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干,得有灵巧之心,懂巧妙之术。心灵才会手巧。
巧干的人,好比“巧媳妇”,透着一股灵气,散发出一种悟性。
巧干的人,善于捕捉机遇,善于琢磨事情,善于借势借力。
当年诸葛亮“借东风”,一夜借得十万枚箭,就是经典的巧干。巧干,懂得事物规律与特性,能够寻到干好事、干成事的路径。
蛮干,也即苦干。动的是死脑筋,用的是笨办法。机械是蛮干的四肢,死板是蛮干的五官,简单是蛮干的脑瓜,老经验是蛮干的家当和资本。
蛮干之人常常会认死理、走极端、钻牛角尖。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
一个没有任何水源的小村庄,为了解决饮水难题,村里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大林和小田接受了这份工作。
签订合同后,大林便立刻行动起来,他每天在十公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往返奔波,用两只大桶从湖中挑水运回村庄,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他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大家需要用水时,蓄水池有足够的水供大家使用。起早贪黑的工作,大林很快有了收入。尽管工作艰苦,但他还是非常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
但是小田却不见了踪影,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他。在消失的期间,小田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找到了四位投资者。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让钱财花花地流入了小田的银行账户中。
“拼命干不如巧干。”要卖力地工作,更要聪明地工作。
不少人认为,在工作量与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系,即一个人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越多,他获得的成功就越多。而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样简单的方式。
王凯买了栋带有大院子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进行了全面整顿,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原先的房主回访时大吃一惊地问,那株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王凯这才发现,他居然把牡丹当草给割了。
后来王凯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也很杂乱,但他却没有贸然动手。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同时也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有很多人看起来工作很认真,每天都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但忙忙碌碌的就是没干出多少成绩。这种员工不仅得不到老板的好感,反而会使老板和同事瞧不起。我们提倡勤勤恳恳工作的敬业精神,但并不是不要求工作的效率和方法。苦干是老板喜欢看到的,但老板更喜欢巧干、高效率的员工。
想在职场混,最终还得靠实力说话
似乎每个公司里都有那么几个“怀才不遇”的人,这种人有的真的是怀才不遇,因为客观环境无法配合,但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屈就,所以痛苦不堪。虽然有时千里马无缘遇到伯乐,但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自己造成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看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容易把别人看得很低,也就是我们习惯用自己的优点去对比别人的缺点。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态,在公司就很难融入集体,总是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觉得别人过于庸俗。
老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使你真的是能力高于别人,在现代社会如果学不会协作,那也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何况,这世上真正被人们称为天才的智者本就不多,我们自己的怀才不遇更多的只是一种错觉吧。有了这种错觉,就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小事,“敬业”两字,自然也就不会放在眼里。一个不敬业,不在意与人协作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被委以重任?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不会怀才不遇?
是金子就会发光的,才华是不可能被埋没的。那些感叹怀才不遇的人,往往都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世间有伯乐,你就是自己的伯乐。
A和B几乎同时离开同一所大学,而且也是几乎同时进入同一家企业的同一个项目组。在最初的两年中,别人看来他们几乎没什么区别,但是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和上司却早已清楚A与B的不同工作和处世风格。A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他总是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而B很聪明冷静,善于预见问题并在问题出现后说明与自己无关。几年的工作中他们一直是同学、朋友和搭档,但几年后,A是越挫越勇,而且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事和上司都很看好他;B则养成了知难而退的习惯,总是得意于自己的小聪明,但也因此受到上司的批评,同事们也不喜欢他,工作也和刚进公司时没有什么提高,从未能独当一面,在生活上也是不如意。
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A伴随着困难迅速成长起来,而B则面临被淘汰出局得危险呢?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企业环境、相似的成长历程,由于个体的不同,他们之间产生了相当惊人的差距。由此看来,个体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个人的才华,而是每个人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不同态度。
不可否认,也许有的人确实会因为环境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暂时不能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但这并不是就可以大发牢骚,怨天尤人,感叹“怀才不遇”的理由。我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何不把这当作努力的动力,积极地做好准备,一旦机会降临,你就可以马上大有作为。“怀才不遇”只是一种消极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对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怀才不遇”感觉越强烈的人,越把自己孤立在小圈子里,无法参与其他人的圈子。这显然是不利于工作的。因此,这种心态,千万别带到公司去。
两个同龄人同时受雇于一家零售店铺,并且拿着同样的薪水。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名叫荷太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泰常的却仍然在原地踏步。
泰常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忍不住跑到老板那儿发牢骚。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他和荷太之间的差别。
“泰常,”老板开口说话了,“你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都有什么货?”泰常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泰常赶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价格是多少?”泰常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了价格。“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荷太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每斤0.75元,质量很不错。”他还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
经理觉得这些土豆确实不错,说可以进一些货。荷太又对经理说,那个人一会儿还要运10筐西红柿来,只是价格还没有谈妥,所以他把那个人带来了,好让经理与他商量一下价格,此时那个人正在门外等候。经理对荷太的做法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