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是一种人生态度,高超而豁然,是不容易做到的。一切随缘,多么洒脱的胸怀,看穿眼前的浮云,把人生滋味品透。
世间的一切变化都出于自然,人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所以,人即自然,自然是人的本性,物就是我,我也是物,不要把自己人为地和世上万物分开。既然人即自然,那么就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而自然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无须去刻意要求什么,只要一切随缘。
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更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人活着,要做的事情很多,奢望每一件都能按自己的设想发展结局,是根本不可能的!一切的羁恋苦求无非徒增烦恼,只有一切随缘,才能平息胸中的“风雨”。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能够相识相知,是一种令人珍惜令人难忘的缘。一见钟情是一种缘,高山流水是一种缘,怦然心动则是另外一种缘。
卓文君为了司马相如,别豪门赴街市,当垆卖酒不言贫富;温莎公爵不惜放弃王位,舍弃江山,终于携得美人归;而钟子期与俞伯牙,不需任何介绍,只一曲高山流水,弦响天地间,空前绝后,震撼心灵,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眸中读懂了彼此,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知音遇知音的相惜,更是潇洒物外无欲无求的缘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毫不固执,这不仅是哲人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缘不是索求,也不是奉献,不需许下誓言,也不必要求承诺。可以拥有时,不必海誓山盟依然可以真诚相拥,而无法拥有时,即使是求,也求不来一份聚首的缘。
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有缘即往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那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
张爱玲曾这样写道:“于千百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百年中,在时间的无垠的荒野中,有两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样相逢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有轻轻地道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而徐志摩却告诉世人:“在茫茫人海中,我欲寻一知己,可遇而不可求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那该如何面对呢?答案很简单: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
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尽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生活中,如果能在维护真理的原则下坚守不变,在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有人认为,随缘是宿命论的说法,其实不然,随缘要比宿命论高深。宿命论不过是无奈于生命的抗争而作的不得已之论。
随缘是一种人生态度,高超而豁然,是不容易做到的。一切随缘,多么洒脱的胸怀,看穿眼前的浮云,把人生滋味品透。
很多时候,40 几岁的你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学做一下生活中的智者,智者懂得享受生活,但是却在享乐面前,有限范围内明智和谨慎地停下脚步。聪明的你努力工作,不丧失休息时间,善于理财,不随意挥霍,与爱人制造浪漫,不纵情声色。每一项乐趣或娱乐,如果泛滥就对健康、事业有害。享受生活更重要的是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人格上的升华,体验人性的美丽与温柔,体察世间的疾苦与忧伤,把自己内心最美丽、最真诚的一面呈现出来。