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700000053

第53章 《书带集》序(2)

前面已经说过了,索隐派是从“虚”入手进行研究的,因此没有依据,只好靠猜谜;而自传说务实,考证的方法帮了他的大忙。这样看来,是非屈直似已不成问题,我自己也曾是自传说的赞同者。但问题并非这样简单,对两派各自的得失,还是有点儿可说的。

自传说借助考证的方法,但考证的含义广,作用多,绝不仅仅限于自传说。如果抛开自传说,考证的功绩依然存在。把后四十回从一百二十回中分出来,就是考证的成果,它与自传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能把考证与自传说混为一谈。考证的功绩,也无法掩饰自传说的错误。新索隐派在研究红楼梦时,也应用考证取得的成果,不能把一百二十回看成是一本账。桥是桥、路是路,一定要有所区别。

《石头记索隐》一书认为金陵十二钗是影射士大夫的,这个构思虽然很巧妙,但他们“索”来,“索”去,却始终没个结果。我们很难断言作者在著书时,没有影射人、事的意思,但这些都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若即若离、轻描淡写”。譬如在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风效戏彩斑衣”中,就借女先儿之口,说出了一个男王熙凤。据此索隐者,如只关合字面不太认真,点到而已,那便是好,如一定要追问下去,闹个水落石出,岂不成为笨伯了。

三对作者问题看法之异

作者问题,关系到《红楼梦》一书的来历,这也是索隐、自传两派历来争论之点。简单地说,索隐派是在那里猜谜,大都是空想。而自传说标榜自己的方法最为科学,他们的说法也不够严谨,其实,曹雪芹从来就没说过是他自己独写《红楼梦》!不要小看这件事,这个问题关系太大了。关于作者是谁的问题,众口相传说法不同,还有的说是另一个曹雪芹呢!若依自传说,又把《红楼梦》完全归于曹氏一人。情况到底怎样呢?从最早的甲戌本看,那上面列了一大堆名字,有:空空道人、情僧、吴玉峰题红楼梦,孔梅溪题风月宝鉴、曹雪芹题金陵十二钗,脂砚斋仍用石头记。这众多人名中,曹雪芹固然是真名之一,但那些假托的人名,也未必毫无含义。甲戌本与其他本还有很大不同,不同有两处,(一)是在众多人名中多出个“吴玉峰”,这一点很该重视。(二)是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四句之后,多出了“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句,似乎要把功归于脂砚斋,大有与曹氏争著作权的味道,实在很奇。到底谁写《红楼梦》?依我个人之见,《红楼梦》的完成,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它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如不能认清这一点,评注只能是越来越乱,分歧也只会越来越大。自传说不能成立,索隐派又能有什么妙法可施?

从上述三点看两派得失,显然有着共通之处和共同的疑惑。追踪他们共同的疑惑,源远流长,历时二百年,这绝非出自偶然,是与明、清改朝换代的历史有关。其他小说都不标以“学”字,如水浒不叫“水浒学”,三国不叫“三国学”,何以只有红楼梦称为“红学”?难道是因为它超越其他小说之上吗?也未必。对“红学”这一叫法,我小的时候只当作笑话看,后来仔细想想,也是有些道理的。

“红学”能够叫开,含有实际意义,也关系到对《红楼梦》这书性质的认识。最早的时候,对红楼梦不过是纷纷谈论。偶尔有一两篇文章出现,也还称不上什么“学”。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三位,以学者身份大谈起红楼梦,从此一向被看成是小道传阅的小说,便登上了大雅之堂。王国维说红楼梦里面含有哲理,可惜无人响应。蔡元培、胡适两位是平分秋色,一个索隐,一个持自传说,各具门庭。自传说是后来居上,到了大量脂批被发现后,自传说更是风靡一时了。到五十年代,《辑评》一书出版了,原只是为工作需要,却也附带起了对自传说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我感到很惭愧。

索隐、自传两派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但他们都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资料这一点却是完全相同。只是蔡元培把它当作政治的野史,而胡适把它看成是一姓的家传。尽管两派各立门庭,但出发点是一个,而且还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误会:

《红楼梦》是小说,这一点大家好像都不怀疑,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两派总想把它当作一种史料来研究,像考古学家那样,敲敲打打,似乎非如此便不能过瘾,就会贬低了红楼的声价。其实这种作法,都出自一个误会,那就是钻牛角尖。结果非但不能有更深一步的研究,反而把自己也给弄糊涂了。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红楼梦》有着极为复杂的背景和多元的性质,从不同的角度看,而会有差别。但是无论如何它毕竟是一部小说,这一点并不会因为观看角度不同而变化、动摇。小说是什么?小说就是虚构。虚构并不排斥实在,但那些所谓“亲睹亲闻”的素材,早已被统一在作者的意图之下而加以融化。以虚为主,实为从,所有一切实的,都溶入虚的意境之中。对这“化实为虚”的分寸,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如果颠倒虚实,喧宾夺主,把灵活的化为呆板,使微婉的变做质实,岂不糟糕?有很多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掌握了“意会”,对各种说法就能看到它们的会通之处。否则,只要一动便有障碍,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引起无休止的争论。这边虽打得热闹,而那边红楼梦还是《红楼梦》!

如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正问,那么问题实际上已解决了一半。问《红楼梦》的来历如何,得失如何,都是正问。问宝玉是谁,大观园在哪儿,就不是正问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问宝玉是谁,他是小说中的主角呀!问大观园在哪儿,它是小说中一个很漂亮的花园,不一定非要有这么个地方吧!即使是作者在构思时,多少有些凭据,那也是如烟如雾的往事。就是起作者于九泉,怕也难以一一核实。再者说,如果全都是照实写来,不差分毫,那还能叫小说吗?那样的小说还有什么可看呢?

我认为,考证学原是共通的,如使用得当,不蔓不支,对研究工作是有益的。猜谜的即使猜不着,也无伤大雅,一笑了之就是了。唯有自传说,成绩受到材料的局限,到后来只得“以假混真”,滥竽充数了,这实在很可惜!

此文为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七日未发表之旧作,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六日重新整理。韦奈记录。

一年来的感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已一周年了。一年的光阴很容易过去,对中国的前途却有了划时代的转变,就中国的历史看可以说是空前的。我们生当这伟大的时代,又住在这人民的首都里,照理说来总该有些很清楚的认识了。事实上能够这样么?这变革的幅度建设的规模实在太宏大了,不容易一下子抓住它的全貌。所以即有感想也很凌乱,我们除掉感激得欢欣鼓舞,对自己的工作格外觉着不够以外,还能说什么呢。

一九五O年应该是很艰难的年头儿,但我们已度过了四分之三,如军事、外交、政治、经济,都有很重大的成功,发生过的大事也很多。我直觉地感到三桩事情的意义最为深长。(一)中苏同盟友好条约的订立。(二)全国在分区实行土改,又做得这样细密公平。(三)中国共产党诚意地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最近在各地实行整风。为什么意义深长,原无须我多说的。中国正在逐渐进行着反帝反封建的大业,稳步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可谓人人心中事,也是人人共有的感觉了。

我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文教方面,在这儿略说我的所感。文教的工作是很难做的。是否顶难做,我不敢说。因为别方面的工作也很巨大很艰难啊,或者更辛苦。话虽如此说,文教工作反正很难,所以困难,自有好些原故,详细讲来,可作长篇文字,我只说我暂时想到的这两点罢了。

第一,中国的人民大众,受了过去统治阶级的压迫,一般的文化水平低,咱们这些人实在也没有多大能耐,所以文教工作的进行只好慢慢儿来,无法使它快。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这话了。譬如去年夏天开了全国文化大会,成立了全国文联;今年春天开了北京市文代会,跟手成立北京市文联(现在上海、天津各地也都召开了文代会),我们这些会开得都很好,文联、文协组织得很完善,工作进行得很认真(在我们这儿,尤其是市文联成立以后),有些文艺界的朋友们已实行下乡下厂了。这都可以乐观,使人兴奋。普及第一的指针已被确认了,能做到多少呢,却是一问题。咱们自然应当力戒急躁。这也是急不出来的事情呵。

第二,这里情形比较复杂,不容易摸着头脑。苏州人有句土话叫做“碰着鼻头转弯”,我们的工作就算碰着壁也不容易知道的。即以上举文化普及一例而论,就有“提高”在那边并行着。自然,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这原则性的指示是十分正确的,而事实上并不简单。在目今的阶段里,普及应当先于、重于提高,不成问题。但另一方面想。有时不提高也会妨碍了普及。譬如变戏法老这么一套。说鼓书老这么一段词,提高固然谈不上,但也何尝能够普及呢。陈陈相因,也未必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所以虽然思想路线必须把握得牢,但技术上的推陈出新也是推行这思想的手段,也是必要的。就以写作而论,难道必须写得雕琢艰深晦涩使人听不懂看不明,才算提高吗?这也不必然的。我感觉到老在理论上形式上打圈子并吃不开,打不通。要紧的是有力量能够干。能够打破这圈子,好比大将在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来。这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好说大家努力吧。

我的意思原很明白的,文艺的下乡下厂,和教育的门向着工农大开,这是一年来文教工作的两桩大事,可说“双管齐下”,也可以说“双喜临门”。在中国文明史上,地道说来是空前,不易恰当形容。在这古老的园地要开出怎样新鲜的花来,也没人能够预测的。再说,从前封建的统治阶级原不断地在老百姓里头(特别是农民)吸收新的分子,抽出新的血液来以补充他的零落的阵线,复活他的枯竭的生命,却跟现在情形无法比拟。从来是要把工农的优秀分子提升为士大夫使他们为统治阶级尽忠服务,现在却直接教育工农,积极诚意地开发民智,直接使人民站起来,这是根本不同的,所以我说这个影响会大得无法形容,也无法预测的。

对于最广义的政治,我也是个外行,但也想稍微说两句话。帝国主义到了末期,便格外凶恶,积极备战,但和平的力量也一天一天地在增大。即以帝国主义的魁首美国而论,在和平宣言上签名的已超过二百万人。拿美国的人口数来比。原不算个很大的数目。我们却不要忘记,这是在反动派、战争贩子们重重压迫下的成绩,比苏联所发表的一亿多的巨大数字,意义上自有不同。我们能够说美国人民不跟咱们一样的热爱和平吗?不能!即以数字而论,较朝鲜战争开始时,四十万人的签名已超过了三倍。所以这危机必需克服,也是一定能够克服的。咱们的中央人民政府正在稳步积极进行建设的工作,咱们要衷心拥护它,更相信它的工作明年、后年会做得更好。

一九五O年九月十六日,北京。

同类推荐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徜徉书海

    徜徉书海

    无论是选文、编排体系,还是阅读建议的编写,无不贯穿着我们的编辑理念——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中外兼容,情理为上。精选文章,精编内容,与同学们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徜徉书海/中学生必读经典美文》力求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终身能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真正地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培植。编者们从浩瀚的书海中“淘”出这些经典美文,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趣味盎然的阅读世界,使同学们受到智慧启迪、情感陶冶以及价值的切实提升。愿亲爱的读者朋友徜徉在美的阅读享受中!
  •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本书是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之作,以自然流畅的文字书写了盛夏时节的内华达山区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每一种生活在那里的物种的有趣形态与特征,详尽介绍了地貌形成的历史研究。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同作者一同进行了一次内华达山区的远行,感受最为和谐、最为纯净的大自然景致。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
  • 悠悠我心

    悠悠我心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十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各类作品,主要辑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以来的诗歌、散文、小小说、文艺评论、新闻作品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宁夏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等。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巧遇恶魔

    巧遇恶魔

    江依梦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平时总是喜欢好打不平.绝对容忍不了被欺负.在上大学的第一天他与传奇中的恶魔唐霖风在一次偶然的碰撞中接下了梁子.但一切因为彼此心中有爱而注定一起相爱的故事即将上演````
  • 商务礼仪规范手册

    商务礼仪规范手册

    本书内容包括:礼仪概论、职场仪表礼仪、职场言谈礼仪、职场工作礼仪、商务往来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商务宴会礼仪、商务涉外礼仪等。
  • 再见了又再见

    再见了又再见

    再见,是过去的道别。她调皮的说:“再见,再也不见。”再见,是现在的重逢。这个童颜,桃花运旺到不行的迷糊虫,真的是那个野蛮,聪明机灵的野丫头吗?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这么不科学的改变了她?
  • 诛天赤

    诛天赤

    混沌初开,天地分为三界六境,魁界一人独创诛天决,为救爱妻与天抗之,留下来诛天决残卷分别由八大家族视为镇派之宝。千年之后,一名天才少年卷入三界纷争,带着他那股桀骜不驯的气质,开启了一段新的神话。
  • 天钟

    天钟

    一株草,一粒沙,都是道的体现,此生我愿踏破诸天万界,只为再见你的温柔
  • 都市之无双小片警

    都市之无双小片警

    世界和平,这就是小片警林奇的最大梦想,当然退而取其次,让他管辖的片区一直和平也好。可惜好像是老天爷特意为了折腾他,小小的一块片区里怎么住进了一大堆不得了的大人物!大集团董事长的继承人、逃婚的高官千金、被陷害的特工、被绑架的大明星……关键这些人怎么都是女的,这让我去哪儿住啊!抱着铺盖卷坐在自己宿舍门外的林奇泪如泉涌ing
  • 邪骨游侠

    邪骨游侠

    意外的穿越,地球杀手风降临天外世界,踏上游侠的道路,战天地,斗神族,囚天尊,造雄主,炼丹药,铸神器,屠魔兽,脚踏蛮荒,平生不惧天地,手握天下,怀抱美人,活得潇洒自在,杀伐凭一念,救人一粒丹,一世万花,名利于我如浮云,这天地江湖有什么能阻拦风的脚步。
  • 封神重起

    封神重起

    世间是否有神在。没有,那为何他们流传数千年?有,那为何他们数千年不见踪影?
  • 三生三世倾国恨

    三生三世倾国恨

    父亲的抛弃,母亲的打骂,兄弟姐妹们的嘲笑,这一切都成了女孩阴影。就连带给她光亮的人也要她死。她恨这些带给她痛苦的人。所以她要他们死,所有抛弃她,打骂她,嘲笑她,让她不爽的人都得死!两千年的封印三生三世的惩罚。第一世她爱的人不爱她。第二世她爱的人要她死。所以第三世她挖出了自己的心,除去所有的感情,只为复仇。重生异世,一个被人厌恶的私生女,一个耻辱的名字,还有一名好友。改朝换代。好友病死,顶替好友回到家族。他,暗夜国的最不受宠的九皇子,他长得虽是倾国倾城,同时也是体弱多病。二人相遇,一句无意识中的话,在几年后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少年得到了一切,却永远地失去了她。六年的等待,又是谁负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