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4700000012

第12章 还原

花费尽可能少的思想,对事实做出尽可能好的说明。

——马赫

9.1 真理是简单的

许多哲学家愿意相信,真理是简单的。如果一条真理是复杂的,那么它也一定是由许多简单真理组成的。这样说有些道理。有的东西看起来很复杂,例如一台复杂的机器,但构成这台机器的各个零件以及各个零件之间的关系,还有各个部分的操作原理,都是很简单的,尽管“合起来”就变得很复杂。又比如说数学,再复杂的式子也是由许多非常简单的关系构成的。不过,这里说的简单与通俗没有关系。通俗指的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轻松而不严肃的文化,而真理虽然简单,却很严肃,所以大多数人一般都不喜欢真理。而且,简单的东西不等于容易的事情,一个武术或舞蹈动作,也许很简单,但不一定容易。同样,生活中有一些道理,比如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多行不义必自毙”之类,看上去已简单到俗不可耐的地步,但奇怪的是,人们好像从来也没有真正理解,一定要等到“徒伤悲”或者“自毙”的时候才理解。思想也一样,人们对近在手边的简单真理熟视无睹,却总想寻求一些无法识别的超越的“真理”。

哲学中有一种方法叫做“还原”,就是一种寻找简单真理的方法。“还原”本来不是一个哲学词汇,而是一个数学和化学的术语,哲学借用了这个术语。化学有化学的还原,数学有数学的还原,相比之下,哲学的还原与数学的还原似乎比较相似。数学中的还原其实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化简”或“约减”。比如说把一个复杂的方程式化简为比较简单容易处理的方程式。哲学的还原从根本上说也是一个化简的过程,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对思想中的一些问题和观点进行化简,复杂的事情总是能够由比较简单的事情来说明。但是,复杂的东西到底应该由哪些简单的东西来说明,并且可以被解释成什么样,这却要看情况。因此,哲学上有各式各样的“还原”。

有一种“行为主义”的还原,虽然俗气,但很典型。它说的是,虽然人类的行为比动物的行为要复杂得多,但既然都是行为,就具有一些共同的、非常简单的性质。人类行为好像总有着一些高尚的动机,比如说理想、价值和道德之类的东西,但这些高尚的东西必须能够由简单的行为性质去解释,否则就会变成一些平白无故的目标。这似乎想说,伟大的理想必须最终有益于实实在在的幸福,否则就是变态而不是伟大了。记得有一次问欧洲一个神学院院长,那些在朝圣活动时折磨自己身体的人是不是对宗教有不寻常的深刻理解,院长说,也许不寻常,但并不深刻,只有那些没有能力从精神直接理解精神的人,才试图通过折磨肉体去理解精神。

行为主义还原想打破人们心中一些假深刻、假高尚的幻想。例如,在道德上所谓“好”和“坏”的价值,按照简单的行为性质就会被解释为“一个行为是好的,就是指这个行为会带来奖励和表扬;一个行为是坏的,就是指这个行为会引来惩罚”。按照这种“斯金纳之鼠”的解释,一个人不去做坏事,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做坏事,而是因为他不敢做坏事或者没有本事做坏事;如果一个人愿意做好事,他就是希望获得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比如让别人觉得他是个好人。假如一个行为得不到别人赞许或者感动的目光,就很少有人会去做这种事情,也就不会被看成是好的行为。这种解释看起来十分庸俗刻薄,但行为主义者会说,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神圣,只是比较复杂一些而已。不过,此类观点似乎确实对于大多数人是有效的,比如,很少有人悄悄地资助穷人,一定是敲锣打鼓来捐几个钱,搞得美名远扬;又比如,有人义愤填膺地控诉贪污腐败,其实是痛恨自己没有机会贪污腐败。当然,人类确实还是有一些伟大的人,他们是无法还原的。我比较相信孔子关于君子小人之分,还有维特根斯坦说的“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拥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够被还原的人其实是不幸的人。

行为主义的还原是最容易理解的还原,但并不是最有名的,在某种意义上,它算是经验主义还原的一种。不过,比较谨慎的经验主义还原主要是针对事物的,而不是针对人的。经验主义还原设想的是:我们关于事物的知识描述往往是由许多形而上学的概念和非科学语言所组织起来的,看起来头头是道,但未必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而是我们想象的道理,而且,那些概念和断言是无法证实的,因此,我们需要把关于事物的知识化简为一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直接描述以便能够检验,也就是把复杂难辨的命题化简为一个个能够直接验证的最小命题,只要命题都是能够直接验证的,事情就清楚了。

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还原,称为“现象学还原”,是胡塞尔的独特方法。胡塞尔的还原不是化简,而是提纯,它试图在纯粹的主观性中去构造客观性,堪称唯心主义的一个巅峰成就。主要手段是把我们关于事物的断言都“悬隔”起来存而不论,同时把知识中不属于意识结构本身的杂质都“淘洗”出去,只剩下意识自身的纯粹内容。他称之为意识的纯粹意向性,也就是纯粹我思中的纯粹所思,这就是纯粹主观性仅仅凭借意识本身就能够确定的客观对象。他相信,这就是我们的知识或者对事物的理解的真正基础。哲学对纯粹性的追求既令人敬佩又让人担心,纯粹的意识虽然获得了绝对性,但它的内容可能太贫乏了,难以说明真正的知识。胡塞尔自嘲说,对纯粹性的固执追求有点像他小时候拼命磨一把小刀的情形,想把它磨得绝对锋利,后来突然发现,已经快把刀给磨没有了。

9.2 合理的缺点

还原看起来是一种简明有力的方法,但关键是如何使用才是得当的,我们有理由担心这个问题。能够还原固然好,但就怕把好东西给还原没了。不妨再和数学的化简比较一下:当把3/6化简为1/2,它的值保持不变,这一点是关键。数学化简能够保持原值,哲学还原却不一定。准确地说,恐怕往往不能保持原值,这是因为哲学还原缺少一些普遍必然的规则来保证不会单方面地删节掉一些必要的东西。哲学还原其实更像是删节,在本质上是奥卡姆剃刀,一不小心就删掉了太多的东西。那些没有必要的东西当然需要删掉,可是,我们又怎么知道哪些事情确实可以被化简掉而不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失?所以说,“如何化简”反而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显然,并不是只要简单就是好的。

由于哲学的还原很难保持原值,在还原之后往往不能进行“复原”,就是说,当“倒回去”看事物时,事物已经面目皆非,这样的还原,与其说是化简还不如说是歪曲。数学的化简就没有这个问题,可以由1/2重新回到3/6,丝毫不走样。哲学还原的“走样”问题有一点像翻译中的走样问题,有时候把翻译好的句子倒译回去,意思就有很大的出入。据说有人曾让电脑把“眼不见,心不烦”这句话译成某种外语,然后再译回来,结果就成了“瞎了眼的白痴”。同样,哲学的还原如果不得其法,就可能在还原过程中丢掉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变成削足适履了。

话说回来,哲学的还原本来就和数学的化简有所不同,哲学的还原似乎有理由丢掉某些东西,只不过要判断该丢掉哪些东西却有些难。既然在还原过程中丢掉某些东西是危险的,那么,能否做到什么都不丢?看起来不能,如果哲学不狠狠舍弃一些东西,就不可能给世界、生活和人编造出干净、清楚、优美的思想神话。哲学从来就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思想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缺点总是难免的,哲学需要的是合理的缺点。有一个故事大致是这样讲的:有个人在路灯下仔细寻找,旁边的人问他找什么,说是找丢了的钥匙,人又问他是否记得确实是在这里丢的,他说不一定,旁边的人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到别的地方也找一找,他说,我只能在路灯下找,这是唯一能看清东西的地方,别的地方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只能在思想够得着的范围内去思想,这也许有缺点,但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热门推荐
  • 接受自我创造奇迹:拥有自信

    接受自我创造奇迹:拥有自信

    本书讲述了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竞争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的训练与方法、创造性思维训练、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培养记忆力的重要性及方法,以及按计划管理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心态、保证身体健康、保证物质环境。我们把上百个行业里顶尖人物奋斗的故事串了起来,告诉每一个孩子,你们每一个人都有天赋,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人一生有无数失败的可能,但成功的可能只有一个。
  • 圣剑魔灵

    圣剑魔灵

    圣剑有灵,其灵为魔,乾坤变幻,正邪无常,看其斩玄仙,杀魔王,其剑所指,风起云涌。。。。。。
  • 不变的守护神

    不变的守护神

    殷阳,有两面性格。一面黑暗,异常残暴和冷酷。一面光明,是为都市特种兵。一旦进入黑暗,六感便会完全屏蔽,化身地狱君王。但这一切,终究抵不住在乎的人一声呼喊。因为,他是守护神……
  • 焚天剑皇

    焚天剑皇

    最畅销火爆爽文,最强装逼!千年前一代逍遥剑神李星云被大师兄李青帝杀死,一代逍遥剑神就此陨落。千年后,李青帝成功突破,成就古往今来第一位人仙境强者!傲立于世无人不服!而李星云,却重生在一个强奸自己亲妹妹、被自己老爹废掉武脉的废材身上,带着爷爷给的四封婚书来到了江海行省……焚天剑皇书友群:179236673有问题可以在群内艾特我,也可以直接撩我哟~
  • 完美逆袭:快穿第N次

    完美逆袭:快穿第N次

    她,21世纪的美女网红,粉丝成群。一觉醒来被一个自称是系统君的家伙拐到了养成游戏中,好吧,她忍了,只要没有粉丝的地方就是好地方,不过为什么回到现实之后还要带着这个跟屁虫啊!系统曰:“此女子脑袋有瑕疵。”
  • 两世情缘锁来生

    两世情缘锁来生

    千影拾柒,绝莫离,剜心灭灵,轮回拾柒。无绝莫离,寻拾柒,叛族毁心,许其莫离。
  • 千亿追妻,医生老婆太高冷

    千亿追妻,医生老婆太高冷

    嫁给他三年,她从来不知道他的心里还藏着另外一个女人。当小三光明正大拥着她的老公出现在公众场合里,为了家族的利益,她只能默默忍受!三个月后,一场意外,让她怀孕,他却辗转在别的女人身边,她心如死灰!“离婚吧,我只要孩子。”她笑的大方迷人,逼他离婚。
  • 吾乃斗狂

    吾乃斗狂

    灭妖诛魔唯我独尊,斗士斗灵一统天下大陆天才少年20岁89级斗士,被人陷害竟变为14岁孩童?哼,我命由我不由天!18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风云当变时,便是我重出之日!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 变妖记

    变妖记

    星球进入最后阶段,活化物质激发。元风,崛起于最微末,为着心中的执着,步伐坚定,最终虽化为了非人存在,却完成了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