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审慎”
把一个企业由小做到大不易,而经营好一个企业更加不易。
李嘉诚曾说:“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要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
认清危机:戴着危险面具的机遇
我成长在战乱中,回想过往,与贫穷及命运进行角力的滋味是何等深刻,一切实在是毫不容易的历程。从12岁开始,一瞬间已工作66载,我的一生充满了挑战,蒙上天的眷顾和凭仗努力,我得到很多,亦体会很多。在这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时刻被要求要有智慧,要有远见,要求创新,确实令人身心劳累。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能很高兴地说,我始终是个快乐的人,这快乐并非来自成就和受赞赏的超然感觉,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是能顿识内心的富贵才是真的富贵,它促使我作为一个人、一个企业家,尽一切所能将上天交付给我的经验、智慧和财富服务于社会。
我常常想知道,如能把人类历史中兴衰递变的一切得失细列在资产负债表上,最真实和公平的观点会是什么?今日,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的种种机会会引向何方?对贫富悬殊加剧的担忧,价值观的冲突带来的无奈,谁能安然无虑、处之泰然?人类能否凭仗自己的力量克服及超越自然环境的困局和疾病的痛楚?在充满分歧的世界中,个人的善意、力量和主观愿望是否足够建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及为每一个人的明天带来同样的希望?
——李嘉诚在新加坡接受“马康福布斯终身成就奖”致辞
1957年,刚刚走出困境的长江塑胶厂正在如火如荼地生产塑胶花。一天,正当李嘉诚和几个技术人员在寻找新配方配置调色时,一个工人神色慌张地走进来,说道:“不好啦,有人在外面拍照,扬言要搞垮我们厂!”
李嘉诚一惊,随即走出车间,看见有几个人正在对着厂房拍照。工人们义愤填膺,要去抢下相机。李嘉诚却平静地说:“大家干活去吧,现在拿下他们的照相机,明天他们还是回来的,他们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然而,当时尚年轻的李嘉诚只不过是强按自己的情绪,他知道树大招风,长江塑胶厂最近出了不少风头,当然也发生了些危机,不过幸好他的及时挽救使得长江塑胶厂转危为安。此刻他很清楚这次事件若处理不好,将是长江的一个大灾难。果然很快,报纸刊登出《且看李嘉诚破旧的塑胶厂》的负面新闻。濒临绝境,李嘉诚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了破解之法。
李嘉诚背上一袋自己厂生产的塑胶花,拿着这张报纸走访了香港上百家代理商,他要用事实来说话。李嘉诚的坦诚打动了许多人。诚然在创业阶段,李嘉诚的厂子是破旧的,李嘉诚本人也似乎是穿着不讲究甚至不修边幅的,但是就是有着这样简陋生产条件的工厂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塑胶花,不少代理商因此对李嘉诚及他的厂刮目相看,还到厂里参观订货。这样一来,长江塑胶厂不仅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业绩更好了。
李嘉诚用他的精明妥善地处理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见招拆招,把一场危机转化为生机。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106亿美元的身家位居香港富豪第三位,排名前两位的是李兆基家族和新鸿基郭氏兄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来势汹汹,致使很多富豪的财富蒸发。李嘉诚则以其敏锐的判断、冷静的分析,身价反倒逆市上升,财富在两年内迅速暴涨,在1999年首次登上了香港富豪榜的榜首。
2007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该年度的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李嘉诚以230亿美元的财富位居香港首富,居全球第九位,相比2006年提升一位。他此时的财富相比位居第二的李兆基的170亿美元多出50亿美元。此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但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李嘉诚在2008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仍然位居首富,个人财产高达320亿美元,相比较2007年增加100亿美元,成为排行榜中个人财产增幅最大的富豪。《福布斯》在2010年年初公布了2009年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李嘉诚仍以162亿美元的身家位居榜首。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受其影响香港经济也陷入困境,股市大跌,市场低迷。向来备受关注的香港富豪们也在劫难逃,身价大幅缩水。从排行榜来看,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香港排行前40名的富豪平均身价缩水过半,甚至李嘉诚也不例外,身价缩水,但是仍然蝉联首富之位。
在数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相比那些在经济危机中惨败的人来讲,几乎每次遭遇危机时,李嘉诚都能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人们在被李氏的超凡智慧所折服的同时,也不禁心生疑问,李氏在危机中的致富良方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李嘉诚危机中实现财富暴涨的秘籍并不深奥。相反,他仅仅采用了看起来极为朴素而简单的策略。而这些策略炉火纯青地运用,总能使得李嘉诚在经济危机袭来时化险为夷,始终屹立不倒。
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往往在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的时候就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回笼资金,尤其是对那些有可能贬值的资产要迅速清仓变为现金。一旦遇到市场行情变坏,就不会为无法套现而陷入窘境。李嘉诚对现金流的高度重视,业内流传甚广。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赢利,也可能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
李嘉诚在经济危机中一直信奉“现金为王”的信条。这一理念是李嘉诚能够在经济危机时保证资金流动和企业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否持有现金是经济危机时关乎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李嘉诚非常清楚、明智地意识到了这点,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套现。尽管李嘉诚旗下的企业资产庞大,横跨多个行业,但是他始终遵循“高现金、低负债”的策略,以保有资金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
李嘉诚对自己的秘诀并不避讳,曾经谈道:“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创造稳定的现金流是一些企业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他旗下的公司一般都呈现出稳健的财政状况以及低负债率的特点。李嘉诚在经济危机中密集套现的理由就是信奉“现金为王”的制胜法宝。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万能的法宝,李嘉诚才能见招拆招,把危机转化为企业的生机。这并不是李嘉诚的专利,每一个商人、企业都可以学习。
拓展透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受到重创,首当其冲便是西方国家的生产企业,很多大牌企业开始出现资金周转不良、产品滞销造成积压等局面,甚至有个别企业爆出了破产的消息。
一些面向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江苏天工集团是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之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它带来了一定的困扰。2008年,天工集团的美国订单数量较前一年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由于同年德国方面的订单稍有提升,使得天工集团从总体上来看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但全球市场的整体低迷,必然给天工带来不小的压力,如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天工集团首要考虑的问题。最终,天工集团决定在危机下重整自身的实力,提升产业链,扩大市场占有率。
2008年12月,江苏天工集团成功将肯纳“百事通”收购到自己名下。肯纳“百事通”是英国工业级市场的顶级品牌,也是天工在欧美市场强劲的竞争对手,有着160多年的历史。肯纳“百事通”的加入,无疑提升了天工的竞争力。当时,全球众多企业都处于萧条衰败期,而天工集团却逆势而行,各项指标不降反升,相对于2007年而言,天工集团的指标增幅平均达到了30%。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天工集团以抄底的价格收购海外企业,用相对低廉的成本完成了市场的扩张,成功地将危机变为商机。
危机不过是戴着面具的机遇而已,只要适当调整好自身的企业状况,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不论是大环境的危机还是企业自身出现的危机,都能得到很好的化解。
“审”与“慎”:步步为营,稳中求进
我常说“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
经营一家较大的企业,一定要意识到很多民生条件都与其业务息息相关,因此审慎经营的态度非常重要,比如说当有个收购案,所需的全部现金要预先准备。
我是比较小心,曾经经过贫穷,怎么样会去冒险?你看到很多人一时春风得意,一下子就变为穷光蛋,我绝对不会这样做事,都是步步为营。
有一句话,我牢牢记住:“穷人易过,穷生意难过。”你再穷,你不能吃好的白米,你可以买最便宜的米,还是可以过,人家吃肉,你可以吃菜,最便宜的菜;但是穷生意很难,非常难。所以小心翼翼,可以讲如履薄冰。
——李嘉诚接受《全球商业》的专访
李嘉诚一贯善于人弃我取,逆势而上,似乎他在无形中总能把握经济的动向,他从来不做盲目随大流者,一旦经过审慎分析之后做出决定,便会坚守到底,并不去理会别人的言论,在喧嚣之中有着自己的冷静定夺。比如投资地产、辗转电讯、投资石油等,这些早已堪称经典案例的成功确实充分地显示了他精到的投资智慧,认准方向,绝不盲从。或许可以说,这才是他能够从众多商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和黄集团的行政总裁马世民在会见《财富》记者时说:“李嘉诚是一位最纯粹的投资家,是一位买进东西最终要把它卖出去的投资家。”事实就是这样的,李嘉诚在商场的角色有一种优势——冷静、耐心。盲目跟随别人意见行动的人是非常可悲的。别人的喜好不代表自己的喜好,别人的见解也未必就很客观。盲目地跟从他人,最终只会导致自己一事无成,白费心力。李嘉诚对楼市进行低价收购,从而获得了高利润,就是因为他不盲目跟随众人,有着自己的判断。
这种优势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在急功近利心理的驱使下,许多人都不愿做这种角色,而宁可做投机家。但李嘉诚懂得坚忍终究会换来光明,这就是他能驰骋商海多年而再次发迹的原因。李嘉诚认为,“审慎”是一种艺术,作为一名商人,必须拿捏风险和投资的脚步。
1967年香港局势不稳,严重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整个香港的地价、楼价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建筑业几乎停滞不前。一部分港人卖房后远走他乡,香港再一次面临着房地产危机。在那个百业萧条的年代里,李嘉诚再次审时度势,洞察先机。他一方面加强稳固他的大后方,让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继续在塑胶业中保持独占鳌头的地位,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现金将购置的旧房翻新出租,再用所得利润全部换取现金大量收购土地,并且采取各个击破、集中处理的方式,使土地以点带面、以面连片地纵横交错地发展。就这样,李嘉诚以其稳健、不浮躁的审慎与胆略,稳中求进。
塑胶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成为世界“塑胶花大王”。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料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价格很快升高,高得难以承受。而这时,李嘉诚已把重心转向房地产。转向房地产,是因为自1964年以后,塑胶花开始受到冷落。而随着香港工商业的发展,房地产在商业界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很有发展前途。1960年,他在柴湾购地兴建工厂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一共有20万平方米。在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香港的港岛和新九龙中心地价猛烈上升,等人们认识到这一行情时,洞察先机的李嘉诚已成为地产界的主力军。
拓展透析
关于审慎这个话题,“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身为一名管理者,在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5个方面:
第一,必须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有些问题属于常规问题,有些问题则是偶发问题。决策者常犯的错误在于把常规问题当作一连串的偶发问题,或者是把一个新的常规问题开始当作是偶发问题。决策者必须根据情况变化,敏锐地把握市场,真正搞清楚你所面临的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第二,要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边界条件”,即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决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基本的条件?市场的变化能不能实现这些条件?企业自身的状况能不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解决问题有哪些方案?这些方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方案,可能遇到哪些阻力?应该做出哪些必要的妥协?要怎样沟通才能达成共识?
第四,有效的决策必须能够执行和操作。决策者在决策方案中,应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最具执行力的行动方案,否则决策将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