后又游山西,讲学于寿阳书院,修《汾州府志》和《汾阳县志》。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开四库馆,戴震由《四库全书》总编纪昀等人引荐,奉诏入四库馆为纂修官。乾隆四十年,戴震已五十三岁,奉命与当年贡士同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他在馆五年间,主要工作是校书,除《仪礼集释》、《大戴礼记》外,还校有《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等,对于中国古算学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贡献。五十五岁时,戴震因积劳过度而病逝。

孔子说:“数年发愤,勤奋苦读,而不想做官发财的人,真难得呀!”孔子因为读书人“急于仕进,志有利禄,鲜(少)有不安小成者”,所以发出“不易得”的感叹。至于“早秀不如晚成”的说法,可能是因为:少年得志易生骄狂,自我吹嘘而至堕落;而饱经忧患,历经沧桑,才体会出创业的艰难而安于守成。

【原典】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编断简封固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译释】

人的心理原本都有一部纯美绝佳的文章,可是让人遗憾的是,这部文章往往被后天的物欲杂念给封闭了;人的心里原本都有一曲真正绝美的乐章,可同样遗憾的是,有些人往往被妖歌艳舞给迷惑了。所以说,学者求学问道,必须先扫除外界干扰,用智慧来寻求自己的天性,如此,才能获得宝贵的学问。

学者扫物,直觅本来

读书之妙,贵在专心不二

求取学问是很严谨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它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心神合一,不为外物所扰。句中的“残篇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此处比喻物欲杂念之意。“鼓吹”,指高雅的音乐。“真受用”,指真正的好处。专心不二,就是要求人们学习时必须心静。心静方能入神,方能“意不随流水转,心不追彩云去”,这是一种稳定的心性,也是不为外物干扰而学道有成的宝贵所在。

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在谈到治学经验时,十分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他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所谓“痴”,就是入迷。蒲松龄认为,读书时心静才能如痴如迷,才能写出好文章;学习本领时全神贯注,才能练就一身高超的技艺。蒲松龄的话道出了一条治学成功的可贵经验。

下面这则有趣的故事,便颇能给人感悟: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一次,他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做客。饭后,罗丹带着客人参观他的工作室。他们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软布,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矗立在他们面前。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并向罗丹祝贺,祝贺大雕塑家的又一杰作诞生。可是,罗丹自己端详一阵雕像后,皱着眉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斜了一点,脸上……对不起,你等我一会儿。”说完,他很快拿起抹刀,进行修改。

茨威格见罗丹修改得如此聚精会神,怕打扰他的工作,就知趣地悄悄站在一边。只见雕塑家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有时叽里咕噜,像同最亲近的人密谈;有时眼里还闪着异样的神色,似乎又是在与人发生激烈的争吵;他的脚还不时地把地板踏得吱吱直响,手不时地在空中乱舞……一刻钟、半小时过去了,罗丹的动作越来越有力——大约一个小时后,罗丹停下来,他对着那座女像发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把布给塑像披上。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毕了,就走向前去,准备同罗丹交谈;不料,罗丹这时竟旁若无人地径直向门外走了,而且出门后还碰上门,准备上锁。

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把罗丹叫住:“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呀!”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尊贵的客人,便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啊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也许有人会取笑罗丹这种情形像傻子,但这种傻气对于做学术研究的人来说,是太宝贵和太难得了。宝贵,在于这种傻,是一种境界、一种至性、一种高贵,许多杰出的科研成果正是在这种极其高度的专注“傻”气中诞生的。难得,是在于具有这种高贵“傻”气,并能取得卓越成果的人又能有几个呢?可以说,正是一丝不苟、专心不二的精神,成就了罗丹非凡的艺术才能。

【原典】

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释】

黄金从矿砂中冶炼出来,美玉由石头琢磨而成,这是说不经过虚幻就无法得到真实;道理可以在饮酒中求得,神仙能在声色场中遇到,这是说即使高雅也不能完全脱离凡俗。

幻无求真,雅不离俗

置身绝境,感悟生活真滋味

雅不能离俗。一方面是说雅的东西并不能脱离它产生的环境,就像一个人不是天生就是一个高雅之士,很可能会在俗的环境里成长,关键是以后的磨炼。另一方面是说雅的东西是不断修省锻炼而来,就像矿砂不经冶炼就不能成为黄金,矿石不经琢磨不能成为美玉一样,人不经过历练也不能有所作为。

我国著名画家韩美林在20世纪特殊的年代,曾被认为是“三家村的黑弟子”而被关入监牢。近五年的监狱生活,按他的话说是经历了五年的“炼狱”。这种煎熬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一个炎热的夏日,韩美林双手被铐从合肥押回淮南,路经水家湖转车。这是一个肮脏和混乱的小站,押送他的人饿得下车就找饭馆。韩美林虚弱的身体跟着跑得筋疲力尽,好歹在一个包子铺前停了下来。看守将手铐解下一只,把韩美林锁在一个自行车架上,其实他已经两天没有吃饭,哪里跑得动呢?此时他口袋里只有两分钱,不够买半个包子,而押他的人为了与韩美林划清界限,当然也不会给他买。他手被铐在车架上蹲在地上,以便等他们两人吃完后上路。这时,韩美林旁边一个农村妇女端着几个包子喂孩子,贪嘴的苍蝇围着他们嗡嗡叫,挑食的孩子只吃馅不吃皮,五个包子皮都滚落在地上。尽管这时行人围了一大圈,像是观看动物园新来的动物一样看韩美林,还有一些陌生行人不时给他几脚。他满脑子都是难以忍受的饥饿,“自然需要”绝对超过了“社会需要”。韩美林已顾不上什么羞耻,抓起爬满了苍蝇的五个包子皮,连土带沙狼吞虎咽地塞进了饥肠辘辘的肚子里……这就是“炼狱”。

支撑着韩美林生活的是他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探索。在牢中,他用一截筷子头在自己的大腿上作画,裤子画破了,他就拆下别的衣物补一补;没有布了,“难友”就从自己的衣裤上撕下破布送给他,累计有400多块补丁……“炼狱”练就了他的铮铮铁骨,练就了他奇妙而独特的美术世界。1980年,他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到美国21个城市巡回展出,在美国掀起了一股“韩美林热”。美国曼哈顿区宣布该年10月1日为“韩美林日”;圣地亚哥市市长亲手向他赠送了一把“金钥匙”;人们热情地称他是“中国的毕加索”。困境中的韩美林与日后事业辉煌的韩美林,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反差。

自古以来的强者,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广阔的世界,漫长的人生,未必都充满称心如意的事情。倘若没有任何苦恼和忧愁,能平平安安地享受太平,那是求之不得的。然而,事事不尽人意,有时候日坐愁城,有时候一筹莫展,进而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尽管如此,人们只有在悲愁之中才能领略到人生的深奥;置身绝境,才可感悟出生活的真滋味。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修身读老子

    修身读老子

    《读老子学处世之道》主要讲述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 读禅学领导

    读禅学领导

    在王帅专著的《读禅学领导》当中,并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晦涩难懂的言语。《读禅学领导》这本书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小故事入手,辅以简单通俗、耐人寻味的话语,并且结合了现代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理念,从多个角度入手,给予现代领导者一首静心曲,让我们在迷失的道路上,追寻着这首美乐,找到成功的方向,体会人生的真谛。愿每一位现代领导者都能够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故事,一句句开悟心灵的话语当中,体会到禅学中的领导精髓,而且运用到实际的领导工作中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愉悦、幸福,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思想上的升华。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三生缘,神仙心

    三生缘,神仙心

    女子一袭红衣犹如一团火焰绽放,冷艳妖异,一头青丝随性垂落直到脚踝。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红唇轻启:“陌临轩,我们早已两不相欠了。我只想静静的等待他回来,我为你疼了一千年但他却我费了三千年的修为;我为了你堕入魔道但他却成为神界的罪人;我给了你我的心而他却只有满身的伤痕,现在我什么都没有只能与他许下来世。”对面的白衣男子紧紧的攥着胸口的衣衫,冷清精致的脸十分的惨白扯出一抹苍白的笑容。他终于还是失去了,他终于再一次感受到了疼痛,原来一切都不是巧合。一颗神仙心,牵动着三世情缘。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识,终归是无缘……
  • 重生之毒女复仇

    重生之毒女复仇

    他曾说“清涵,我薛南此生只爱你一人。”然而却在他功成名就时,杀了她外祖父家一百多口人,更是庶姐日日夜夜折磨她。最后一把火活生生的烧死她。一朝重生,她不再软弱,不再轻易相信他人。且看她如何复仇。
  • 校园:恋上冷血芊

    校园:恋上冷血芊

    明明会生活的很美好,但是却被自己的爸爸害死了,本来已经希望破灭,但是没想到,她竟然很幸运的活了下来,并被黑道不知明的第一帮帮主救下,那年她才7岁,却下定了决心要复仇,为此之前欢乐的她,变得冷血无情。。。。而复仇后的她,失忆后又会有怎样的经历,为什么她会结识异族?一切的一切,都是等你去解答的谜。
  • 无尽界门系统

    无尽界门系统

    花非花,雾非雾,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男人的拼搏为了什么?金钱,权势,美人,是无底洞的欲望,是理想中的愿望。女人的拼搏是为了什么?是家,是爱,是事业,是梦想。男人女人各有追求,各有归宿,他们拼搏的,是他们想要的生活。生活不易,愿吾来生活在另一个美好的世界里。无尽界门系统,揭开团团谜雾,让这神魔皆颤抖,让这世人皆如龙。创造一个值得守护的国度,让那个国度没有悲伤。这是一个现实与梦想的故事,因为我们向往的,是另一个世界,与那个世界感同身受。
  •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魂大陆ll

    斗魂大陆ll

    在这个世界没有武功,有一种叫武魂的东西!《斗魂大陆ll》独家首发!一一一(剧情全部更改!)
  • TFBOYS之奇妙缘分

    TFBOYS之奇妙缘分

    在四叶草王国里的五叶草公主叶小舞,因为家族的使命,来到人类世界,最后与一位叫易烊千玺的守护者相知相惜,最后到了一起;在人类世界找到了姐姐,还有“姐夫”,没想到最后是她的父王和蜜蜂星球的球主对她的考验,16岁的她在人类世界遇到了很多朋友,要求父王让她留在人类世界,她的父王让她要一个月一次回王国通过考核才可以回人类世界,否则就在王国呆一个月再次考核,直到成功!(一个月月底回王国考核)
  • 芊漠相交

    芊漠相交

    乱世红尘,烽火狼烟,她一己之力奋力保护至亲之人,可是........当一切安定下来之时,他却把她逼至绝境。他亲手毁了她的幸福.......男子嘴角上扬:“我――只有一个条件!”有人说:“缘分二字可用‘x’‘v’表示,‘x’表示的是孽缘,‘v’表示的是良缘。两个人从相遇相识到知交便是一条阡陌相交的路。一个‘x’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含义:中间有一个交点,从无交集到情深意切,如果受阻隔,那便是另外一个结局。情不知所起,一起便永不分离那就是‘v’最后得以相守至终。秦子芊,秦子漠二人诠释了这二字的意义。”
  • 云在青天

    云在青天

    我并不知道自己最后一次见到林洅,是在孟婆的汤铺里。
  • 中国式面子学

    中国式面子学

    鲁迅的杂文里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前来奔丧的人,因为没有得到亲人的待遇(戴白孝)而怀恨在心,认为太没面子,便召集了一些人,大闹了一场。结果本来是办丧事的灵堂,却变成了血肉横飞的战场。这件事被媒体挖出来后,在当地轰动一时。在中国人看来,面子是一个尤为珍贵的东西,伤什么也不能伤了面子。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面子是咱中国人的宝贝,几乎主宰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要靠面子来维持与处理,社会生活,要靠面子来决定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