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成为他正式的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也不解,都来询问老锁匠。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老锁匠的话确实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权衡徒弟的最终标准,所以二徒弟虽比大徒弟才能差,但最终因为品德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可见德才兼备的人最为珍贵,而在两者权衡时,品德就要重于才能。
中国自古素有重视德行的传统。儒家经典《周礼》中有“敏德以为行本”之说。《诗经》里也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比喻对道德高尚、光明正大者的敬仰、仿效。《论语》中孔子也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这其中,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么也是不值得一提的。由此可见,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为基础,决定一个人价值和前途的不是聪敏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华,而是正直的品德。品德就是力量,它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重要。
立德立言立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讲,做人要有三立:立德、立言和立行。如果做不到此三立,人便不完整,有缺憾。不做违法的事情,不做缺德的事情,凡事做到问心无愧,就离“三立”的境界不远了。
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做事,就是正正当当的做人。“正当”两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有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却很少有人能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它。因此,人生中有许多的不正当。不正当的言论,不正当的行径……诸事不正当,人生就充满了黑暗。
正当,就是一个人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事当做。不该说、不当做的坚决不说不做。正当作为一根做人的标尺,其适当的尺度只有依靠当事人自己拿捏。不办亏心事,不说违心话,不做小人,这样的人生才快意,才有真滋味。
正当还是一个度的问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度,度就是界限。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事情就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但也不能达不到这个度,达不到就是做人不彻底,人生也随之不完整。做事情好就好在一个“恰”字上,不偏不倚,正正当当地“恰”在这个度上。正当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也是人生所必需的状态,任何失当都会导致人生的失衡,给生命带来隐患。
高僧慧能为了考验寺里众多僧侣的慧根,便在飞来峰的峰顶修建了庄严肃穆的达摩法像,并传话出来,寺内徒众谁能正大光明地触摸到祖师的慧眼,谁就能继承衣钵。
僧侣一听便议论纷纷,主持长老之所以要修建达摩金身是要为将来的事情作准备,谁能触摸到祖师的慧眼,谁就是寺内住持的接班人。还传说通往峰顶的山路崎岖难行,更有甚者,风言不少高僧前辈圆寂在登顶路上,可见路之艰险。
寺内有的僧人早已探索到了登顶的捷径,按照这条捷径登顶路程可以缩短一半,到达峰顶的时间会大大提前。有的僧人成群结队从后山平坦的大道上缓缓而进,路程虽长但平缓,没有障碍。
只有名叫心禅的僧人决定从正面的路攀登而上。飞来峰的正面山势陡峭,山路蜿蜒曲折,荆棘满途。心禅一步一步艰难攀行,披荆斩棘,流了不少汗血。
到了峰顶,心禅发现寺内的众师兄弟早已站在达摩金身的佛像前,注视着姗姗来迟的心禅。心禅也不羞愧,缓步登上佛像触摸慧眼。
这时高僧慧能出来宣布,心禅具有慧根可继承他的衣钵,并决定未来将住持之位传与他。众僧一听十分惊诧,有的僧众抱怨说:“心禅来得最晚,方法最死,毫无灵性可言,主持之位怎可让与他?”
慧能说:“人生在世修行,贵在‘正当’二字。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众人皆走捷径,唯有心禅从正面一步一步攀登;众人皆走大道,唯有心禅从荆棘中挥洒血汗前来。他走的是佛的路,你们却不是。我怎么可以将我的寺院交给你们这些不正当的人?”
众人哑口无言。
那条慧能所言的“正当”之路,就是衡量僧人的一条尺度,有很多条捷径可以超越它,有很多路比它安全,但只有这条路才是佛的路。因为佛当年也是一步一步从荆棘中走来,成就了大觉悟。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就是佛的尺度,也是佛的修行。充实的人生也要从佛祖那里吸取智慧。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情况和故事里的情形相似。面对自己的事业或爱情,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寻找捷径,更有甚者走上歧途,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寻找捷径的人一定会忽略当下的风景,到达彼岸的时候才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来的地方。走上歧途的人造就了人生的黑暗,他们歪曲了心智却换来了枷锁。只有正当的人,才懂得人生的智慧,诸事取度,不可以逾矩违法,不可以丧失道德。
本色做人,追随内心忠于梦想,做最好的自己
人贵在了解自己,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我们往往在还没有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在没有了解自己之前,就向着目标奋进,久而久之,生活变成了负担,每天受尽折磨,而不是充实和享受,慢慢地就会迷失自己、否定自己。
成功需要肯定自己,并坚持自己的立场。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冷静对待自己的优劣、他人的褒贬,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从容不迫地走向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不必迎合别人
环顾我们周围不难发现,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是不大可能的。我们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对你的感受,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了。只要看看西方的大选就够了:即使获胜者的选票占多数,但也许还有40%的人投了反对票。因此,对一般人来讲,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都可能会有50%的人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人的反对意见。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也不必再因此而感到不安,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你应该意识到他只是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个决定总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可以摆脱情绪低落的困扰。当我们做事之前已经料想到某种后果,一旦出现这种后果时,你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是措手不及。因此,如果知道会有人反对自己的意见,你就不会自寻烦恼,同时也就不会再将别人对你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的否定视为对你整个人的否定。当然,如果你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就更不应该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决定,你就是你自己,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农场里度过的。
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她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忽然说:“我能摸得着咱家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就反问:“您说什么?”
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能摸得着咱家的天花板。”
索尼亚忘记了哭泣,仰头看看天花板。将近四米高的天花板,父亲能摸得到?她怎么也不相信。父亲笑笑,得意地说:“不信吧?那你也别信那女孩的话,因为有些人说的并不是事实!”
索尼亚就这样明白了,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自己拿主意。她在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已是个颇有名气的演员。有一次,她要去参加一个集会,但经纪人告诉她,因为天气不好,只有很少人参加这次集会,会场的气氛有些冷淡。经纪人的意思是,索尼亚刚出名,应该把时间花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上,以增加自身的名气。索尼亚坚持要参加这个集会,因为她在报刊上承诺过要去参加,“我一定要兑现诺言”。结果,那次在雨中的集会,因为有了索尼亚的参加,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她的名气和人气因此骤升。后来,她又自己做主,离开加拿大去美国演戏,从而闻名全球。
自己拿主意,当然并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忠于自己,相信自己。坎坷人生,很多时候我们都要自己拿主意。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坚持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表面上看,林肯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过于独断专行。其实,林肯已经仔细地了解了其他六个人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其他六个人持反对意见,只是一种条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应该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因为,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出一个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珍惜自己,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奇迹
有一个小沙弥,不知是受不了梵宫的寂寞、寺院的冷清,还是六根未净、心有旁骛,他患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这一天,他独自一人走上了寺院后面的悬崖险峰。就在他紧闭双眼,准备纵身跳下时,一只大手按住了他的肩膀。他转身一看,原来是老方丈。小沙弥的眼泪马上就流出来了,他告诉方丈,他已经万念俱灰,真的“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什么牵挂都没有了,只想一死了之。
老方丈异常关切地说:“你这是误导你自己,你拥有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你先看看你手背上有什么。”
小沙弥抬手看了看,讷讷地说:“没什么呀!”
“那不满是眼泪吗?”老方丈语气沉重地说。
小沙弥眨巴眨巴眼睛,又是串串热泪。
老方丈又说:“再看看你的手心。”
小沙弥又摊开双手,看自己的手心。看了一阵,不无疑惑地说:“没什么呀!”
老方丈呵呵一笑说:“那不满是阳光吗?”
小沙弥愣怔了一下,脸上也泛起丝丝的笑容。
老方丈又循循善诱地说:“你再抬头看看。”
这回小沙弥开窍了,没等方丈开导,就心悦诚服地说:“还有蓝天,我还有蓝天!”
老方丈舒心地叹了口气,对小沙弥说:“其实,你除了眼泪、阳光和蓝天,还有一颗勇敢顽强的心、健康的身体……”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虽然每个人的生命——下里巴人或唐宗宋祖,都只不过是宇宙大气中之微微一息。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亿万年来亿万个生命演化的结果,像星星一样拥有闪耀的希望,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幸福,为世界留下最美最亮的烙印。
你曾经注意过蚂蚁搬家的情景吗?一只小小的蚂蚁,凭着一份自信、一份执着,用它细如游丝的臂膀,在地下挖掘一大堆泥土,而后千万次一粒一粒地把它们搬到巢外的空地上去。作为同样的一个生命,你不能不为它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叹:虽然它一无所有,甚至渺小到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得无影无踪,可它却深深地懂得,既然世界有了自己,就该好好珍惜这个“自己”,并且有滋有味地生活下去。人生好比一次旅程,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驮上了一种叫生存的使命。也许父母在给我们生命的时候,并没有给我们别的什么;也许生活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没有暴雨雷电,只有芳草斜阳。但是只要一息尚存,生命就该奋斗不止。不是每一条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但不流动的水一定会成为死水;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
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修饰。珍惜自己,我们就能挟卷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奔流,投入大海温暖博大的怀抱;珍惜自己,我们就会从地下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大树,听到黄莺的歌唱;珍惜自己,哪怕生命只有一刹那,也能成为一种永恒。
他人评点不足畏,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我们每个人绝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要来自别人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但你怎样接受理解和加工组合,是属于你个人的事情,这一切都要独立自主地去看待、去选择。谁是最高仲裁者?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歌德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吓倒,不受他人的观点所牵制。”让人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不切实际、应当放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