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人才,其人的能力固然是首要考虑的,但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必须与相应的职位相结合,要长短兼顾,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遵循一个“适用”原则。能人之能一般只体现在某一方面,比如以文才敏捷见长者,备皇帝顾问当为不二人选,但如让他封疆任事,则不仅误事,也会误身。所以说,在识人的过程中,全面考察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唐太宗李世民也特别注意能力与职位的关系问题。他明确提出,要根据实际能力降职使用或提拔、根据能力加以任免,既不允许能力低下者长期混岗,也不容许大材小用、浪费人才的现象存在。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犯颜直谏李世民修建洛阳宫,李世民认为他忠直可嘉,加以优赐,特地拜他为监察御史。这可以说是从实践中发现下属的才德,根据才德将其提拔的一个实例。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十月,李世民要到同州去狩猎,县丞刘仁轨上书奏说:“今秋大稔,民收者十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茸桥,动费一二万实妨农事。愿留銮舆旬,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李世民闻言甚以为是,于是“赐玺书嘉纳之”,并提拔他当新安县令。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二月,刑部侍郎缺人担任,李世民要执政大臣“妙择其人”,执政大臣们提了几个都不能使其满意,于是他想起李道裕是一个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人——在处死张亮的问题上,李道裕力排众议,仗义执言,说:“亮反形未具,罪不当死。”这种不惧嫌疑的作为,证明了李道裕为人的原则性,这使李世民甚有感触,于是委任李道裕为刑部侍郎。
贞观二十年六月,李世民欲赴灵州招抚铁勒诸部,要太子随行,少詹事张行成上疏说:“皇太子从幸灵州,不若使之监国,接对百僚,明习庶政,为京师重镇,且示四方盛德,宜割私爱,俯从公道。”李世民甚觉妥贴,“以其忠”提拔张行成担任了较高的职务。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这里有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例子。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治书侍御史刘洎认为,尚书省左右丞两位人选应该特别注意精心选择,于是上书李世民,发表意见说:尚书省是个日理万机的机构,它们是处理国家事务的关键部门,因此,寻求尚书省众官员的人选、授予官职确实是件有难度的事情。作为文昌宫的众星(文昌乃星官名。这里把尚书省比作天上的文昌宫,把左右仆射、六部长官比作文昌宫的众星)的左右仆射、六部长官,作为“管辖”的左、右二丞,乃至各营郎,都与天上的列宿相对应,此比是说尚书省的官员任用得合适与否,关系重大。这些职位如果被不称职的人占据了,那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位名叫刘洎的治书侍御史说,近来尚书省的诏敕总是拖延滞留,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公文也已经堆满在案桌上了。作为一个才资平庸的人,下臣还是请求陛下允许我叙述其根源。
刘洎指出贞观初年国家还没有设尚书令、左右仆射等官职时,尚书省的事务非常繁杂,比现在多出一倍以上。当时任左右丞的戴胄、魏征二人都很通晓官吏事务,他们本身胸怀坦荡,品性刚直。大凡遇到应该弹劾检举之事,无所回避,陛下又施予他们恩慈。百官懂得自我约束,朝中弥漫着一种庄重严肃的气氛,这都是因为用人得当的缘故。到杜正伦任右丞的时候,也比较能勉励下属。
说到这里,刘洎将话锋一转,切入时弊,指出:而到了近来,国家的一些重要法纪已不能正常执行了,这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功臣和国戚占据着要位,才不符职,而且彼此又依仗着功劳或权势相互倾轧。在职的官员,大都不遵循国家的法律准则,虽然有的也想奋发努力,但是一遇到诋毁讥谤就害怕得不行。
刘洎这里概括地揭露了贞观中期朝廷中的官场现象,同时指出: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事情多由郎中(尚书省尚书、侍郎、丞之下的高级官员,分管各曹事务)定夺,只有遇到重要事件时才请求上级;而尚书又优柔寡断,不敢做出决定。有的弹劾一经上奏,故意给予拖延,案件的事理本来已经一目了然,但仍然向下级盘问。调查案件没有时限,即使迟延了也不受上级责备。公文一经出手,一般就得历经一年半载。有的办案官员把案子办完了,就不再去追究结论的是非。官员之间相互宽容,出了什么事相互庇护,如此等等。
刘洎认为,选拔众多的优秀人才并授予官职,必须非才莫举,君王代天行事,怎可妄委庸才以任。
刘洎总结说:长期堵塞贤路,实在是不应该的。为消除积弊,就应该精心选任尚书省的左右丞及左右郎中,如果这些重要职务的官员选任真正做到了才职相称,国家的法纪就会得以完善地实施。同时,还应当矫正小人争权夺利的风气。如果都这样做的话,那就不只是改变诏敕拖延停留现状那样简单的问题了!
李世民闻过则喜,奏章上奏不久,他就任命刘洎为尚书省左丞,全力地支持他,让他在那里放手工作,清理积弊。
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上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譬如唐太宗之用李道裕、之用刘洎,都据其性格特点而用,终使人尽其能。历史上的名君在用人的见识何其一致。
(2)赦小过,举贤才
在识人、用人的过程中,全面地考察人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懂得赦人小过。俗话说“瑕不掩瑜”,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过错就全面地否定人才。这也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具体体现。
“赦小过”就是宽容别人的小过失,以换取人心,体现胸襟,实施感恩。但小过不是视而不见,而是间接提醒却并不深究。部属犯了错,既要让其知道你能明察,又让他感激你不计较的恩德,不失为治病救人之举。
“赦小过”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然,这也包括那些曾经犯过错误但愿意改正的人。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事事求全责备,就好像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那样,紧抓住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放,谁还愿意为你卖命呢?因此,做领导的一定要原谅部下的小过失。
管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国贤才,他本是齐桓公的对手公子纠的老师。但齐桓公不计前嫌仍然重用管仲,终于把齐国治理得强盛起来。齐桓公十分注重有才干的人,他深知一个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
一个领导者如果真心求贤,就必须有诚意,礼贤下士,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人才,不应过多地考虑他以前做过什么。
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就足以让一些现代的领导者效法。诸葛亮胸怀伟略,卧居隆中,声名远播。刘备和曹操几乎同时听说了诸葛亮的大名。据野史记载,曹操比刘备更早一步来请诸葛亮,但最后却是刘备得偿所愿,而曹操却失之交臂,其原因就是:刘备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而曹操却只派出莽将以势相逼,以祸相胁。
曹操幕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最终也没有在其有生之年一统天下;刘备将寡兵微,地少人稀,却能维持局面几十年而不倒,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曹操心胸狭窄,生性多疑,不能公平地任用人才,他手下几乎都是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的人;而刘备却一直能平等地对待和恰当地使用荆襄、巴蜀两大集团中的精英分子。
清末名臣曾国藩颇具容人之量,很会用人所长。其幕府之中,人才济济,文武兼备。当时,李鸿章是一个好吃懒做之徒,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深恶痛绝,必欲驱之而后快。但唯有曾国藩独具慧眼,使李鸿章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李鸿章眼光敏锐,见地深刻,看问题常能一针见血。曾国藩起用他后,一方面时加责骂,挫其傲气;一方面则法外开恩,还往往主动去和他讨论战略、战术。曾国藩的一番苦心,终于造就了一个近代史上的大人物。
还有左宗棠,他是“大清王朝”的“中兴三杰”之一。左宗棠虽然很有才华,但他为人非常傲慢,曾经因此而得罪了很多人。曾国藩爱才心切,执意栽培他,总是给他最大的发展空间,使他有机会从浙江、福建一直打到新疆、甘肃,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清世宗说:“赦小过,举贤才,为政之体当如是也。”又说:“知识短浅之过,朕自然宽恕,加之教训,但必须知过必改,……”意思是,“赦小过,举贤才”是为政的主要方面之一,由于知识缺乏而犯的过失,自然会受到宽恕,只是要加以教育训导,使之知过就改。也就是说,对于犯小过的人,“宜教而勿逐”。不仅要赦免一个人的小过,而且要帮助教育他改正,这才是真正爱护人才的做法。
在使用人才时,要识大体、看主流。苛求小过,而忽视优点,有时无异于打击人的积极性,而“赦小过”,实质上也是一种激励方式,是对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最根本的肯定和认可。
【原典】
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①。”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①硕:原意是头大,引申为大。这里是茁壮的意思。
7对于自己的子女不可一味溺爱
【译文】
所以有句谚语这么讲:“溺爱自己子女的人认识不到他孩子的缺点错误,贪得无厌的人不会满足他那长势十分茁壮的禾苗。”这就是不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就不能够治好本家族的道理。
教子莫失之教义
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性格一向耿直刚正。王僧辩驻扎在湓城的时候,是一位拥兵三千的将军,年龄也已四十有余。但魏夫人对他只要有一点不满意,也还要鞭打惩罚。也正因此他后来才能创建那么大功业。梁元帝时有一位学士,聪明而有才华,深受父亲宠爱,但没有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只要他有一句话讲得很精彩,他父亲便到处宣扬,甚至终年称赞不已;但如果做了一件错事,他父亲便极力加以掩盖,只是希望他自己以后改正。后来到他结了婚,做了官,这位学士暴躁骄慢的性格更加日甚一日,结果竟然因为言语不够慎重,冒犯了大将周逖,被他抽出肠子,杀了祭鼓。
清代著名学者纪昀在与妻子谈论时,也谈到怎样教育子女。他提醒妻子教子莫失之教义,切不可无原则地溺爱,要“以其道而爱之”。叮咛妻子要用“四戒”、“四宜”的原则去教诲三个儿子,指出“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义方之教,责在尔躬。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尔宜铭诸肺腑,时时以之教诲三子,虽仅十六字,浑括无穷,尔宜细细领会,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书不一一,容后续告。
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之所以能够成名,往往得益于严格而健康的家教。
孟子名珂,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先世是鲁国公族,他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将孔子的“仁”发展成为“仁政”,宣传“仁者无敌”的思想。被后人称为“亚圣”。
少年时期的孟子贪玩不好学习,他经常跑到一个离家不远的墓地玩耍,学着挖坑埋死人,有时连饭都忘记吃。对此,孟母心里非常焦急,苦苦思索如何为孟子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免得他四处乱跑。想来想去,她决定把家搬到街市附近去住。但是没想到,繁华的街市和来往这里的商人也很分散孟子的注意力;出于好奇,孟子甚至常跟随商人学着在街上叫卖,把读书学习的事完全抛在脑后。
不久,孟母得知了这种情况,并从中得到启发:原来小孩子都有一个特性,接近什么就学什么。她觉得此地也不是教育儿子的好环境,于是又产生了再次搬家的想法。过了一段时间,孟母把家迁到了一所学堂旁边。此后孟子果然体会出母亲搬家的良苦用心,开始进学堂用心读书。
孟母不仅懂得客观环境对培养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的重要,也懂得只有经过千锤百炼、不断努力和反复教育才能造就刻苦好学、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孟母除了注意选择良好的客观环境,进行必要的督促外,还注意启发孟子主观上的自觉性,使他明白要努力学习的道理。
孟子上了学堂,虽然比从前用功,但仍然经常贪玩好耍,并不十分努力专心对待学业,孟母很担忧。一天,孟母正在堂前织布,又见孟子早早就从学堂跑回家,就马上放下手中的活,问孟子是何原因。孟子是因不愿读书,背着老师逃学的,但看见母亲严肃的样子,就撒谎说:“我是和平时一样放学回来的呀!”孟母听了很痛心。她沉思片刻,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纱线统统一剪两断,而且不再说什么,只坐在一边流泪。孟子见状,心里非常紧张、害怕,小心地走上前,问母亲是什么事情使她这样难过。这时,孟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要你好好读书,增长知识,使你成才,像你现在这样经常中途废学,不求上进,这不就等于用剪刀剪断纱线,使我织不成布一样吗?”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感动得痛哭流涕,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
从此,孟子懂得了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并且经过他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学业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称为“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