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第二章第四节突破!用液态玻璃做贴膜
高效太阳能电池造价高,利润空间也很大,跟随马丁教授的很多研究人员都选择了这个项目,这属于热门研究项目。但是因为造价高,这种技术在当时还属于奢侈型的消费,要将它普及应用并不容易。此时的施正荣比别人多想了一步,他并没有首先考虑到哪项更容易,短期利益更大,他想的是如何大规模地普及推广太阳能电池,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电池的成本。制造晶体硅片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至少有一半是来自硅片本身,于是他便从硅片入手。他选择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项目,即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技术。高质量的多晶硅薄膜技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时还属于一个冷门项目,马丁教授也是刚刚引进而已,所以工作基础薄弱,难度大,成效慢。但施正荣心意已决,他认定了这个项目将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一头钻了进去。
聪明而大胆的施正荣一反常人利用固态玻璃来做实验的先例,首先采用了液态玻璃来做贴膜。经过反复多次试验,他终于解决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率先让薄膜长到了玻璃上面,使这个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进展。马丁教授在激动不已的同时,鼓励施正荣继续朝这个研究方向努力。1991年2月12日,施正荣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能够完全连续地在玻璃上长出的多晶硅薄膜,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运用液态方法将多晶硅薄膜生长在玻璃表面的科学家。这天刚好是他的生日。同年年底,施正荣凭借着自己在这个项目上所取得的成果,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博士毕业论文。
施正荣在主持研究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开发研究期间,在国际杂志和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1995年,以马丁?格林教授和施正荣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实验室获得了由新南威尔士州电力公司投资的5000万美元,成立了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准备在5年时间内将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商业化。施正荣担任首席技术官(CTO),作为公司的科研主管,带领二十多个博士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同时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在参与经营过程中,我开始充分意识到成本问题、市场化的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关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给我以后带来很好的警示作用。”施正荣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1998年,已经在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做了3年首席技术官的施正荣,在澳大利亚买了一套海景房,在半山腰上可以看到大海。施正荣每天都和妻子在后花园散步,尽情体会财富带来的享受。此时的他才35岁,正是风光如意的时候。施正荣说:“当年我在澳大利亚已经过得很好了。在澳大利亚的社会金字塔中,已经是最上面的百分之三了。当初拎着两个皮箱过去,干到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
但是,渐渐的,他在后花园散步的生活无法再调动起他的热情。到了2001年,公司有了六七年的历史,已经在大规模生产了。此时,更多的矛盾与问题开始逐渐体现出来。施正荣对这个时期的一些经历说得比较含蓄,他说:“当时我给总经理提了个建议,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第二代薄膜技术,要把第二代技术产业化。在95、96年的时候,光伏市场在欧洲、在德国已经开始慢慢启动。我说我们有那么多钱,一年有一千万美元,每天都烧钱,每个星期我们一个头脑风暴会议……我就建议为什么我们不能拿一部分钱出来,建立两三条生产线……这样,我们就不光是烧钱,我们还能赚钱。我想如果总经理当时听了我的建议的话,可能太平洋太阳能公司现在是全世界太阳能很好的公司,肯定上市了。为什么?它赚了钱,它有这么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我当时的冲动就是把实验室的技术产业化,以获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满足感。这也是为什么我回国后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要当总经理。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技术副总。在大江南北谈项目的时候,我也是以副总的身份出现的,只有到了无锡,那里的人讲,我们就要吸引像你这样的科学家来当老板,你要到无锡来干,就当一把手,我当时一听,这我倒没想过。”
很显然,施正荣当时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路线已经产生了分歧,但他只是个首席技术官而已,他没有办法来对公司的发展路线做决定。当他尽到了自己的努力而无法改变的时候,他的内心逐渐产生了其他的想法。此时的施正荣,志向已经越来越大,不甘心停滞于首席技术官的职位,他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他在澳大利亚始终只是被上面的人束缚着,他永远也无法达到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施正荣自己说道:“这个时候我在澳洲有点闲了,需要挑战。在外国这么多年,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我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当时就有一种冲动,如果我回来肯定能够让中国的太阳能光伏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时有个朋友支持他回国创业,他于是回到阔别了十多年的中国。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他兴奋不已。他看到了国内巨大的市场前景,他又找回了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