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有效积温
茶树某一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有效温度的总和。对茶树而言,有效温度指日平均温度与茶树生长所需最低温度(10℃)之差。茶芽开始萌动到开采时所有天数的有效温度之和,即为茶树开采所需的有效积温。一般中、小叶种开采前的有效积温需100~130℃,因品种而异。是确定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管理水平、茶树生育速度和生产计划的基础,并可作为衡量茶树品种特性、预报开采期和病虫发生期、茶区区划、分析茶树生育动态的指标。
茶树临界温度
茶树濒临伤害时的温度。一般以大气温度衡量,分为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茶树能忍耐的最低气温因品种、树龄、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而异。云南大叶种低于-5℃,其他中小叶种低于-10~-8℃时受冻害,有雪覆盖时则可忍受更低温度。茶树能忍受的最高温度与水分状况有关,当多日平均气温大于30℃,或日平均气温高于40℃并伴有干旱时就会出现热害。极端最高气温高于35%时,新梢停止生长,茶树明显老化。净光合率秋梢越冬叶在45℃出现负值,春、夏梢的成熟叶40℃为最高值,大于40℃时降低。大叶种的热量指标为:气温不低于10℃、积温不少于6500℃最适宜生长,6000~6500℃适宜生长,少于6000℃则不适宜生长。中小叶种热最指标为:气温不低于10℃、积温不少于6000℃最适宜生长,4500~6000℃适宜生长,4000~4500℃适宜生长,小于4000℃则不适宜生长。
光照度
辐射光通量在物体表面产生的照度。单位:勒(克斯)。是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茶树光饱和点较低,为50000勒,光补偿点为1000勒。茶树体内磷素营养水平高时,补偿点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反之,光呼吸作用升高,补偿点上升。强光可抑制光合速率,适度遮阴可提高光合速率。
饱和差
在一定的温度和气压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在一定的温度和气压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分压强称为饱和水汽压,而这时大气的实际水汽分压强称实际水汽压,两者差值愈大,水分子被蒸发、蒸腾到大气中去的愈多;反之,则凝结水愈多。其变化与温度、蒸发面性质、形状、空气流动状况有关。饱和水汽压差对光合速率、空气湿度和叶温调节均起主导作用。茶园周围植树造林,建立防风林带则可降低饱和水汽压差,使茶园上空实际水汽压增大,减少水分散失,有利茶树生长。
降水量
一定时段内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累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茶树要求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茶树生长季节月降水量应有100毫米以上。中国江北茶区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匀,甚至低于700毫米;华南茶区降水量大于1500毫米,但蒸发最大。
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降雨强度大,易形成地表径流,是造成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故降水强度是与茶园水土保持有关的数值。
茶树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茶树受气象因子影响受到的损伤。有旱害、旱热害、湿害、冻害、雹害、风害等。采取人工预防和灾后补救措施能降低受灾程度。
茶树旱害
茶树因水分亏缺、生理代谢失调而遭受的危害。中国江南、华南等茶区的7~8月份和西南茶区的4~5月份,部分茶园容易发生旱害。其症状为芽叶生长受阻,冠面叶片出现红焦斑,界线分明,发生部位不一。受害顺序为先叶肉后叶脉,先成叶后老叶,先叶片后顶芽嫩茎,先地上后地下部。茶园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在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下,土壤有效水亏缺时,易出现旱害。其发生与生态环境、品种、树龄、生育状况、农业栽培技术等方面有关。防救措施: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植树造林,改善茶园小气候;建立蓄、排、灌水利系统,提高土壤含水率;’茶园铺草,保水稳温,减少蒸发蒸腾;遮阴保苗,加强培育,壮苗齐苗。对已遭旱害的茶树,机受害程度,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加强肥培管理,留叶采摘,恢复树势,及时补植、移栽归并。
茶树旱热害
茶树同时遭受高温和缺水的危害。是旱害的特殊表现形式。中国江南、华南茶区7~8月份盛夏高温季节,部分茶园易发生旱热害。因光照强,气温高,树体与叶温升到45℃左右,空气湿度低,引起生理失水而遭受危害。数天内可使植株生育停滞,茎叶枯焦,叶片脱落,甚至整丛枯死。防救措施见“茶树旱害”。
茶树湿害
茶树因土壤过湿而遭受的危害。华南、江南茶区在雨水较集中的4~6月份易发生。水分过多使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失调,空气严重不足,土壤还原性增强,亚铁等有害物质积累,吸收根量减少,辅导根逐渐霉死,直接影响茶树地上部的正常生育。其症状为新梢生长缓慢,枝叶瘦小,稀疏,甚至逐渐落叶枯死。产生茶园土壤过湿的原因:土体构造不良,如铁锰沉积层:石砾胶结层、黏磐层、犁底层等,形成难透水或不透水层,致使雨水滞留积聚;在缓坡低凹部位或山垅上首等处,地表与径流水汇集,水流被阻;在狭谷低地、水库、水塘及溪流的下方,地下水位较高,中下层土壤潜育化明显,使土壤湿度增大。防救措施;针对湿害成因,因园制宜采取不同的开沟排水技术;视茶树受害程度,进行树冠改造;加强肥培管理;采取换种改植等措施。
茶树雹害
降雹对茶树的危害。各茶区局部茶园在春夏季偶有发生。受害的茶树嫩芽断落、叶片破碎,乃至生产枝折断,叶片击落,仅剩光杆。其危害程度国茶园类型、茶树生育期、冰雹粒径、下雹密度及其持续时间而异,其挽救措施因园而异。新梢生育期受害茶园,应尽快抢采受伤芽叶,及时加工,保证鲜叶品质;受害重的各类茶园,应及时采取不同深度的修剪措施,增施肥料,养采结合,复壮树势。
茶树风害
灾害性的干寒风、干燥低湿气流及台风侵袭茶树造成的危害。中国江北茶区和沿海地区常有发生,在高海拔的山区、地处随风口的茶园也常受风害。干寒风多发生在秋冬季,台风、暴风多在沿海地区生长季节出现。其危害症状因不同类型害风侵袭而异。受于寒风吹袭,冠面叶片呈冻害状,茶树枝叶失水,叶片卷曲或赤枯、青枯,芽尖变红;受台风侵害茶树冠面部分新梢折断,枝叶零乱,茶叶产量、品质降低。防救措施:营造防护林,种植行道树,阻挡害风吹袭,茶园铺草,改善茶园小气候;对受害茶树,视受害程度采取相应的修剪;及时采去受害嫩叶,加强肥培管理,恢复树势。
倒春寒
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出现温度明显偏低,对作物造成损伤:的一种冷害。江南茶区3月中下旬,随着气温回升茶芽相继萌发,出现倒春寒茶芽极易受冻,芽尖变红或新芽枯焦,对高级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地势低洼或山坡迎风处的茶园受害最重。预防措施:开春后应密切注意气象变化,及时在茶树冠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尼龙网纱,或撒上薄层稻草等,可防止或减轻新芽冻害。
茶树冻害
低温引起的茶树灾害。江北茶区常见冻害有霜冻、干冷风冻和雪冻,江南茶区在冬季或2~3月份,易发生霜冻和雪冻。茶树受冻后,新梢芽尖变红或部分叶片呈赤枯、青枯状,根系长期处于冻土层,地上部脱水青枯死亡。低温是产生冻害的主要因纱,干旱和大风可加深冻害的发生程度,三者往往相伴发生。茶树冻害还与品种、树龄、地理条件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茶树品种不同,抗寒能力亦不同,云南大叶种抗寒力较弱,在-50℃时即出现冻害,而中、小叶种茶树能耐-10℃左右的低温;随着树龄的增加,其抗寒能力逐步增强;随着纬度与海拔的增高,茶树亦易受冻害;山地茶园的冷空气通道和沉积处受冻亦重;南向山坡茶树受冻轻于东、西向山坡,北向坡茶园往往受冻最重。防护措施:引进和选育抗寒茶树良种,采取物理、化学方法防护,加强茶园管理。受冻茶树的护理复壮措施:及时修剪受冻枝叶,加强肥、水管理,重新培养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