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贤下士的意义
古人说:“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则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又说:“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为己者至。”这说明只有礼贤下士,才会争得更多的谋士良才。
在科学决策的过程中,领导者与参谋人员是相辅相成的,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发挥智囊人员的参谋作用,智囊人员需要领导者的大力支持,二者只有密切配合,才能使决策科学化、合理化。因此,领导者如何发挥智囊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热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以己之真诚,深深地感动了诸葛亮,从此为建立蜀国“三分天下”奠定了基业。楚汉相争时,项羽虽然自幼熟读兵法,武艺超群,力大盖世,但他刚愎自用,不容良将贤臣,放走了韩信,气跑了范增,结果落得垓下自刎的下场。这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都说明礼贤下士、尊重人才是调动智囊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可见,领导者只有尊重这些智囊人员,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他们那里得到真正的智慧。领导者以仁义施之,以礼待之,把身边的智囊人员视为知心朋友,就不用担心智囊人员不为领导者贡献出聪明才智。
2.让贤士展露才华
领导者不应以任何形式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智囊人员,而只是积极地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进行工作的环境。现代智囊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它的活动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依据科学的论证和实验,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它只尊重科学,服从真理,只对事实负责,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因此,领导者必须尊重他们工作的独立性,不干涉他们的工作,让他们通过研究得出他们自己认为是科学的结论。领导者可以下达任务,出研究课题,但不能画框子,定调子,束缚他们的手脚和思想。
在我国,有一些领导者往往缺乏这方面的技巧,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一些指示、意见先吩咐给智囊人员,从而给智囊人员的科学运筹造成障碍。因此,只有让智囊人员独立地进行研究工作,他们才能提出有真见卓识的见解,否则,望顾左右而言之,就失去了智囊人员应有的作用。而且更有甚者,领导者事先拿出一个主观的结论,然后让智囊团去找事实给他作注脚,或引用“科学道理”来论证他的结论的正确性。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很难使智囊团作出科学的决策。
3.听取百家之谏言
领导者要有“兼听”的胸怀。古语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领导者对于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应当细心倾听,认真分析,如果确有道理,那就要服从科学,服从真理,而不要怕丢面子。要知道,反对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要的另一种预选方案。如果只有一种意见,那么就无所谓决策了。智囊专家的意见,无论领导者采纳与否,对于决策都有重要意义。任何好的决策,绝不是在众口一词中得到的,而是在激烈的冲突中选择、判断出来的。同时相反的意见可以互相启迪,在咄咄逼人的反面意见中,领导者的思路会更加开阔。因此,高明的领导者,在没有听到不同意见之前,是不会作出任何决策的。
但是领导者又不能为智囊人员的意见所左右,不能忘记自己的领导职责。也就是说,不要忘记自己是决策的主人。因为智囊人员不是圣人,他们的意见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研究有时也带有倾向性,而带着倾向性去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就难免得出比较偏激的结论。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既要善于利用“外脑”,在智囊团工作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又要有自己的头脑,牢记自己的责任。
4.借用智者的外脑
领导者在决策时,仅仅依靠本部门的专门的参谋机构还不够,还必须认真利用社会上的咨询机构的力量,用他们的智慧为决策服务。
这些咨询机构总的宗旨是,运用专家们的知识、智力、经验、阅历,为领导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领导者利用社会上的咨询机构的方式,主要是向咨询机构委托任务,签订合同,咨询机构对领导者来说具有以下四方面功能:
(1)诊断——充当领导者的“触角”。当领导者感到工作没有起色时,咨询机构就接受诊断任务,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诊断是现代咨询的第一个功能,也是咨询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2)建议——充当领导者的“外脑”。当领导者苦于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咨询机构就为领导者提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3)反馈——充当领导者的“听觉”。当领导者认为缺乏信息,因而决断无力时,咨询机构就把收集起来的信息反馈给领导者。而反馈的目的是改善领导者的决策。
(4)预测——充当领导者的“眼睛”。当领导者需要了解发展趋势和前景时,咨询机构就预测未来,使领导者视野开阔,把握发展方向。
5.集中群众之智慧
广义的咨询人员不仅是咨询机构中的职业咨询专家,还包括社会中的非职业咨询专家和普通群众。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还应该向他们学习,集中他们的智慧。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就是说,每一个领导者都要善于向群众学习,群众中往往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很多优秀的战略决策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例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安徽凤阳县农民的创举。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现在有些领导者丢掉了这种工作方法。这样的领导者不可能是高明的领导者,他的工作也不可能有新的局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他有甘当无知者的襟怀,而且,也说明了群众中蕴藏着无尽的知识。领导者只要随时随地留心学习,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群众中获得决策的智慧。
6.听从下属之意见
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请身边的工作人员随时给自己的工作提出意见。身边的工作人员既对你的情况了如指掌,又是决策的“旁观者”。俗话说:“旁观者清。”身边的工作人员往往能提出击中要害的意见。因此,领导者的周围应该有这样的人,不论在何时,他们都能坦诚地给领导者提出意见,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如果领导者的身边有敢提其他人不敢提的意见的人,那么,这正是领导者的幸运。
7.善听群众之逆言
如果群众对某一领导者有意见,说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提出一些很尖锐的批评,这说明,这位领导者的工作一定有什么缺点。如果是这样的领导者,就一定要善于听取这些逆耳之言。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逆耳之言并非“坏话”。只要正确对待,对工作就一定会有帮助。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曾作过表率。在延安时期,有一次天上打雷,击死了老百姓的耕牛,老百姓发牢骚说,老天爷为什么不把毛主席打死。当时陕甘宁边区的干部得此消息后,准备对这些老百姓加以惩罚。毛主席便加以制止,他认为,老百姓骂他,一定是有原因,可能是边区的农村政策有对老百姓不公正的地方,因此,他指示,对边区的农村政策加以检查。结果发现征集农民的粮食过多,引起农民不满。毛主席又接着指示,减少对农民的过多的征粮,这样就纠正了过去对农业政策决策中的不当之处。现在的领导同志,应该很好地向毛泽东同志学习这种善于从逆耳之言中吸取决策智慧的经验。
8.结交各界之朋友
领导者向群众学习决策智慧的另一个重要技巧是:领导者要广交各界朋友,甚至是与自己工作毫无关系的朋友。因为这些朋友中既有第一流的专家学者,又有思想活泼的普通群众。经常邀请他们来聚会,这样可以从他们的“神聊”中,听取真知卓识。美国有些大企业家经常邀请一些管理专家或其他科技专家“共进晚餐”,在用餐过程中,随便与之交谈,可以从专家的谈话中受到启迪。在日本,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经理每月邀请七八个不同行业中各类一流专家或活动家进行晚餐聚会,在晚餐上,大家对经营管理畅所欲言。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们有些简短的意见,甚至是他们无意识中流露出的话语,往往会使领导者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可能会解开其一直苦思冥想的难题。
总之,向群众学习,向各界专家、朋友学习,这样,集中大家的智慧,领导者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决策就会越来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