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5100000024

第24章 涵容互摄的圆融境

珠光交映

华严禅思的根本特征是圆融,表现圆融妙喻的是《华严经》中奇妙的帝释天之网。它取材于印度神话,说天神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网上,缀连着无数的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他的珠影,并且映现出其他宝珠内所含摄的无数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辉映着无穷无尽的法界,呈显着博大圆融的绚丽景观。

圆融是华严的至境,也是禅的至境。禅宗的圆融境,主要表现为理事圆融、事事圆融两大类。

早在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事圆融观念便得到了凝练的表述。玄觉《永嘉集》设立“事理不二”门。希迁的《参同契》吸收华严理事无碍思想论述理事关系,认为理与事、事与事的相互关系,无非“回互”和“不回互”两种。“回互”指理与事相互融通的“相即”关系;“不回互”指理与事不坏自相而保持自身独立性的“相非”关系。云岩昙晟的《宝镜三昧》倡“明暗交参”之义。沩仰宗禅学以“理事不二”作为中心思想。法眼文益《宗门十规论》也将华严理事关系作为禅门的宗旨。

一指禅

金华山俱胝和尚得法于马祖的法孙天龙禅师。

俱胝和尚初出家时,一个人在草庵里修行。一天,一位法号实际的女尼来到庵里,绕着俱胝走了三圈,说:“你说得出一句符合禅机的话,我就摘下斗笠。”

这样一连问了三遍,俱胝竟是一句也应对不上来。他虽然感到其中有无限的禅机,偏偏一时把捉不住。

女尼见状告辞。俱胝说:“天色晚了,还是暂且在这儿住一宿吧。”

女尼还是那个条件:“说得出我就在这里寄宿。”

俱胝仍无言以对。

女尼走后,俱胝大为感叹:“我空有男人的身形,却没有大丈夫的气概,连个女尼的问题都回答不出!”于是准备弃庵到各处游方。

就在他打算下山的时候,来了一位天龙和尚。天龙看见他神色不定,问是何故,俱胝把前些天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天龙听罢,没有说什么,只是竖起了一根指头。

俱胝见状,陡地大悟。

此后,只要有人问俱胝佛法,他就微笑着竖起一指。

举起一指的意思是万法归一,千差万别归于平等,所以在天龙竖起的一指上,包摄了气象万千的世界。

芥子纳须弥

“事事圆融”的范型之一是小大相即。表现小大相即的经典禅语是海水入毛孔、毛端含国土、芥子纳须弥。

须弥山是印度佛教中的山名,相传山高四万八千由旬(每由旬约三十里),山顶上为帝释天,四面山腰为四天王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音译忉利天),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以如此巨大的体积从从容容毫发无损地纳于小小的芥子中,这是因为诸相皆非真实,所以巨细可以兼容。小中寓大,是禅定达到一定阶段后获得的特殊精神状态。

《景德传灯录》卷七载,江州刺史李渤问无等禅师:

“佛经中说‘芥子纳须弥’,莫不是难以置信么?”

禅师反问:“人们都说你读了万卷书,真的有此事?”

“是的。”

“从头到脚,你的身子不过像椰子大,万卷书又放在何处?”

李渤恍然大悟。可见,芥子纳须弥这种形式的小对大的容纳,不是物质上的吸收、吞并,而是精神上的融合、汲取。

除《华严经》之外,《维摩经》《涅槃经》《楞严经》也表达了这种体验。禅宗发挥此意,谓“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星辰,江河淮济,一切含灵,从一毛孔入一毛孔,毛孔不小,世界不大,其中众生不觉不知”。

自他不隔于毫端,始终不离于当念

事事圆融的范型之二是时空圆融。华严宗旨揭示了时间的长短互摄、空间的广狭互容,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便是时间与空间的互融互摄。时间上没有过现,空间上没有彼此,“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铸成了华严与禅的时空一如境。

禅悟体验否定了时间的绝对性,这和黑格尔、相对论的看法颇有相通之处。黑格尔指出,“运动的本质是成为空间与时间的直接统一;运动是通过空间而现实存在的时间,或者说,是通过时间才被真正区分的空间。因此,我们认识到空间与时间从属于运动。速度作为运动的量,是与流逝的特定时间成比例的空间”。

相对论也对绝对的时间观提出了质疑。爱因斯坦认为时间不过是事件发生的一种顺序,除了借此顺序来度量它之外,别无独立之存在,所以时间也是知觉作用产生的一种概念,而不是上帝所规划给人们的不变数。并且在相对论里,时空之分也是相对的,把宇宙当作一个由时间度加上三维空间的四度时空连续区,是整个相对论宇宙观的基础。要客观地了解宇宙,时空二者便不可分开。如这一理论的首创者,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在1908年著名的演讲中所说:“我要在你们面前提出的关于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是扎根于实验物理学的土壤,这是它们的力量所在。它们是带根本性的。今后空间和时间本身是注定要消退成影子的,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作为独立的实在而保存下来。”

一切时间的量度,其实是空间的量度。如秒、分、时、日、星期、月、季、年,都是地球在空间对太阳及其他星球相对位置的量度。

随着相对论的普及,时空是一个意识结构的观念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池田大作在和汤因比讨论这一问题时说:

“我认为时间、空间是人造的概念,是人的生命活动在其活动中设立的框子。如果没有这种生命活动,那就不可能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存在,并要生命本身纳入这个框子,这种规定本身可能是本末倒置的一种想法。

“所谓时间,我们通过宇宙生命的活动和变化,才能感觉到。从我们的体验来说,时间的运动也是根据我们生命的状态,有种种不同的变化。高兴的时候,时间飞快地过去;痛苦的时候,就会感到过得十分缓慢。”

因物故有时

禅者对时空的认识是“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时间因事物的存在、变迁而引起,离开某物的存在来想象时间是不合于真相的。唯有时空一体时,一切法的真相才能显现出来。

道元禅师说:“诸时即具如是青黄赤白。”并非先有时间,然后在这时间内出现了什么。比如说秋天,并不是说秋天来了,然后才有桐叶翻飞、槿花带露,而是桐叶翻飞、槿花带露实质上就是秋天。离开叶落、蛩吟、草衰、风凉这些事实,就不存在“秋天”。离开这个大千世界的纷纭万象,就不存在“时间”。

“时无别体,依华以立。一念该摄,十世融通。所以如见花开,知是芳春;茂盛结果,知是朱夏。凋落为秋,收藏为冬,皆因于物知四时也。”时间并没有独立存在的形式,它是建立在空间迁谢的基础上的。一念可以包含十世。因此,看到了万紫千红,我们知道春天来了;看到了果实垂枝,我们知道夏天到了。万木凋零,这就是秋天。群动蛰伏,这就是冬季。从万物成长、繁荣、凋落的轮转中,我们看到了四时的足迹。

生只是生,死只是死,春只是春,夏只是夏,皆各住其位,没有丝毫变易的可能。时间在任何时刻都完全现前,这就导向了时间的空间化、现境化。禅宗通过对时间现境化的充分体证,将“小我”融入“大我”,融入宇宙生命,个人生命在其深处和宇宙生命融为一体,于是,一朝风月涵摄了万古长空,电光石火包容着亘古永恒。如此,对时间的焦虑遂得以克服:

“和尚年多少?”“秋来黄叶落,春到便开花。”

“和尚在此山来多少时也?”“只见四山青又黄。”

“如何是高峰独宿的人?”“夜半日头明,午时打三更。”

令人焦虑的时间之流被截断、停止或超越了,时间被空间化,对时间的恐惧最终消融于自然、消落于空间的纯粹经验世界中。人因此成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在”或“有”,主体因此成为“无意志”“无痛苦”“无时间的主体”。

时空互摄

对时间现境化的体证,形成了禅宗时空互摄的特殊体验。正是基于这样的生命观,禅宗在表达生命“向何处去”时,便充满了生机圆趣。

禅宗表达时空圆融的经典语言是:

“潜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

“长江无间断,聚沫任风飘。”

“子今欲识吾归处,东南西北柳成丝。”

“沤生沤灭还归水,师去师来是本常。”

“珍重清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微小与博大,黯淡与光明,浮沤与江水,短暂与永恒,个体与族类,自然与人生,都圆融互摄,织成了珠光交映重重无尽的因陀罗之网。万古长空凝成一朝风月,一朝风月尽摄万古长空。

等闲击碎虚空骨

在日本禅门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梦窗国师。梦窗国师少年时,千里迢迢到京都一山禅师处参学。

梦窗到方丈室向一山禅师请示道:“弟子大事未明,祈求禅师直指开示。”

一山禅师听后,不但不告诉他,并且很严峻地说道:

“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

梦窗再三恳求,仍得不到一山的开示,于是含泪辞去,往镰仓的万寿寺叩参佛国禅师。

在佛国禅师的座下,他遭到了更为无情的痛棒。这对殷殷求道的梦窗实在是一大打击。梦窗伤心地对佛国禅师发誓道:“弟子若不到大彻大悟之境,绝不回来见师父!”

他辞别佛国禅师,连夜到了一个山林里面,与大自然做静默的交流。有一天在树下,心中无牵无挂,不知不觉到了深夜,就想到茅蓬里去睡觉,正准备上床之时,误以为他已经走到茅蓬的墙壁,不知不觉把身子靠了过去,结果却跌了下来。在跌倒的一刹那,不觉失笑出声,就此豁然大悟。

在身心开朗之余,他作了一首偈语说:

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碍膺物。

一夜暗中扬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

梦窗心眼洞明之后,带着感恩的心情,去拜见一山禅师和佛国禅师,呈上自己所见,机缘相契。佛国禅师大为称赞,立刻为他印证说:

“西来密意,你已得到。要善自护持!”

直觉意象

事事圆融的范型之三是直觉意象。“本来面目”的根本精神是超越性。充分汲取华严珠网、维摩不二、圆觉了义等大乘佛学精髓的禅悟直觉观照,将在世俗之眼中对峙、矛盾的意象组合到一起,形成了不可思议的禅定直觉意象: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禅宗表达直觉意象的经典譬喻还有“无影树”“无孔锤”“无孔笛”“无缝塔”“无底篮”“无须锁”“无星秤”“无底钵”“无弦琴”“无底船”等。

将看起来矛盾、对峙的意象,组合到一起,构成了对逻辑思维的强大挑战。要充分加以体证,就必须跃出逻辑的囚室,因为它所表达的乃是般若的直观。

逻辑经验不是纯粹的经验,因为它经由了二分法筛子的过滤。当我们看见一座桥而称它为桥时,以为这个认识是最后的,但是事实上只有当它被概念化之后,这个认识才有可能。禅宗认为,真正的“桥”是存在于“桥”的概念之前的。当概念干预现量后,桥只有依赖于非桥才得以成为桥。可见,般若是先于概念化作用之前的。

般若智观将矛盾、对峙、枯寂的世俗意象,转化为圆融、和谐、活泼的直觉意象,这是超越了对立、消解了焦虑、脱落了黏着的澄明之境。它是一元论的直觉观照,如果用二元相对的眼光来看,则如蚊子叮铁牛,永远也不可能透过。将二元相对的意识剿绝,悬崖撒手,大死一番,绝后再苏,则一切都是自性的活泼妙用了。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TFboys宠爱那个她

    TFboys宠爱那个她

    她本是全国首富的女儿(沈洛熙),拥有两个好闺密(米荔冷沫冉),沫冉母亲意外去世去重庆经营母亲的公司并且在八中读书,而洛熙父母却因为车祸而意外去世,又遭人暗算与爸爸经营的公司擦肩而过,无法接受现实的她决定报仇,不料患上抑郁症,看到则广告令她重拾信心,米荔陪她去重庆八中找到那个令她重拾信心的人于是三人展开了虐恋……注: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姜山如画

    姜山如画

    一场绯闻风波,从此他们纠缠在了一起。林画说:“姜山,我有喜欢的人了。”姜山笑:“没关系,我喜欢你就够了。”
  • 冷宫皇妃:德妃传【完结】

    冷宫皇妃:德妃传【完结】

    【本文很烂,亲们请慎入】醉浅深宫 浅唱词… 冷落红颜 雪慢延… 散乱青丝 哀幽叹… 悲欢离合 月疏圆… 寂寞思情 且惆怅… 百花争艳 独为君…
  • 惹上豪门,帝少的迷糊小妻

    惹上豪门,帝少的迷糊小妻

    他是首富之子,身家千万,却一心逃离家族,追求极限运动。她是处境窘迫的小记者,一次特别采访中误闯他的房间,悲剧从此开始。他说:“从你进来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是我的女人!”她欲哭无泪,想说自己只是狗仔却被他霸道欺上来,“女人,记住,这是命令!”
  • 泅仙记

    泅仙记

    太古时代,盘古破鸿蒙,开辟天地。后有女娲造人,化生万物。万物生长,道法自然。人之信念,分善恶两道,善恶不两立,遂有仙魔异途。世人皆以泅仙为正道沧桑,故而诛邪魔。方今之世,仙道大昌,邪魔退避。数百年间,仙门道派无数。其中,以东灵灵山,是为之最,西蜀蜀山次之,九黎黎山位居第三。我们的故事,便从灵山开始。
  • 我的父亲是大富豪

    我的父亲是大富豪

    出生于贫困家庭的高中生李毅饱受富二代周宏丰的欺负,两人都喜欢班花唐潇潇。习惯了受辱的李毅意外得知他是福布斯大富豪丁云腾的私生子。有了丁云腾做靠山,李毅反戈一击,让周宏丰出尽洋相。然而不久,亲子鉴定表明,李毅不是丁云腾的亲生儿子,李毅被打回原形。在打拼事业和追查自己身份的过程中,李毅遇到几个美女,发生了许多惊险、感人和搞笑的故事。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桩陈年大案浮出水面......
  • 无限时空之仙武证道

    无限时空之仙武证道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无尽三千界』已经通过审核,点我头像就可以看了,没有就搜索一下…无尽世界我为天;三千红尘炼道心,这是一个游历在无尽世界的故事,小说…电视…动漫…无尽世界,无尽冒险,想我所想,如你所愿,一切尽在无尽大世界
  • 青春的暗恋

    青春的暗恋

    唐青春在最美好的年华岁月里遇到了慕凉城,那个她暗恋多年都不曾发觉的男子,多年来唐青春的生日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非慕凉城不嫁。对,不是什么我要嫁慕凉城之类的话语,而是非慕凉城不嫁。但她却一直都不敢吐露自己的心声,直到有一天,她得知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想跳坑的赶紧来,晚了没机会了。】
  • 半夏成殇

    半夏成殇

    皂皂,你回来吧,我又有钱了。——司空御我心里只有他一人,即使在你们相爱的那几年——司空御人生最无奈的事情就是,没得选。——吴道
  • 夏墨

    夏墨

    相差八岁的青梅竹马。她叫他叔叔。他以为她把自己当做长辈;她以为他把自己当做晚辈。多年前,十六岁的南霁云第一次见到八岁的盛晚归,从此之后,他就多了一个代号“小南叔叔”。南霁云对盛晚归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像父亲、兄长,让孤僻的晚归生活渐渐多彩起来,晚归对南霁云也越来越依赖。可是,这场依赖与爱护,却是一场阴谋。南霁云为了复仇,走入盛家,步步布局。破坏了她的信仰与梦想。时光背后,爱若呈现出丑陋的一面,又改何去何从?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