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700000061

第61章 我的道德谈(1)

道德是人生上第一切要的事;我们日常说话做事,都靠着它指导裁判;它竟是我们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常常改变;每当新旧交替的时候,冲突更觉得明显。以中国现在的情形而论,一般人的嘴里尽管念着道德,心里却不很明白新道德旧道德两个字的真正意义,只是感情的误解,因而有所谓新道德旧道德的争论。这虽是交替时代不能免的现象,但社会久滞于过渡状况,一方面阻碍中国的新机,一方面增加人生的苦痛,是很危险的事。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非常困难,而在今日中国却是非常切要。我为这种刺激所迫,就凭着个人一时的感想做这篇论文。我现在不能多读外国书,所以这篇文章定不能满意,定不是道德根本的研究;只希望大家注意,大家讨论;若果将来能够打破这个混沌局面,开出一种急转直下的趋势,便好了。

现在要说道德问题,应该先明白道德本身是什么?是怎样来的?这都是极重要的事情。必定先要把这两层明白了,立论才有所依据。但这两个问题,都不容易解决;我姑且做个粗浅的答案。

道德本身是什么?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两层相关联的意思:——

一、道德是人类一种广泛同情的实现,就是说道德是爱,也投有什么不可。人类于弱肉强食之外,对于非我之人及动物,另具有一种真挚的情感。所以常有许多事情,即没有强力逼迫着去做,而做了之后,在实际上对于他自己并没有利益,或更有所损,在这种情形下尽可以不做,但他觉得不得不做。或者有许多事情,很可以快他一己的欲念,并没有强力不叫做,也不是他不能做,而心里总觉得不愿意。这类心思,是广泛同情的实现,是人类的灵性,就是道德的根本。

二、道德是个人一种良心的制裁。有自动的能,方清楚自由的意识,主宰精神肉体两方面的势力。他对于个人自己内心负责任,不肯受外界制限。换言之是从我的意志,判断我的行为,做出一种理性的规范,自己不由的去遵守它。

上边话虽分两层,却互有关联。—个人何以会有良心的制裁呢?不外他有广泛同情的缘故。怎样才能够发挥广泛的同情呢?只有服从自己良心制裁的一法。这本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并不是两件事,很容易明白了。

道德是怎样来的?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讲道德和人生的关系。

原来道德之生,乃借人之本能作用去顺应环境,有社会之后,便有共守的定条,这定条就是具体的道德。

道德既然和社会有不可离的关系,社会又是常变的,从此可知道德也是不住的了。要解释这个断案,有两个前提可说。

一、宇宙间没有当住的状态,依科学原理,无论什么东西,在什么时候,都有不息的变化;不过变得快的,觉得是动,慢一点便好像静止;其实动静两个字都是假定的名词,不是事实的真相。

二、宇宙没有绝对独立的事物。无论什么东西,虽各自有其独立之地位,可也互有相连之关系。

依据这两个前提,在理论上已足证明常变是道德必然的性质。从(一)讲起来,宇宙间并没有常住的状态;所以道德本体也是不住的变化。从(二)讲起来,宇宙间没有绝对独立的事物;道德既然关联外界,还要顺应一切;所以不得不跟着它变。

就是在事实上面,也很容易看出这种情形。道德本由人造。推想茹毛饮血的时候,与动物生活差得不远,决不懂得什么道德。到后来知识能力都进步了,应四周围的要求,才有道德上的信条。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然后有对于道德明确之见解组成有条理的思想。假使人类永久保守,道德原不会发生的。因为顺应变化才生出道德观念,它的本身就是不住的;后起之条件自然不容不变。考之历史和现在,它的变化程序并没有停顿(因有特别情形,暂时停止的,不在此限),更可推到将来也是一样。所以从几方面看来,道德的变化,是永久的,是不住的:这是没有疑惑的了。

道德是什么,算已约略表过。现在要问:我们人类为什么要讲道德?例言之,道德对于人生是否必要?我对于人生所以不离开道德的缘故,有两种设想:究竟还是不能呢?还是不可呢?倘若道德观念从人类本性出来,这是所谓不能;那便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它虽不必要,我们却没法丢开它。假使道德是人类后来造成的一种规范,因为它能够达到人生向上的志愿,维持世间的安宁,所以我们不愿意离开它;这就叫做不可。这两种设想,很有点不同。据我的判断,还有是后项而非前项。

人为道德而存在呢?道德为人而存在呢?倘如上一说,道德已经超越人生以上。人类受了造物支配,自然而然的发生道德思想,并没有一种目的在里面。这人生所以不离开道德;竟是不能,讲不到什么可不可。若如第二说,道德以人生为范围,以人生之目的为目的。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希望,方才有需要。假使违反这种希望,当然把它去掉,另外建设新道德。前一说是宗教家的说话,探之茫茫,索之冥冥;我们还是认定后一说,以为人类所以不丢开道德是不可,不是不能。既然如此,人类所以要讲道德,必先有个目的。这目的就是人生的幸福,但却不是部分的,暂时的;是全体的,永久的。不单是肉体的,是兼包精神的;不是几个人的,是公众的。我们因为认定道德是达到人生最大的希望的惟一方法;所以要竭力讲究它,遵守它。那些与我们目的相反的伪道德,便该加以破坏。这是人人都懂的,是都该懂的。

人生以幸福为目的,所以道德的作用只是有意识的向善。所谓善者,必须以意识做引导。虽貌似善事,而实无意识可言的,总不在善的范围之内。所以道德的观念,必有清楚的知识;道德的作用,必有自动的能力。真正的道德是有理性的,适于当时的,助社会进化的;决不是专守着死板板的具体条件,去范围一切。如此说来,种种陈腐遗迹,违背理性的伪善,必将渐渐天然淘汰,是无可疑的了。

道德原为达到幸福而设的。但是有时候,因为社会上道德观念不很一致,便大起冲突,反给人生添许多痛苦,竟和本来目的显然相反了。然而这是一时的现象,无论当时如何危险,只要努力把它解决了,前边便是光明。我们人生总是向着最后之目的走去。

我们要看新旧道德观念冲突的现象,不必在远,中国便是—个极好的例。现在国内社会的情形,真是五光十色,新旧参杂在一团体,或一家族之中,显然分出绝对相反的两种人来。这两种人说话做事,根本上不相容纳;偏同在一处营公共的生活,冲突就从此多了。我想解决这个冲突,大约有两种办法。

(一)渐进的解决法。主张这一种办法的人,以为凡事都有个顺序。新旧道德观念虽差得很远,但是也可暂且施行一部分的改革,调和两面思想,使他们渐渐接近,冲突自然会无形消灭的。他们的办法,是一面进取,一面迁就。这种渐进派在社会上很占多数;他们的方针,可以叫做调和的解决法。

(二)急进的解决法。这是极少数人的主张。他们以为要有真正的建设,必先有根本的破坏,是非之间总要分清楚,决没有迁就的余地。一种的见解都是糊涂笼统的主张,真理只有—个,不能讲什么调和。他们是想一方推翻旧的,一方创造新的来替代旧的。这办法可以叫做不容忍的解决法。

我的意思,是后项而非前项;现在约略写在下面。

原来社会进化,从古到今,不知改革了多少次。但变化从不十分剧烈,却也有一定的形迹。大凡人生做事的精神,一方创造,一方便因袭,两种好像矛盾,却是一件东西的两面。宇宙间所有事物,是一息不息的往来:两个概念,瞬息变化,时间本割不断。所谓新旧不过假定而言。种种革新事业,未必把旧的完全去掉。换句话讲,新组织也含有旧的分子。即退一步讲,我们的理想物已经完全变新了,丝毫不留旧的影子了,但这个“创始”这个“新造”依然另有所承受。所有完全靠着个人想得的学说,完全不凭摹仿造出来的新事业,都不是突然而来,都是有个端绪,都是有所承受。因为人类决没有凭空结撰的知识,决没有极端独立不由启发不由经验的知识。这样看来,新旧两个字竟是世俗的说话,不通的名词:就真实道理讲起来,并没这种分别。从此可知道德不能分新旧。只能分真伪。我们只能说有伪道德,不能说有旧道德,只能说有真道德,不能说有新道德。道德不能自相矛盾,就不允许有这矛盾名词加上。若把新旧两种道德同时并举;岂不是认道德可以反背吗?岂不是认道德的标准不一吗?岂不是认近时的伪道德可以乱真吗?

现在所谓旧道德,只是习惯。道德必须有灵性,有意识,能达幸福的目的,能满人生的要求;所以道德必和社会的真相吻合,必不和幸福的效用相矛盾。现在所谓旧道德全是宗法时代的遗传,和现代的生活每每矛盾。非特不能达到人生向上的目的,而且使人堕落在九渊之下,感受许多苦痛(参看《新青年》五卷二号《我之节烈观》)。一般的人所以认它为道德,还不是为习惯所束,不曾仔细在它的效果上著想吗?道德其名而习惯其实,真可谓之伪道德了。

我既用真伪来代替新旧,而且以为现在所谓道德是个伪的,这种真伪道德的冲突,当然不便用调和的方法解决了。调和两字应用的范围,总在两方面大体相合,不过条目上有些不同的时候,至于真和不真,未可容中,根本正相反对,调和决无从着手。从这里看来,渐进的方法绝对不适用,非常明显。然则不管牺牲多么样大,根本把伪的推翻,去建设自由的,活泼的,理性的,适应的真道德,真是刻不容缓的事件!

既要破坏伪的道德,先要把它的罪状逐样指出,叫大家知道有不得不破坏的原故。古人的伦理观念,原适应于当日的社会情形。我是说它不适应于现今的生活;不是硬说它不宜于古人。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既温柔,又狂野

    既温柔,又狂野

    本书收录了北京女作家赵凝近年的散文随笔作品。其特有的文笔风格,完整地展现出了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一个知识女人的真实心迹。
  •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本书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
  •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本书将《古诗十九首》放置于其所属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所构建的诗歌经典谱系中进行动态考察,重点与历代《古诗十九首》阐释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古诗十九首》作为经学的诗歌经典与文学的诗歌经典的价值进行研究。
  • 苏轼文集1

    苏轼文集1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热门推荐
  •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摘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Return Of Tarzan

    The Return Of Tarz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魔令

    妖魔令

    远古时代神人仙妖鬼五族混居,神人一族是开天辟地之时上升的清气聚合灵气而成,人类族群则是凝聚万千精华的万物之灵;大千世界众生芸芸,吸天地之灵凝日月之华者为精,视为妖。而仙鬼二族则是人夺天地造化,修炼而成。随着时代变迁,五族渐渐不能混居,只能合力打通空间,重新划分五族势力范围,是为人界,神域仙域妖鬼合为一域,为了抓捕擅自进入人界制造祸端的神鬼妖魔,神,仙,人,妖,鬼共同打造一百零八枚妖魔令,作为抓捕凭证跟法宝。封三元作为龙女跟仙人的孩子一出生就显得格外不同,父母为了不让封三元成仙去遵守那些清规戒律只能封住他体内的三元之气。
  • 风云神录

    风云神录

    风,是一种境界。云,是一种实力。风云神录是一方仙侠世界。一位少年在这里快意恩仇,在这里冲冠一怒为红颜,在这里步步生莲,登上武道巅峰。万道争锋,诸子百家,唯我独尊。
  • 只有自己一个人

    只有自己一个人

    我们都只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匆匆留下一眼,又各自离去。知道很多年后,我还是能想起,他转身离去时的背影,在夕阳的拉扯下变得格外刺眼。而我也忍着泪水,转身离去。
  • 我的奇葩同学们

    我的奇葩同学们

    人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再说人分四种,无非乎,高富帅,矮穷挫,白富美,土肥圆。再者说一份水土养一方人,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温室花朵朵朵艳,老山森林草树高。你以为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你明明可以靠才华,结果人家说她喜欢长的帅的。爱情是什么?100w带走?不行?那就200w。老娘可是真心的,真心爱钱!那你为什么和我这个没钱没才华没长相的人在一起?因为人家,人家爱你嘛!
  • 藏虎卧龙

    藏虎卧龙

    武侠世界,卧虎藏龙。每个人都隐藏着自己的身份。
  • 碣石调幽兰

    碣石调幽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那个仙

    修那个仙

    游戏高玩身患绝症,重生仙侠游戏世界,可特么开头就死了?
  •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一次采莓子的途中,闪闪越过了峡谷中的魔法线,线的一边是平凡景象,另一边却是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