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第四章第五节携手国际,大气度终成大格局
面对四面环伺的强敌,以及原材料硅的严重供不应求,无锡尚德究竟采取了哪些应对策略呢?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尚德在施正荣的带领下,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左奔右突,力求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有了这种充满野心的角逐,尚德的局面也越做越大。
当国内众多同行企业将目光瞄准国内硅源的时候,施正荣把目光投向了世界范围。此时,作为全球十大硅材料供应商之一的MEMC进入了施正荣的视野。MEMC作为全球多晶硅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有着年产量万吨级的生产能力。如果有它作为靠山,毫无疑问,尚德以后的“温饱”问题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施正荣立即便着手和MEMC开始联系。然而此时的MEMC坐拥硅源,左右逢源,因为掌握了光伏企业生存的命脉,它显得底气十足,开出的条件也极为苛刻。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施正荣几乎每天都和对方CEO电话交流。由于MEMC开价极高,在尚德公司内部也产生了不同意见。有人说对方赚的钱太多了,施正荣则深知这场牌局的胜负在此一举。谈判的过程异常艰辛。最后施正荣迫于形势做出了让步,劝说其他高层,不要去算人家赚了多少,只要算自己能赚多少,“我们行业现在就是这么个状况,在一定的时候,要你‘弯腰’还是得‘弯腰’”。“大丈夫能屈能伸,该屈的时候就得屈,背脊不是很硬的时候就必须屈。哪天等你的背脊硬了,就不用再委屈自己了。”
2006年7月,尚德电力与全球老牌硅料供应商、美国纽交所主板上市的MEMC公司签订了一份长达10年的多晶硅供货合同。双方约定,MEMC将在未来10年内向尚德提供价值50~60亿美元的太阳能级硅料。作为采购合同的一部分,尚德将向MEMC提供资金资助,用于扩大MEMC的产能,以保证MEMC对尚德的稳定供应能力。这份10年合同加上前一年签订的其他大单,可以保证尚德从2009年起每年获得2000吨硅料的稳定供应。由此,施正荣在这场生死攸关的多晶硅博弈中再度棋高一着。
据相关人员了解,当时硅料黑市价已经高达每公斤200美元,而尚德这份大单的协议价差不多是黑市价的一半。尽管当时看起来尚德为这份大单付出了很多,但是倘若没有这份大单,他们付出的将会更多。资料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多晶硅黑市价突破每公斤300美元。正当多数分析师都认为此价格难再有大幅提升机会时,2007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再度飙涨,12月更是创出每公斤400美元的天价。
“这个合同对我们很关键。如果没有这个合同,我们也会和别的企业那样遭遇硅材料紧张,而现在我们可以正常开工。”施正荣说这话的时候已临近2007年岁末。此时,全球光伏市场刚刚度过多晶硅最紧缺、价格上涨最疯狂的一季。
继与MEMC签订了10年的合同之后,尚德又在硅材料市场上展开了其他一系列的攻伐整合。2006年8月2日,无锡尚德正式宣布收购日本MSK公司,总共耗资1.6~3亿美元,这是无锡尚德首次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也让中外企业界为这一大手笔而震惊。这次并购MSK打开了通向日本市场的通道,通过获得MSK已有的市场份额,尚德拥有了在日本的销售与市场平台。通过这些优势,尚德进一步在日本这个重要的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月,无锡尚德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尚德美国公司,开始全面拓展迅速成长中的北美太阳能电池市场。8月18日,施正荣宣布尚德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签约建立新型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在漕河泾拿下200亩土地,首期投资6000万美元,用于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施正荣将主攻方向定为在上海实现大规模并网发电。
10月16日,尚德携手深圳新光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裕同投资有限公司等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了深圳尚德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合作签约仪式,首期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这标志着尚德正式进军珠三角。2007年6月,尚德电力与 Hoku 公司签订了 6.78 亿美元的多晶硅原材料供应合同,该合同于2009年年中生效,为期 10 年。10月,尚德电力与 Renesola 签署为期4年、总量510兆的硅材料供应协议。尚德电力与亚洲硅业有限公司签订多晶硅原材料供应合同,该合同的总价高达15亿美元,为期 7 年。同月,尚德电力在旧金山设立美国区域总部,以增强在北美地区服务客户能力并推进市场业务。11月,尚德电力宣布与 Nitol Solar Ltd.达成第一阶段的多晶硅供应协议,尚德将从2009 年开始向其采购多晶硅。2008年2月,尚德向 Hoku Scientific 融资2000万美元,以强化双方合作伙伴关系并支持 Hoku 公司多晶硅产业的发展。经过这一系列的国内国际市场的拓展,尚德在强手如林的光伏企业中力拔头筹,抢得先机。
2007年底,尚德电力完成产量360兆瓦,形成540兆瓦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公司市值突破百亿美元,进入世界光伏前三强。作为世界光伏产业界发展速度最快、市值最高、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在尚德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预计到2010年形成产能2000兆瓦,到2012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将成为覆盖硅材料、硅基太阳能电池、硅基薄膜电池、光伏组件、发电系统和BIPV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形成产能5000兆瓦、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光伏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