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500000009

第9章 熊十力 “翕辟成变” 的进化观(3)

熊十力决非腐儒。其深究本体论的心性之学,虽是他的整体思想体系的根本基础,但他却能由此而生发出一套极具现代性的经济、科学观念来,究其实,熊十力本就是一位极其注重“经世济民”的实用之学的儒者;所不同者,是他坚认中国古人早有实用之学。如其所言:“经济者,为讲求实用之学。古人经济一词,其涵义极宽。本经世济民之义,今以计学而翻为经济,则其义已狭。……博考典章、制度与军事、边务(赅外交)吏治、律例,乃至河工、海防、农桑、盐铁、荒政等等,分门研究,以备当世之用,是谓专长。”熊十力:《十力语要》(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熊十力自谓“迄中年以后,重玩大易,始悟生生不息真机。”熊十力:《十力语要》(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而在熊十力看来,生生不息的宇宙原理实如不能体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社会实用之学,就不能真正成为大易的根本基础。质言之,若无积极而实用的进取精神,社会就不能持续性向前发展。这一根本理念已成为熊十力建构本体论的思想基础而体现在其深探《周易》的系列论述中,所以其晚年感叹:“余平生之学,颇涉诸宗,卒归本《大易》。七十年来所悟、所见、所信、所守在兹。”熊十力:《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赘语和删定记》,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页。而“七十年来,誓以身心奉诸先圣,确如老农挥过血汗来。”熊十力:《甲午存稿》,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1页。

熊十力以“突化”、“创进”等范畴来认识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诚然与其对高扬人的主体性观念关系密切。如其所言:“天道无有一刹那不是突化,天之化常新而不用其故也,……天道复显其突化之功,乃大生、广生,而为新物所资始也。夫物唯任天而自无突化之功,人类由其生机体发展,其灵性得以显现,故人道能法天之突化,不为形役,以发扬其灵性生活之无限性。”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必须再次强调的是,熊十力十分看重作为一种智慧资源的《周易》,他甚至认为“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大宝藏。”熊十力:《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赘语和删定记》,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12页。我们认为,熊十力之所以如此看重大易,实在是看准了其中不仅蕴有的一种积极刚健、自强不息的思想基础;而且从中寻求到了高扬主体性并落实于实学的思想原则,这是他一生中最感欣慰的事,其实这也正与他那刚健向上的个性恰相符合。据此,他还批评宋明理学家丢失了孔子的根本精神,“宋明诸大师于义理方面(孔子哲学方面)虽有创获,然因浸染佛家,已失却孔氏广大与活泼的意思。故乃有体而无用,于物理、人事,少所发明;于社会政治,唯诵说古昔。”熊十力:《十力语要》(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可见,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对物理人事、社会政治都有所创获的实学精神。

何以理学家在浸染佛家后会失却孔子精神呢?熊十力以为佛家在根本上“以寂静言体,至于四时行百物生的意义,彼似不作此理会。缘他出世主义,所以不免差失。”熊十力:《十力语要》(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理学家耽溺于以静言体就必然失却孔学精神。故此,熊十力反复强调大易言乾元,是依健动的势用而显示之。所以他还始终以这种“大用流行,德健化神”,并于物理人事、社会政治均有创获之实学精神为孔子智慧的所在,他确信这能给人类以无限光明。

然而这种积极的实学精神何能与“与民同患”之观念搭界呢?问题须深入到另一个层面才能看清。在熊十力眼中,“与民同患”实乃孔子一种十分牢固的思想基础。熊十力一方面把积极精进的观念作为孔子思想的一个主要基调,而同时决不忽视倡导主体积极性又须“顺理而行”,使主体性落实于“即用显体”的范畴中,故求理就必然要落实到与民同患的事业中去。所以从学理上,正是即用显体的真理论才将“刚健进进”与“与民同患”结合为一种有机关联的思想观念。熊十力将二者作为了孔子的思想基础并洞察了它们的内在关联,并寻求其学理上的必然依据。

在熊十力看来,这一学理依据必定要寻求到孔子的敦仁之学上。把孔子的仁学作为其整个学说的核心部分,在这点上,熊十力和其他思想家别无二致。然而关键的是,熊十力把作为基础部分的刚健日新之德,生生不息之机与敦仁之学紧密联接并贯通起来,并以“仁”为生命动力。这无疑是熊十力最具眼光的地方。

在这里,他仍然是从孔子《易传》入手:“吾儒以大易为宗。易道刚健,刚健,非不虚寂也。无形无象、无染污、无作意,曰虚。寂义亦然。虚寂故刚健,不虚寂则有滞碍,何刚健之有?但以刚健为主而不耽溺于虚寂,故能创进日新,而无颓废与虚伪之失。横渠‘易道进进也’一语极堪玩味。非刚健,则无以言进进也。孔孟之学,皆以刚为主。《论语》:‘刚毅木讷近仁’。唯刚,乃得为仁也。仁体呈现时,私欲不得干之。此可见乾德刚健,故《易》家言乾为仁。”熊十力:《十力语要》(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页。这里要注意的是,熊十力所指“虚寂”决非佛家“空万有之相归寂灭之体,”熊十力:《十力语要》(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页。虚寂不等于寂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分。然而“虚”毕竟又涉及道家的基本理念;熊十力非常合理地利用了它并将其结合进儒家易道刚健之论域,从而从逻辑上完善了儒家以刚健为主而创进日新的仁学。这里,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不虚寂则有滞碍”,滞碍则无刚健。然其主旨在倡导一种不耽于虚寂而能创进日新的刚健之德,故其结论是唯刚才能得仁。孔子学说的核心———仁学,正是在“乾德刚健”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熊十力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孔子面目。故此他多次批评朱子的“以柔训仁”。他说:“《论语》大易同以刚健言仁。《朱子语类》以柔训仁便杂于佛老,失《易》旨也。”熊十力:《十力语要》(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页。站在熊十力的角度,这种批评确有道理,因其前提条件是十分确定的:唯刚,乃得为仁也。

究其实,唯刚得仁一说,正是熊十力理论最富特色之所在,也是其对孔子认识最为深刻的地方,因而在其大部分著作中都可看到其从各个视角的论述,显得完密而系统。他充分认识到:“孔子言仁,以仁德生生,众德之源也。”熊十力:《存斋随笔》,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700页。同时他也深刻地感到,要把握这种“仁德生生”的理论逻辑,必须从孔子大易“乾之为仁”的理论中寻找依据。熊十力对孔子仁学的认识,确有超过汉宋诸儒的地方。恐怕这不仅仅体现在“仁是积极性”熊十力:《明心篇》,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12页。的命题上,同时也体现在他的仁之实现,须有返己之功的理论上。熊十力说:“返己之学,唯孔子造其极,立大中至正之准。余是以归心焉。”熊十力:《明心篇》,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4页。同时认为“:为道必返己,众圣皆同。……吾儒返己,在不违仁,实现我与天地万物为一。”熊十力:《明心篇》,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4页。这就在指出了返己与不违仁的必然关系后,进一步深入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命题上,尽管该命题来自于大程子程颢,但熊十力在其“体用不二”、“天人合一”的原则上进行了新的整合。他曾明确指出“:儒者说仁为本体,却是即用而识体。”熊十力:《原儒》下册,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6年12月版,第25页。“吾儒体用不二、天人合一,此为探究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者,不可违背之最高原理也。”熊十力:《明心篇》,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4页。而孔子的敦仁之学,在熊十力眼中本身即是“遍被人天”的核心,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孔子敦仁日新之道,足以遍被人天而莫可违。”熊十力:《明心篇》,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4页。一方面熊十力是从“人天”的角度透视孔子的敦仁之学,一方面他为求得更合理的解释而提出了“仁心流行”“、仁心常是周流乎全体”的说法,从而为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更合理的框架。熊十力深信:仁心常是周流乎全体,不堕于小己之私欲。(全体谓天地万物)于此,正可认识吾人生命与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来无二别。孔子敦仁之学,其骨髓在是也。所以,熊十力极为强调个体与天地万物为一,而“周流乎全体”的仁心是其唯一中介。指出孔子敦仁之学的骨髓在此,则是熊十力的洞见。最终,熊十力认为孔子仁学的目的在“以存仁立乎其大,即是于天地万物一体处认识大生命,认识自性,认识大我,而破除世人执形骸为小己之大惑。”熊十力:《存斋随笔》,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701页。熊十力视孔子敦仁之学为其理论之核心部分,实在是看准了“孔子之学,唯求仁为宗,深远极矣。”熊十力:《原儒》下册,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6年12月版,第36页。何以深远极矣?岂唯返己之功与自识其性而已,实有洞识仁体、涵养性灵的更深远的一面;由此,熊十力坚称体认的本体论方法与“知行合一”的儒家精神为中国哲学的根本路数。

在现代,内圣之学能否开出外王之学并达致“开物成务”,成为现代儒学的最大症结;这恐怕是熊十力考虑最多的问题,也成为其区别于其他新儒家的特色所在。全面接触过熊十力文献的人当知,熊氏是谈现代科学及科学与哲学比较一类话题较多的现代儒家学者;而深入他的文献的人更当知,熊十力是把孔子当作了第一位倡导开物成务的外王之学的儒家开创者。他甚至不无夸张地说“孔子有范围天地、化裁万物之科学理论。”熊十力:《原儒》下册,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6年12月版,第25页。在他看来,儒学若不能达致开物成务,就失去了它的现代作用。

熊氏哲学以此而获得了实学的动力论性格。

从“格物”论入手,熊十力是这样评价孔子的:“今考孔子倡导格物,如裁成天地,辅相万物等论,宏深至极,则古之艺学有以启之也。”熊十力:《原儒》下册,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6年12月版,第39页。熊十力认为孔子的完善之处,就在于既重视格物,重视知识,又本乎良知。“夫唯孔子,格物而本乎致良知。良知是人所本有,须将良知推扩出来,用在事物上,便是格物,而知识由此成。吾人若无良知,便与木石无异,何能格物?何有知识?故良知是知识之本也。”熊十力:《明心篇》,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46页。可见良知是个根本的大前提,所以熊十力强调:“吾儒之内部生活,唯恒时保任良知作主,绝不屏斥知识。”熊十力:《明心篇》,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50页。对熊十力来说,既要保任良知,又不屏斥知识,二者缺一不可。他以为孔子原本就是要人们利用本心之明,向事物上发展。“吾人须以自力利用此明几,而努力去逐物,辨物,治理物,才得有精确的知识。”熊十力:《明心篇》,见《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56页。同时他批评程、朱解《大学》格物,而终不肯研究格物之术。他想实现的是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厚黑智典

    曾国藩厚黑智典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曾国藩厚黑变脸智典、曾国藩厚黑诛心智典、曾国藩厚黑韬晦智典、曾国藩厚黑纵横智典、曾国藩厚黑借势智典。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中庸全鉴

    中庸全鉴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热门推荐
  • 王爷收了她:邪魅特工女王

    王爷收了她:邪魅特工女王

    一场龙卷风把她刮穿越了,穿越后,一次游玩不小心撞到一个人晕倒在树旁,额......无视,可是,颜控的她良心不予许。好吧,救了,结果,被赖上了。‘’小樱儿,我没什么可以报答,只能用以身相许了。‘’‘’......‘’‘’小樱儿,你是不是嫌弃我了,没事,我不嫌弃你。‘’‘’......‘’‘’小樱儿......‘’某女打断他的话:‘’小沐辰,我嫌弃你了。‘’看见某男快哭了,又补了一句:‘’嫌弃你没娶我了。‘’......
  • 超级武君

    超级武君

    武道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 英雄联盟之竞技王者

    英雄联盟之竞技王者

    当黑暗袭来,王者的陨落无力回天。当光明涌动,复兴的崛起无可阻挡。辉煌到落魄,胜利的渴望永远不变。当S5结束,一大批经验丰富的选手选择退役。当S5结束,中国电竞迎来了最大的低谷之中。当S5结束,英雄之光再度降临临瓦罗兰大陆。他,无所畏惧,只为再度撑起中国电竞的脊梁。他,倾其所有,只为再次登上世界舞台并夺冠。他,勇往直前,更为了那些无数日夜曾经的梦。
  •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以典型案例和经典分析相结合,内容涵盖了智慧选择、明确目标、树立自信、注重细节、心怀感恩、宽容待人、注重人脉、有效合作、灵活处世、低调做人等诸多与人生关系密切的方方面面。故事丰富,哲理精当,内容详实,形式灵活,容易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对读者起到良好的熏陶、启示作用。《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的哲理和智慧,将会启迪我们更好地认清自我、认识人性、感悟生活。每一个哲理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每一份智慧都能给我们的生命提质加量。
  • 死亡之作

    死亡之作

    我就是故事主角白沫夕,哈哈,你在看这篇文章是吗?我忘记告诉你了,我没有在看着你,绝对没有,千万不要看后面,后面你已经看了是吗?什么都没有是吧,很正常,我以前也这么认为过。
  • 星辰铠皇

    星辰铠皇

    当古地球上的原始人类,第一次用木藤和兽皮编织成简陋的胸甲横在身前时,也许永远也不会想到,他们为了生存而发明的这套笨重的衣裳,在数百万年后,竟然会演变进化成纵横宇宙的绝对武力!——战铠!少年麦尘做梦都想成为一名铠者,但他的精神力从十二岁那年就再也没增长过半点,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套破旧的战铠……这是铠者的战斗,这是灵魂的对决……无限星辰,万族林立,铠道峥嵘,人族永昌!
  • EXO之女配智斗白莲花

    EXO之女配智斗白莲花

    我们的女主正在自家沙发上边吃零食,边吐槽一本小说。“这什么女配啊,她不会反击吗……果然这年头,作者是女主亲妈呀。要是我的话,绝对不会这样的。还和我同名,哎!”忽然间,一道白光闪过。“少女,恭喜你穿越到了小说世界。”之后,女主的命运会怎样呢?尽请期待!!!
  • 天星绝

    天星绝

    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玄幻,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只是想要把自己相要写的东西都写出来。这本书可能包含着任何一种元素,脑洞无极限,其中或许就有你想要看到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个大杂烩。欢迎大家观赏吐槽。
  • 公务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公务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代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其公务行为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延伸,公务员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质量、行政效率和行政效果,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和权威,也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本书结合当今实际,借鉴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个理念,在内容上全面涵盖了国家公务员应该遵循的纪律和行为规范,为公务员的工作、发展量身定做一套公务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不管有多苦

    不管有多苦

    林阳和徐慧是A市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因为一次同学的生日聚会喝醉之后偷吃了禁果,导致徐慧怀孕而休学。林阳考上了大学,十年后,高中时的班长赵飞组织同学聚会,他们再次相遇,林阳还会像当年一样爱他吗?她还会相信爱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