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300000012

第12章 明代的禁海与开海(1)

毛佩琦

闽都福州,地处东南沿海,得风气之先,历史上闽都先民就是走向海洋、开拓海洋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这种优秀传统,既受优越的自然条件所赐,又收到大的人文、政治环境所制约。在与禁海势力长时间的博弈中,闽都先民总是走在前面,功不可没。明代是中国走向海洋的重要时期。深入探讨明代禁海与开海的历史,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闽都海洋文化的历史定位,推进闽都海洋文化的研究。希望本文能对此有所助益。

一、明初的海外政策和海禁

明朝实行海禁似乎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其实,明朝海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闭关或禁止海外贸易。所谓明朝的海禁,是指在一段时间之内禁止私人出海贸易谋生,不许私人船只出海。一些著作中习惯指称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片板不许下海”(《明史》朱纨传),其实,遍查文献,并没有发现朱元璋说过这样的话。所谓“片板不许下海”是后人在追述明朝海禁时使用的概括语。

有必要叙述一下明初对海外各国的态度。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说: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不征诸国包括:朝鲜、日本、大琉球、安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国、爪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等。

还有,朱元璋在与海外各国交往时,本着中华帝国自古以来政策,主张厚往薄来。在一次与“西洋琐里”的交往中他说道:

西洋琐里,素称远蕃,涉海而来,难计年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

明朝并没有关闭海关,而是与海外各国实行有控制的官方贸易。明朝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明史》职官志:

市舶提举司……张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辨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闲其出入而慎馆谷之。

明朝建立后,广泛通使海外各国,各国使者来华朝贡不断。这方面的论著很多,本文不赘述。

明代的禁海与开海

那么,明朝初年为什么要禁止私人海外贸易呢?

首先是因为明朝建国不久,曾经与朱元璋争夺天下而失败的张士诚、方国珍余部,逃往海上,继续与朱元璋为敌,骚扰沿海地区。朱元璋为打击他们,切断他们与沿海百姓的联系。

其次,是因为倭寇在沿海侵掠骚扰,朱元璋不得不禁止百姓出海,以防范。关于倭寇的论述同样很多,本文也不赘述。

另外,从根本上看,明朝以农业立国,不重视海外贸易的收入,即使不进行海外贸易,也不会造成大的损失,因而缺乏开展对外贸易的动力。

但濒海人民长久以来以海为生,出海捕鱼贸易,违禁之事仍时有发生。明政府不得不一次次重申禁海令,比如:

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洪武十四年(1381)十月: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1384)正月: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

洪武二十一年(1388)正月:温州永嘉县民,因暹罗入贡,买其使臣沉香等物。时方严交通外夷之禁,里人许之,按察司论当弃市。上曰:“永嘉乃暹罗所经之地,因其经过与之贸易,此常情耳,非交通外夷之比也。释之。”

洪武二十三年(1390)十月: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

洪武二十七年(1394)正月:禁民间用番香、番货。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唯琉球、真腊、暹罗许入贡。而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见有者,限以三月销尽。民间祷祀,止用松柏枫桃诸香,违者罪之。其两广所产香木,听土人自用,亦不许越岭货卖。盖虑其杂市番香,故并及之。

明朝的法律也有严格禁止“交通外夷”的规定。《大明律》、《兵律》“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

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锻匹、丝锦,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

到永乐年间,明朝大张旗鼓地通使海外,这种出使完全是政治行为。以郑和下西洋而论,永乐七年(1409)三月,由郑和带给“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的敕书,说明了朱棣派郑和出使的目的: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祇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黜诚来朝,咸锡皆赏。故此敕谕,悉使闻知。

这封敕书,是说:

1.得到天命的天子君主天下,有责任向全天下的人“施恩布德”。

2.天子有责任让全天下的人“遂其生业,不至失所”。

3.全天下的人都应该“祇顺天道”,遵守天子的要求,“循礼安分,毋得违越”。

4.在天子的监督之下,天下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不可欺寡,不可凌弱”。

5.天子要达到的目的是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为了鼓励天下各国的人都纳入天朝礼制体系之中,单纯的宣示是不够的,还要辅之以物质奖励,那就是对于凡是表示愿意纳入天朝礼制体系之中,前来朝见的“诸番王及头目”,天子都要给予赏赐。这是把儒家天下为公的治国理想,向更大范围、向全世界推行的一种尝试。天下各国,“华夷无间”,不分彼此,都是大明天子的赤子。大明天子对其“抚字如一”。在经济上,中央帝国对各国采取“少取多予”、“厚往薄来”的原则。在文化上,中央帝国向各国推行“声教”,最终使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它体现了来源久远的儒家的天下观:天子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无论远近,无论种族,华夷无间,一视同仁。天子是天道、正义的代表,在他的主持下要建立和谐共存的天下秩序。

香港黄枝连教授把这种天下格局称为“天朝礼治体系”,我把它称作“天朝礼制体系”。朱棣就是要建立在天朝礼制体系之下的理想世界。

通过郑和下西洋和其他种种措施,明代中国在世界各国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位置,所谓“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朝与周边的众多国家都建立、保持了朝贡贸易关系,其伸延联系范围之广,超过以往历代,使明朝成为努力拓展国际空间的空前的时代,出现了所谓“远迈汉唐”的局面:

成祖“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迨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当时,明朝对各国既有威,也有德,它按照当时人们所认知的国际的道德行为准则,建立和维持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明朝对各国以威制之,以德服之,成为维持这种国际关系的有力保障。

当一些小国受到邻国欺负时,他们往往向明朝告诉。比如占城受到安南的侵略,明朝就致书训诫:“今占城与尔邻壤,尔屡兴兵侵其土地,杀其人民,剽掠财物。占城之人困尔荼毒。夫两国土地,传自先世,而主于天子,何得恃强逾越?为恶受祸,自古有明戒,然事已在赦前,兹不深究。自今宜保境安民,息兵修好,则两国并受其福。”

郑和出使,除宣天子诏,向各国表示善意外,也为维护各国间的和平秩序不遗余力。郑和第一次出使,于永乐五年(1407)回还,“献所俘旧港酋长”,“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劫商旅。”显然,这不能为希望建立和平秩序的明朝使节所容忍。“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明成祖所要建立的天下秩序,是当时历史的产物。他的思想观念无法超出历史的限制。我们不能用今天普遍承认的国家关系准则去要求他。也就是说,他的观念与当今世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观念立意是不同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明朝以其力量所及,为维护和平秩序,为保护商路通畅,为各国之间的和平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明朝不掠夺别国财物,不侵占别国领土,坚持厚往薄来,这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个泱泱大国的风采,也使我们不能不赞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

郑和出使大大促进了海外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永乐年间,郑和所到过的海外各国,派使臣来华的就有318次(不包括朝鲜、日本、琉球)。有4个国家的11位国王亲自来华,有渤泥(今加里曼丹岛)国王、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国王、满剌加(今马来西亚)国王、古麻剌朗(今属菲律宾)国王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永乐六年(1408),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率妃子及弟妹子女陪臣泛海来朝”,于八月在京城朝见明成祖,成祖以公侯之礼待之,赏赐有加。不幸王卒于会同馆,成祖哀悼,为之辍朝三日,礼葬于南京城安德门外石子冈。其墓至今犹存。

永乐十五年(1417)来华的苏禄动望东王巴都葛叭哈剌,也在归国途中卒于德州行馆。最终埋葬在山东德州,至今其墓犹存。来华的古麻拉朗国王的坟墓则在今福州。

郑和出使还促进了与所到国之间的贸易。船队所到之处,要代表皇帝给予赏赐,还要与当地进行贸易。明朝因此与许多国家之间建立了朝贡贸易关系。朝贡有定期,或一年、两年、三年一贡,也有一年几贡的。朝廷接受贡品,给予赏赐,还收买其余的货物,也准许其在市场上出卖其货物。中国输往各国的有丝绸、瓷器、铁制工具及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药材、茶叶、货币、衡器、历法、书籍等等。输入的主要有香料、药材、制瓷原料、珍稀动植物等。

由于郑和打通了海路,维护了海上秩序,各国之间的贸易和交流也比以前更为繁荣。

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

虽然,官方贸易在此期间很活跃,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禁令仍然没有废止。统治者中的一些人愚昧、保守,妄自尊大,成为通海要求的严重障碍。当时的频繁、严重的倭患,以及由于处置不当而引起的与外商的冲突,又对实行通海政策造成严重干扰。根深蒂固的重农贱商思想,一些掌管海事的统治者在通海活动中肆意搜刮掠夺危害百姓,以及后来西方海盗商人的野蛮行径,又成为反通海论者的重要口实。

然而,随着商品经济日趋活跃,私人海上贸易在重重困难下还是缓慢发展起来,海上商民也形成一股相当的势力。一方面,他们公然违抗朝廷的禁令,私自出海贸易甚至不惜勾引“夷人”,诉诸武力;另一方面,朝野上下许多人呼吁政府改变海禁政策。在通海论者之中,有的是从维护政权的安定、繁荣或自身的享乐出发,有的则是代表了从事海外贸易的商民的利益。特别可贵的是,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了某些经济规律,为了富国强兵、抵御外患,站在更高的角度要求通海。明朝对私人海外贸易的禁令时松时紧,而朝野要求通海的思潮都一直没有间断。

二、海禁已经不合时宜

朝廷禁令可能限制社会的发展,却不能改变社会发展规律。洪武末年,便有“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的记载,至“成弘之际,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到了正德、嘉靖年间,“倭寇大炽”,佛郎机(葡萄牙)、吕宋(西班牙)海盗商人相继东来,他们企图凭借武力打开与中国通商的大门。明朝为了安定海防,重申海禁政策,其规定之严,较洪武时期更甚。但是,以禁令取消官方贸易——“朝贡”贸易则可,取消民间贸易则绝对办不到。因为这时私人海上贸易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它已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私人海上贸易以武装走私的形式发展着。走私者甚至不惜作“海盗”与政府军相对抗。当时东南沿海的形势是:

顾海濒一带……视渊若陵,久成习惯。富家征货,固得捆载归来;贫者为佣,亦博升斗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乱。

以海为家之徒,安居城廓,既无剥床之灾;棹出海洋,且有同舟之济。三尺童子,亦视海贼如衣食父母,视军门如世代仇雠。

至正德中,华人通倭,而闽浙大官豪杰,实为祸首。……小民迫于贪酷,若于役赋,困于饥寒,相率入海为盗,盖不独潮、惠、漳、泉、宁、绍、徽、歙奸商而已。凶徒、逸贼、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皆从之为乡道,为奸细。

大官、豪杰、小民、奸商、凶徒、逸贼、罢吏、黠僧、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可以说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都与海上贸易利害相关。这种形势政府几乎无法控制。

同类推荐
  • 灯谜入门必读

    灯谜入门必读

    本书主要讲解怎样猜谜制谜、如何欣赏灯谜、怎样组织灯谜活动等灯谜的基本知识。并提供趣味灯谜作品,以供读者试猜或选作灯谜活动的题目。全书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是灯谜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是设谜解谜的好帮手。
  • 异域风情

    异域风情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神秘异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藏、神农架、新疆、楼兰。让读者畅游在这异域风情之中。
  •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茶酒文化是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其中的载体,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茶酒的历史,文化,名茶名酒等各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方便读者学习与参考。
  •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茶苑:讲述茶文化

    茶苑:讲述茶文化

    本书介绍了茶的渊源;茶场;茶叶之道;栽培技艺;制茶工艺;茶艺之道;历代茶著;泡茶技艺;沏茶技艺;茶具鉴赏艺术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红绳错:倾国公主

    红绳错:倾国公主

    第156和157是重复的,网页一时跳不开,点了两下,亲不要订阅了。向大家道歉……
  • 重生之带条小龙

    重生之带条小龙

    别人重生带系统,我不一样,我带龙。你可别小看我这龙,他能大能小,能软能硬,能长能短,能粗能细......咳咳,主要是他靠得住,扛得住,罩的住。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能卖萌能耍宝,关键时候金枪不倒。当然,主角当然......不会是一条龙了!那是主角的宠物。“啊啊,小龙,让我装个逼,别挠我!”好吧,你们也都看得到了,我和小龙的关系真不错,开玩笑把脸上开出血手印都不伤和气。再想想,宠物小龙都这么厉害了,那我这个主人呢?“我靠,小龙,别闹,直播的呢!有话回去说,别动手啊!!”额,今天就说到这了,我和小龙还有点事情要聊聊,先掰掰了~~
  • 轮回之上古灵冰

    轮回之上古灵冰

    现世第一少女偶像——千临雪一朝穿越成“杂种”,不想真实身份及实力根本无法用“天才”形容,为了心中的理想,且看她如何报复墨家,找回千族,扫荡异世,守护各界,找到真爱!!!!
  • 乖乖将军(小男人系列)

    乖乖将军(小男人系列)

    [花雨授权]这个软趴趴的小子,动不动就哭、就撒娇,哪像个男人了?居然还是家里给她定下的未婚夫!好女儿志在四方,谁要……呃,反过来一想,也挺好的,反正这小子一向任自己“压落底”。嫁给他,不正好可以欺侮他一辈子?
  • 那云晓月君知否

    那云晓月君知否

    凭谁愿,心安唯念,白日梦难圆,命缘浅。莫负流年,那时花开求全,不甘雨后落无言。更那堪,痴嗔爱怜,寒夜恨成魇,枉贪恋。韶光荏苒,空惹轮回祭奠,恸失殇离报恩怨。世事如棋,人情似纸。因缘果报,报应不爽。生来就是棋子的将门之女与生来就是弃子的苦命皇子,一场预谋的刺杀,各种青梅竹马的悔婚混乱,意外促成他们先结婚后恋爱。少年将军与和亲公主的今生来世,天之骄子与叛逆郡主的一心坚守,偷心之贼与娇艳群芳的执念迷途,紫微宫内外群像无止无休的修行。当一段尘封的宫闱秘事,化作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当一桩蓄意隐瞒的悬案,成为他们挣脱不开的囹圄。明知人生的赌注赢不了宿命的棋局,在未知的命运里赌的,所难弃的,一点痴念而已。
  • 雷霆战机之中流砥柱

    雷霆战机之中流砥柱

    联合纪元337年,曾被视为地球噩梦的星盟突然出现在太阳系外并且以光的速度不断向地球突进。地球除了战斗已经无路可走。机甲战神、太空战机以及太空原种……一面是对于地球之外高能科技的顽抗,一面是地球军方内部的尔虞我诈。当虫洞效应、平行空间、时间流层以及基因重组等等问题与这场战争搭上边后,一切便已经不再那样简单。是全星球人类的热血,还是仅仅是一个人的野心?
  • 试炼苍穹

    试炼苍穹

    前世,他是杀手榜第一人,杀手界无可比拟的传奇。却不想,被一道天雷劈入异界,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一代传奇变废材,且看他是如何扭转命运。自此,掌风云,翻天下,握乾坤,转苍穹,出鸿蒙,开混沌。谱写真正的传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世家女重生手札

    世家女重生手札

    她是侯府千金,却打小养在乡间,直到十四岁进京议亲。他是国公世子,生长于边疆漠北,直到十八岁奉祖命回京讨媳妇。重活一世的谢繁华,养精蓄锐八年,总算避开前世那个人渣。谢繁华满意回京议亲。结果……我才不要嫁给一个杀神!李承堂:开什么玩笑,是你先看上的我。
  • 天王歌手不用追:男神赐给你

    天王歌手不用追:男神赐给你

    洛小鱼:“艾哥哥,以前,我总是在噩梦中惊醒,久久难以入睡,可现在,我总是能梦到你,一梦到你的时候,我就不愿醒来。”艾深:“那你现在看到我,是不是很想睡?”旁白:艾天王,你的节操呢?房间内,艾深正在谱曲写词。艾深:“小鱼,能不能别在我背后绕来绕去。”洛小鱼直接绕到艾深前面,无辜的美目熠熠生辉。艾深大笔一扔,站起身,“小鱼,你这是在对我使用美人计吗?那我……只好将计就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