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理解的日本人
日本人对病菌、灰尘、皮肤接触等各色各样的异类事物都持有特有的嫌恶感。
实际上,在我周围的很多韩国人和中国人来日本五年之多,却连一个日本人朋友也没有。因此,在日外国人经常是互相之间交朋友。我想,既然费尽周折来到日本,就应该尽可能地深入到日本社会,与他们的家庭或团体多交往,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
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个中途退学回国的上海留学生 B。曾经十分向往日本的B在留学前是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助教。踌躇满志的他来日本后不久,便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烦恼,人也变得憔悴起来。
我在校园里遇见他后,问他:“你最近身体怎么这么瘦?”
他坦白地告诉我说:
日本人虽然表面上很温和,但实际内心很冷淡。我们研究室里留学生也不多,我的日语说得也不好。因为日语不好,他们就这样对我?我问旁边的日本朋友一个日语汉字词的读法,结果他说中国人连汉字也不会读吗?不知道就查字典!你说,虽然是相同的汉字,但外国人知道日本式的发音吗?本来独自在外国学习就很孤独,加上周围又没有日本朋友,研究室的日本学生又总是那么冷淡,所以就得了神经衰弱,晚上不能好好睡觉。而且听说研究室的人去赏花的时候也因为我的日语不好,把我一个人扔下了。太受打击了??
几个月后的一个夏夜,我接到了B打来的电话:“金老师,我明天回国,因为我实在不能再忍受了。虽然日本很富裕,但日本人的心胸很狭隘。我还是回国读研究生更好些。”
最终 B 离开了日本。事实上,这样的留学生又何止 B 一个人!来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有很多“反日家”。因此,有人说“留美亲美”而“留日反日”。
当然,造成这一现象虽然可能有很多背景原因,但日本人对外国人的态度也起了很大作用。
外国人很少能在日本交上朋友并得到日本家庭的招待。对于中国人和韩国人来说,这可能是件很可笑的事,但确有很多在日旅居了10年的留学生却一次也没到日本人家里做过客,而且连想都不想。
让别人看自己的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公开个人私生活,这无异于掏出自己的心让人看。
但是,很多日本人连自己的家也不让别人看,紧闭心门生活。而学习外语、结交外国人并在家里招待外国人的日本人,则是一定程度上与普通的封闭的日本人不同的另类。我在和这样的日本人交往的时候,常常感觉到他们都是与普通的日本人不同性格的人。
与日本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中国人甚至会把路上相识的人也带到家里,招待酒饭。如果在火车上遇到谈话投机的人,中国人也往往会彼此交换地址和电话,然后请对方来家里做客。虽然物质上不及日本富足,而且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人的心灵却是敞开的。大陆人的开放性格与长期只用单一日语的日本人的岛国闭锁性格完全相反。正是长期以来多民族社会里各族人民之间荣辱与共的历史体验,创造了大陆人容易信任别人的开放性格。
大陆的水混浊而显得不干净,因此中国人不喝生水,同时肮脏而恶劣的环境也使中国人没有日本人的洁癖。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明白如果过于干净,互相之间就很难融合共存。
韩国人毗邻大陆生活,在性格上也与大陆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韩国人洒脱大方,有时也爱虚夸,但不像有洁癖的日本人那样过于排外,也不像大陆人那样过于开放,即是一种半开放半封闭的性格。特别是夹在大陆和岛国的缝隙里,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外敌入侵,韩国人不断徘徊于开放和封闭之间,因此,韩国人的性格是大陆型与岛国型折衷后的半岛型。
近来在日本,“全球化”、“地球村共存”一类的宣传标语到处可见。但可笑的是,全球化呼声最高的日本竟然被评为全球化水平最低的国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在日外国人的参政问题至今没得到圆满解决即与此有关。
最近,日本的有识人士向日本政府提交了关于日本国际化对策的报告书《21 世纪日本的构想》。可以说,它对日本的国际化起了重要作用,为日本走向多民族社会,实现像美国一样的移民社会的转变准备了前提条件。
然而不能忘记的是,日本国民真正由封闭走向开放,才是日本实现移民政策和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