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而这场内乱发生之后,引起了整个唐朝政治的地震,原有的太子和皇帝之间的矛盾、东部军将和西部将领之间的斗争、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摩擦,都在这场动荡之中表现得最为强烈。这些事情,任何一件都和杨贵妃没关系,可是偏偏杨贵妃成了这场动荡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她不死,似乎这场内乱就不会结束。
白居易传颂后世的叙事长诗《长恨歌》中,对杨贵妃在出逃途中在马嵬坡事变时被逼迫自尽的事情,仅仅用了十四个字来形容:“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
根据历史的记载,看上去好像是跟随唐玄宗出逃的士兵们万众一心,要求杀掉杨贵妃来平息民愤,作一个正义的选择。事实上,这场哗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大的阴谋——唐玄宗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和宰相以及唐玄宗之间的矛盾。
李亨虽然被唐玄宗立为太子,但是他和宰相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尤其是后来杨国忠任宰相的时候,每每与杨国忠意见相左。而唐玄宗在进行最后裁决时,大部分时候都是站在杨国忠一边的。可以说,在马嵬煽动军队哗变,杀掉杨国忠等人,然后逼迫杨贵妃自尽,正是李亨对唐玄宗及其近臣进行彻底清算的第一步。
唐代皇位继承权,自来就不稳定,李亨虽为太子,但能继承与否,不到最后,实无由知。因此,李亨集团乘乱发动兵变,其真正目的,并不是杀杨贵妃,乃在于杨国忠,因为杨国忠是一个有权力的宰相,如果不能除掉杨国忠,就无法除掉或者逼迫唐玄宗逊位。所以马嵬兵变发生,杨氏兄妹俱死,李亨在后队得讯,马上就不再跟着唐玄宗去蜀地避难,而是率领着自己的心腹部队向北进发,到达自己的势力范围朔方军的地盘,至平凉,再转灵武,到了灵武之后就宣布登基,自立为皇帝。
杨贵妃作为权臣杨国忠在后宫的接应者而被杀,本身只是一个斩草除根的举动,但是为什么她就会被后代描写成一个动乱的根源,不死则动乱不能止息呢?其实,这就是一个推卸责任的办法,唐肃宗继位之后,自然不能说自己是为了权力杀掉父皇的妃子,更不能说自己是在篡位谋权,于是只能打出一个正义的旗号,说自己是在清除祸国殃民的杨氏家族,为大唐帝国力挽狂澜云云。
不过,就在这里,有一个千古谜团:到底杨贵妃死了没有?
如果按照历史的记载,杨贵妃是被缢杀于马嵬坡的佛堂之中,应该可以确定无疑。杨贵妃死于马嵬,葬于马嵬,在唐代官府文书中应该是有明确记载的。而且,马嵬事变,真正的目的只在除去杨国忠,杨国忠死后,新的事太多,迫杨贵妃死,旨在斩草除根,并且打击唐玄宗的势力和个人尊严。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大会出现杨贵妃假死的情况。
野史里面说,杨贵妃自缢之后,当时的禁军将领陈玄礼进行了验尸。其实,杨贵妃既然是以妃子身份自杀,遗体就应该受到保护,外臣是不能验尸的,即使真的要验尸,杨国忠这个大敌已经除掉,陈玄礼决不会认真。再者,陈玄礼为了将来的前途着想,以一个军人,逼死了皇帝的妃子之后,如再认真验看贵妃遗体,亵渎之罪就可以判死刑了。所以,正史记载将士闻杨贵妃死讯,即欢呼,陈玄礼免甲胄而拜,那是说明了他们并未去验看杨贵妃的遗体。于是乎,杨贵妃生死之谜,就由此而起。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从蜀中返回长安,当时他已经成为毫无权力的太上皇,只有在深宫中度过余生。据说,唐玄宗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要把葬在马嵬的杨贵妃改葬,但是杨贵妃是在肃宗李亨的授意下被逼自尽的,要是通过正常渠道,这是无法办到的,所以改葬之事不能公开进行。于是唐玄宗就派内侍秘密去马嵬进行这一工作。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找到杨贵妃的尸身,只找到了杨贵妃随身佩戴的香囊,于是只能回去禀告唐玄宗,贵妃的尸体可能已经腐烂不见了。
就因为这样,杨贵妃并没有真正自缢身亡的传说迅速传开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都是根据当时的传说编写而成。《长恨歌》中记临邛道士入海上仙山访杨贵妃,是因为“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已经明确表示了杨贵妃在马嵬的坟墓是没有尸身在内的。而且,《长恨歌》里面还讲到道士见到杨贵妃的地方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按照古人的知识,出海寻访的仙山,大概就是今天的日本,而且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中、日交往已久,且极为频繁,“海上仙山”,无疑是指日本,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人们都会明白白居易所指的“仙山”是什么。
对杨贵妃来说,她的生死,并不能承受那么重的历史意义,因为她只不过是一个平凡而且简单的女子,即使她被唐玄宗所宠爱,她也只是一个宠妃,而不是武则天、慈禧那样的女政治家。她被推向历史的前台,成为马嵬事变中的关键人物,不过是篡夺了政权的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为了掩饰自己逼父亲退位的丑行所编织出来的借口而已。可是唐肃宗没有想到,在民间,人们更关注的则是杨贵妃作为一个乱世女子的命运。所以,她的生死渐渐成为一个最大的话题,日本的杨贵妃墓,包括日本明星山口百惠自称是杨贵妃后代的行为,实际上包含了人们的另外一重历史观念:政治的对错他们不在乎,只在乎这个有着传奇经历的儿媳妇、女道士、宠妃,在乱世中能否逃过战火的劫难。其实,这是千千万万饱受战火侵扰的人们自己心中的期盼,在他们心中,已经成为乱世祸因的杨贵妃,应该是另外一个代言人——乱世求生的普通民众的命运代言人。
2。魏忠贤:忠奴权阉
在古代政治中,有几种人是最被看不起的:阿谀奉承者、栽赃陷害者、昏庸无能者、不知廉耻者。这几类,实际上都是按照政治中的表现进行的归类,看不起这样的人,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们缺乏了基本的道德,即便是普通人,也会被看不起,何况是做官的。
不过,除了这些按照政治表现的分类之外,还有一种因为身份而被看不起的人:宦官。
为什么宦官会被人看不起?这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宦官被轻视的最初原因,就是来自于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社会认同:家庭。一个家庭里面,要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才算是完整的,而宦官,则无法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因为他们都被通过人为的方式剥夺了基本的性能力。一个健全的人,一般是不会去做宦官的,因为做了宦官,就无法娶妻生子,也就不会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社会上对宦官的歧视,应该来自于一种禁忌的文化:对性的重视与对剥夺性能力的恐惧。这种基于人类原始欲望而产生的意识,流传日久,和等级观念结合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文化观念,对宦官歧视甚至仇视的观念。
做宦官者,大多是出身低微的人,所以,在等级制度下,这些人本身就是被看不起的,加上做了宦官,就更加被歧视。
可是奇怪的是,在历史上,宦官却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角:东汉时代的十常侍、唐代的高力士、明朝的王振、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都是名动一时的大宦官。而这些人里,在历史上最为著名也最为世人所知的,非魏忠贤莫属。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最简单的说法,就是魏忠贤把持朝政,造成了明朝的政治腐败,迫害了大量有治国才能的士大夫,对明朝灭亡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在人们的印象中,因为魏忠贤的暴戾、残忍,造成了明代后期严酷的特务政治,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恐怖时期。
这些,只是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大多数只是泛泛而论,可是,一个被世人轻视的宦官,真的能撑起大明帝国的局面吗?
阴差阳错
魏忠贤的一生似乎充满了矛盾与意外。作为一个宦官,他实在太特殊:一般的宦官都是在幼年时由家人做主净身,而他是在已经娶妻生女的22岁,自阉入宫。他出身于贫寒之家,进宫前他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因排行第四,所以人们称他魏四。由于贫穷,魏忠贤没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
魏忠贤的自阉入宫,后人看来是个十分荒谬的事情。一次赌博输光之后,他躲进街上的酒馆里,被别人找出来,当街一顿痛打,差点丢了性命。在声声逼债声中,魏四情急之下说出了“我进宫当太监还你还不行吗!”当时在场的人只不过把这当成慌不择言,谁也没想到魏四过后真的自阉了。
这句情急之下的话无疑反映了魏忠贤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支撑这一时冲动的,是他对自己生存境况、前途命运或多或少的思考。由于家底太薄,靠自己的辛苦发家致富对他来说只能是痴心妄想,何况他知道自己根本吃不了那个辛苦,而出外闯荡在户籍管理异常严格的大明社会也基本没有可能。他整日酗酒赌博何尝不能解释为对生活的绝望和怨愤呢?在这种情况下,扔进这个深潭中的任何一根稻草在他眼里都有可能变成一条船。
然而,这个决心不是说下就能下的。对一个正常人来说,这个选择之艰难不言而喻。可是,不当太监,难道一辈子就这样穷困潦倒,在别人的白眼中混下去吗?这样活着,简直就是受罪。
具有赌徒性格的魏四,用了比别人短得多的时间就作出了这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经过重重的困难,他终于找到了门路,用家里把女儿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的钱,赶上了万历十七年最后一次挑选。在所有待选的人里,他成了惟一一个入选者。进了宫,魏四被安了个新名字,叫“李进忠”。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早起时倒前宫的马桶,其余时间则无所事事。
从哪个角度也看不出这个人日后会成为左右大明帝国的风云人物。在宫中飞黄腾达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识文断字,二是富于心机,三是有强烈的野心。而这三条魏忠贤无一具备。魏忠贤没上过一天学,进宫多年,依然大字不识一个。说到心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憨”。待人热情,真诚,合群,敢作敢当,经常被那些奸滑的太监耍弄,得了一个“傻子”的外号。至于野心,他更是绝缘。他进宫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丰衣足食,最多是连带着一家人衣食不愁而已。
然而,历史就是如此偶然。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为命运赌博而进入了深宫的十几年后,钻营到了一个伙食管理员的位置,而这个位置,阴差阳错,是在东宫太子身边。又恰巧,他侍候的这位相貌平常的王才人,后来居然为太子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长子。
即使如此,李进忠的前途仍然看不到什么光明。因为这个太子在当时看起来地位相当不稳。万历皇帝一直不喜欢这位太子,总想以自己喜欢的第三子取而代之。由于皇帝的厌恶,太子在宫中没什么地位,连皇帝身边的太监都可以随便欺负他。太子尚且如此,太子的儿子又隔了一层,前途更加不定,况且宫中的龙子龙孙夭折率极高,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侍候的小孩子将来能修成正果。
然而,李进忠的与众不同之处在这个时候开始体现出来了。李进忠因为侍候王才人,自然而然也兼管小皇孙的伙食。能够从底层太监中脱身出来,他对主子感激涕零,对王才人与小皇孙,有一种出于本性的狗一样的忠诚与依恋。他才不管他们有没有前途,既然是他的主子,就无条件地忠心耿耿。数千年来中国人性格中的奴性在他身上已经变成了一种本能,他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成了主子的附属物,以至于在宫中很有些忠心耿耿的口碑。王才人一高兴,就让他恢复了本姓,改名叫魏进忠。
由于太子被人冷落,这位皇长孙自然就更加没人重视。按理,作为龙子龙孙应该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是万历皇帝从来也没有关心过此事,直到成年,这位皇长孙也没有读过书,认识的几个字还都是身边的太监们没事时教的。
十分自然,这个后来成为明熹宗的孩子“不好静坐读书”,而是好动,爱热闹,喜欢兴高采烈地嬉戏,玩起来没完没了,不知道节制。他喜武,爱看锣鼓喧天的武戏,也爱自己舞刀弄枪,更喜欢骑马射猎。少年之后,他又对木匠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显示出了杰出的工艺天赋。在他骑马射箭或者运刀如风的时候,总有一个身躯高大的人跟在身边,那就是魏进忠。常年的耳鬓厮磨,这一老一小之间形成了一种说不清楚的亦主亦仆,亦亲亦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