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300000043

第43章 严复手批“编订名词馆”的原稿本之发现(2)

在这方面,严复提出的不少具体批评和建议,多被魏易接受。像严氏多处批评该稿“往往以西文原名有二字,则据之分见两部,如African lilac,既见于A部,其后复见于L部”这种做法不妥,要求其必须全行校过,“令归一始合”;(见该稿第2页,以下直接称第几页)又批评其把非“别名”而是说明文字的内容混入“定名”栏的做法不可取,认为这些内容“不宜列诸或体,以乱其例”;(第6页)还建议其把有别于一般植物的“油”类和“酒”类等再生物删去,不必一并列入,(第62页)等等,魏易在严复的批条上,或表示“已删后”、“已照改”,或表示“是极”。

类似批评,还包括提出条目编纂体例上,英文与拉丁文应统一规范,有些可同类归并,次要者应作为别名处理等意见。如关于稿中“大黄”对应词的排列,严复就认为:“rhubarb即rhabarbarum,不过前为英字,后为拉体诺字而已,似不当分别。编中如此可议者甚多,似宜料理整齐,乃为完作”。(第79页)。

在表述严谨方面,严复也提出较高要求,并作出示范。如“凡例”部分,魏易原标明:“编中植物俗名,采自俄人披雷氏所著之《铅椠汇存》。”严复则将其改为“编中植物俗名,系采用法人帛黎氏所汇集者,见《铅椠汇存》”。显见严复比魏易更确切地知道该书的作者情况,故能纠正其国籍失误,同时这一修改还表明,魏易所采用的植物译名只不过是《铅椠汇存》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而已。这就增加了其表述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在稿本中,严复还曾纠正过一些名词对译错误或不妥处。如魏易将荸荠(water chestnut)与菱角(water caltrop)完全不加区别,统一定名为“芰”,就遭到他的批评。严指出,“芰即今呼菱角也,《说文》芰蓤也,又云蓤芰也。楚谓之芰,秦谓之薢茩。……其物与荸脐、乌芋、马蹄刺然异物”。他要求魏易:“water chestnut究竟是菱角是葧脐,请再订定”。(第99页)在古汉语中,芰或菱角,的确与荸荠并不相干。至今,尽管仍有把water chestnut译为菱或欧菱者,但这或可视为历史的误会。

严复发现原稿定名的另一处错误,是魏氏把“rape”的译词定为“菘”。他正确地考证指出,“菘,即今常见之白菜”,这与“rape”(今译“油菜”)其实不同。不过,严复也未能给出正确译法,反而陷入了另一歧途:他推测“rape与turnip(萝卜)同用,似系一种食根之菜”。(第77页)

不过,上述两例,编者魏易本人都没有直接表明认可。他明确表示赞同的是严复对其所译“nut”为“榛壳斗”的修改。严复写道:“nut is a generic name,今以榛而独当之,非是。记前已以榛为filbert nut矣,如必为之立名,似不如即用科名壳斗。”魏易在批条上回应道:“是极。”(第60页)

至于严复纠正原稿中的文字错误的例子,就更多了。如魏易把与胡臭橙对应的“seville”误写成“serville”,严复就纠正道:“seville记是斯巴尼地名,其地产橙,遂以名之。若serville一名,恐必误字,祈考订。”(第86页)。他如改“牛脂芳”为“牛脂肪”(第15页),改“乌臼”为“乌桕”等,所在多有。

说到严复中西名词对译的旨趣,他对“蒲桃”一词运用的看法,或当引起应有的关注。严复反对魏易把“rose apple”和“malabar plum”两物都译成“蒲桃”。他案曰:“蒲桃见史汉,乃葡萄原字,不知与rose apple是同物否?应细考。”(第5页)又批语道:“蒲桃名见史汉,的系古葡萄字。诗文中往往尚作古名,今用以名plum李属,虽有所本,尚恐未安。”(第72页)。然而这次,魏易却未能完全接受严复的意见,他在严复审改的批条上回应道:“蒲桃与蒲萄恐非同物,易谨注。”(第5页)

如今,蒲桃一词似乎早已成为“rose apple”的固定译法,从表面上看,魏易好像更为在理。但实际上后来流行开来的,却也未必最初就是最为合理的,有些不过是约定俗成而已。在当年选词对译“rose apple”时,严复作为一个具有相当学养的古文家,深知以中国文人学者熟悉的水果葡萄别名——“蒲桃”来对译它,容易造成误解,故提出疑义,未尝没有引人深思之处。又如,魏易将thistle译为“蓟”,现在也已流行,而当时严复觉得“蓟”在中国古代作为地名的含义过于凸显,宁愿以一个同音的古字来加以代替(第93页),似也可作如是观。当然,古“蓟”字也曾很早就被用作为植物名,《尔雅》释草中已有出现,严复似未曾提及此点,故此例与前例尚略有不同。

从严复的有关批语中,我们也能较多看到他作为一个古文家,处处以追求古雅为是的文人习惯。如他强烈建议译wild rice为“稆稻”,而不译作“菰”,即为一例。(第80页)他把“烟草”(tobacco)改为“蔫草”,(第94页)把“罂粟”改为“莺粟”,(因苏东坡诗中曾用,第66页)把“鸡屎藤”改为“鸡矢藤”,(第67页)给“绶草”一词另加两个古雅难识的别名,等等(第89页),也都可为证,有的还不免弄巧成拙。其最终的结局,多难逃不流行之命运,似乎只有“鸡矢藤”的竞争力稍好一点。

在近代中国,严复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也是知识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因早年学海军的缘故,其在工学方面也颇为专业。但他对于植物学却并不内行。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植物学分科知识缺乏了解上,也表现为他对中国传统植物典籍的陌生上。严复在审校过程中,更多依赖的还是《说文》和《尔雅》等传统字书。正因为如此,当他看到魏易将紫檀标为“豆科”时,便立马诉诸旧有的生活常识批示道:“紫檀当系木本之植物,而属豆科,是亦足疑!”(第78页)殊不知紫檀正是“豆科”植物也;当他注意到“马铃薯”、“甘薯”(Spanish potato)等带有“potato”的植物却分列不同科属时,又马上表示疑惑说:“同为potato,而所属有茄科,豆科,旋花、天南星诸科科异,此亦可疑处,祈再细检也。”(第74页)殊不知,马铃薯属于茄科、甘薯属于旋花科,正是不同科属也。

由于不熟悉中国传统的植物典籍和相关的精确知识,在拟定中文植物名词的时候,严复的批语有时也同样难免出现失察和自以为是的情形,如他反对将“oldmans beard”译成“女萎”,即为典型例子。严复在批条中写道:“常俗萎荽二字,每相讹乱,其实萎者蔫败之义,荽者草木之名。女萎恐当作女荽。祈再考。”(第65页)其实,“女萎”作为蔓生植物之名,在古代荆襄即已有之,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里便载有此物,《本草经集注》和《本草纲目》均认为其就是“萎蕤”。因严复古代植物知识不足,此处不免有想当然之嫌。

与此相似的例子还有,严复在批评魏易关于“稻”、“稷”、“粟”的英文词对译不妥时,竟将稻、粟混为一物,强调“在田谓之稻,其实谓之粟,既舂谓之米,故三者异名而同物,皆rice也”。对此,魏易明显不服,他在严复的批语下面抗议道:“五谷稻黍稷麦粟,似稻粟自有分别,请核示。”(第56页)

在严复的批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日本名词一向的“反省”态度,其受命主持编订名词馆,这也是其直接动机之一。从他极度反感该稿本采用“睡莲”一词,不难窥见其此一心结之一斑。严复愤愤表示:“查通篇遇吾国所谓扶渠莲花者,上必著睡字,不知何本,想必从东文而来。但中国实无此称,似无取用夷变夏。今案,莲花为物,汉人通名扶渠,其花谓之菡萏(未发)、夫容(已发),其实谓之莲,其茎谓之茄,其叶谓之荷,其本谓之蔤(在水中者),其根谓之藕。古人于此花诸部,立名特详,然无所谓睡莲者,殆不足用也。”(第99页)

其实,“睡莲”一词本乃中国创造,并非日本所产,唐代的《酉阳杂俎》、明代的《三才图会》和清代的《广东新语》里,均有使用,并且记述了其习性。南方流行的有别于“lotus”的“水莲”名物,亦与之相关。魏易以“睡莲”译对“water lily”,正是采用了中国旧称,且延续至今。在这点上,严复的批评当有失察和偏激之处。

三、简单的结语

研读《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这部严复当年批改的原稿本,一方面可以部分地见证严复多方面的知识兴趣和学问水准,其敢于断制的性格和注重多采用中国固有古雅文词的偏向,还有他对待此事较为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具体地看到了中西名词编订工作的难度、具体过程和审校特征,尤其是编纂者和总纂之间那种彼此交换意见、双向互动的真实情形。这对于我们了解严复主持名词编订馆的实际状况,透视他关于中外名词对译的具体认知及其丰富内涵,均不无裨益。遗憾的是,我们虽然有幸见到“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的原稿本,而它后来据以定稿的铅印本却反而无缘得见了,这与其他学科名词编订的定稿铅印本得以留存、而原稿本或已散佚的情形正好相反。否则,我们对其彼此互动的最终结果,当可揭示得更多一点,认识也可更深入一些。

此外,透过严复审改的这部原稿本,我们还可发现当年学部编订名词馆工作的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每个学科只有靠个别编纂者本人努力,仅总校者严复一人最终把关而已,甚至连“分校”和“覆校”的环节都没有设置,就更谈不上集体磋商和讨论审定的科学程序了。对于审定名词这样严肃而重要的工作之内在要求来说,如此行事,诚可谓太过草率。如果把章士钊批评严复的“草率敷衍,亦弥可惊”8字,用在清末学部身上,庶几乎真是不爽。处于革命风起、王朝统治临近崩溃的边沿,清廷实际上已经没有耐心、经费和能力,来维持名词编订这样一类带有基础性质的科研工程。其进展和结局,实在也不是严复一个人的博学和负责与否,所能决定和改变的。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在这部《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的原稿中,严复那精心书写的42张“批条”本身,也是近代中国书法史上珍贵的存世墨宝。在学部编订名词前后的那几年,正是严复一生中潜心于书法的重要时期之一。其行书用笔娴熟而自然,结体也潇洒而优美,称得上是他本人遗留至今的书法精品。以往,《严复翰墨》和《严复墨迹》等书的编者,都未曾刊印过这些批语。希望有条件的出版社,能够将此一原稿本影印出版。同时建议,国家清史编委会正在新编的《严复全集》,最好也能够将此稿全部或至少严复的批语部分收录进去,以方便读者和研究者们使用。

〔作者简介〕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所长、研究员。

同类推荐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热门推荐
  • 未被感染

    未被感染

    首先不是YY文,发生在校园里的感染事件。如果在校园里一切都乱套了,那么我们的友谊,感情,都该怎么应对?
  • 男人的诱惑

    男人的诱惑

    两个要好的同学,同事,为了自己的仕途升迁,勾心斗角的一部作品。书中揭示到的有、婚外情、拆迁、医闹、买官卖官等现实问题。
  • 爱恨是非

    爱恨是非

    一个平凡的女孩,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知道了自己的可贵,可自己已经不在人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叶落不知秋

    叶落不知秋

    她用尽全部力气想要去忘记他,可是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三年前他连根拔掉的不只是那棵长于心底的树,还有她完完整整的心。她忘不了,即便忘记全世界,她都忘不了那个人。这一刻,叶知秋发现,原来,陌桓成了她叶知秋的梦魇,永恒的梦魇。那一刻,她和他成为了陌生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 圣诞吻之爱响

    圣诞吻之爱响

    穿越到圣诞之吻而对圣诞节都一直只是保留痛苦或是不喜欢的感觉。一直就这样持续着寂寞的学园生活什么都不是的高校生活真的终于要过去了吗?……错了,那只不过看似如是!纯爱文,非11文,本文只收冢原响新手,不喜误入,骂人者误入
  • 岳阳少年成长之路

    岳阳少年成长之路

    介绍一个岳阳少年从一个原本听坏的学生变成了父母眼中的不孝子
  • 御谚台

    御谚台

    爱了,就放弃一切;恨了,就同归于尽。我不惧怕死亡,只是害怕背叛。
  • 霸宠女将军:妖孽夫君太腹黑

    霸宠女将军:妖孽夫君太腹黑

    新书:爆笑小萌宝:仙君,么么哒,已发布,还望大家多多支持~前世,她是一名现代明星金牌保镖,一朝穿越,怎料,却成了朝堂上独当一面的女王爷、沙场上呼风唤雨的‘第一女将’。原以为这一切只是个开始,谁知……直到她在一次青楼之行中无意救下了他,于是,便展开了一段“养成”与“被养成”、“扑”与“被扑”、“吃”与“被吃”的精彩故事。妖孽正太腹黑夫君?绝代神医敌国王爷?……一连串的阴谋与智慧全部接踵而来。他说:“朕爱你,无关乎江山。”而他却说:“我只愿为你,放弃万顷良田。”刀光剑戟,共赴沙场,无怨无悔;笔墨丹青,共度韶华,一心一意;一曲终了后,终是谁先失了心?又是谁先输了情?
  • 有缘何处不相逢之巾帼皇子

    有缘何处不相逢之巾帼皇子

    她,顾倾城。蜀国九殿下,深受其父王宠爱的未来国君。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她,冷漠对人,只为掩藏身份,直到遇到他,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