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1900000076

第76章 “三人团”决策西征

长征途中

鸭子一只一只消失了。

那是专为李德饲养的鸭子,整天在他住房附近的水稻田里嬉戏着。

当最后的一只鸭子由李德新娶的中国妻子萧月华做成香酥鸭,成为李德餐桌上的美肴时,这已是1934年10月10日。

这是载人史册的日子:

在这天,中革军委发出第五号命令,各路红军从第一集中点开始移动;

在这天,中国工农红军发布《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

在这天,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发布《关于目前进攻战斗的政治工作训令》。

所谓“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是一种障眼法。因为7月7日派出的寻淮洲、粟裕所率的红七军团,是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义出发东征、北上的。这一回,用了“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其实,这次出发的不是“先遣队”,而是主力红军;不是东征、北上,却是西征!

这一天,被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起始之日。

长征,毕竟不像运动员赛跑。赛跑可以用发令枪发出啪的一声响作为起步时间,而一个大兵团不可能在同一刹那起步。于是,关于长征的起始之日,也就引起一番争论。“10月10日”之说,是其中的一种说法,是比较流行、得到较多人认可的说法。

此外,还有五种说法,即“12日”、“16日”、“18日”、“21日”、“22日”之说。

主张“12日”之说,是因为中革军委主席朱德于这一天发出《关于野战军全部行动日程推迟一天执行的通知》:“林聂,彭杨、董朱、周黄、罗蔡、罗邓[指一军团林彪、聂荣臻,三军团彭德怀、杨尚昆,五军团董振堂、朱瑞,八军团周昆、黄臻,九军团罗炳辉、蔡树藩,中央纵队罗迈(李维汉)、邓发。这也就是长征开始时红军队伍的阵营——引者注]:因三军团集中到第二集中地须15日早始能到达,因此,各军团及中央纵队(即军委第二纵队)接到军委10号之行动计划日程路线,应将该表现定野战军全部行动日程按日推迟一天执行,但中央纵队仍于今12号晚行动。”中央纵队仍是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所在的部队,既然于“12号晚行动”,应当视为长征起始之日。

“16日”之说,是因为担任前卫的红一军团于这一天开始行动。主张此说者,认为长征应以前卫行动之日起算。

“18日”之说,主张此说者以毛泽东的行动为长征的标志——毛泽东于这天下午6时从于都北门出发,走过东门浮桥。此说最盛于“文革”期间。

“21日”之说,以红军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一道封锁线发起总攻为标志。因为中革军委主席朱德于20日上午10时,下达了《关于对敌总攻击改在21日夜进行并各军加强侦察等工作的指示》。

“22日”之说,则是红军于此日突破国民党军队第一道封锁线。

以上六种关于红军长征起始之日的争论,所争论的不是史实本身,而是以什么作为长征起始的标准。当然,采用“模糊数学”的手法,称之“10月中旬”甚至“10月”,也就回避了争论。眼下许多史著,往往用这样笼统的时间。

“长征”是后来才有的名词。在红军开始踏上征途时,并不知道未来的“转移”之路有多长,谁都未曾想过这一走竞走了二万五千里!那时对外公开的说法,是“北上抗日”;内部的说法,叫做“西征”。至于国民党,则用贬义之词称之为“共匪西窜”,后来,贵阳的羽高书店便曾出版过胡羽高著,以国民党的视角记述红军长征的书,书名就叫做《共匪西窜记》。

此时此际,李德成了大忙人,因为关于西征的计划,是他草拟的。如他在《中国纪事》中所写及的:“政治局委托我草拟一个8月至10月的新季度计划。这个计划像第一个季度计划一样,由周恩来重新加工以后,在政治局常委会中讨论通过,并把它的大概内容通过上海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了汇报……”从他的这一段自述中,可以看出他已成为参与中共决策的重要人物——因为他已是“三人团”中的一个。

此时的“三人团”,已不是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那个“三人团”了。那是在1934年夏天,为了准备“转移”和把权力高度集中,经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最高三人团”,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实行。这么一来,李德就名正言顺地成为红军最高统帅,成为了中共最高领导“三驾马车”之一。

自广昌败北之后,红军节节败退,失去中央苏区已成定局。不过,在红军主力西征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另设中共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央办事处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军区。谁留,谁走,凡高级干部,由“三人团”定;中级干部,由各部门提出名单,交“三人团”批准。政府的留守中级干部,便是由张闻天提出名单,呈报“三人团”的。

随主力西征,固然也艰险重重,但是留下来显然要冒更大风险,甚至于生死难卜。因为主力转移之后,几十万国民党大军便要猛扑过来,而留守的部队只有一万六千余人(内中大部分是地方部队),还有一万多受伤病员。

“三人团”的目光,扫过中共高级干部名单,思索着该把谁留下来。第一个被提名留下的是项英(项英后来牺牲于1941年的皖南事变)。项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府副主席、中革军委副主席,具有党、政、军全面工作经验,委任他为留守首脑,显然是最恰当的人选。当项英得知这一任命时,表示坚决服从。项英又一次表现了他的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他在危难之际接受重任,就这一点来说,项英是好样的。

第二个被列入留守名单的是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陈毅8月底在兴国前线受伤,坐骨碎裂,正躺在医院的病房里。当时,医疗器械已经装箱。10月9日,陈毅在医院里给周恩来写信,希望能够给他动手术。周恩来立即嘱令卫生部长贺诚去红军医院,把已经装箱的医疗器械取出,派两名医生给陈毅动了手术。术后翌日,周恩来前往医院探望陈毅,并将“三人团”决定把他留下的消息告诉了他。

当瞿秋白被列入留守名单时,周恩来希望博古再郑重考虑一下,但博古坚持留下瞿秋白。虽说留下瞿秋白的理由,是因为他正患肺病,不宜长途行军。其实,一年前中共临时中央作出的《关于狄康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不言而喻,是把病弱的瞿秋白留下的真正的原因。张闻天也曾回忆:“瞿秋白同志曾向我要求同走,我表示同情,曾向博古提出,博古反对。”至于是否要把毛泽东列入留守名单,曾有小说详细写及“三人团”中博古、李德坚持留下毛而周恩来坚决反对的情节,但现存的史料中似乎并无这样的记载。小说家显然是揣摩了博古、李德、周恩来这“三驾马车”对毛泽东的不同态度后写出来的。

“三人团”最后决定的名单是:

留下的中央局,有项英、秋白、陈毅、(陈)潭秋、贺昌五个人。

他们的分工是: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为中央办事处主任,贺昌为军区政治部主任。

临行之前,李德和项英作了彻夜长谈。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

10月16日晚上,当中央纵队从瑞金附近的禁区出发时,项英约我进行一次个人谈话。因此我同护送我的人员就落在后面了,第二天才赶上了纵队。中央纵队像所有的长征队伍一样,也只是在夜里、在黑暗的笼罩之下行军。同项英的谈话几乎进行了一整夜,伍修权担任我们的翻译;留守部队的指挥员陈毅没有参加,除了我们三人以外没有其他人在场……

顾及我们是通过翻译进行交谈,因此他在谈话中选词是十分谨慎的;他特别对瞿秋白重病卧床必须留下感到非常惋惜……

他们谈及了毛泽东,李德是这么说及当时的情景:

他警告说,不能忽视毛为反对党的最高领导而进行的派别斗争,毛暂时克制不过是出自策略上的考虑。他说,毛可能依靠很有影响的,特别是军队中的领导干部,抓住时机在他们的帮助下把军队和党的领导权夺到自己手中。我同意项英的疑虑。可是,我在几天以后向博古讲述这次谈话时,他显得很有信心。他说,关于党的政治总路线已不存在任何分歧了;至于以前在军事土总是不同的意见,由于各地的红军都转入了运动战、转入了反攻,现在也都消除了。他还说,毛泽东同他谈过,毛并不想人为地制造一场会把中央红军的命运推向危险境地的领导危机……

这次彻夜长谈,是李德代表“三人团”对项英的留守工作作的指示。李德不再只是仅有建议权的顾问,而是掌握着领导权、决定权的铁腕人物。

除了项英留守,他的身怀六甲的妻子张亮也一起留下。董必武的妻子陈碧英因病留下,没想到离别成了永别。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何叔衡被留下。

“邓、毛、谢、古”中的毛、古被留下。

刘伯承曾激烈地反对过李德的瞎指挥,被列入留守名单,经周恩来力争,才算加入主力红军队伍。

住在云山古寺中的贺子珍,接到毛泽东警卫员送来的毛泽东的信,信中说要她收拾衣物,随军行动,他在于都出发,不再回瑞金了。但是三岁的小毛,无法随军行动。贺子珍只得去找妹妹贺怡和妹夫毛泽覃,把小毛交给他们,让他寄住在小毛那位江西奶妈家中。谁知她这一走,竟与小毛永别了。后来,毛泽覃战死,小毛下落不明……

贺子珍安顿好小毛之后,赶往“休养连”报到。这个连队大都是老弱病残和女红军。董必武是休养连的党支部书记。谢觉哉、徐特立在这个连队,周恩来夫人邓颖超也在这个连队。邓颖超是在1932年5月1日由上海到达福建汀州的,在那里见到正在指挥作战的周恩来。那时,她患肺病,被安排到瑞金工作,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在开始西征时,她仍不时发低烧,痰中带血,她在异常艰难之中踏上漫漫征途。

同类推荐
  • 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青年时成就诗名,壮志凌云,心怀匡扶社稷的政治热忱,却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落魄终老。他的一生既饱含着悲愁,也闪耀着不朽,确切地说,正是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的忧愁成就了他的不朽。该书讲述了李白从富商子弟成为一代诗仙的淬炼历程,有助于青少年读者认识这位并不完美,但却有血有肉的伟大诗人。
  • 马云的人生江湖

    马云的人生江湖

    王宇编著的《马云的人生江湖》一书,是以传记的方式,并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内容范围涉及创业、管理、经营、营销、融资、团队等诸多方面,结合他本人的人生成长历程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成功案例,针对马云的性格、品质以及在创业中的形式和作风,从多个方面展开描写,是解读马云最全面的精品读物。本书从马云的出世开始写起,对马云幼年的成长、青年求学、教书生涯、下海经商、打造网络帝国……以全面、新颖的多个视角解读了马云的一生和他的创业历程以及管理精髓,对所有与他成功有关的一切历程进行全面的解析。其中更有大量的事例案例让读者更真实、更全面地去了解马云这个传奇英雄,力图能够为读者展现一个全面、立体、鲜活的马云人生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明四家传(下)

    明四家传(下)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铁血名将·霍去病

    铁血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名将,也是国人心中最具传奇性的一代武将,他的故事,为人们所传诵。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他的战绩,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短暂而绚丽的一生。《铁血名将·霍去病》依托史书,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带领读者重回那个烽火年代,再次感受霍去病“不破匈奴誓不还”的慷慨与豪迈。
热门推荐
  • 宅到桃花官运来

    宅到桃花官运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母亲住进了医院,却带了各种各样的情。留不住的情,一个个渐行渐远,现实总是残酷。从一个实习生做起,而开始了一段事业的启程,随着事业与情感纠结在一起的路上,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
  • 总裁大大的恋母情结

    总裁大大的恋母情结

    那年他九岁,被父母抛弃,年少的他被亲戚送进福利院,可就在他孤苦无依的时候遇到了她。那年她十五岁,一席白裙,即使是地摊货但无法掩饰她骨子里散发出的气质。她收养了他,可谓是“一把屎一把尿”地养大了他。十年后,他成了s市最年轻的CEO,她却己经迫不及待想抱孙子了,在儿子结婚前夕她却后悔了,从明天起儿子就不属于我了!她怀着嫁女儿的心情纠结了一晚,最终他只说了一句,“我在赌!”或许真的,只有在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古墓小新娘:老公,不可以

    古墓小新娘:老公,不可以

    本文1对1,不要质疑男女主的身心干净!父亲外出坐夜溺水而亡,打捞上岸突变干尸,她变成了全村人指骂的扫把星。家里突然来了个高冷男人,她夜夜被噩梦纠缠,被迫前往死水荡。传说活人进死人出的地方,满地白骨森森,他将她拉到岩洞里脱衣服,又将她压在棺材板上玩亲亲。凌晨十二点,人皮图,古罗盘,吸魂珠……最北边的千年冰窟,最西边的沙下古堡,最南边的海底活死墓……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他蓄谋已久的算计,还是冥冥之中的定数?“老婆,回头我也给你修建一座古墓吧。”石头缝里,他一言不合就扑倒。“老公,不可以!”温澜九无力望天,别人家的老公都是建城堡,她家老公修墓……!!!
  • 逍遥叹之江山泪

    逍遥叹之江山泪

    逍遥轩里江山阁,逍遥叹江山泪,谁人叹谁人泪,你终究还是负了我。
  • 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

    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棍舞九天

    棍舞九天

    我叫,林石生。我是一名孤儿,被人在石头边捡到,便取名为林石生。不能修炼的我,本以为可以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却没想到当我向命运妥协时,又给了我希望!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我的出现到底是对还是错?
  • 薰衣草的注定

    薰衣草的注定

    她与他,在薰衣草花田中遇见,成了最好的朋友,他说他一定会守护她一辈子但却突然消失无踪。十年后,她回到中国,他们在校园相遇,他认出了她,可她却浑然不知······
  • 爱在樱花季节盛开

    爱在樱花季节盛开

    本书主要记述呆萌女主南依依和腹黑霸道男主顾夜尘的校园生活以及青葱爱恋。因为是清歌是学生党,所以更文比较慢,请谅解。第一次写文,文笔可我有你们要求的那么好,但会努力的写出好文章,不喜勿喷,谢谢。
  • 错过的心跳

    错过的心跳

    女主患先天性心脏病,被医生判决活不过20岁,她却在十九岁的时候遇见了她生命中重要的一个人,他善良细心,知道她有病还毅然决然的爱着她,他小心的呵护,用心的照料,她的病情居然有所好转,他们一起幸福的过了5年,可是病情并没有放过她,女主生命垂危之际。与此同时另一个女孩也在经历上天的磨难因为车祸她被送进同一家医院,可是女孩伤的太重回天乏术,在她生命弥留之际,她要求把自己的心脏捐赠出去,她希望她的心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继续跳动,女主得到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当她重新获得新生以为可以和爱的人永远一起时她却遇见了给她捐心脏女孩的爱人,她的心在那一刻乱了节奏。。。
  • 血没苍穹

    血没苍穹

    威震天界的血皇帝尊孟云,超脱之战败于天道,就在魂飞魄散,回忆一生之际,一个奇异的裂缝,吸收了孟云的一丝记忆真灵。当孟云再一次睁开双眼之后,一切都回到了自己踏入修真之路的那一刻。是南柯一梦,还是再次重生,命运之门彻底改变,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一世,我要血海滔天,血没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