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300000003

第3章 闽都文化论(1)

李治亭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论面积,属于一个中小省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福建也同其他地区一样,形成了本区域丰富而多彩的地域文化,按其文化特点,自成一地域的文化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区的历史文化学者已展开对本地区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提出“闽都文化”的名称并进行论证,应是福建区域文化研究的一项标志性成果。这一文化定位,涉及文化地域的界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内涵的基本定型,以及文化精神的科学概况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尚须深入探讨。

实在说,我对闽都文化并无研究,仅就上述提到的几个问题,作一理论的粗浅分析,借此向闽都文化学术同人请教。

一、关于“闽都文化”的地域界定

我国疆域辽阔而广大,各地区生态环境、人文地理、生产生活方式等,千差万别。还有,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特别是与汉民族相比,无论各个方面,皆存在明显差异。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伴随各民族文化的不断变化与积累,逐步形成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所谓“区域文化”,是指一种文化所覆盖的地区。进一步说,一种文化在一个地区生成、发展,最终形成一种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文化生态。这就是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文化,即可称为区域文化。

应当指出,区域或地区文化并非一定指现今行政区域来划分的,关键是同一的文化形态是否存在于同一地域,此即划分或界定区域文化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客观依据。例如,东北地区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区。确定文化区域就不能按三个省分为三个文化区域。因为历史上的东北地区——清代以来,并无明确的行政区划,浑然一体,故形成同一的文化,包括习俗、习惯、饮食、禁忌等等,几无差异。在长期的各民族互动、互为影响中,东北地区的文化业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据此,可知东北地区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亦即文化共同体。至清代,虽在东北分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等三个行政区,亦相当内地设省,却也无法分割为三个区域文化,应是同一的东北地域文化。在其他地区,如山西与陕西、湖南与湖北,视同一个文化系统;山东、四川、西藏等,亦各自形成本地区的文化。以此类推,其他省份,或一省或跨省皆为地区文化。

现在就来讨论闽都文化的地域界定。

闽都文化论

福建地方文化学者已做过研究,认为“闽都文化是以福州城区为中心的都会文化”(见《闽都文化概论》第1页),很清楚,闽都文化的地域范围,仅限于“福州城区”,给其文化定位为“都会文化”,所谓“都会”,在今则指为一地区的中心城市。

将闽都文化的地域限定在福州城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闽都——福州与“八闽”是什么关系?亦即“都会”福州与福建全省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如果福州被划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或称为一个文化区域,那么,“八闽”的文化区域又该如何划分呢?迄今为止,在我国各个区域文化中,还没有一种文化被界定在一个城市。若以一个中心城市定为一种文化地域,这在我国的城镇中比比皆是。如洛阳、西安、开封、北京、南京等城,都曾是帝王之都,尤其有理由定位某种文化。其结果,一是割裂了中心城市即都会文化与本地区同一文化的整体性,二是从文化的划分上也失去理论依据,不符合花纹文化区域的原则。就实际文化状况而言,整个福建地区的文化与“闽都文化”是同根同源同质,是不可分的。“闽都文化”无论多么丰富,也只能是福建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将“闽都文化”独立出来,就成了一个都市文化,这在福建文化中没有普遍意义。

因此,把“闽都文化”定位在“福州城区”,显然脱离了福建历史文化实际。事实证明,无论研究历史,研究文化,都须树立全局观、整体观念,才有可能正确解释历史,揭示历史与文化的真相。

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即文化名称,同样不容忽略。文化名称无疑是不同类型文化相区别的鲜明标志之一。众所周知,我国地域文化中,诸如晋文化(山西)、齐鲁文化(山东)、楚文化(湖北)、蜀文化(四川)、燕赵文化(河北)、西域文化(新疆)、滇文化(云南)、吴越文化(江苏、浙江)、关东文化(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等,无不显示出各自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换言之,文化名称之不同,恰恰是标明文化之不同。

那么,福建地区文化名称该如何命名?“闽都文化”名称是否合适?首先,须知任何一种文化的命名,皆来源有据,不可随心所欲,随便给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通过对上述各个区域文化名称起源稍作分析,便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地理与当代地理三者基本吻合,一句话,古今贯通,此其一;其二,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衍化、流变,确已形成与其他地区不相同的文化;其三,对本地区的文化认同感,经世代流传,已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约定俗成,为当地广大群众所接受。

上列多种文化名称,如鲁、晋、楚、吴、越、蜀、关东等等,原为古称,又与今地相吻合。这些古名称,世代流传,确已约定俗成;故用为本地区的文化名称,是再合适不过了。

以此原则来推定福建地区文化名称,也就不难。先说“闽都文化”这个名称。“闽都”源于西汉初封闽越王,在今福州地段为王都。其后,屡经变迁,终成“八闽”之格局,福州为“八闽”之首,不是王都,却仍起到王都的作用。无疑,“闽”已成为福建的代名称,“闽都”则专指福州。这已是约定俗成,妇幼皆知。“闽都文化”专指福州地区的文化,确属名符其实,也无可非议。但若以此称,指为福建整个地区的文化,恐怕就会是名不符实了。这就有必要再给福建地区的文化重新命名。

福建地区的文化名称,取用不难。据史料记载,商周之际,已设为“七闽”、“闽方国”等,至汉初始有“闽越王”,自此才有“闽都”之说。这里,有“闽都”与“闽越”两说,稍作比较,“闽都”涵盖不了全福建,唯“闽越”代称福建,可谓恰如其分!这一文化名称之来,同上列几种文化名称的起用,其道理同一。如“晋文化”之“晋”,来自周初的封晋国;“鲁文化”之“鲁”,亦为周初的封鲁国,封地在今山东,故山东别称“鲁”。至于福建,今之区划,与古之“八闽”基本相合,称福建为“闽越”或简称为“闽”均可。其文化即称“闽”或“闽越文化”均可。

福建学术界给福州文化定名,未给全省文化命名,是否合适呢?

我的意见,只论“闽都文化”,而不论“闽越文化”似嫌不妥。因为“闽都文化”不过是一城一地之文化,不能涵盖整个地区的闽越文化,反过来说,闽都文化只能是闽越文化的一部分。

试想:2000年前,“闽都”即福州有多大?1000年前、500年前,福州肯定又有新发展。就人口来说,不过十几万,或二三十万,新中国成立前,福州城区人口还不足百万。当然,城区的规模也很有限。以其地处海边之一隅,境内多山,耕地少,地贫瘠,加之交通不便,人口增长不快,城区的规模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在城区发展起来的文化,与其他中小城,或与广大农村文化相比,也只能是福建地区文化的局部文化,代替不了境内的其他文化。显而易见,所谓“闽都文化”孤立地存在,只是其中的个案,不具有普遍意义。

只研究一个城区的文化,而忽略全省区的整体文化,不能不是“闽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缺憾。

二、闽都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

从人类自身的发展,到社会的演进;从中国历史的发端,到当代,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以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计的长过程中,很自然地形成不同的历史阶段。正确划分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各个阶段,是我们认识历史并给予科学解读的一个基本方法。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强调: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舍此,就会误入歧途。

同样,一种文化从其萌芽,到形成,再发展,再变化,也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漫长过程,必然出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一阶段的文化内容。研究者的责任之一,就是准确地理清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历史的发展相吻合,才能真正揭示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真相,从中得出文化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至此,也就完成了文化研究的目的。

写了以上的话,意在说明研究历史、研究文化分清不同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历史并非是凝固而不变,恰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间断地变化。分不清阶段,或者干脆不去分析阶段,历史或文化真的就变成凝固而静止了,所列历史与文化,不过是分不清阶段的历史文化现象而已。

现在,就来讨论闽都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说明的是,本来应当讨论的是“闽越文化”即福建省区整体文化的发展阶段,但福建学者提出的文化仍是“闽都文化”,所以,“闽越文化”姑置不论,就针对“闽都文化”来论证其发展阶段。

闽都文化研究者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著述,似乎不那么看重文化的发展阶段,只是偶然提到哪个朝代、时期闽都文化状况。没有阐明闽都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文化内涵与特色,就会产生一个不明的后果:闽都文化是从何而来的?它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每个不同阶段的文化有何差别?如此等等。可见前面的分析,符合闽都文化的历史实际。

根据“闽都文化”学者提供的史料,闽都文化从其产生以后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大体如下:

首先,也就是闽都文化的起源阶段。闽都文化学者把它定在5000多年前出现的昙石山文化时期。按考古学上的规定,5000多年前,应属新石器时期,社会已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末期,已临近“国家”的大门,或称为人类文明的前夜。昙石山文化发展到什么水平?其文化特征是什么?可惜,没有作系统的说明。至于在昙石山文化前,是否有原始人类?有否考古发现?仍是闽都文化研究的空白。主要是昙石山文化,可以肯定地说,它对后世文化必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这是福建地区也是福州城区文化的源头。这个问题讲不清,对其后的文化也难以说得明白,尤其要影响到对闽都文化的定位。

第二阶段,为闽越文化初步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约从春秋战国之交,到两汉王朝统治时期,总共为500余年,初步形成了闽越人创造的本土文化。这一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当战国末期,南方大国灭掉越国,其国之越族人大量向南迁移,进入今福建地区,与当地土著闽族人相融合,遂形成闽越族。这时期,还没有发生汉人大量移入的问题,不言而喻,其文化也不会受到汉文化的浸润,故其文化仍保持着原生态,是名符其实的闽越土著文化。现今已在福州、武夷山等处发现了丰富的闽越人的文化遗存,证明闽越人分布甚广,文化创造也相当丰富。应该说,这才是真正的闽越文化的初期状态。

这个时期的文化值得重视,因为它是闽越人的本色文化,从其外在之形,到内在之文,都应深入研究,一则探索此地何以产生这类文化?一则考察这一文化的流变,具体说,哪些被保留下来?哪些已变异?还有哪些被其他文化所代替?从中,便会发现文化演变的规律。这正是研究者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第三个阶段,约从魏晋南北朝起,到隋代,共300余年,是为闽都文化初步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以北方士民为避西晋内乱,部分南渡至闽,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开发,并把中原文化带来,传播儒家文化,兴学办教育,不仅培养了人才,更重要的是,改变习俗,提高当地人的文化素养,为闽都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才只开了个好头。地处海峡西岸感潮地带,有活泼源头,有海涌回澜,风景无限,逝者如斯,可别打盹!漏了一组新镜头,便会遗憾凝眉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热门推荐
  • 《爱的边缘》

    《爱的边缘》

    小说简介一部小说,其实记录的就是主人公郭军生所走过的心路旅程,是他心灵的成长史。对于爱情,他沉醉过,迷茫过,也堕落过,但终归还是找回了自己!读完全书,掩卷沉思,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郭军生,小说诉说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或许是你的,或许是他的,或许是我的。欢迎大家加入《爱的边缘》读者交流群24900359欢迎大家转载我的小说,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合作!小说寻求出版,如果哪位朋友可以帮忙,请与我联系,偶万分感激!祝大家阅读愉快!邮箱:cleverrain@msn.com,QQ:179208106。
  • 君叹

    君叹

    《老子》云:“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世界之母也”。世界本为物,入心便成相。“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故成亦败,失亦得,微亦鸿,瞬亦恒。一蚍蜉尚可撼树,一粒粟尚可填海。日照虽和,夏炎易灼;星光熹微,夜深乃照。燕雀决起而飞止榆枋,鲲鹏一跃万里骤风雨;蜉蝣一日生死,明月贯古烁今。纵观千古,哀一生之须臾;酿墨深思,妄我世之恒久。何为大何为小?何为优劣?何为高低?何为善恶?世人先思忖,后有度量,故有标准。三生有幸,能成人之榜模;永世嗟叹,从未触她玉颈。生前难及人世之欢爱,生后能及万世之主又如何?承诺终成夙愿,情愫深烙心底,亦是万世折磨。后人切记: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 任志强内部讲话:关键时,任志强说了什么

    任志强内部讲话:关键时,任志强说了什么

    12年军人生涯,练就了任志强雷厉风行的作风;从部队转业后,倔强的任志强进入原华远公司,很快便成为了年收入过百万元的总裁;功成名就后,任志强却以一句“我不玩了”,即从原华远集团挂冠而走,凭借出色的商业才能,使新华远重新崛起,续写了又一段令人惊叹的财富传奇。本书是对任志强雷厉风行性格的生动演绎。深刻还原和剖析了“地产狂人”任志强在人生中的重要节点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对他如何创业,并如何带领企业成长,如何打造自己的团队,如何具备远见卓识,如何去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企业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地产狂人任志强如何以自己的姿态在房地产的舞台上进行一场华丽的演出,本书将为您提供答案。
  • 神盗者

    神盗者

    一张来路不明的冥币,一个怒气冲天的兄弟,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本来平淡的人生,不在那么的平凡。康一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却成了地下界的神盗者。从此踏上了以盗为生的日子。只要是他想要盗,不管是古董,死人,活人。。。。。。通通都可以。
  •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海涅曾拿法国的行动者与德国的思想家们相比。他说 就破坏和严峻后果而言 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就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 拿破仑可以和费希特并肩;而就全面的继承人类的精神事业 充分表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根本变化 没有一个法国人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
  •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本书主要研究了如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评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什么决定着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如何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
  • 致不曾后悔的自己

    致不曾后悔的自己

    任何人的青春都曾美好,值得眷恋、但也有很多伤心不堪回首的事情。
  • 薄荷味的他和她

    薄荷味的他和她

    他和她是童年时的好朋友,在她生日那天,她离开了他,去了美国,十年后,她回来了,并且假装失忆,要看看他的反应,他到底会怎么做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天人女国师:养兽成夫

    天人女国师:养兽成夫

    她,夕末,二十四世纪顶尖杀手世人其为“末日”鬼见鬼愁。她,神夕大陆北泽家二小姐,天生无灵脉废物,还是个花痴,人人可欺。当她成为她,敢害我?虐成狗!敢阴我?毒成猪!诶?这个甩不掉的妖孽是怎么回事?啥!?那是她家的傻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