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小人书的“画痴”
在中国,如果说哪位老板的知名度不如自己的员工高,估计非华谊兄弟掌门人王中军莫属,他一手创办的华谊兄弟是个明星“梦工厂”,拥有众多耀眼的明星。
如今,随着华谊兄弟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王中军身价飙升数十亿元,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他自称是个理想“不坚定”的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缘起,其实和王中军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回顾他的成长历程,王中军的性格主要表现为倔犟、独立和敢于冒险,但若没有王中军的“冒险”,华谊也许无法成为传奇。每当时代的潮流袭来,王中军总是“勇猛向前”,到农村插队、弃学从军、辞公职“下海”……
有人说时代造就了王中军,王中军成就了华谊,但一路走来的苦辣酸甜,唯有王中军本人才能真切体味。
性格决定命运,王中军从小内心就充满不安分“因子”,时而会专注于某件事情,时而又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迅速改变自己的理想,但是只要选择了目标,他就会努力地去完成,并且干得很出色。他就像一个追风少年般步履匆匆,总在寻找着下一个“目标”……
王中军儿时的梦想是当艺术家。虽然终究没有遂了心愿,小时候的王中军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画痴”。
1960年,王中军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童年给予王中军更多的记忆是不断变化的家。由于父亲属于野战部队,就决定了不能够像别的家庭那样长期安定在某个地方,上面一道命令下来,王中军一家就得离开。在王中军上学以前,全家已经在张家口、义县和保定各地来回搬迁多次,最后终于在北京南口安定了下来。
变动的环境并没有影响王中军无忧无虑地长大,反而锻炼了他随遇而安、乐天的性格,甚至有时还有些“迷糊”。正是这种性格,还差点闹出了笑话。那时,军队大院孩子的文化生活比地方孩子要稍微多点,平时会有机会出去看看话剧,看看歌舞。一家只有一张票,几个孩子就轮流去看。一次在排演场看话剧的时候,王中军不知为什么睡着了,直到话剧散场观众散尽才醒过来。突然发现一起来的伙伴都不见了,王中军顿时害怕起来,这可怎么办?自己又不认识回家的路。好在那时候军队还是比较方便,问了家里的电话,然后就来个车把王中军接回去了。从排演场到家,其实也才只有两三站的距离而已。在孩提时代的王中军眼里,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60年代的中国一切都刚刚起步,物质生活很贫乏,文化生活更是单调,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以供娱乐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那时孩子们的最爱就是连环画,王中军尤其痴迷。刚开始是被书中的内容吸引,关羽、杨七郎,孩提的英雄崇拜情结让王中军欲罢不能。渐渐地王中军发现自己开始喜欢把书中的人物画下来,画画成为了他儿时生活最大的乐趣。每每到了晚上,王中军还是开灯画到很晚,当时物质都匮乏,因此还经常受到爸爸的责备。好在70年代军队的住房条件还算优越,为了躲避爸爸的监管,他总是在假装熄灯之后用厚厚的被子遮住自己房间的窗户,然后重新亮起灯,继续画画。
童年的时光总是无忧无虑的,相比之下,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更是少了很多约束。由于家长经常出差,家里孩子又多,没人照料,王中军经常是放学之后在外面疯跑到黄昏才回家。当时住的总政大院虽然略显荒凉,却也是别有洞天,大院里面湖水荡漾,果树青葱,夏天下湖摸虾,冬天便在冰场上嬉戏。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面对广阔的天地,孩子的心总是充满了好奇。孩提时代的王中军对一切充满了热情。喜欢画画,想要当个“艺术家”的王中军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变革影响,作了一个令父母亲吃惊的决定。
自己导演“插队”
1966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很快,全国上下陷入了混乱之中。学校顿时变得混乱不堪,当时的王中军刚上小学,低年级学生每天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背诵毛主席语录,高年级同学居然举着“革命有理,造反无罪”的口号开始批斗老师。昔日自己无比崇敬的老师却变成了被批斗的“臭老九”,年幼的王中军一时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王中军至今记忆深刻。“文革”没多久,一向和蔼可亲的校长自杀了。这个消息彻底震惊了王中军,周围的一切让他感到心灰意冷。
小学毕业后,王中军进入外馆中学读书,当时是“文革”后期,学校里更加混乱。学生们到处打架斗殴,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抢他们的粮票、零花钱,完全没有学习的氛围。这一切令刚刚入学的王中军异常反感,他感到自己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当时的王中军虽然年纪小,但是有很强的求知欲,他开始琢磨如何才能摆脱现在这种环境。
一天,他想起有一年春节父亲带他回东北老家探亲的情景,农村宁静、祥和的环境深深吸引了他。王中军突然意识到,“文革”气氛不是很浓的农村学习环境一定比城市好。于是王中军自己作了一个决定:到农村去读书。第一学期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向父亲提出了这个要求。听到儿子的要求,父亲先是一惊,转念想想,既然他想去,那不妨让他去锻炼一下。何况,依照对儿子的了解,怕是阻拦不了。王中军认定的事情一定会去做。
于是,王中军随着父亲到了东北农村的伯父家。
刚开始的日子,对于王中军来说还不错。农村的亲戚们见他是城市来的,都把家里最好吃的拿出来招待他,生怕怠慢了。今天去姑姑家,明天去叔叔家,起初王中军过得还很惬意。不过好景不长,十几天过后,王中军就领略到了农村的艰苦。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军队大院有食堂,家里不给做饭,自己可以拿着饭票去买,一分钱可以吃个糖三角,或者吃个花卷,最差也是馒头;八分钱可以吃份炖豆腐;一毛钱可以吃份排骨。可到了农村,王中军发现就没有了这种选择,基本上吃正经粮食都少,吃高粱米就算是好饭,天天吃地瓜面,那种大贴饼子。吃的东西和城里差距太大了,不过只要吃得饱,王中军还是能够忍受。但是,后来的体力劳动就有点让从没有干过农活的他吃不消了。
在农村,孩子们都要进行繁重的劳动,每个孩子到了十几岁就开始承担家里的负担。王中军既然到了这里,当然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承担一部分劳动任务。从前在家里只是“扫扫地,刷刷碗”的小王中军还是第一次干这么多活。每天放学后,他要上山去捡柴火,放学回家后基本没有时间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劳动。没多长时间,王中军就被晒得又黑又瘦,俨然和农村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了。以至于放心不下儿子的父亲借着去沈阳出差的机会去看他时都差点没认出来。看着眼前的王中军,一向严厉的父亲忍不住心疼,决定让儿子回去。但生性好强的王中军选择了留下来,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半年,没有人相信小小的王中军能做到这一点,可他真的做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中军和周围的伙伴熟络起来,他的优势也渐渐发挥了出来。由于从小在城市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加上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他到了农村以后自然就成了最见多识广的人。很多孩子没看过电视,没穿过皮鞋,王中军耐心地把他在城里见过的东西、学到的知识讲给他的同伴们听,就连自己画画的特长也在这找到了用武之地。在农村,很少有孩子会画画,于是一到出板报,画宣传画的时候,王中军就被“委以重任”。王中军还代表学校参加锦州市美术比赛。由于成绩优异,加上他的特长,他成了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同学们也很尊敬他。在学校表现突出的王中军,顺利地成为了团员,一年以后,他以团员的身份回到了北京。
当时农村里有个“知青点”,那里都是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大部分来自沈阳和锦州。由于都是来自城市里的年轻人,他们和王中军很有共同语言。这些知青成了王中军在农村里的好朋友,一有空就去找他们聊天,那也算是他在农村里唯一和城市的纽带吧。
仗义班长
回到北京后,王中军顺利进入了大庆某学校的中学部继续学习。为了更好地监督大家学习,也便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班主任决定选一个人出来当班长。可是,谁能胜任呢?一时间,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最后大家把目标锁定在了王中军的身上,最重要的一条是他是班里唯一的团员,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小小年纪,就入了团,不自觉间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崇拜和羡慕。于是,班主任果断决定,就选他了。
能够成为一班之长,王中军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要用实力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个优秀的团员还是个当之无愧的好班长。王中军之后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起到班长的带头作用,王中军刻苦学习,数学总是拿一百分。在那里,王中军还充分发挥出了他的体育优势,校运会的400米、800米和1500米冠军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包揽了下来。王中军的绘画特长也让人刮目相看,总是被老师和同学们称赞很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不仅如此,王中军为人也很仗义,同学间只要有人受欺负,他总是第一个出手,打架时,总是冲在前面。很快,王中军就成了班级的核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王中军的带领下,他所在的初二(7)班,学风良好,同学团结,学习成绩也是最好的。多年以后,王中军所在的班级果然人才辈出,一共40多人,后来竟有30多人考上清华、北大、北广这样的名牌大学。如今,当年的风华少年都已经步入中年,但是王中军仍然是同学们的核心,仍然是那个集体的不可忘记的“老班长”。每当说起这些,王中军的脸上就会露出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