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第二章第二节被老外“忽悠”了,饱尝打工艰辛
初次出国的施正荣对澳大利亚是完全陌生的。当他背负着大堆的行李,离开父母和妻子,背井离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未来既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担忧。身边没有父母朋友的照应,语言沟通上又远离了母语,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赶紧找个地方落脚。
经历了一番折腾之后,施正荣和同行的几个人总算找到了一个局促的栖身之地。澳大利亚的房租贵得吓人,生活消费和国内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几个人不得不挤在一个小单间里面。生活的困顿让施正荣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对于一个外国人而言,要在澳大利亚生存下去,绝非易事。
等施正荣来到出国前联络好并选定的昆士兰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发现学校所提供的待遇和研究条件并不如它当初承诺的那样。原来外国人也会“忽悠”别人,施正荣觉得很失望,于是决定另谋出路。当他发现在他之前联系过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和那边的导师联系上了,几经接触之后,施正荣如愿转入了新南威尔士大学。
但是生活的压力并没有因此好转多少,施正荣准备做兼职来谋生。很快,他便发现在麦当劳兼职可以赚得还算不错的薪资,于是前往应聘。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他凭借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以及对工作的强烈渴望,终于博得了面试官的首肯,通知他次日上班。施正荣顺利得到了这份兼职。每天早上五点多,当别的学生都还沉醉在梦乡的时候,他就必须赶到麦当劳开始一天的兼职工作,一直做到早上十点,然后搭车去学校上课。那一段时间,施正荣感到十分疲惫。
而另一方面,让施正荣备受煎熬的是他和新婚妻子远隔重洋的相思之苦。结婚仅仅一年,施正荣便踏上了出国的征途。对于这一对燕尔新婚、鹣鲽情深的夫妻而言,离别所带来的相思之苦,只有两人有深切的体会。当时的国家出国留学政策对留学生控制得比较严,不允许家属同行,所以张唯留在了国内。但施正荣并不希望出国一年就草草了事,他想要在国外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暗自下定决心,要把妻子张唯接到澳大利亚来。
后来的施正荣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道:“在澳大利亚我在麦当劳干过。刚去澳大利亚,为了把太太也接过去,我要打工帮她付学费。每天早上从六点赶到十点,很辛苦。”为此,施正荣不仅兼职了麦当劳的活,而且往返于各式餐馆和咖啡馆做兼职。就这样,短短几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赚到了一笔小钱,于是兴致勃勃地打电话给在国内的张唯,希望她能够想办法过去。接到电话的张唯,一方面为自己丈夫的这种为爱情敢于付出的行为所深深感动和鼓舞,但是另一方面,她不得不面对的是,她工作的单位并不准备放人,她的父亲也不太同意她出国,他对施正荣在国外的生活持怀疑态度,怕女儿出去后跟着受苦。从小带大的掌上明珠,做父母的当然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女儿吃苦。
此时的张唯心里涌动的是对大洋彼岸丈夫的牵挂,只要能够和他在一起,再大的苦又算什么呢?她决心已定,坚持要出国。众人拗不过她,无奈之下,只好帮她张罗出国的事情了。
于是,在施正荣出国的同年12月,张唯也踏上了飞往澳大利亚的航班。施正荣为了妻子的到来,特意租了一个独立的小单间,就这样,小两口终于在异国他乡重聚,开始了他们的打拼生活。
正是因为共同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同甘共苦让他们感情弥笃。2005 年12 月14 日,无锡尚德上市当天,张唯对施正荣半开玩笑地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管如何花钱。”尚德刚上市的一个月之后,他们便宣布成立了“施氏家族基金会”。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关注气候、环保、能源和全球变暖问题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主题早就定了,关注气候和环保。”施正荣对家族基金会所知不多,他主要负责掏钱,大约掏了500 万美元左右。基金会主要是由太太张唯负责管理操作,她是基金会的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