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战斗在公安战线最基层的刑警队老侦察员,一名个不高、其貌不扬,20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的公安战士,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硬是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著,对凶犯的嫉恶如仇,主动请缨奔赴千里,力擒两起重特大凶杀、伤害案疑犯,为民除了害,为警徽添了彩。他,就是今年已44岁的银川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刑警大队西郊中队的侦察员张志祥同志。
滴血的家具厂
2000年8月20日晚7时40分,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和郊区公安局几乎同时接到了“110”出警指令:“有群众报称位于银新北路个体宁鑫家具厂发生血案,望速出警。”案情就是命令。不到10分钟。刑警队的两位干警均赶到了案发现场。发案辖区西郊中队的张志祥同志,在家得知消息后首当其冲也赶往现场。
此刻已日落西山,空旷的家具厂办公室内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呈现在干警们眼前:一对中年男女横躺在血泊中,身上均被歹徒凶残地捅了十余刀,血水早已渗透了衣裤,人已无气息。干警们很快调查清楚,被害的两人是夫妻,男的叫钱武芳,女的叫刑莲莲,系浙江嵊州人,几年前举家来银。租住在银新北路一民房内做木制家具,制售沙发,生意一直很好,收入颇丰。
是谁杀害了这夫妻俩呢?市局刑警支队侯春伟支队长和郊区分局杨建军局长现场定人,抽调精兵强将,联合组成了“专案组”。奔波劳累了一天的张志祥同专案组的干警们经过一昼夜的深查细调很快排除了图财害命、情杀的可能因素,疑点越来越多地落在了既是被害人亲属,又是被害人雇工的黄登千身上。但此刻的黄登千案发后突然去向不明,根据所取证据,凶手确系黄登千无疑。原来该凶犯不满被害人的管理,酒后泄私愤,残忍地杀害了钱、刑夫妇。
案情虽明了,凶犯未捕获,不等于破案,公安战士都深深知道,杀人越逃的罪犯,在亡命天涯的日子里,为了保住性命,往往抱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恶念,何况本案中的黄犯已犯下了重罪,极有可能潜逃回家乡继续报复杀害钱、刑夫妇家人。要防止黄犯再犯新罪,只有尽快捕获凶手。但经三天两夜在银川及周边地区的布控追捕无果。专案组分析,黄犯好吃懒做,且无其它手艺,文化程度低下,只会讲本地方言,外逃他乡难以生存,极有可能要返回原籍,必须快速出击。
追捕是一项艰巨而又危险的使命,派谁去呢,正在专案组领导确定人选的时刻,张志祥同志闯入了领导的办公室,主动请缨追凶。大家都知道,一月前老张同他的战友在江苏淮阴、上海抓获两名盗窃巨款外逃疑犯唐国化、李志国时,因劳累过度,诱发了心脏病曾栽倒在途中,回家后还没完全康复,又患重感冒,这次外出追逃能行吗?在领导犹豫不决的时刻,老张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再三向领导陈述,黄犯系他们辖区案犯,他有义不容辞的追凶责任。艰难的追捕8月24日,张志祥揣着药物同他年轻的战友张宏文同志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到浙江嵊州市,他俩顾不得喘息即速赶到了嵊州市公安局,向嵊州市警方通报了案情。在取得嵊州市警方的积极配合后,张志祥连夜伏案疾书,根据掌握的黄犯资料制订出了工作方案。
秋天的云,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嵊州阴雨不断,但再大的雨也阻挡不住张志祥同他的战友查捕凶案的步伐。各乡镇、村队,凡是黄犯可能出现、落脚的地方无不留下他俩的身影。短短两周时间,张志祥和张洪文就走访调查了知情人和黄犯的新朋百余人,制作了调查笔录35份,200多页,完全掌握了黄犯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并获取了黄犯近期照片。在请示专家组领导后,由张志祥起草公告,打印并张贴于乡、镇、村及主要道路边,同时发放紧急协查通报数百份,并上网通缉,拉开了一张大的法网。
此刻黄登千也确已逃回原籍。9月18日,当黄犯看到通报,身上冷汗淋淋,在亲戚家当亲戚欲将其扭送公安机关时,他挣脱逃跑,一小时后即被得讯的干警围捕于一山峡水库内。
还没等胜利的喜悦传回银川,张志祥又接到分局刑警大队传真指令:1998年5月31日在郊区高台10队故意伤害领导负案在逃的疑犯郑昌琦很可能潜藏在浙江温岭市潘郎乡。接到指令后这位老侦察员二话没说当即将凶犯黄登千羁押在嵊州,带领小张继续南下开展工作。对于郑昌琦故意伤害一案,两位干警一无线索,二无郑犯的丝毫资料,可以说极不熟悉,抓捕难度可想而知。但善于动脑,思维敏捷,具有丰富经验的张志祥深入温岭市疑犯郑昌琦可能触摸的地方秘密走访调查,寻思追踪,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志祥终于获得一条宝贵线索:潜逃两年之外的郑昌琦认为平安无事,给家里打电话要回来。得此重要线索,张志祥等于9月23日着便衣蹲坑守候,一举擒获了回家取东西的郑昌琦。
本来就是患重感冒身体极度虚弱的张志祥同志在抓捕二疑犯的日日夜夜中,饥一顿饱一顿,又不服当地水土,上吐下泻,严重脱水。为了将两疑犯顺利押解回银,匆匆买了点药,便上了火车。
黄登千自知罪恶重,自上车后,情绪低落,绝食拒不服管理,并几次撞头寻死,制造了严重阻碍。为了不让凶犯发生意外于路途之中,在返回的三天两夜中,为了确保押解万无一失,张志祥不敢有一点疏忽,一直盯着黄登千。他强忍怒火,一直开导教诲疑犯,9月27日终于顺利将两疑犯押解到了银川。
(发表于2000年10月25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