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土当年万户侯
“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曰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外篇·秋水十七》
“译文”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你知道吗?鹓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发出一声怒气:‘嚇’!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
庄子就是这样,骂人不吐脏字,编故事骂。意思是,庄子是什么人?是鵷雏,怎么可能跟一只鴞鸟抢腐烂的老鼠吃?你那个知名学者的名声,那个梁国宰相的位置,你看得很重,可是,对我来说就是腐烂的老鼠,我根本没看眼里。庄子已经无己了,成了“至人”了,也就是无我、丧我了,用佛教的语言来说,就是看得破了,他不在乎了,还会在在乎名和利吗?
骂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归结为修养问题;其实,骂人,更是价值选向问题。
先秦诸子,老子以外,都曾公开、直接地骂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不骂人”的传统,被他遗弃了。——从这点来看,庄子确实更接近儒家。而且,庄子骂人的技艺更加高超,舌头更为毒辣,蘸满毒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曰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朋友间玩笑(假如这确实是个玩笑,而我是愿意这么认为的)拿猫头鹰啃死臭腐烂的老鼠作比喻,这实在有点过分了,比孔子用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肚子更过分。这样的比喻,不是骂人,胜似骂人;是典型的尖酸刻薄的文人气。好在惠子是个政治家,政治家的特性是妥协,——也就是该算了的时候就算了——这样他俩的友谊才能持续下去。下面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不过主角换成了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有座山,奇险,多鸟虫、走兽。但没老虎,猴子是大王。
一天,有只老虎路过这里,便想进山去找点猎物打打牙祭。有只山下的猴子发现老虎向山上走去,心想,山上一定有鲜美的桃林,否则,这家伙不会这么不辞辛苦地向山上爬的。
猴子穿越树林,飞一般地抢在老虎的前面。翻过一座山头,果然有一片桃林出现在眼前,桃子已经熟透了,白里透红,老远就闻得到那股熟悉的鲜香。猴子怕老虎跟上来与它争桃子,忍住口水,赶快爬到树上,抓着树枝把桃子全摇落下来,然后都藏到了草丛中。
藏好后,猴子小心翼翼地躲藏在一旁的大树后面偷偷观察着老虎的行动。老虎经过,却没有停留。猴子的心中又犯起了嘀咕:前面一定有更美好的桃林,要不,老虎怎么会放着这么鲜美的桃子不顾,继续前行呢?
猴子又飞一般地抢在老虎前面,果然,又一片更大更好的桃林出现在它的眼前,树上的桃子比先前桃林里的更大更美!它赶快摇落了树上的桃子,藏在草丛中……老虎仍然一步一步地走着自己的路。在一座四周极开阔的山头上,老虎停了下来。它四下张望,山上山下所有的动物的活动情况都尽收眼底。它选准了自己要猎取的目标、角度、时机,一股风暴般地扑了下去……这时,躲在不远处偷看的猴子才明白:原来老虎所要寻找的并不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桃子。猴子赶快顺着原路向回跑:晦气!我要的是桃子,这个该死的大家伙原来不是来摘桃的!我得赶紧回去吃我的桃!可是,那藏在草丛中的一堆堆原本新鲜的桃子已经被蚂蚁、虫子糟蹋得不成样子,而且有的已被别的动物搬走了,有的已被雨水腐烂了。
怎么样,读来是不是与庄子的“凤凰不吃烂老鼠”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生活就是这样某件事或某个东西你根本不再乎,有人却会由于利益关己的缘故暗暗紧张起来,私底下暗暗地较劲。《左传?襄公十五年》中的宋人以及晋文公也都是是一个这样的人——有一个宋人得到美玉,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玉给懂玉的人看,他们说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我,那么我就是一个贪心的人 ,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很恭敬的说:“小人拥有玉,寸步难行,拥有这个玉是想请求免于死难。”
于是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乡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卖掉璧玉)使献玉者富裕之后,才让其人回到他的居所。
又有,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子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子推母子守志被焚。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子推忌日焚火寒食,是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素服登绵山至子推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置祭,发现此柳竟复活了。睹物思人,念及子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封此柳为清明柳,将此日定为清明节。
李白诗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像凤凰不吃死耗子,天子自高贵而我亦高洁,诗仙李白真是气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