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集团坚持产品创新 打造文化品牌
经济日报 刘 佳
惊险刺激的大型游乐项目,精灵古怪的卡通形象,声光电营造的魔幻世界……这是华侨城集团在深圳打造的第一家欢乐谷主题公园。
2006年,华侨城第二家欢乐谷在北京开业。今年,随着成都欢乐谷和上海欢乐谷的相继开业,华侨城开启了主题公园连锁经营的新天地。
“做优质生活的创想家”是华侨城集团的核心价值理念。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郑凡自豪地说:“秉持这一理念,华侨城创造性提出了旅游与地产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并赋予其文化内涵,致力于片区的综合开发。”
早在1985年成立之初,华侨城就确立了“环境就是优势,规划就是财富,结构就是效益”的理念。24年间,华侨城集团走出了一条综合开发的道路。
1989年,华侨城从浓缩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创造出中国第一家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随后从民俗文化中汲取精华,开发了中国民俗文化村;用荟萃世界建筑艺术与演绎历史画卷的双重手法,塑造了世界之窗;融文化体验、器械游乐与情景创造为一体打造了欢乐谷……
华侨城以主题公园为核心,建设了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群落。2008年,华侨城各景区以1350万的总入园人数再次进入全球主题公园公司前八位。
通过对自身实践的总结和思考,华侨城提出了“旅游+地产”的概念,将房地产融入主题公园产业链,实现了从旅游主导产业到房地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延伸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文化特色的片区开发运营模式。
在地产开发过程中,华侨城依靠深圳湾和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项目设计注重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主题公园的文化和景观,建设居民可自由参与的休闲设施和场所。
华侨城以“创想无限”为理念,把文化产业与旅游、地产相融合,使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共同发展。让文化意识融入企业发展,让核心产业都拥有文化内涵,这是华侨城集团能成为“文化经济”先行者的诀窍。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华侨城以前瞻性眼光打造了以西班牙文化为主题的华侨城大酒店、以意大利文化为主题的威尼斯酒店、以东南亚文化为主题的海景奥思廷酒店、以水文化为主题的茵特拉根瀑布酒店等一批主题酒店群,并开发了何香凝美术馆、华夏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艺术设施,建成了集旅游、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由华侨城集团投资35亿元精心打造的东部华侨城是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首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集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在山海间巧妙规划了大峡谷、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题区域。
成功打造旅游景区的文化品牌,使华侨城各景区游客接待量年年攀升,至2008年底,华侨城各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32亿人次,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旅游产业群。
做“优质生活的创想家”,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华侨城集团经过24年的不懈努力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型集团公司,形成了以房地产及酒店业、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电子及配套包装产品制造三项核心业务的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华侨城集团总资产达400多亿元,员工总数达3.2万余人。
华侨城文化创造梦想
光明日报 郭丽君
自从提出“文化立市”理念以来,“设计之都”、“先锋之城”已成为深圳的“名片”。如今亮相的中国首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部华侨城,成为深圳的新“地标”。
“文化不仅是华侨城的根和魂,而且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郑凡说。除了成功开发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的房地产项目,华侨城还是文化产业的先行者。
◆ 文化品牌:用智慧创造快乐
就像到北京旅游的人一定要到天安门一样,初到深圳的人,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大型主题公园非常值得一游。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园都是华侨城创造的文化品牌。
今年8月,国内投资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主题公园———欢乐谷即将在上海开业。从1998年的深圳,到2006年的北京,再到2009年的成都与上海,“欢乐谷”的四个连锁主题公园各具特色,东南西北齐“欢乐”的创想得以实现,经营模式也从静态观赏型向快乐体验型转变。华侨城成功开启中国主题公园连锁经营的新纪元,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如果迪斯尼进入上海了,华侨城怎么办?对此,华侨城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任克雷很自信:“我们在迪斯尼和环球的公园里做过抽样调查,问游客最喜欢哪些项目,结果大家都选了那些最具震撼性的大型游乐设备。而华侨城在游乐设备方面,特别是大型刺激性游乐设备要超过迪斯尼。”
◆ 文化理念:以创新带动发展
华侨城创建了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旅游产业群,旅游收入年年攀升。至2008年底,华侨城10余处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32亿人次。2008年华侨城实现销售收入208亿元,利润21.5亿元,连续7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创造奇迹的主要因素是创新”,任克雷说,华侨城靠文化底蕴兴办主题公园,将文化要素注入主题酒店,将文化氛围融入主题地产,让核心产业都拥有文化内涵,从而成为“文化经济”的先行者。
华侨城城区东部有一个破旧的集合式厂房区,处于城市的黄金地带。华侨城“不做地产做文化”,2006年把它改造成1万多平方米的创意社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当代艺术空间,并成功举办了深港双城双年展、城市雕塑展等文化艺术活动。
◆ 文化精神:让都市回归自然
为了一棵老榕树,华侨城“锦绣中华”的锦绣阁“后退”数米为其让路;为了不破坏鸟儿的栖息地,原定建于华侨城波托菲诺项目的湖心别墅取消;在东部华侨城,开放式观光缆车和森林小火车衔接的生态型交通、风能和太阳能互补的绿色照明、五彩的湿地花园……文化与自然两种元素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华侨城的理念是造城,而不是建房。”华侨城首席文化官栾倩说:“文化的创新不仅是理念、产品的创新,还有模式的创新。我们现在商业模式是以大型主题公园和主题地产融合为特色,成片综合开发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城。”
东部华侨城是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国家首个生态旅游示范区,拥有瑞士文化为主题的茵特拉根小镇、展现佛教文化的大华兴寺菩提宾舍、隐藏于中国落差最大的人工瀑布和巨大山石间的瀑布酒店,以及穿行于湿地花园和高尔夫球场的房车酒店,共同构建而成国内首个主题酒店群。在深圳这样创新型成长的城市里,华侨城的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基调、风格及文化结合得天衣无缝。
“旅游+地产”模式显威 华侨城开始全国新布局
上海证券报 叶 勇 姜 瑞
从锦绣中华到波托菲诺,从生态旅游到文化创意园,从康佳电子到纸包装产业,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郑凡说:“华侨城是一个很难完全从财务报表上读懂的企业。”而正是非典型大国企,打造出了中华民族自主的文化旅游品牌,并在主题地产、主题酒店、电子信息产业和包装印刷业等多个领域战果累累。记者日前实地采访该集团时获悉,该集团正凭借其独创的“旅游+地产”模式,进行新一轮全国布局。
2008年,华侨城集团实现利润总额21.5亿元,在中央企业中名列第42位,连续4年超额完成了国资委下达的业绩考核指标。与1998年相比,华侨城集团2008年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净资产分别增长了102%、209%、156%和138%。
◆ 明晰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1985年11月11日华侨城集团的前身深圳特区华侨城建设指挥部宣告成立。经过24年的发展,华侨城集团公司由几家作坊式的“三来一补”企业起家,发展成为拥有康佳集团股份公司和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家境内上市公司和在香港上市的华侨城(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及60余家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目前华侨城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总资产达400多亿元,员工总数达3.2万余人。
2003年以来,华侨城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及酒店开发经营,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经营,电子和配套包装产品制造三项核心业务,并获得了国资委批准。集团从战略层面上加大了对旅游和地产的倾斜力度,培育了欢乐谷、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波托菲诺、华侨城大酒店、威尼斯酒店、城市客栈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大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欢乐谷主题公园和旅游主题地产又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使华侨城“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5年来,华侨城集团核心业务资本运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华侨城A股改成功,华力控股境外红筹挂牌上市等,在巩固发展深圳基地的同时,完成了第一轮全国战略布局并启动了第二轮战略布局,绘就了华侨城今后5~10年的发展蓝图。
◆ 创“旅游+地产”双赢模式
通过对自身实践的总结思考,华侨城发现了“旅游与地产结合”之巨大优势,从而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的核心竞争优势。华侨城高层认为,“这就是华侨城20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华侨城集团利润主要来源是地产,接着是旅游,然后是电子和包装。旅游加地产是华侨城的主要经营模式。”郑凡告诉记者。在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主题地产模式上,第一,华侨城利用其拥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开发地产。华侨城南面有深圳湾和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三大主题公园。华侨城地产开发大多依靠这些景观资源,项目设计注重让业主欣赏、享受主题公园的文化和景观。第二,开始在社区内引入旅游元素。比如,开发波托菲诺时,第一次自觉地引入了意大利著名旅游小镇Portofino的创意,不仅充分利用小区内的自然山水资源,使之成为居家的风景,地产项目本身也成了一道旅游休闲的景观。在华侨城看来,旅游主题是其区别于其他地产品牌的主要元素,也是其产品创新的核心。第三,通过建筑形态、户型结构以及规划理念上的创新,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打造精品住宅,形成了具有华侨城地产特色的差异化产品。
从旅游这一端看,也是逐步走上与地产融合的道路。华侨城A总裁姚军对记者说:“十几年前,公司就开始在开发旅游业,但在发展中发现有一个投资瓶颈问题,比如,主题公园会花掉大量投资,当年一个亿做一个民族村,今天,上海欢乐谷一期要投资15亿元。主题公园的瓶颈在于回收投资的缓慢。但是,这个产业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收益支持。所以,旅游加地产的结合形成了华侨城这么多年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房地产业的快速利润回收的强大支持下,华侨城可以义无反顾地继续以强大的力量发展民族自主品牌的旅游产业。”
因此,华侨城采用构筑产业链条、实现关联协同的方式,充分发挥了主题公园的“旅游乘数效应”。1999年,华侨城战略性地提出了“旅游+地产”的概念,将房地产融入华侨城的主题公园产业链,实现了从旅游主导产业到房地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 无惧迪士尼来华挑战
“旅游+地产”的创新模式为华侨城主题公园发展找到了一条解决长期投资与短期收益矛盾的路子。随后,华侨城A又先后进军影视传媒、旅游策划歌舞演艺等文化旅游关联产业。现在,华侨城旅游已成功打造了一个以主题公园业务为核心、旅游地产等关联产业为辅助的产业链条,为华侨城旅游的持续发展构筑了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本结构,为进一步的旅游项目投资创造了良好的资本条件。
在扩张时,面临强大对手的介入,华侨城显得很坦然。当本报记者问到上海迪士尼项目对上海欢乐谷的影响时,姚军说:“不担心华侨城跟迪士尼同处一个城市,因为欢乐谷有自己的独特性。此前,香港迪士尼开业那一年,深圳欢乐谷游客量大幅增长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能够和世界顶级旅游集团同处一个市场。当然,如果做独家生意肯定没有生存问题,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成行成市’,也许反而能给我们带来游客的剧烈增长。无论如何,中国企业对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市场比外企更了解,我们相信会做好。”
近年来,华侨城大规模布局全国,扩张其旅游地产模式。“旅游+地产”相继在深圳东部、北京、上海、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天津、江苏泰州、湖北武汉、陕西西安等地实施战略布局,形成了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跨行业、跨区域发展格局。
◆ 开拓生态旅游“蓝海”
作为“旅游+地产”模式的重大突破,远处深圳东部山区地带的东部华侨城成为华侨城集团开发生态旅游的第一个大型项目,规划建设始于2002年。它坐落于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是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首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由华侨城集团投资35亿元人民币精心打造的东部华侨城,集生态动感、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被认为是华侨城在生态旅游领域的成功尝试。
由于国内外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该项目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景区概念,而类似一个社区,涉及消防、公安、交通、城管、水务、环保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次,项目的旅游产品也不是单一的景区概念,它包含着几个不同主题的园区,项目涉及生态旅游、茶禅文化、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以及酒店、体育公园、地产等多个领域。自2007年7月项目一期试业以来,东部华侨城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预计至2009年底将实现45亿元收入,其成功模式已运用到江苏泰州、云南昆明等华侨城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