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200000022

第22章 后生霑被定谁贤——论陈寅恪对严复的继承与超越(二)(1)

四、独立和自由:陈寅恪对严复的继承和超越

独立和自由,在严复和陈寅恪所处的时代,既是国家、民族、社会等“国群”追求的政治目标,又是有远见的中国人对“个体价值”的体认与追求。1895年2月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就指出:有无自由之观念,是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根本不同之所在。西方社会的“命脉”是什么?他说:“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斯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严复所关注的独立自由既涉及国家民族这一“群”的领域,也涉及个体这一“己”的领域。他所翻译的约的《自由论》(即《群己权界论》)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都一再强调“自由”对于国群和个体的重要性。与他对时局别具主见一样,“严氏之论自由,亦以稳健出之,欲于大群小己间立折衷至当之权界”。在《政治讲义》中,严复指出,没有自由的国度,即使“其政为民所容纳,将其效果,徒使人民不得自奋天能,终为弱国”。他认为,国群的自由就是“以国家的独立自主,不受强国干涉为自由”。个体自由与国群自由是相互促进的,所谓“身贵自主,国贵自由”;“吾未见其民不自由者,其国可以自由也;其民之无权者,其国可能有权也。”和严复一样,陈三立也推崇独立自由的精神,他在诗歌《寿左子异宗丞五十》中称赞左宗棠及其子弟道:“有子起家仍患难,雄姿妙略见根原。破荒日月光初大,独立精神世所尊。”独立和自由,是和严复共同推崇的价值理念。严复之所以高度重视在中国倡导培植“自由”理念,是因为,他认识到,个体和国群的“自由”与否,是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走向现代文明的根本标志。严复尤其强调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包容个体的思想言论自由和学术教育的自由。他认为:“至于一国之学术,尤当离政治而独立。”“学校性质与官署迥异,强令从同,立形窒碍。”只有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才能使国家民族充满创造进步的活力。严复的这些观念由陈寅恪在他的一生践履中发扬光大。就个体的“独立”“自由”而言,如果说严复本人尚不能完全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因此导致人格操守还有所遗憾的话,那么,陈寅恪则终其一生不但坚持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的观念,而且在出处行止上决绝摒弃了“功名利禄”和“升官发财”的生涯,以其人格操守的“独立”和“自由”超越了严复。

休谟指出:“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乃在于其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大一统使人们的思想得不到自由发展。没有思想自由,也就谈不到科学(至少谈不到近代科学)……科学从思想上、也从社会上对等级制度起着一种瓦解的作用……凡是在圣贤凡愚的品级观念和体制还在统治着的地方,近代科学在其中总是难以发展的……在中国,是伦理道德在君临着知识,知识本身并没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它的价值仅只存在于它为伦理服务,或者说科学为政治服务……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能走的惟一道路是功名利禄,或者说升官发财。”1902年,陈寅恪13岁,随长兄陈师曾游学日本。著名的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上海遇见即将赴日的兄弟,对他们称赞道:“君等世家子弟,能东游甚善。”此时陈家经历了戊戌变法失败而遭受家难,但“国变家难”没有阻挡陈三立让子弟继续向东洋、西洋学习的决心。这年夏天陈三立谒拜陈宝箴墓,自豪地吟诗“大孙羁东溟,诸孙解西史”。在清廷尚未废置科举制度之前,作为传统的“世家子弟”,陈氏父子就已经自觉地不走传统的科举功名之路了,这足以见陈氏父子的世界眼光和超越时代的意识。陈寅恪并非不具备走入中国官场仕途的条件,他曾任蔡锷秘书(1915年,26岁),又和林伯渠等人一起在湖南省公署任职(1917年,28岁);在清华国学院期间,他对院教务的一些建议及在王国维自沉后的善后事宜处理方面,皆表现出他颇为服众的行政处事能力,但他终究拒绝成为宦海中人,“终乃决意以国史为己任,为国家学术之独立……方冀聚集同志,得英才而教育之”。1931年5月,陈寅恪写下《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指出:“我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中国学术独立与否,“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又言:“今世治学以世界为范围,重在知彼,绝非闭户造车之比。”可见,陈寅恪的“学术独立”绝非“学术孤立”。他是在世界眼光的观照下推动中国学术的独立自觉。所谓“既独具特色,不失故步,又不断前进,有足以与外界互相交流之新成就。如此则能并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庶不致相形见绌,匍匐以归矣”。

坚持世界视野下的国家学术之独立,这是严复和陈寅恪共同的追求。这尤其表现在他们对中国语言的认识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古文”和“白话”之争趋于激烈,严复表明态度说:“北京大学陈、胡诸教员主张文白合一,在京久已闻之,彼之为此,意谓西国然也。不知西国为此,乃以语言合之文字,而彼则反是,以文字合之语言……就令以此教育,易于普及,而斡弃周鼎,宝此康匏,正无如退化何耳。须知此事,全属天演,革命时代,学说万千,然而施之人间,优者自存,劣者自败,虽千陈独秀,万胡适、钱玄同,岂能劫持其柄,则亦如春鸟秋虫,听其自鸣自止可耳。林琴南辈与之较论,亦可笑也。”他认为,不同国家的语言有自身的规律,文白之争殊为无谓,因为语言的兴废“全属天演”,“优者自存,劣者自败”,不必为此论战不休。1915年11月,严复为《马氏文通》作序,认为《马氏文通》总结了“文字言语之原则公例”,有助于“吾国进化”。陈寅恪对胡适们一味鼓吹白话也很不以为然,但他对《马氏文通》的评价则没有严复那么高。作为通晓多种语言的语言学家,陈寅恪认为中国汉语属藏缅语系,而非印欧语系。基于印欧语系归纳出“文法”的《马氏文通》对于汉语而言,简直就是“不通”。他说:“从事比较语言之学,必具一历史观念,而具有历史观念者,必不能认贼作父,自乱其宗统也。”既有世界眼光,又能发覆汉语自身之规律,基于精粹的专业素养,陈寅恪在坚持国家学术独立方面对严复等前辈学人有了质的超越。

陈寅恪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持守贯彻于他的日常行止出处的自觉践履之中。陈寅恪对“假爱国利群、急公好义之美名,以行贪图倾轧之实,而遂功名利禄之私”的世道人心非常不满,认为都不是谋生的正道。他说:“我侪虽事学问,而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道德尤不济饥寒……至若弄权窃柄,敛财称兵,或妄倡邪说,徒言破坏,煽惑众志,教猱升木,卒至颠危宗社,贻害邦家,是更有人心者所不忍为矣。”1934年1月,清华大学因未派朱延丰留学而引起一场风波,朱延丰向校方状告系主任蒋廷黻。朱延丰是陈寅恪直接指导的学生,在教授评议会上推荐留学人员时,陈寅恪认为朱当时不必留学。他致信校长梅贻琦说明此事原委:“朱君不派出洋事,当日教授会议时,弟首先发表,宜只派邵君一人。廷黻先生时为主席,询问大家意见,并无主张。弟发表意见后,全体赞同,无疑异议。弟之主张,绝不顾及其他关系。苟朱君可以使弟发生出洋必要之信念者,必已坚持力争无疑也。至谓系主任与之有意见(无论其真与否,即使有之,亦与弟之主张无关涉),其他教授亦随同系主任之主张者,则不独轻视他教授之人格,尤其轻视弟个人人格矣。总之,此次史学系议决只派邵君而不派朱君一事,弟负最大最多之责任。”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为此特发通告:“现查本届研究院历史系毕业生朱延丰,未经派遣出国研究,有所声辩,曾一再详为解说,恳切劝导,竟不自悟,反肆意攻讦历史系主任,复诬蔑本大学评议会。似此抹杀事实,淆惑观听,殊负本校多年教育之旨,良堪痛惜。是后该生如再有此类逾越常规之言动,本校为维持风纪,只得从严惩处,以端士习。”朱延丰虽因此事触怒陈寅恪,但陈寅恪对他“仍爱护教导如昔,朱君亦仍尊重先生”。1942年陈寅恪还为朱延丰的论文《突厥通考》的发表作序。陈寅恪绝不允许轻视教授的“个人人格”,更不容忍“士习”之不端,对学生朱延丰的严格要求足窥一斑。他律己尤严。1936年4月8日他致信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负责人傅斯年,坚辞史语所第一组主任之职。他在信中说:他不能南下开会是因为不愿意向清华请长假。不愿请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不想少学生的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清华理工科的教师全年都不请假,而文法科的教员请假颇多,“无怪乎学生及社会对于文法学印象之劣,故弟去学年全年未请假一点钟,今年至今亦尚未请一点钟假。其实多上一点钟与少上一点钟毫无关系,不过为当时心中默自誓约(不敢公然言之以示矫激,且开罪他人,此次初以告公也),非有特别缘故必不请假,故常有带病而上课之时也……又弟史语所第一组主任名义,断不可再遥领,致内疚神明,请即于此次本所开会时代辞照准,改为通信研究员,不兼受何报酬……因史语所既正式南迁,必无以北平侨人遥领主任之理,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否则弟亦不拘拘于此也”。

1936年4月13日,他再次致信傅斯年,再辞史语所第一组主任之职,并随信奉还史语所寄给他南下开会的旅费。1942年,在抗战极其困难之际,陈寅恪一家颠沛流离至桂林,生计困难而至于“卖衣物为生,可卖者将卖尽矣”。但为了在战乱中能够完成他的著述,他暂时受聘于广西大学。为此,他辞去在重庆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寄来的专任聘书,以免尸位素餐。他致信傅斯年说:“接到总办事处寄来专任研究员聘书,即于两小时内冒暑下山,将其寄回……弟当时之意,虽欲暂留桂,而不愿在桂遥领专任之职。院章有专任住所之规定,弟所夙知,岂有故违之理?今日我辈尚不守法,何人更肯守法耶?此点正与兄同意者也。”1945年中央研究院和燕京大学都拟给陈寅恪发放补助金,但他特致信傅斯年说明道:两单位的表格都已填报寄去,“弟虽由两方皆报,但决不领重份,惟以何方较多者则取之耳”。陈寅恪对“利禄”的取舍有着严格的标准。他希望知识分子能够经商,唯有在经济上能够独立自谋营生,治学才能既不必附庸于政治,也不必附庸于其他。1919年他向吴宓表示:“又如顾亭林,生平极善经商,以致富。凡此皆谋生之正道。我侪虽事学问,而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道德尤不济饥寒。要当于学问道德以外,另求谋生之地。经商最妙,Honest means of living。若做官以及做教员等,决不能用我所学,只能随人敷衍,自侪于高等流氓,误己误人,问心不安。”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他超越了“君子言义不言利”的传统,并没有“不计其利”,但他要的是取之有道、名实相符的利。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体育文化论

    体育文化论

    体育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友谊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热门推荐
  • 窈窕弃妃

    窈窕弃妃

    花开花落几千年,古道西风吹琴弦细雨潇潇爱缠绵,红颜最后情两难“如果爱能穿越几千年,我还愿意陪在你的身边,在三月烟雨中的江南,看那鸳鸯戏水在花前,……”邪魅如他,冷酷如他,温润如他,狂情如他她多么想陪在他身边,用时间证明她的诺言,再苦再难她也无怨言,只想相依相伴,与他,一生共婵娟……只是,自古情义难两全……
  • 总裁的冰美人

    总裁的冰美人

    [花雨授权]她——孟广晴,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立誓要当个“没血没目屎”的人,这个被歹徒偷袭而受伤的倒霉鬼,休想得到她的帮助,不会有什么见义勇为、不收报酬的事——咦?他手上那是一只……古董表!?呵呵……
  • 天兽觉魂

    天兽觉魂

    炎阳历637年,天降陨星,坠落在临近天之国的龙城附近,顿时引来滔天烈焰。曾有人预言,陨星坠落,人类将面临惊天浩劫。劫难是否真正来临?一场大火是否真能够带走近千人的性命?不!是凶兽!
  • 佛说息除贼难陀罗尼经

    佛说息除贼难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谁懂谁的胡思乱想

    谁懂谁的胡思乱想

    她的青春,或乖顺或叛逆,或甜蜜或伤感。那些幼稚无知的行为,那些逗比搞怪的话语以及那些年少懵懂的爱恋充斥着她的整个心........
  • 寻爱之径

    寻爱之径

    “你愿意娶这个女人吗?爱她、忠诚于她,无论她贫困、患病或者残疾,直至死亡,你愿意吗?”在这个圣神而又庄严的礼堂里,神父郑重其事地宣读着。“我不愿意”男人残忍地说出口。一场闹剧的婚礼一开场就已注定结束,两人在同一条路上分开,走着各自的路,寻找各自的幸福。三年后的今天,“如果我说我爱你呢?”磁性的男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喊了出来。“对不起,我已经不爱你了,你没看到吗”女人晃动一下左手,阳光照射在戒指上刺痛男人的眼睛,女人潇洒离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江湖防骗指南

    江湖防骗指南

    师父说,这是一本集智慧、知识、武功、心理学于一体的超强防骗指南,有了它走遍天下都不怕,虽然那个老东西肯定是在吹牛……但是东岐风还是毅然决然地带着它踏上了一条充斥着武林恩怨的不归路,荒诞怪异的人情世故,令人哭笑不得的尴尬日常,从此浩浩江湖,浪迹天涯,俯听九州天下事,笑看君子变豺狼。
  • 花季少年路

    花季少年路

    时间逼迫着人们,走上了只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书叙述的是几个少年,他们都走上自己的道路,做着岔路口的选择,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为生存所做的拼搏!新人不代表书写不好,我会努力,请大家给点力!新人、新书,看的起的,给点点击、推荐、收藏啥的。
  • 超级分身家族

    超级分身家族

    作为一名残疾人却想要在都市闯出一片天,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如果有了健全的分身,就算呆在家里,坐在轮椅上也能纵横都市,扶危济困。俗话说得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当一个个分身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其力便可掌控天下。快来戴上精神链接头盔,进入主菜单:【分身制造】、【分身强化】、【分身修复】、【分身状态】、【积分抽奖】。
  • 绝色医仙:妖孽小姐太腹黑

    绝色医仙:妖孽小姐太腹黑

    她,这世间最后一个上古之人,为了灭尽魔族而活。他,这大陆第一个窥视真相之人,为了改变魔族而活。仙与魔,两方不同的世界;两种不同的信念;两个不同的人。同样的处境,不同的选择。且看这二人如何在快乐与决择的生活中,化解人魔两族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